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我服从组Z决定。”影片中,经过老孙的教导,指出扮演妻子这件事的重要性后,原本自感担任不了饰演妻子这个角色、有些拒绝的张兰芬站起来,重重一点头。
“让我来,我也愿意,那可是池大!”看着何兰芬还在犹豫,已经代入角色的底下女性影迷嘴不满的一翘。
还有结伴过来观影的女性影迷小声讨论:
“小丽,你说李侠和兰芬这两个此前没有任何交集、也互不认识的人,现在被粘合在一起,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件?”
“嗯,忽然有种韩剧里男女猪脚初次碰撞的预感?”
“......”
不少女性影迷产生的不少期待感,尽管这种期待有点儿偏移影片的主题。
对于这种偏移影片主题的期待,拍摄时李南池没有完全去落空,既有见面前张兰芬陡然穿上旗袍的不适应,也有两人初次见面时同坐一辆人力车的小拘束。
这些镜头不算长,作为张弛有度的舒缓部分,走的时舒缓温暖风格。而这些镜头,也将会与片末的牺牲诀别形成反衬。
经历了彼此适应、街坊熟悉、敌特务查户口的过程,本片第一个动人心弦的部分到来——电台的获取!这些电台零配件的运输过程,要躲避各种盘查,《电波》是翻阅了当年的很多史料,配合着紧锣密鼓的背景音乐,将当年我D同志携带秘密物品的方式一一展现了出来。
在电台的各种配件汇集到李侠这里后,阁楼之上,一盏晕黄吊灯之下,李侠清点完所有零配件,开始逐个儿快速组装——为了这一段镜头,李南池是特意跟军博馆的专家练习组装电台练了一周。
效果是明显的,这一段站在台桌前的组装镜头,引起了台下影迷的掌声。
当电台组装完成之后,李侠坐了下来,轻捻了捻手指,然后右手放在了发报机上。
“滴滴,滴滴滴,滴滴!”
镜头一转到陕北,负责对口李侠这个电台的同志眼睛一亮,“李侠出来了!”
“手法是他!”
“联通了!”
当点划清楚、间隔分明的发报机声在整个播映厅里响起时,所有听到电台声音的影迷们,随着激昂的音乐,直感觉到身体情绪一顿荡漾,一股激流涌遍全身!
这个电台点亮之后,李侠就此承担起联通陕北的主要情报发送任务。每天在“布店老板”这个社会身份掩护下,开展着情报的交接和发送任务。
情报交接斗智斗勇避开了一个个危机,日常生活与何兰芬的互助成长,彼此穿插形成了有度的张弛。
在这个过程里,两人也因为积年累月的相处,彼此之间逐渐形成了携手并肩的情谊,组Z上也就此正式批准两人结成夫妻!
正当影迷观众感到这种节奏恰恰好、让人十分舒适的时候,危机已然来临。
李侠的多次发报都打在了鬼子和重庆方面的痛点上,让很多人体面全无,沪上的鬼子特高科终于下定决定开始全城大搜捕。
荧幕之上,分区停电的大场面戏呈现在观众面前。
分区停电的场景很震撼,但让影迷更觉得学到知识的是用分区停电来甄别电台的方式,有种涨知识的不明觉厉。
有现场的影评人看到这里就写道:
“影片里蕴含了不少时代特色的传统,场景化的细节陈述让这部片子拥有了很强烈的生活味道......有点儿难以想象,李南池这样一个年轻导演对抗战历史上各种门门绕绕的了解程度......”
正因为这种办法,李侠所在的住宅被鬼子特高科的信号侦探车锁定。
当信号侦探车在李侠的住处前停下时,所有观众浮现出不好的预感。果然,随着鬼子特务翻箱倒柜找到发报器,铁证面前的李侠就此被捕上车。
但因为沪上情况复杂,本来就各路势力盘踞,所以这次电台清扫行动虽然清扫出这座城市里的不少电台,可是对于抓捕出来的这么多人,鬼子特高科也无法一一确定他们的身份究竟是红党、国党,还是重庆大人物的私人电台。
唯一的辨别方法,就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
在拍戏阶段费时费力的拷打戏就此上演。
刑具的还原、演技的精湛,让屏幕前的观众直感觉是真实的拷打落到李南池身上。
细节镜头还捕捉到在李南池受刑颤抖过程中,汗珠在整张脸上分泌滚落的过程,这种呈现在眼前的真实感让他们头皮发麻!
“......在李南池的身上,再次验证了句话,好演员不一定是好导演,但一个好导演却必定是一个好演员!”同一个城市里的某家影院,影评人刘一笔看到这里,一挥而就的写下这句话。
拷打过后。
鬼子特务分析来分析去,最后将李侠归入了重庆方面的人。
有点儿出乎观众意料,可也在情理之中,在李侠被捕之后,鬼子监测的可疑电台信号在我党同志的掩护下一直在响,这让鬼子在潜意识中就有点将李侠从怀疑对象中摘了出去。而对于重庆方面的电台人员,鬼子正想着要和谈,所以没有抱着宁可错杀的办事态度。
而且李侠,因为发报手法的老练,嘴又紧,受到了特务姚伟和鬼子方面的青睐。
被捕入狱之后的李侠,就这么再一次的接触到生命的电台。
“这一下,是拿着牌照合法光明正大发报了吧。”
“李侠这个人有人物原型么?就在特务眼皮底下发情报,好大的心脏!想要了解这个人物原型。”
“真像一汪清水一样,哈哈,来自敌人的彩虹屁。”
这种玩弄人心的戏码,让现场的观众看得很爽,嚼爆米花的声音都能变大了许多,这之前李侠被拷打的戏看得有多揪心,这会儿就有多痛快。
第364章 《电波》的社会话题(2)
就这样,李侠开始在特务眼皮底下干起了老本行,光明正大的向陕北大后方发起了从特务姚伟这里接触到的情报。
底下的观众看得抖起了腿。
这种蹲在敌人眼皮底下发情报、让人肾上腺素一直保持高位的爽感,让播映厅的不少观众感觉到精神上的爽。
为什么神剧有市场?就是因为有不少人嘴上说着批判,但是呢,看一看的时候又感到一股快意,这种心态无法言说。
大荧幕上。
一开始姚伟还时常监督一下李侠的发报,但无论怎么去监督,也看不穿这种光明正大的情报发送——李侠确实是往重庆方向发报,但陕北大后方亦能接收得到。姚伟当初给的电台频率,早就被李侠通过一条战线的同志给送了回去,陕北大后方对于波长、呼号、密码、发报时间掌握得一清二楚。
一次次监督下来,没发现有任何问题的姚伟懈怠了,此后的日子,都是直接情报往李侠这里一扔,自己就找地方潇洒。
而摆在李侠桌面上的情报重要性也由浅入深,最后,重要到“多具体、多生动”的谈判条件都赤裸裸的呈现在李侠面前。
本来,陕北方面对于这些输送回来的情报都是闷声发大财,做到心中有数、前方有利就好,但随着和谈一步步加深,陕北方面决定将和谈内幕公之于众,用国民压力迫使重庆方面的投降分子中断谈判。
而这一次决定公之于众,也让李侠不得不提前转移。因为能够知晓这些内幕的人就没几个人,鬼子特务的怀疑目光必然锁定到李侠的身上。
果然,内幕登报之后,鬼子特务气势汹汹的扑向了李侠的住处,可是这里早已经是人去楼空。
漂亮!
来时悄无声息,走时一挥衣袖!
这种来去如风的感觉,让下面的一众观众拍手称快。
荧幕上的画面在姚伟跪在柳尼娜面前求饶一命而黯淡下来,春秋笔法之下,荧幕再次亮起之时,已经是青天白日旗高高扬起的一九四九年:沪上的清晨薄雾蔼蔼,播映厅里回荡着黄浦江上的船声,全国性的大解放到达黎明之前。
看到荧幕之上浮现起的年份,明白这个年份数字意义的都知道,全片要进入尾声了。
“马上要结束了啊!”
“为什么不拍一拍解放战争时期的李侠谍战啊!”
“是啊,解放过程中的斗智斗勇不比抗日过程少好吧。”
“都一百分钟了,要是再拍解放,这电影至少得冲着三个小时去吧。”
“可能是池大的经费都去发奖金了,没钱拍了吧。”
有现场的影迷观众看到这个年份,有些讨论为什么把解放过程的情报谍战给春秋笔法了过去。
前后这些吐槽或者是议论,也都通过社交软件,在网络上慢慢的发酵着《电波》的社会话题度,不少在处于影院中的现场观众,在豆豉等影评网站上,就表达着自己的即时观影感受。
荧幕上,飘扬的白日旗不断放大,尔后渐进到同样悬挂一面旗帜的办公室之内。
一位墨绿军服的大佬左手撑在桌子边沿,皱着眉头看着眼前的文件,身影在后面墙壁上投下一道黑暗的身影,身影被本人要庞大,衬托着这位大佬深沉无比。而在他的面前,摆着一份字体通红的抓捕名单。
相似小说推荐
-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起点VIP2021-08-25完结4289总推荐灾蝗有毒!不能吃!炒钢法?汉朝就有!土豆玉米远在美洲!来到大唐的姜云明觉得自己...
-
垃圾食品援助蜀汉 (吴老狼) 起点VIP2021-07-12完结131.5万字 8.08万总推荐随手选择了末日级难度,张志被坑爹系统带回最后的三国时代,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