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廷和想了想说:“可令王学士领兵出京,于京郊五十里外扎营。不求他击溃贼寇,只愿他能挡住贼寇,莫让贼寇兵临城下。同时,勒令咸宁伯仇钺立即驰援,与王学士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届时贼寇自然溃逃。”
咸宁伯仇钺同样属于边将,职务为宁夏总兵官,但却是杨廷和举荐的武官。并且,仇钺以边将的身份,此时统率着京城的三千营(全骑兵)。
清流们说谁谁谁结交边将,其实大家都差不多。
值此乱局,军功为上,但凡想捞功的文官大佬,怎么可能不倾力扶持武将?
朱厚照仔细想了想,说道:“就依杨先生所言,令王二郎领百余精骑、六千步卒,即刻出京阻截贼寇。再令咸宁伯仇钺,立即率领三千营驰援王二郎。”
李东阳突然问道:“应该给王学士一个临时职务。”
朱厚照说:“还是巡按御史,巡视北直隶!”
王渊上次巡按两府两州,这次直接巡按北直隶,已经属于变相的总督或巡抚,而且操作起来比督抚权利更大。
肯定是破坏规矩的,但这回谁都没反对,大佬们甚至希望王渊早点带兵出京。
虽然这两个月弹劾王渊的奏章堆积如山,杨廷和等人对王渊的幸进行为非常不满,可他们都非常认同王渊的军事才能——带着两百精骑,就能把刘六刘七的脑袋提回来。这次带着更大规模的部队,还有几千骑兵来驰援,怎么也能把反贼给弄死!
……
正德六年,腊月二十八日。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皇帝带着朝廷百官来到宣武门外,亲自给即将出征的王渊壮行。
不把反贼挡住,这个春节很难过,说不定大年三十还要守城。
那得多丢脸啊,堂堂大明首都,居然有反贼除夕那天来攻城。虽然肯定不能破城,但南郊可是没有城墙的,附城而建的民居被反贼一把火烧了,同样是在狠狠抽打朝廷的脸面!
李东阳强撑着病体,被人扶着来到军营。
前方是天子仪仗,礼乐大作,虽然并非拜将誓师,但这次也搞得非常隆重。
校场内空荡荡的,只有王渊和执法队,以及朱智带来的百余精骑、伍廉德带来的数十锦衣卫哨骑。
杨廷和皱着眉头,认为王渊太过怠慢,而且军队纪律似乎也很差,皇帝都来了居然不见士卒。
朱厚照责问道:“王学士,你的步卒呢?”
王渊笑道:“正待陛下检阅。”
说完,王渊朝执法队打个手势,执法官立即吹响营哨。
六支千人队从军营各处奔出,即便是一路小跑,依旧维持着整齐队形。他们来到校场,立即停下来整队,接着高举旗帜、手执兵器,迈正步朝将台这边踏来。
“轰!轰!轰!”
每一个步伐迈出,都踏出整齐的声响,数千步伐汇聚在一起,竟带有千军万马的气势。
杨一清也在边地打过仗,此刻惊骇道:“王学士,这就是你训练两月的京营?”
王渊笑着说:“两月有余。刚刚教会他们辨认旗令,练得还不是很熟,只求别临阵给忘了。”
杨一清顿时无语。
李东阳捋胡子说:“有此精兵,何愁破贼?吾等安坐京城等着捷报便是。”
朱厚照已经兴奋得满面红光,他之前来过一次,当时的士卒连左右都没分清楚。此时再来,整支军队仿佛脱胎换骨,看这阵势甚至比边军还要精悍。
其实都是样子货,王渊就怕训练时刻苦,接敌时却被一击而溃。
杨一清亲自统帅过边军,他实在忍不住疑惑,又问道:“王学士,这些士卒几日一操?”
王渊回答道:“一日一操,甚至还加练夜操。”
“夜操?”杨一清更加惊讶,问道,“不怕营啸吗?夜里都能看得清?”
王渊解释说:“只要长期吃肉食和鸡蛋,便能解决夜盲之症。至于营啸,我隔三岔五半夜吹哨,半炷香之内必须举着火把在校场整军。逾期不至者,士卒扣减当月军饷,其各级长官全部记过,第二日全队加练!他们现在半夜听到响动,哪还有心思营啸?都急着点火把整队呢。”
杨一清不由抱拳行礼:“王学士果然天生将才!”
不管是一日一操,还是半夜整军,都已经超乎杨一清的想象,同时也明白王渊肯定没有贪污军饷。
这种操练之法,不给足粮饷的话,将官士卒早就闹事了!
朱厚照训话一通,随即宣读圣旨,将潘贵等六名军官,全部升为假千总,就是代理千总,并且擢升他们为百户(非世袭)。
如果此战大胜,百户变成世袭,并将“假”字从千总前面去掉。
如果功劳巨大,比如全歼贼军主力,六人甚至能够直接成为世袭千户,参将或游击的职务也有希望获得。
其他各级军官,亦有正式任命。
最后轮到王渊誓师,他举着铁皮喇叭说:“开拔粮饷,照旧只领一半,直接给你们送去家中。剩下一半,打了胜仗回来再拿,反正老子不会克扣你们。阵亡的弟兄,我保证给你们安排好后事。有奋死杀敌,斩将夺旗者,便是当场死了,我也会给你们的子孙求一个世袭武职。若有畏敌不前、临阵脱逃者,自己抹脖子了结,别让老子费工夫杀人。听到没有!”
“听到了!”全军大呼。
王渊举起酒碗:“来,满饮此酒!”
六千士卒端酒望着王渊,见王渊喝下,他们才喝下。
王渊喝了一碗酒,把酒碗轻轻放在地上:“就别摔碗发泄了,留着力气杀敌。咱们军营里的碗不多,现在摔了,得胜归来可找不到碗吃饭。”
“哈哈哈哈!”
六千士卒大笑。
“万胜!”王渊拔刀呼喊。
“万胜!万胜!”
六千士卒齐刷刷举起兵器,气势如虹,响声震天。
内阁大佬们面面相觑,皆感震撼,这支军队完全打破了他们对京营的固有印象。
王渊穿着甲胄去讨粮的行为,已经彻底收服军心!
第152章 官军都是弱鸡
豹房蹴鞠总教练李三郎,被王渊紧急请调回来,临时职务是旗令官!
天可怜见,六千士卒全他娘苦哈哈,旗令都需要手把手教导,竟然找不出一个世袭武官。
李应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他父亲是贵州总兵,他从小耳濡目染且热衷军事,早就把各种旗令背得滚瓜烂熟。而且,李应又是王渊的同窗好友,让他来做旗令官是最合适的。
监军还是朱英,老伙计了,朱厚照这次很贴心,没有乱掺沙子进来。
伍廉德升官之后,本来过得很滋润,也被王渊要过来。他依旧带领哨骑,而且规模扩大到八十人——这真的没办法,京营有专门的哨骑,但全都拉出去打仗了,只剩下锦衣卫可以调用。
想当年朱棣北征蒙古,哨骑就有数千,集结起来便是轻骑兵部队。
朱英这太监已经尝到甜头,一边骑马行军,一边笑着说:“王学士,这次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这个监军就是督粮官,保证将士们不愁吃喝。”
“那就谢过朱兄弟了!”王渊抱拳道。
“好说,好说。”朱英哈哈大笑,他还指望着跟随王渊立功呢。
贼寇实在离得太近,王渊行军大半日,哨骑就回来禀报:“在良乡县以南发现贼兵,正四处劫掠乡镇,并未攻打县城。”
“再探!”
王渊喝道:“加速行军,天黑之前赶到良乡城外!”
这些反贼是真把京畿当成公共厕所了,王渊还没到良乡县城,半路便撞见几十贼骑在抢劫乡村。
可以说这些贼骑是哨探,顺带开路打探官军消息,也可以说他们是马匪,反正见到村镇就冲过去抢。他们也不裹挟青壮,抢了财物便跑,速度太快很难追赶。
王渊让朱智带着百余精骑,只穿轻甲过去绞杀。结果一阵追击,只砍了四个脑袋回来,剩下的贼骑全都溜走了。
紧赶慢赶,全军来到良乡城外。
知县是老熟人高迪,王渊单骑追敌时见过。
高迪正被贼寇惊得肝颤,听说王二郎了,仿佛喜从天降,亲自押着两车粮草出城劳军。
“有王学士在此,良乡县安矣!”高迪一脸开心。
王渊问道:“可见贼寇主力?”
高迪摇头说:“不知,但四下皆有小股反贼,已经毁了无数乡镇。”
……
数十里外。
齐彦名半夜接到消息,连忙问道:“究竟有多少官军杀来?”
被百余精骑杀退的贼骑头子说:“加上运粮的,怕有万余人。”
齐彦名又问:“可知谁人统军?”
贼骑头子说:“不晓得,官军没打旗号。”
齐彦名点头道:“你去休息吧。”
王渊真不敢打出旗号,害怕把反贼吓跑了。朱智率领骑兵追击时,也全部穿着轻甲,没有被反贼们认出来。
李隆建议道:“京城来了官兵,咱们屁股后面的官军,怕是也已经过了霸州。这两头都被堵着,我看还是早点南下为好,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李锐冷笑道:“咱们之前抓到的活口,说京营精锐早就被调出去,剩下全是酒囊饭袋。我看不如直接攻打北京,万一要是能打下来,抓住皇帝多痛快,身后多少官军都不敢乱动。”
相似小说推荐
-
我的帝国无双 (录事参军) 起点VIP2021-05-28完结五代十国,唐末宋初,笑谈琵琶,醉卧沙场。天大地大,谁伴我仗剑天涯,谱一曲帝国无双!参军出品,...
-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骑龙攀天) 起点VIP2021-07-28完结177.77万字 2.54万总推荐九月骄阳下的上京电影旅游城。跑了两个月龙套的李南池蹲在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