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于是乎,德宝禅师带着数千不会种地的贱民,携带大量农具和种子,前往北边的复州开荒种地。沿途又不断吸收贱民入教,导致信众很快破万,开始了艰辛的开荒生涯。
  此僧自己也不会种地,第一年种出的粮食,还不够信徒们自己吃。
  德宝禅师又赶回沛阳,请求王渊派几位种地高手,前去复州当耕种老师。在汉人农民的指导下,他们不但精耕细作,德宝禅师还亲自带领贱民开挖引水渠。
  德宝禅师不断给贱民们说(洗)法(脑),让他们坚信自己的祖先是国王,只因得罪了佛祖才被罚为贱民。只要他们一心向善、辛勤劳作,再学会说汉话,能写几十个汉字,就能永世摆脱贱民之身。
  而这和尚自己,也不再修禅宗,而是全力修持净土宗。并且改革净土宗法门,不想着往生极乐净土,他们要在复州打造人间净土!
  两年之后,复州北郊数十万亩土地,全部被佛教信徒开垦出来,而且还有少量首陀罗种姓加入。
  也是在这一年,佛教土著信徒,同时归化出两个汉人。
  德宝禅师郑重宣布,这两个归化汉人,已经摆脱贱民身份,并将自己的俗家姓氏“吴”赠送给他们。两个归化汉人欣喜若狂,整天佩戴着汉民腰牌,那块腰牌是官府颁发给他们的归化凭证。
  而在德宝禅师的佛教信徒破两万时,可怜的周玉真道士,他的道教土著信徒只有两个……
  不过这两个信徒质量很高,一个是内阁大臣拉玛,一个是兵部郎中卡帕提。父子俩被迫放弃印度教,又感觉空虚得慌,稀里糊涂便信奉道教。
  得此提醒,周玉真总算有了眉目,把拉玛、卡帕提全家都拉入道教。
  接着又跑去黄峨开办的沛阳大学,以及改造苏丹王室俘虏的学校,专门发展那些身份特殊的土著。
  结果让人哭笑不得,归化效率非常之高。只用半年时间,就有八个土著道教信徒,通过朝廷考核归化为汉民,把佛教那边甩开一大截。
  只不过嘛,他们传教的第三年,德宝禅师搞出一个大杀器。
  德宝禅师回京觐见王渊,请求在自己的传教之地,派遣老师开办学校,专门教导信众子弟读书,想把土著孩童成批量的归化为汉民。
  周真人得知此消息,瞬间哑口无言,这次他是真拼不过!


第754章 开元4244年
  大明绍丰十五年,西元1546年。
  正月初一,王渊在天竺正式建元,是为“咸宁元年”,王渊又称“天竺咸宁王”。
  咸宁一词,源自《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同时,引道教历法,以黄帝诞生为兆始,咸宁元年即“开元4244年”。
  这年三月,天竺国开科取士,得进士六十六人。
  因地方科举系统还未成型,天竺国的第一次科举,由王渊直接主考会试,连殿试这个步骤都免了。
  出题内容也很扯淡,前十题皆为数学,接着是基础力学,再后面是基础历史,紧接着是公文写作,最后的大题居然考《天竺国钦定宪法》,而且还开创性的实行了百分制。
  考生成绩,惨不忍睹,六十分以上直接录为进士,四十分以上便可做地方公务员。
  ……
  大明,北京。
  对鞑靼蒙古的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明军以六千伤亡的代价,彻底占领松辽肥沃盆地。
  七月初,朱载堻接到天竺国书,批准王渊“天竺咸宁王”之号,并派遣太监、行人及礼部官员,前往天竺给王渊补办册封仪式。
  与此同时,朱载堻还得到天竺国的第一次科举试卷。
  朱载堻看得潸然泪下,对随侍太监说:“老师创业维艰,想必人才奇缺,连开科取士都这般糊弄。如此科举,秀才举人都不用考,竟也只取到六十六个进士。他建元‘咸宁’,必引‘万国咸宁’之意,看来天竺依旧是邦国遍地。我听送达国书的天竺官员说,老师刚刚就国,就遇到六国联军入侵。六国联军刚退,天竺北疆又乱起来,老师去年出征北伐,竟以半百之躯亲上战场厮杀。”
  随侍太监跟着挤出眼泪,红着眼眶说:“天竺王如此艰难,陛下可趁此册封之机,重重赏赐一些财货。”
  “自当如此,”朱载堻想了想,又说,“把御厨也送一批过去,听说天竺美食匮乏,老师上了年纪也该享受了。”
  距离产生美,王渊走得越远,朱载堻就越是想念。
  若是不走,则必相看两厌!
  朱载堻怀念一阵,又对随侍太监说:“老师宝刀未老啊,据递送国书的天竺官员说,老师亲率三千汉骑,余者皆为异族骑兵。这些异族骑兵不堪用,决战之时都犹豫不定。如此情况,老师竟敢只带数日粮草,奔袭千里,孤军深入,以一万六千人大败十一万敌军!那十一万敌军,也是有火铳火炮的,而且皆为百战精兵!”
  随侍太监这次没作假,是真的被惊到了:“这这这……天竺王不愧骁勇无双。”
  朱载堻又说:“传令工部,让他们选派一千工匠,举家随封舟送去天竺。老师的都城残破不堪,听说王宫已经几十年未修缮,有些地方居然还透雨漏风。朕这个做学生的,怎能让老师如此受苦?”
  天竺国第一次科举情况,很快传到大明官场,接着又渐渐传至民间。
  物理门徒对此感伤不已,有人振臂一呼,数百人纷纷响应,结伴出海去支援先生建国。
  普通官员,特别是勋贵子弟,完全把这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京畿的落魄士子,则难免生出别样心思。与其在大明屡试不第,不如出海去天竺参加科举,说不定还能在海外谋得高位,再不济也比天竺的士子学问更优。
  这些落魄士子,寻求物理学院资助路费,然后结伴出海南下。到了南方之后,听说吕宋的条件更优惠,童生以上就能领到银子还分地。那也别去天竺了,直接跑到吕宋,瞬间变成小地主。不过嘛,也有笃定了去天竺的,毕竟到吕宋只能当老师,而去天竺则可以科举做官。
  城西,王宅。
  “三哥,要不咱们也去天竺吧,总不能让父亲独在天竺打拼。”王骐有些坐不住了。
  王澈说:“父亲有令,抓阄之后不许后悔,以免出现夺位之事。”
  王骐说道:“我夺那天竺世子之位作甚?”
  王澈摇头:“你无心夺位,可六弟心里会怎么想?”
  王骐叹息:“唉,早知如此,我就该主动随父亲去天竺!我等皆为不孝子也!”
  王渊既然选定了继承人,就不容许出现任何差错。
  若哪个儿子,真有抱负志向,那就送去别的地方建国,全球那么大为啥只盯着天竺?
  天竺东边,后世印度的东北各邦,还有后世的缅甸地区,都可以带兵去打下来嘛。即便是马来西亚,也只被大明南洋水师占了一小部分。
  天竺西边,阿富汗地区,莫卧儿皇帝三兄弟盘踞,也可以去打下来嘛。
  阿富汗再往西,萨菲波斯也可以打嘛。
  波斯第四帝国,如今内忧外患。于外,被奥斯曼帝国打得接连丢失领土;于内,皇帝(沙阿)跟sheng长(红头)拉锯争权,并且绿教内部的教派斗争趋于白热化——莫卧儿皇帝胡马雍,在波斯招募的军队,大部分都属于苏非派,是被波斯皇帝下令禁绝的教派,虽然波斯国教本身就出自那个教派。
  这不,王骥自己就跑去打丹麦了。
  澳大利亚依旧没有官方名称,大家约定俗成的称为“海盗洲”。
  王骥在天竺打仗大赚一笔,找大哥王策买了三条战舰,其实相当于半卖半送。在南洋招募水手之后,又去日本招募了一批下级武士,然后就带着四艘船前往“海盗洲”。
  王五公子,会盟海盗。
  也不整虚头巴脑的,王骥拍桌子说:“老子要去欧罗巴建国,自己做国主。谁愿去的,跟我去奔个前程,不比你们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更爽快?老子做了国王,你们就是从龙功臣,一个个都是大官大地主,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能骑西洋马!”
  “五公子,你说的西洋马,可真是西洋马?”一个海盗首领大笑。
  王骥撸袖子说:“你想骑什么马,就骑什么马!”
  另一个海盗首领问:“这开国的事情,怕是不容易干成吧?”
  王骥爆粗口说:“你他娘的,海盗一个,烂命一条,还真惜命么?老子堂堂的王五公子,都能豁出命来,你算个什么鸟东西?干不干,就一句话!”
  “哈哈,干了。”这海盗头子被骂,居然不生气,反而颇为高兴。
  王骥又说道:“刘邦约法三章,老子就约法一章。那就是令行禁止,谁敢违抗我的命令,趁早别去了,否则到时候别怪我翻脸不认兄弟!”
  “五公子,你说啥就是啥,我贺三这条命交给你了!”又一个海盗头子说。
  澳大利亚的海盗,直接被王骥带走三分之一,而且一个个拖家带口。
  这年夏天,王骥誓师启航,从澳大利亚出发前往丹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