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听了姜云明的话之后李承乾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父皇,在得到了肯定的眼神之后开开口:“儿臣觉得这只是那颉利可汗在明知不可为之后才有的想法,虽然我们要彰显大国和胜者的风范,但是也要提防那颉利可汗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儿臣觉得颉利此等人物一定会在暗中寻求机会东山再起。是以儿臣认为,和可,降也可,但颉利及其子孙皆要到长安蒙受圣恩,接受我大唐的封荫并在长安终老。”
  有理有据,看得透想也的清,李承乾所说的这些基本上已经是魏征和孔颖达那一派的最终结论了,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导致事情发生偏移的话这基本上已经是朝廷最后下达的指令了。
  “高远,你认为呢?”李世民并没有着急,对自己儿子所发表的看法并没有评价,反而是转向了姜云明。
  “站在太子的角度来看,高明所说的一切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需要修正的了。”姜云明对李承乾的建议表示了许可,这让李承乾多少有些兴奋。“不过若是儿臣所料不错的话父皇已经决定让人去安抚颉利了吧?以儿臣对药师公的了解来看,我唐使到达那颉利的牙帐之时,就是我们大唐大军兵发之日,因为唐使的出现必定会让颉利放松警惕,如果是药师公的话一定会趁此机会出兵。”
  李世民赞许地点了点头,他的看法和姜云明差不多。虽然以大局的角度来看若是能够无伤而解决突厥是最好的事情,但是李世民的内心还是希望通过战争。多年带兵的他知道,虽然武力并不是瓦解一个势力最好的办法,但是从短期内来看是最快最有效的。
  李承乾多少有些气馁,他的父皇点头的那一刻他就知道姜云明的说法更得他父皇的心意。
  “高远,你也不必气馁。高远所说的是整个事情的发展,虽然你忽略了这一点,但是你所说的一切基本上已经是我大唐对外发表的命令一般无二了。作为君主,虽然内心想到的很多但是却并不一定都能说出来,这点你要清楚。”
  “是,儿臣受教了。”李承乾点头称是。
  “高远,你还有什么看法吗?”对太子的教导往往都是点到为止,更多的还需要他自己去领悟,因为他作为皇帝是不可能跟着太子一辈子的,所以他仅仅是点了点李承乾之后就没有再继续说了。
  “看法倒是没什么,以药师公的能力来说此战基本不会有什么差池。因为在边关施行的那些举措以及对突厥百姓们发布的那些利好措施使得现在突厥的内部已经很乱了,底层的百姓们基本对突厥的高层已经怨声载道了,尤其是颉利受到的影响最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唐几乎没有失败的可能,只是儿臣担心那颉利可能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抓住的。”
  “你觉得事情还有变?”李世民皱了皱眉头,作为突厥首脑的颉利只有两个结果,抓不住的话就只有死。
  “那倒不是,阴山那边的地形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但是结合当下的形势来看就很明了了。”姜云明说到这里时停顿了好一会儿。
  “嗯?怎么了?”李世民奇怪的问道,就连一旁的李承乾也看向了姜云明。
  “东西突厥虽然以前同属突厥汗国,但是其内部形势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平静。现在颉利屯居阴山脚下,所以结合当下形势来看若是他趁乱逃走的话路线就只有一条,那就是绕行阴山转而向西,投奔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国王麴文泰来寻找东山再起的机会,而这条路线......”姜云明停顿了一下,他斟酌再三还是决定如实地告诉李世民。“儿臣在返回长安之前就已经交给了柴绍姑父,至于原因,您应该清楚。”
  听到柴绍这个名字的时候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后心底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名字,随即叹了口气后就不再说话了。


第372章 人选
  按理来说姜云明这番举动已经是逾越了,颉利作为突厥的首领影响很大,被俘和被杀所造成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本来李世民想的和他的太子李承乾差不多,不管是谈判还是武力介入颉利的最终结果都是在长安终老,那样的话既能彰显大唐的宽宏和仁慈,又能避免了颉利东山再次的后患。可当姜云明说到柴绍的时候李世民却沉默了,他的姐姐平阳昭公主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罢了,罢了。”李世民怅然一叹。“嗣昌的心事也该有个了结了,没有那颉利也无妨,办法总是会有的。”
  姜云明松了口气,他的老丈人心里终究还是念着亲情的,玄武门一战让原本属于他的亲情几乎烟消云散,这也使得他更加珍稀这些仅剩的亲情,不管是李渊还是李承乾他们,这都是好不容易才挽回的。
  “父皇您也不必忧心,以目前突厥百姓们的反应来看我们大唐接收突厥的土地并没有什么难度,只有给与他们通商的机会以及些许的安慰政策就足够把他们安抚下来。突厥和我们大唐终止通商贸易已经有几年之久了,偏偏近两年的草原又全都是极为寒冷的气候,这也使得他们对我们中原的粮食等各种东西眼馋已久了,只要预防好基层官员的小动作,想必不用几年我们就能完全接管突厥的土地了。”
  这个时代的问题拆解开来无非就是三个层面,贪图享受和追求功名利禄的高层,想要偷偷贪墨甚至苛求一些好处的基层,最后即使在苦难中挣扎的底层。
  一个小型部落所豢养的牛羊牲畜若是和大唐通商的话足以换到他们一年的所需,甚至他们过的可能还要比大唐的百姓好一点,所以姜云明认为只要把基层百姓安抚好的话事情就能解决,只是这种方法的见效程度很慢,但是所能达成的效果却是最好的。
  “嗯,这倒是。”李世民点了点头,努力地暂时摆脱了心底那个人对他的影响。“你小子每次提出的意见都是从根源入手,虽然并不是最快的方法,但是却是最长远的。”
  “其实道理都是很简单的,以前的那些人只是苦于条件达不到罢了。”姜云明摇了摇头,他对李世民的夸赞可不敢就这么直接地接了下来。
  以前就没有穷苦出身的皇帝吗?他们就不知道基层百姓们需要的是什么吗?他们都清楚,但是因为抑制商业的政策导致了世间绝大部分的钱财都被把握在了那些官员和大族的手中,没有商业流通,百姓们就得不到更多的利益,自然生活也就不会好了。
  从姜云明来到大唐开始就在推动着各种各样新事物的发展,因为他知道只有有新的东西介入才会让钱币流通开来。等到现在的堆粪池和未来的玉米在整个大唐推广开来的时候,百姓们在有了生活的保证之下就会去种植一些商业价值更高的作物,这些消耗品更容易推动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流通。
  “高明,你以后要多跟着高远学一学,遇事不决可以多听听他的意见。”李世民朝着自己的太子开口,但是话中的意思可不像他的语气那样平淡。
  这话要是让别的官员听到了必定会引起相当大的势力变动,也势必话导致那些趋炎附势之辈如过江之鲫一般踏破姜府的门槛。这可是皇帝对着太子说的,也就基本上敲定了姜云明以后的位置,可以说只要姜云明不作死的话他的后半辈子基本上是看的清清楚楚了。
  “圣上。”就在事情基本上商定的时候殿外传来了内侍的声音。
  “启禀圣上,长孙大人到了。”内侍也不敢进门,只是老老实实地站在殿外。作为侍候皇帝的人他们都清楚,这时候即便是有着再正当的理由,进了这殿门也得凉。
  “嗯?”李世民沉吟了一声。“辅机吗?”
  “父皇,是儿臣让舅舅过来的,有件事情可能需要您和舅舅拿个主意。”看着老丈人疑惑的神情姜云明赶紧开口解释,在宫门口拿下称心的时候他就让人去通知长孙无忌了。
  “进来吧。”李世民看了姜云明一眼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内侍带长孙无忌进来。
  “见过陛下。”虽然姜云明和李承乾都在,但是长孙无忌还是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不知陛下叫臣来所为何事?”
  “让高远说吧,今天可不是朕叫你来的,而是高远说有件事情需要你我二人拿个主意。”李世民挥手示意长孙无忌坐下,同时也向他说明了叫他来的原因。
  “说起来这件事是公事也是私事,但是高远还是觉得让我们自家人私下里解决比较好。”姜云明站了起来,首先表明了今天谈话的立场是在私不在公。
  “今日无意中听高明说他身边有个人挺会说话的,时常给他讲述一些宫外的趣事。高明是太子,长居深宫大院的喜欢听这些倒是没什么,只是这个人可能动机不纯,不过因为担心影响不好,高远就自作主张清舅舅来了,想着咱们尽量在私下里把这件事情解决了。”
  听了姜云明的话后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表情都严肃了起来,这件事可不算是小事了。李承乾是储君,蛊惑储君可是重罪,如果不是提早发现的话后果会是什么样的都无法想象。想到这里的二人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姜云明,眼神中都是满意之色。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