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池的这四处打量的目光,直到众人落座准备听中X口的大领导开席讲话才收回。屁股碰到椅子,就听台上的大领导开始在话筒前说道:
“在即将迎来农历丁丑年,文化届的诸贤在怡和园这座历史悠久的地方齐聚一堂,叙友情,谈文化,对此我感到格外高兴。
我谨代表(此处略去不表)向诸位文化艺术界的朋友致以节日将来的美好祝福,向你们拜年,祝大家新春愉快!”
哗啦啦的热烈掌声响起。
“......文艺作品的创作是精神文明生活需要的源头......
在座各位都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引领者、传承者和弘扬者。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我们文化工作者就应该抓住什么,创作什么......文艺作品的创作始终要以人民为中心......
诸位,你们应该也一定能够担负起弘扬优秀华夏文化的使命,在不断实践中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世界文化大潮浩浩荡荡、波澜壮阔之下,不断铸就我们华夏文化的新辉煌!”
晚宴前的整个讲话时间不算长,十来分钟的样子,其中掌声数次响起。
讲完话,这位宣传口的大领导也没有离开,而是在身旁一个人的陪同下,从右边第一座开始,开始华夏文化中的传统环节——一桌桌的开始“体察民情”。
没有轮到的,则在桌面上先自己吃开。
吃自然是场面的,都是象征性的动几下筷子,一个桌子上共同举杯一下——酒很香,一晃就能在酒杯边沿润上一层。
每桌坐在首位的先热个场后,大家在桌面上就开始聊开。
李南池所在的这一桌,大家正谈论着目前创作的年景:现在题材扶持单一化,加上自媒体之下,人人都成为内容的创作和输出者,批判声音的发表变得更容易,创作人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这个话题上,李南池没有发表啥意见,闷着脑袋作出倾听状,时不时拿起筷子往嘴里送。因为在题材扶持上,红星厂基于历史的军事抗战创作一直受到政策扶持,这方面,红星厂一直是既得利益者。
“李导,明天会上,有准备讲点啥?”
餐桌上,京城宣传口的郭姓领导笑着问起隔着两个座位的李南池。
有此一问,是因为李南池在文联召开的那场会上,可是“童言无忌”了一回,虽然这位郭姓领导没有参加那场会,但会上整理出的亮点发言是传遍的。
这次是他带队京城各文化单位过来的,作为这次会议上的京城口各制作单位和个人领头人,明天的这些会议纪要大概率是会上呈的,他得给这小子稍微约束一下。
倒不是给这小子嘴上把把门,谁要是把这小子还当作娃娃兵来看,那就真自以为的托大了。坐镇人才济济的京城宣传口位置上这些年,年轻俊杰他也是见识了不少,可如同李南池这般耀眼的,也是屈指可数。
而现在这会儿的问询呢,也只是让这小子别当着自己大领导的面“放肆的嘴嗨”。
李南池放下筷子笑言,“我一个小子能讲点啥,上次文联会上都已经说完了,眼下在场的都是诸位前辈,我带着耳朵听就好。”
“你小子”,郭领导手指了起来,“文联会后,就见到过武会长一面,武会长可是说你一个人在台上......”
这位郭姓领导跟李南池倒是很熟悉了,包括红星厂都是在案头挂上号的,所以语气之间很是熟络。
也无怪乎熟悉,从《地雷战》开始,红星厂这个年轻的公司就以不可思议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也因为其主导的军事抗战题材创作而自然受到宣传口的亲近。
这边笑谈之间,有人眼尖,看到宣传口的大领导走过来就出声道,“秋老过来了!”
一桌子的人连忙站起来。
京城口的领导也站起来,给自家老板充当这一桌子的介绍人,一个个介绍过后。
按照年龄排序,最后轮到李南池——
“这是……”
宣传口的大领导笑着说,“哦,这位年轻人是早有耳闻啊,李南池,少年名导。”
李南池利索的接过善意,“邱老好。”
这桌子握手问候的时候,旁边一个央视的记者溜过来,对着“喀嚓喀嚓”按下快门......
.........
翌日早上,一声正装的李南池来到分会场之一的谐趣园,此刻,电影界获得过“五个一”的同仁在这里齐聚一堂。
最前排的投屏之上,会议主题很大:“荧幕创作的过去与现在。”
除了这种层级的会,其他再没层级驾驭得了这种宏大的主题了。
椅子上都贴着姓名标签,呈南北对面布置。
会议形式是会议主持人起个头,大家有想法就说,东西角落各设置有一排会议记录人员。
第315章 叫我小李就好
会议现场的这种面对面布置就不是严肃会议风。
抱着的目的,就是要这些电影制作单位的代表和权威导演,真提问题的,真说事儿。
能坐在这里的,都是电影界一个甚至是多个题材方向的制作权威,每年将这些声音和要求汇总起来,就是为宣传口制定来年的路线作参考。
经现场会议工作人员的礼仪指引,李南池来到属于自己的座位前。
坐下前打量一圈,李南池发现,自己的座位还挺靠前。挺有意思的是,京城宣传口相熟的郭领导座位就在李南池前面。
刚坐下,斜前面一张脸转过来。
“李导,来了!”
“诶,张老师,您好您好”,刚落座的李南池连忙站起,“您叫我小李就好。”
这位不是别人,正式国内唯一一个有着“国师”之称的大导,撇开其他的都不谈,就奥运那场开幕式,直接带动多少老外对东方印象的看法变动?这两手一握,那手掌粗糙结茧厚的,没个四十年的片场浸淫,根本磨不出来。
眼下李南池称其一声“老师”也没错,这位本就是京影出来的,有时学校还会请回去做个讲座啥的。再者,这一位叫自己“李导”那是正常,自己要是回以“张导”的称呼,那就是不明所谓的将自己搁到与其一个身份地位上了。李南池在会上大胆提意见不假,但这是站在推动圈内往前进步的立场上,并不代表他目空一切。
“你要是叫‘小李’,那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有面子坐在这儿?”
张谋子哈哈笑道,旁边进来的导演也是笑起来。
其他人虽然在笑,心中没滋味的也有,自己眼瞅着就要年过半百了,熬到现在才有资格跨入这种级别会议的研讨会上。结果人家脚还没跨出校门,之间的差距,就像是头上的白发以及发际线。
李南池谦虚说,“不敢当,不敢当,张老师您要是这么说,我在这里可就坐不下去。”
张老师直言不讳,“拍军事题材片上面,你是国内顶尖。我最喜欢《三毛》,里面抗战和历史结合很好。”
他也拍过军事题材片,穿越的秦俑不谈,因为穿越题材在如今上不了荧幕台面。《阅兵》也是记录意义大于创作意义,这两部口碑足以竖大拇指,但距离该题材的顶尖,还差一点意思。可最后剩下的《美洲豹》呢,口碑却是直接裂开,直接成为生涯黑点。
所以说,对于军事抗战这一题材,他心中是有遗憾的,说不得以后要重新在这一题材领域打一个翻身仗。
“听说你如今在拍的叫《永不消逝的电波》?转型谍战了?”
李南池点头,“不能说是转型,您也说我还年轻,所以就尝试一下其他题材,尝试一下多种可能性吧。现在剧组那摊子正在沪都影视城停摆,说什么今天也要来聆听诸位老师的意见。”
国师感叹,“到底是年轻好啊,思维开阔,精力也好。嗯?不对,这会上就你一个年轻人,你得说话,把你们年轻的意见表达出来。这种会你是第一次参加,畅所欲言嘛......”
同出一个母校,对于李南池这位母校后进之辈,站在一个电影人的格局上,他是很欣赏的。
说话之间,随着入场人愈发的多,现场谈论纷纷的氛围越浓。
“田老师来了!”
“田老好。”
刹时间,门口随着这位田老师的进来而一阵喧嚣,这一众在圈内地位不低的电影圈人士打招呼的这对象,正是还健在的国内最早一批的电影人,年纪约等于4.5个李南池。
随着田老师进来,后面一批走在后面的电影人也都步入进来。
“这位是《横空出世》的导演陈兴国。”
“《林家铺子》的导演水华”
“《霸王别姬》的......”
“......”
“《地雷战》、《地道战》、《三毛》的导演李南池。”
开会之前,照例相互介绍,全是国内大佬级电影人,交集往来中,标签一串的李南池在大佬中收获眼光无数。
八点半,一排排茶杯端上,各自落座,国师对面就是钢炮。
九点,会议正式开始,会议主持人简单开场后,抛出一个由头作为讨论的引子:
“......过去的一年,我们票房过亿的片子一共有86部,国内自产的有45部,国外引进的有41部。咱们电影人,平均八天可以为国内观众奉献上一部很叫座的影片出来,成绩看上去是可喜的。但是比去年少了四部,差一部就超过单手之数了,什么原因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起点VIP2021-08-25完结4289总推荐灾蝗有毒!不能吃!炒钢法?汉朝就有!土豆玉米远在美洲!来到大唐的姜云明觉得自己...
-
垃圾食品援助蜀汉 (吴老狼) 起点VIP2021-07-12完结131.5万字 8.08万总推荐随手选择了末日级难度,张志被坑爹系统带回最后的三国时代,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