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明在心中无数次咒骂着这些礼制的不人道,全然忘了当初他为了这些礼制还阴了玄奘一手,这种心情一直持续到他看到了回宫的迎亲队伍才好了点儿。
原因无他,李承乾看起来比他惨多了。
大唐成亲讲究男红女绿,姜云明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审美,反正她当初被身穿绿裳的李丽质吓了一跳,如今再看一身大绿色的太子妃苏氏依旧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劲,而这新晋的小两口正在一个女官的指引下东拜一下,南拜一下,从看见他们开始到最后他们走到眼前姜云明都数不清他们拜了多少次,要是真磕的话估计李承乾的脑门儿流的血都能接一碗了。
宣政殿,皇室举行朔望册拜等大典的地方,东宫太子的婚礼自是要在这种正式且严肃的场合举行,就连久不出大安宫的李渊都到了,自己长孙的的婚礼,他没有道理不来。
一直等到这一步的时候姜云明才看出来皇家的婚礼和自己的婚礼有什么区别。孔颖达身为太子太师自是当仁不让的成了主婚人,而原本需要父亲也就是李世民宣读的那些话也因为李渊的到来而让位了。
看着李承乾带着自己的小媳妇儿跪在了李渊的面前,听着李渊说着那些什么承我宗事、尔父有训、戒之勉之的话姜云明感觉自己的天灵盖都快炸开了,好不容易等到李渊说完孔颖达作为太子的老师也开始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训诫。
一直等到孔颖达训话完毕,李承乾带着自己的太子妃给李世民夫妇叩拜之后这太子婚礼在外人面前的仪式才算是结束了。
第295章 准备要做好
其实这太子的婚礼真的是没什么好参加的,因为也不能像当初自己的婚礼那样随便闹,而现在关系再好也不行。皇宫诶,储君的婚礼,闹完了你是真不怕死是咋滴?
不过严肃归严肃,姜云明还是能看的出来自己老丈人还是很高兴的,他的心里是真的喜欢李承乾,起码目前是。不管历史上的他做的有多么的不好,姜云明觉得无所谓,反正自己又看不到,起码目前不是挺好的吗?
李世民是因为皇帝要随时自诫,而李渊则轻松多了。本来在李世民登基之后他就很少出来,正式的出现在百官面前也就当初柴绍那事儿的时候,而这次的他在百官眼里是少见的高兴,甚至喝到有些迷糊的地步。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伴娘堵门的习惯,也没有闹洞房那事儿,即便是有也没人敢去闹。宴请宾客这一环节在皇室的婚礼中就是宴请百官,但说是百官却也不是,毕竟不是所有的官员都有资格进皇宫的。
太子成亲这事儿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酒宴结束回家的姜云明第二天就听到了宫里传来的消息。
因为太子成婚,大赦死罪以下,所有官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赏赐,而姜云明则因为是太子的妹夫,也沾了当初当过李承乾一段时间“老师”的光,得了百匹丝帛。
看着李丽质指挥着下人往仓库里搬那宫中刚送来的丝帛,姜云明制止了她。这是姜云明第一次在家事上去干预李丽质,但是李丽质却什么都没说,她知道姜云明一定有着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之前一心扎在孙思邈的小院子里,姜云明都没怎么太在意时间,除了夏季的到来在体感温度上的差异他能体会到之外别的都没去关心过。经过这次算不上实验的实验之后姜云明才算明白搞科研多费时间,更何况他搞得还算不上科研。
时间已经不多了,不论是从影响力还是从史书上记载的来看这次面对突厥都是一场硬仗,或许因为他当初针对突厥的绝户计会让战局有所变化,但是事关自己的小命,姜云明还是觉得要准备完全才好。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一战大唐损失了多少,有的只是华丽的词藻去堆砌那或许是可笑的成功。
对战自古就是汉人心头刺的草原各族,还选在了寒冬,而且还可能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寒冬,再怎么想姜云明也不会觉得大唐损失很少就能拿下突厥,要不是当初有薛延陀的牵制和突利的反叛,大唐能不能搞定颉利还不知道要延后多少年。
宫中赏赐的丝帛全部被姜云明命人裁剪了,吸水性好的裁成块当做纱布,吸水性差的则裁成条做成了绷带,这些在姜云明看来都是重要物资,是能够保证大唐将士们的命的东西。大唐以后还要面对薛延陀、高句丽甚至是吐蕃等敌人,这些有生力量能留存一点是一点。
田家村再次忙碌了起来,在经过姜云明的奏报之后宫中源源不断的运来了姜云明点名需要的东西,村长依旧是不问缘由直接找人来帮忙。女性都在帮着裁布,而男人们都被分配去做另一样姜云明需要的东西。
爬犁。
这种运输工具听说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是很重要的,在大雪天气的北方冬日里经常会被用到,姜云明小时候还记得爷爷家里有一副这个东西,但是那时候的交通虽然还不是特别发达,但是早已经用不上那个东西了,那副爬犁在姜云明小的时候就是一副冬日里的玩具,叫上三五个小伙伴,找到一个有坡度的地方坐着爬犁飞驰而下,那是他小时候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
爬犁是什么时候被发明出来的姜云明不知道,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大唐没有这玩意儿,田二伯身为木匠也从未听说过这东西,所以在造出来第一架爬犁的时候田二伯掏绕着爬犁转了好几圈,嘴里赞叹的话停不下来。
本来姜云明是想着等到到了灵州之后再去弄这玩意儿的,毕竟现在也不下雪也用不上,但是他来到大唐之后最远的一次是南下那次,其次就是去登州那次,他还从未朝北走过,不知道灵州那边是否有足够的树木来支撑制作爬犁的巨大消耗。
一如姜云明所预料的,田家村刚刚忙碌起来没多久朝中就传来消息。代州都督张公瑾向大唐皇帝提议征讨突厥,并且提出了六条出兵的理由。
姜云明看着老丈人送来的奏折复制版发笑,果然这事儿还是发生了,而且一如史书上所写是借了张公瑾的口。在姜云明看来这不过是老丈人找了个“懂事”的人说出来而已,毕竟天子要仁德,除非自卫不然妄动干戈都是对名声不好的,更何况对象是中原自古的敌人。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战之前的准备永远是繁琐的。这场战争没人敢说要打多久,即便是姜云明也不敢。检查武器装备、马匹以及各种各样的车辆都是必须要的,而和史书上记载的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火器了。
火炮太重了,宜守城却不宜追击,但是不管是为了什么李世民还是决定让将士们带上了五架,火枪营建立的时间还太短,在着重质量的前提下现在配备了火枪的士兵们也不过万余。和史书上记载的相比这次的大唐军队有很大的变化,火药、军粮以及长刀都是更换过的,这也是姜云明这两年以来苦心经营的结果。
程处默等人不止一次的来寻过姜云明,虽然早就知道他要上战场但是事到临头心情还是有些异样,但是姜云明却并没有心情去搭理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都可能是救命的,要是能活着回来的话有的是时间和他们闹。
就在姜云明如陀螺一般的忙个不停的时候他的皇帝老丈人让人给他送来了一样东西,这才让他停下了忙碌的脚步。
姜云明着实没想到自己的皇帝老丈人会给他送来这么个东西。
第296章 明光铠
明光铠。
这是李世民派人给姜云明送来的东西。
姜云明从未想过老丈人会给他送来这么个玩意儿。这件用一千五百多片鱼鳞甲和六百多片长条甲编制而成的铠甲被誉为唐十三铠之首,胸前和背后都有金属圆护,全身只要是铁的部位全部都被打磨的十分光滑,放在太阳底下会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这也是明光铠名字的由来。
这幅明光铠很明显是老丈人命人单独打造的,就为了契合姜云明的身材和实力,毕竟以他的体质撑不起完整版明光铠那五六十斤的重量,这副“偷工减料”的明光铠不过三十左右斤而已,姜云明还是能负担得起的,但是也只是一时的,真要让他整天穿着这玩意儿那还是直接砍了他算了,起码死的还爽快点儿。
真正的明光铠姜云明这是第一次见,他知道古代制铠的技术发达但是没想到会发达到这种地步。不仅头盔之下又可以滑动的面具,就连胳膊护腕甚至小腿都有专属的部件。听说真正的明光铠甚至能防御住起兵的冲击,姜云明不知道是真还是假,但是他知道自己面前的这副肯定不行。
说实话姜云明实在是不想穿着这玩意儿上战场,不仅是因为太重了的缘故。这明光铠反射的阳光在他看来无异于是在提醒敌军:领头的在这,赶紧的,朝这儿打!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明光铠也是一种象征,也是会体型自己阵营的士兵们保护好自己的将军,这明光铠唯一让姜云明满意的地方就是防御力了。毕竟他几乎不能可能亲临战场,有了这明光铠在防防流矢是足够了。
送明光铠来的士兵们恋恋不舍的走了,一步三回头的看着这幅明光铠,就连站在姜云明身边的罗三林都心动不已。在大唐将士们的眼中这明光铠就是一种荣耀的象征,没有一定的功劳或者贡献你永远都得不到它。
相似小说推荐
-
革清 (绯红之月) 塔读VIP2021-07-17完结本以为P2P平台是种创新,回到清朝康熙末年却发现这模式其实历史悠久,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
盛唐陌刀王 (夜怀空) 起点VIP2021-07-06完结228.98万字 5.28万总推荐一场大唐盛世的际遇,自由搏击选手李业附身为大唐李嗣业,一个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