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追尊先祖、岳父的尊号自不必提。
定都汴京,改开封府为京兆府,同时升大名府为北京,洛阳为西京,升徐州为淮北府,邓州为湖北府。
又将治下之土划为直隶道,河北道、山东道,陕中道、湖北道、淮北道六道。
除直隶道外,其余五道设巡抚民政事,总理各道政事,巡抚同时兼任治所府尹,五道治所为,河北道在真定府,山东道在山东府,陕中道在河中府,湖北道在湖北府,淮北道在淮北府。
直隶道则是环绕汴京、西京和北京的繁华之地,各州府由中枢直接管理。
又左右内史府升中书、门下两省,司会府升尚书省,司宪府升御史台,文馆升翰林院,光政院升枢密院等等。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又称政务三院,以赵普为总理政务事,不过政务三院,各有权责,三院主官便类似副相,又可直达天听,对政务总理自然是个制衡。
而且,和历朝历代不同,赵普这个国相对军队事务,不管是人事财政等等,没有半分发言权,只负责政务。
而总理政务事、三院主官也就是中书令、门下令、尚书令,御史台主官御史大夫及副官御史中丞,枢密院主官枢密院使及副使,翰林院大学士,大理寺卿,六部尚书,商税院主官等,又被新帝称为内阁,命其定期合议政事、武事。
其中,翰林院,在陆宁构筑的新政体中,便类似后世的某种顾问委员会、国务参议院之类,不过里面年轻人会越来越多,科举后一些人才会选拔进来,有优秀者,外放为官。
御史台及大理寺自不必言,在陆宁眼中,一个官员吏员纪律检查机构,一个则是可以稽查天下刑狱的最高法,自也在内阁之中。
还有六部中兵部和枢密院的关系,在陆宁看来,便更类似于后世的国防部和军委。
诸如此类,等等。
禁军编制,河西大营改河东大营,驻守北京大名府附近,毕竟占据狭义上的中原后,对地域的看法又自不同。
又在京师汴京组京戍大营,在徐州以山东大营及武宁军为基础组江北大营。
在邓州,以武胜军为基础组湖北大营。
这样,禁军共六大营,镇北京大名府的河东大营和汴京附近的京戍大营,是拱卫京师的力量。
其余四大营,河北大营、河中大营、江北大营和湖北大营,为边营,戍守四边。
不过这镇边四大营中,湖北大营基本为原武胜军节度使宋延渥的旧部,河中大营,赵匡胤降军也很多,江北大营,又有近半数军卒,为原宋王武宁军所属,一切,都要慢慢消化改变。
……
齐王登帝位,阖天同庆,同时大赦天下。
很快,原来臣属周国的南平国国主高保融,上表向齐帝称臣,陆宁遂封其为南平王,算是也暂时承认了他为南平国主的身份。
其实现今中国之地,皇帝便有六七个,江南李景遂是皇帝,北汉刘钧是皇帝,后蜀孟昶是皇帝,南汉刘晟是皇帝,大理段思聪是皇帝,甚至后主李煜的哥哥李弘翼,不过几州之地,都已经称帝,当然,他是和李景遂争夺继位的合法权。
赵匡胤虽没有称帝,但其有傀儡幼帝,可以借天子名义行事,为属下加官晋爵等等。
地盘稍大而没有称帝的,也就只有吴越国主了。
而已经占据了狭义上中原地区的陆宁,再不称帝的话,怕是会出大问题。
……
简便的双驾马车中,陆宁笑嘻嘻的又唤:“贵妃,甘贵妃……”好似这个称呼,怎么都唤不够。
终于,引得车窗旁正向外眺望的淑雅端庄的碧纱丽人无奈的叹气。
陆宁就哈哈笑起来,心里更是美滋滋。
能令昔年跟随自己,因为有了七品诰命就感动的死去活来的美妾,自己心目中的这个小女友,现今尊为皇贵妃娘娘,心里,自是别样滋味,满足而又有些想拥有这贵妃娘娘的冲动。
甘氏心内,却是更为复杂,当年被抄家发为奴时,又哪里能想到会有今日?
竟然,竟然成为了皇帝嫔妃,而且,还是皇后之下的第一等皇贵妃。
至于做了皇帝的这个家伙,却是当年穷困潦倒的佃农人家。
还记得,当年特别可怜他母子,那时候,却怎么也不会想到,造化如此弄人?
可他,又哪里有皇帝的样子?这不,一直贵妃爱妃的乱叫,体验那种新鲜劲儿,真是让人无奈。
不过,也只有在自己面前,他才如此了。
想想,后妃之中,自己和他相识最久,他最穷困潦倒之时,自己都见过,那些,却是尤五儿都不知道的了,尔后,自己便一路跟着他,走遍天涯。
甘氏想着,心中也是温柔涌动。
“主君,当年主君在东海之时,可曾喜欢奴婢?”莫名其妙的,甘氏突然想起个疑问,随即“啊”的一声,说:“奴,奴不该问的……”俏脸通红。
陆宁咳嗽一声,“你说呢?你现今该不会因为我对主母心中不敬,要人鞭打我吧?那时候我可不敢说,其实,也不太敢想。”
甘氏羞的不敢抬头。
车厢内,气氛也变得微妙起来。
陆宁心中,想起昔年,看看现今,心中满是柔情,又隐隐有些,禁忌之恋要得逞的快感。
看甘氏娇羞无限的样子,想来,也是同样感受,主母被奴暗恋,现今却身份颠倒,成了昔日奴仆的爱妾、嫔妃。
突然,陆宁啊的一声,却是胳膊碰触腰间时感觉空荡荡,忙低头去寻,随之松口气,从榻上拣起鱼符,笑道:“这个要丢了可不行。”
这是他被任命为颖州学馆学倌令的身份证明,虽说此外还有委任书,上面写明他的体貌特征甚至还有画像,又因为学倌令新设,还带了官印来,但缺了一样鱼符的话,终究麻烦。
第七十七章 学倌令
前朝各州学、县学,学官称为博士,又有助教、教员等等,州学来说,又有一些州设医学博士、算学博士等。
现今各州,便是多博士的,学馆也合而为一,又分为初等班(也叫学童班)、童生班和秀才班三等。
初等班多是稚嫩学童,参加童考,考童生也容易。
中了童生后,便有了参加州试考秀才的资格,考中秀才,才有了参加道试的资格,道试如能中举,成为举人,才算真正有了光明前途,也才能参加在汴京举行的会试。
不过道试虽然在一道首府举行,但不管试卷还是监考官,都是由京官派到诸道,最后判卷,也是封存后送入京师翰林院,如此,只是免得劳动天下学子而已,不但高效,也省得劳民伤财。
按照齐律中的荐员及科举例,二十五岁还考不中举人者,便不得再参加道试。
不过圣天子登基后,恩赦天下,特意就此例发了恩旨,十年之内的州试、道试,学员年龄不予限制。
立时,齐国读书人感恩戴德,称颂圣明。
陆宁也是琢磨,毕竟很多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以前的书经,三四十岁甚至四五十岁还未中举的,又没别的技能,总要给出路,里面也未必没有可塑之才,甚至未必不会出现新学大家,只是以前接触不到新学内容而已。
当然,这也是内阁们劝说的结果。
陆宁设内阁,就是不想管的那么细,自己拿捏大框架就行了,真管那么细,自己一来心烦,二来,其实自己也没那个能力。
而且内阁治天下,更可以令新政在现今历史的惯性下得到一定程度修正,使得新政能顺利实施。
现今暂时不限制考生年龄就是如此了。
恩旨一下,齐国读书人都感恩戴德,骂圣天子的指数噌噌的下降,那些中老年读书人,曾经骂齐王的主力,立时都噌噌的研究新学去了。
这就是人类一个很奇妙的心理了,如果齐王从开始推行新政没有二十五岁不许再考举人的规定,现今民间骂声估计还少不了,但本来令你绝望,突然给了你希望,便自不同。
又好比商业谈判,先开出个你无论如何都不会接受的条件,重压之下,再开出其实本来底线也极低的条件,但对方就不会那么难以接受了。
现今中老年读书人就是如此了,哪里还会理会十年后洪水滔天?干我何事?
……
看着陆宁宝贝似的将鱼符收入香囊,甘氏就有些无奈,主君就是经常干这种匪夷所思之事,都登上大宝了,哪里还有自己给自己封个小官跑下面任职的道理?
不过,事实又往往证明,主君这些匪夷所思的行为是有大目的,而且,绝对正确。
而且,想想,可以去一个远离京师的地方,和主君扮作普通人夫妻生活,甘氏心里又有些甜甜蜜蜜的,更很是期待。
当然,州学馆学倌令为正八品官员,实则,也不算普通人了。
陆宁此时却是看着窗外,也不知道琢磨什么。
即将去的颖州,向南一百余里就是淮河,淮河南岸,就是南唐领土了,颖州离淮南南唐屯有重兵的寿州,有二百多里。
现今淮河中西段北方地区,州府比较稀少,如蔡州,半径三四百里内,就孤零零一州,和狭义上中原州府之星罗棋布,差得很远。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大明当卧底 (剑罡) 国风中文网VIP2021-08-20完结老刑警穿越大明小书童,开局即死局,误打误撞惹命案,一边查案洗冤,一边卧底反间&hell...
-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起点VIP2021-08-25完结4289总推荐灾蝗有毒!不能吃!炒钢法?汉朝就有!土豆玉米远在美洲!来到大唐的姜云明觉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