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养成一个大唐 (三悔人生)


  “哦豁,终于有人坐不住了?”姜云明兴奋了起来。


第267章 海洋产业带来的收益
  姜云明一直都想把关于海洋的产业发展起来,但是却迟迟没有行动,他等的就是今天。
  “你有想过?”杜如晦看着姜云明的样子诧异的问到。他还以为当初姜云明之举只不过为了口腹之欲,不过从今天的样子看来姜云明是有计划的。
  “对啊,从开始弄的时候就想好了。”姜云明兴奋的一拍手,这可是个大头啊。
  “那你是怎么想的,和为伯说说。”杜如晦也来了兴致,现在和姜云明熟识的人基本都认定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姜云明感兴趣的东西或者事情没有一样是简单的。
  “现在的人们基本不会吃海里的东西,要不是小侄带起了一点儿风潮估计这偌大的长安城也就冬季的时候有那么几家达官贵人会吃点儿从迢迢东海运来的鱼类,但是这都是人们的误解。”说起这些姜云明就开始了高谈阔论,毕竟他小时候就是在海滨城市长大的。
  “现在的人都觉得人壮实一些好,但是这其实也算是一种误解。如果像是程伯伯那样的壮实的确是好,但是像青......四哥那样就是单纯的肥胖了,四哥那样的身材会有很大的负担,但是大海里的东西极少会有导致人发胖的,这也是为什么滨海的人们不愿意吃鱼的原因,因为越吃越瘦,但是其实那并不是瘦弱。”
  杜如晦也不知道姜云明说的是真是假,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姜云明说的应该没错,所以他还是选择了相信,但是他想知道的是姜云明如何能让人打破以往的观念。
  “其实登州那边船队算是得了个便宜,若不是因为当年南下回来之时小侄一时兴起想要回‘故乡’看一看也不会有如今的登州船队,但是最根本的还是方便。因为黄河的缘故所以登州的海产品运到长安来要比别的地方方便很多,也快很多。大海里出来的东西通常来说很快就会腐烂变臭,即便是有冰块的保鲜也难以保证其他地方的海产品运输,这就牵扯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姜云明越说越兴奋,搞得杜如晦莫名其妙,他都不知道姜云明怎么就兴奋起来了。
  “杜伯伯有没有想过,修路也是能赚钱的。”姜云明说到这里的时候兴奋劲明显到达了一个顶峰。
  “赚钱?修路怎么赚钱?”杜如晦懵了,这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所理解的东西。
  这个时代有官方修建的道路,也就是官道。但是官道其根本意义上来说是朝廷出资修建用来方便战时军队同行和物资运输的,平日里也是给官府人员同行和税收等财物的运输,毕竟古代也是有出差这一说的。除了这些作用之外平民百姓以及商贾也是可以在官道上通行的,不过对于官府人员和物资、军队等都要避让的。
  “杜伯伯想必也能从小侄的醉云楼看出来那些登州过来的海产品有多么的火爆吧?那杜伯伯觉得如果大范围供应这些东西会不会有那些达官贵人吃呢?”
  杜如晦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这种问题根本就不言而喻,谁都能看的出来,或许平民百姓会因为吃鱼类越吃越瘦的原因而不愿意吃,但是那些官员贵族可不在乎,他们又不愁吃喝,肯定会选择满足口腹之欲的。
  “海鲜的运输需要快捷方便的交通,而登州是因为占据了黄河这一有利条件,但是其他的地方呢?商人们想要得到这份收益就必须有快速运输的方法,这就是朝廷赚钱的机会。”
  “你是说......水泥路?”到底是大唐的宰相,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不可能还啥也不知道。
  “没错,但是这水泥路是朝廷斥巨资为了运送物资和战时士兵们的快速抵达战场而修建的。俗话说水滴石穿,这水都能滴穿石头,更何况每日都在路上行走的车马呢?对于平民百姓们我们不去管他,但是对于每日都奔波在运输途中的商业物资我们可以征收另一种专用的赋税,就叫养路费,用来养护和修复水泥路。”
  “养路费?”杜如晦轻抚下巴上的胡须。不得不说这个词很表面化,让人一听就知道是用来做什么的。“可是这样会不会引起商贾们的不满?毕竟以前可从未有过这样的赋税。”
  “那又如何?以前的官道修建和现在的水泥路能一样吗?在上面行走的速度能一样吗?更加快速的运输就会让商人们赚钱的速度变得更快,再加上新兴起来的海产品带来的高利润,相信商人们会同意的。”
  不管什么在利益面前都是苍白的,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有了高利润的诱惑肯定会有商人选择同意,更何况还有一个新的赚钱路子在那里摆着呢。
  “那总不能每个经商的人都征收吧?有一些商人并不需要走官道的。”
  “那也无妨啊,我们可以不对商人征收,但是我们可以在官道上每个途径的州县设置关卡,根据所拉货物来对车队征收这个钱,这种征收的赋税也会被算进货物的价值里面,这样付钱的还是最终收货的商人。”
  “那如果有人在关卡之前下了官路呢?”
  “咱们大唐不是府兵制吗?平日里让府兵们沿路巡逻就好了,一经发现就重罚,这样的话虽然还会有漏网之鱼的存在,但是相信威慑之下还是会有大部分商人选择缴税的。”
  “唔。”杜如晦点了点头,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好方法,既让海边的人们多了一项新的收益,也让国家增加了税收,而最后缴纳这部分税收的则都是颇有家产的官员贵族和商贾,多少也能算的上是一项合理的税收了。
  “杜伯伯觉得怎么样?这水泥路方便的不只是滨海产品的运输,我们大唐还有很多能赚钱的东西,比如南方的荔枝。等到路修起来了肯定会有商贾看中这一方面的收益,到时候就会有很多北方人只听过没见过的东西进来。这样的东西往往都伴随着高额的利润,商人们肯定会动心。”
  本该高兴的杜如晦不知怎的突然有些惆怅,类似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觉。


第268章 专项税收
  养路费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个新名词,因为这个时代修路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战争,从一开始就不是奔着收费去的。
  杜如晦从姜云明口中听到的新名词也不少了,但是这养路费无疑是个大唐添加了一项专项税收,而且是可持续的。从表面上看着修路的费用很难在短时间内就通过这项税收回收,但是朝廷本来就是要修路的,这项税收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开拓出来了,设立了这项税收之后能不能赚钱尚且不重要,最起码以后官道的修缮不用朝廷出钱了不是?
  “你啊你,有时候为伯都不知道你在想些什么,明明看起来是个不着调的人,却偏偏时而能说出惊人之语。”
  杜如晦的语气有些唏嘘,姜云明可以说是他看着成长起来的。从来到大唐伊始到成家立业,杜如晦基本上是全程都参与了。现如今的姜云明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毛头小子了,或许现在的他还有些冲动,但是再也不是那个一腔热血不管不顾的他了。
  “哪有,要是真的让小侄想的话想破头也想不出来,这只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人家夸也就罢了,面对杜如晦的夸赞姜云明还是很有13数的。
  “好了,来你家的事儿也都问完了,为伯这就回去了。关于官路收费的事情还是要和陛下汇报一下的。”杜如晦饮尽了杯中茶水,这明前的龙井可是难得的很。
  “小侄送杜伯伯。”姜云明站起身准备送杜如晦出去。
  “对了,之前你送给为伯的辣椒还有吗?”就走到门口的时候杜如晦突然开口。
  “您......吃完了?”姜云明愣住了,您老第一次吃的时候不是老遭罪了吗?到现在他还记得那天杜如晦的表情,简直堪称痛苦面具。
  “嗯,虽然那辣椒有些......”杜如晦仿佛也回忆起了第一次吃辣椒后的感觉,尤其是第二天早上,当下就有些尴尬的跳过了。“习惯了之后还是很不错的,再加上为伯现在本就吃不了别的调味的东西,所以那东西用的很快。”
  “这样啊,您得再等等了,这东西是郑添福他们带回来的您也知道,当初因为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新粮上面,这辣椒只不过是他们在那土著人的仓库里搬运新粮的时候夹带着的,再加上育种的方式也没有红薯那么快,所以育种很麻烦,您要是想再吃到这东西的话就得等到入夏之时了。”
  姜云明当初本来没想着让郑添福他们找辣椒,而郑添福他们带回来的粮种里有辣椒对于姜云明来说也是意外之喜。不过和红薯那BT的繁殖特点来说辣椒在这方面实在是太辣鸡了,上元节后才刚刚种下的辣椒虽然面积堪堪达到了十个平米左右,但是架不住人家红薯能用藤蔓移栽啊。
  “那算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杜如晦叹了口气,不能吃盐和糖,如今再没了辣椒,他都不知道以后的饭食会是个什么样子的。
  “而且......”看着杜如晦失望的样子姜云明有些尴尬,欲言又止的。
  “嗯?有话便说就是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