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从军事片开始当大佬 (骑龙攀天)


  .........
  “七位导演,李南池做总制片、总编剧,嗯!”
  另一处院线之内,江文、江虎两兄弟同样是抱着“了解行业同行”目的,坐在荧幕之下。
  “七导演联合片”的噱头很大,圈内圈外又全是这部片子的风声,作为圈内有名有姓的导演,兄弟俩自然要坐下来品鉴一下这部电影到底如何。
  江虎抱臂于胸前,“七个故事片,我倒要看看究竟讲了个什么门道。”
  江文看这大屏幕说道,“按照时间线排布下来这点没有疑问,但怎样把七个不同时间的故事表达出一个共同主题出来,我也想看看。”
  普通人是在看热闹,而讲究的人是在准备看门道。而此刻,关注这部七导演联合片的圈内人可并不在少数。
  .........
  这一页页名单之后。
  电影正片开始了。
  一张充满质感材质灰白布纸上,毛笔的笔锋流转,明晃晃的显示出第一个故事的时间点:一九四九年十月。
  谁都知道这个时间节点意味着什么!
  但屏幕忽的一黯,黑幕之上,显示着《前夜》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
  看到这一个转场,坐在下面的圈内影评人有些皱眉,感觉这一幕稍显得有些突兀:这刚刚才是毛笔写字呢,怎么就黑幕了呢?直接过渡过来不香么?
  不过,这才是开头,大家没有什么功利的评价,相信七导演的联袂不会留下这么明显的生硬,应该是会有个什么说法。
  黑幕过后,荧幕上的色彩色调,一下子就是回到了黑白年代:一栋四合院内,穿着第一代公安干警服的人在院子里忙里忙外。
  “是资料片?”
  看到荧幕上这些画面的时候,台下观影者心中都不约而同的浮现出这样一抹疑惑。
  应该是了。
  尽管屏幕上冒出来的雪花已经尽可能的少了许多,但还是肉眼可辨的,这要是以现代摄影器材来拍,怎么也不可能有雪花出现。
  随着画面播放的同时,说话的声音也同时响起。看到下面的字幕,坐在下面的影迷就下意识认为这是以前苏联记者视角展开的画面,或许这段冒出雪花的画面就是当年记者拍摄下来的呢。
  “同志,来借过,借过。”
  “建设局,赵鹏飞。”
  影迷颇有惊喜,听这画面里的声音,还有当年的人在对话呢!
  只是,忽然疑惑,这已经的记者照相机,还能录音的?
  这疑惑刚产生,眼前的色彩就开始变化:从黑白开始渐渐的泛黄,是那个时代的军服黄。
  随着荧幕上镜头的一个摇摆,一个梳着大背头的俄国面孔出现,沿着他手上的照相机,胡君饰演的公安纵队领导脚步匆匆而进,一上来,说话作风就与那个时代的战场军人转干公安的脾性!
  这段过渡说起来似乎还挺复杂,但呈现在影迷眼前的就很流畅。
  尤其巧妙的是,这刚刚冒出雪花历史纪录片里匆匆走过的工作人员,与变色后的饰演者们走路方向是完全一致的,就连手上拿的物件儿仿佛都没有变!
  这就让观众感觉没有任何过渡的突兀感,仿佛同一场景下有一道时空之门,历史上的这些人一步跨出,就已是往后茫茫几十年的玄妙。
  “我槽!刚才什么情况?”
  “你看到刚才这么过渡的么?牛逼炸天啊!”
  “呵,这究竟咋来拍的啊?”
  “嘿,这个过渡,厉害!”
  这样一个无缝对接的画面过渡,让现场观众赞叹着,这种视觉上的过渡流淌难以形容。
  或者说,观众是很难理解导演组是怎样做到在海量资料素材库里,找到与拍摄现场相契合的视频资料的。
  但事实上,这是以假乱真,除了一开始所展示的武器缴获是选取的历史照片外,人物活动的场景是拍摄出来的。
  作为整部影片最先出场的一个故事片开头,负责《前夜》的导演管沪当时与李南池交流之后,在后期是重新拍摄了十来条,最终定下的这样一个版本。相比于原版,是改变了原版画面色彩上的突然变化,多了一个渐变的柔和过渡。
  坐在第一排中央,此刻可以清晰的听到后面观众的反馈。
  反响很好。
  李南池知道,这样的变动,无疑是开了一个好头!
  而这样一个精彩的过渡开头,也让坐在下面的观众,心中有了更多期待之感。


第600章 首映之中(二合一)
  《前夜》的故事并不算复杂。
  以资料纪录片的视角推进引入之后,就是围绕着“开国大典升国旗”这个点在做文章,一上来以各个角色之间对话展开的节奏感就很强,节奏感不强也不行,七个故事片都有限时,必须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表达出整体内容。
  故事背景很快的就交代出来:
  大典前夕,有特务破坏,大广场封闭,严禁进出。而关于大典之中重要一环的升国旗仪式,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
  考虑到电动升旗的现场效果要比人工升旗好,上级还是想尽量可以在国内首次采用电动升旗仪式,向全国人民展示一个新的国家形象。只是大广场封闭之下,电动升旗组无法做升旗长测试。
  于是,作为电动升旗技术总工的林治远就开始在自己所在的工作场地:一栋四合院里,严格按照比例自建起升旗台来进行模拟试验。
  尽管这个故事的复杂性程度并不是谍战般的烧脑,但此刻,坐在台下的观众依旧目不转睛。
  原因很简单。
  坐在大荧幕之下的这些年轻人,对于开国大典这段历史都很清楚,都知道有一个伟人站在城门楼上的一声宣告,但是对于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电动升旗”这个细节,却所知不多。
  所以,此刻看到影片里正在呈现的关于当年升旗仪式前的故事细节,就带有一种对当年历史的探索好奇心......
  “是欧昊!”
  大荧幕上,一个阳光小生背着柜子出现时,台下,有迷妹尖叫。
  也有小声的议论:
  “这3:1的比例模拟一个升旗台靠谱么?因时因地的不同,哪能一贯而论?”
  “咋不靠谱,这军舰下水前,也要按比例一丝不苟的模拟呢......”
  此刻。
  李南池坐在第一排,很容易就能听到来自于身后一众影迷们的观影情绪反馈。他也是在抱着欣赏的心思,这尽管整个献礼片七个故事的剧本是自己提供,但除了《夺冠》是自己深度参与拍摄创作的外,其余这六个故事都是六位导演各自拍摄,他也在感受着现场影迷朋友的反馈。
  而千里之外。
  东北,冰城。
  千达院线内,第一个接受检阅的导演管沪,就是手掌握在观影席的扶手上,大荧幕投下的光线在只有发茬的脑门之上投下泛青的投影。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当管沪手掌有握成拳的举动时,往往是他心情比较在意的时候。
  这会儿,管沪确实比较在意自己执导的这部《前夜》在观众眼中的效果呈现。
  因为,七位导演合拍一部片,虽然嘴上说没有比较,但不管是影迷还是上游导演圈,都难免就会有一个横向的比较。而自己所执导的这个故事片是第一个出场接受检阅,这让他此刻心里无法淡然处之。
  一旁,《前夜》的一众演员们就坐在导演管沪旁边。
  比如,影帝黄博,在播放的同时,他此刻心中也会心绪漂浮着。《夺冠》样片出来时他是满意的,但毕竟市场才是检验成败的唯一标准。自己现在演是演出来了,但效果到底如何?观众买不买账?面对着现场的观众,这都是他此刻心中在所忐忑的。
  说起来,跟旁边的这位老友管沪,两人都算是老搭档了。管沪的电影他都是参演了不少。每次演完他都会打趣的赌咒发誓再也不跟这位老友合作了。没奈何,这位老友在片场对于镜头上的把控简直可以用不近人情的严苛来形容。当然这只是一种打趣和玩笑话,他自然不会撇下老友的邀请于不过,他和管沪这位老友之间本就是处于相互成就的一种关系。
  正是这种关系,所以在此刻,黄博身上承担的压力也并不比身旁的老友少到哪里去,作为《前夜》这个故事片中的饰演主力,他在其中承担了绝大部分的戏份,观众若是不满呈现出来的效果,那么开喷的火力点就肯定在管沪和自己这位主演身上。
  这般想着。
  很快,荧幕上就迎接来了一波情节上的跌宕。
  画面中,经过现场试验果然暴露一个严重的隐患,发现控制国旗能稳定停下来的阻断球生锈易断,应急之法就是往里面加入锌、铬、镍等材料,让断球钢化。
  但问题是,距离大典现场验收只剩下了三小时五十分,问题解决不了,谁也不敢去赌大广场的旗杆阻断球会不会出问题,所以届时就只能上人工组。
  所以,问题很严峻!
  .........
  “李导,大家的注意力已经放在影片里面了。”
  幸福院线里,一旁的宣发组长微倾身体,轻声说道。刚才,他有离开座位席,在院线旗下多个演播厅轻轻的观察了一遍,对观众的反应摸了一个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