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西行求法?”高坐在上的李世民皱起了眉头。历史上玄奘第一次申请西行的时候李世民就没有同意,如今有了火药这事儿他更加不想同意。
“陛下,老臣认为不妥。”和以往不一样,程咬金第一个站了出来。他是火枪营的直属长官,他站出来之后朝堂上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反对的原因是什么。
“父皇,儿臣斗胆请父皇将此事交与儿臣处理。”官员们议论纷纷,眼看着结论就要定下来的时候姜云明站了出来。
“嗯?”李世民愣了一下。新年过后的第一次早朝姜云明就是来混的,这个没人比他更清楚,不仅是因为姜云明在私底下和他说过也因为这一天姜云明一般都不说话,但是只要说话就是有东西或者有事情引起了他的注意,而能引起他注意的都不是小事情。“理由,能说说吗?”
“这玄奘西行求法和我们没什么关系但是关系又很大。第一,他回来的时候会带来西方的佛学,这必定会极大地促进大唐佛学的发展。第二,也是云明认为最重要的一点。这玄奘西行能够记录向西之路各个国家、地形等等等等。”
“玄奘?泾阳候如何得知的?”魏征蒙了,他只说是一名僧人请求西行却没说名字法号,这姜云明怎么就直接说出来了?
“这个不重要,魏大人别在意。”魏征开口之后姜云明才发现说漏了嘴,赶紧含糊其辞的想要蒙混过去。
“依朕对你的了解,此事怕不是单纯只有这些原因吧?”就在魏征准备继续追问的时候李世民开口算是从侧面给姜云明解了围。
“是的,因为佛教的发展问题。”姜云明直言不讳。
佛教传入中土的时间还没有确切的定论,但是玄奘西行的归来则是佛教盛行的一个契机。凭心而论姜云明并不抵触佛教,但是他抵触那些以佛教为挡箭牌大肆敛财的假僧人。
历史上不知道出现过多少有僧律、僧兵和实力基础的佛寺,这是姜云明不想看到的,他不想自己努力发展让百姓温饱后肥了那些心思不正的僧人们。
第209章 说佛
真要说姜云明讨厌佛教吗?也不是。在他看来不论是哪种教派都是一种信仰,区别就是有的信仰有驱使人前进的动力,而有些教派的信仰根本就是反人类的。
佛教没什么错,错的是那些利用佛教敛财甚至收拢教众意图不轨的人。唐朝后面几个朝代的佛教,或者应该是寺院出现了问题,他们占据了大量的社会资源和财富,几乎能够掏空整个国家。大量的农民甚至高级人才都去信佛,而佛教占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不要纳税,国家的经济命脉收到严重威胁。
如果说经济和人才的层面还不是最严重的话,那么最严重的的应该是佛教的一个思想了。佛教要禁欲,要抛家弃子,还不可以生育,长远下去这就是威胁到国家生存的根本——人口!
在这个远没有后世繁荣的时代人口有多么重要可想而知,这才是姜云明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可能这世间很多的想法本身没什么恶意,有恶意的是使用它们的人。
“那众卿还有事情要奏吗?无事的话就先退朝,玄成、辅机、玄龄克明,你们和驸马一起去两仪殿等一会儿。”姜云明的话引起了李世民极大地兴趣。在他的印象中只要是姜云明所关注的东西一般来说都会有收益,再不就是突破人们认知的新奇东西。
————
两仪殿,退朝之后留下来的都是李世民认为的重臣中的心腹了。其实不仅仅是李世民,其他人也很想知道姜云明的理由。
“来吧,说说吧。”李世民大手一挥,一种太监抬上来了几张椅子。
“那诸位想从哪里听起。”一时之间姜云明突然觉得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就说这僧人西行吧。”
“那行,大家听云明慢慢说。”姜云明整理了一下思路,想了想从哪里开始。“这玄奘西行的目的是天竺,也就是佛教起源的地方。他这次的西行若是归来那必定会带回来大量的佛学典籍,届时佛教的发展则是早晚的事情。”
话仅仅说到这里李世民就皱起了眉头。当初李唐建立的时候强行把自己引为老子李耳的后人,而治国用的是儒家的思想,如果佛学发展起来之后势必就会挤压道家和儒家的地方,这是李世民不能接受的。
“佛学的发展将会带来什么呢?”姜云明不知道李世民的心理活动,不过即便他知道也不会在意。“佛学发展起来之后僧人就会变多,换而言之就是劳动力和士兵也变相的减少了。除了僧人还有就是资产,上香的香火钱最后都会堆积在寺院中,而这些钱并不是僧人通过劳动换取而是百姓们捐赠的。而最后呢,就是徭役赋税的问题。寺庙不交赋税,僧人不行徭役,这都和大唐的发展相悖。”
听到这里不仅仅是李世民在皱眉了,姜云明单刀直入的话直接剖开了所有的可能,但是无一例外这些可能都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
看着这贞观年初的一众大佬愁眉苦脸,这些东西都不是他在意的,在他看来这些问题都应该是他们这些官员该考虑的,他心中真正介意的是文化的传承问题。
佛教也是一种传承,姜云明也不介意他的传承,但是如果它的传承影响了本土文化的传承那就不行了。就以姜云明前几天刚举行的冠礼为例,从周公的礼乐文明制定下了冠礼的规矩之后冠礼一共经历了三次打击,而第四次的打击更是毁灭性的。
从周开始的第一次文化打击是五胡乱华,战乱年代对文化的洗礼有多可怕不言而喻,从那之后一直到了隋朝冠礼才被人们捡拾起来,这也是姜云明能够举行冠礼的原因。
冠礼的第二次打击就是唐朝,而罪魁祸首就是这即将西行的玄奘。玄奘西行的目标是为了心中的信仰,也是为了推行他心中的佛教,但是佛教的推行大大的积压了汉家文化,以至于司马光都曾痛心疾首::“冠礼之废久矣。近世以来,人情尤为轻薄,生子犹饮乳。巳加巾帽,有官者或为之制公服而弄之。过十岁犹总角者盖鲜矣。彼责以四者之行,岂能知之?故往往自幼至长,愚騃如一,由不知成人之道故也。”唐朝的时候还有位名叫孙昌引的官员,他儿子冠礼之后本想请朝中的大臣们上门对他儿子指导,可是朝中所有大臣都莫名其妙,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更是直言这关我什么事?而文武百官更是哈哈大笑,由此可见,朝廷的大臣已不知冠礼为何物。
第三次的冲击是元朝,历史上领土最广阔的元朝。虽然领土最为广阔但是不得不承认元朝的掌事人们大都不是汉人,这对汉家文化的影响就不用说了。
至于第四次的打击是清朝,对于这次的打击姜云明什么都不想说,只能呵呵。
单单从冠礼的起伏就能看的出来佛教对其他文化的冲击会有多大,更何况汉家文化哪止一个冠礼?后世的人们还知道多少周公制定的汉家礼仪?别说少数民族了,就算是后世的汉族都没几个清楚的,人生四礼的第一礼冠礼都丢了还能剩下什么?
“这么严重吗?”李世民的话中虽然都是疑问的语气,但是他从内心中已经完全同意了姜云明的说法。
“严重吗?”姜云明呵呵一笑,这才哪到哪儿?“佛学也是一种文化,当世人都开始学习佛学的时候还有多少人会去研究我们自己的文化?四书五经到时候还有谁会去读?到时候人们都想着去西方极乐了谁还在意这些。”
前面的话可能只是经济层面的打击,后面的就是从文化根基开始的毁灭性打击。新的科举还没开始施行,现在的士子们学的还都是四书五经,在姜云明的添油加醋之下他们才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那这么说来这不仅不能放那僧人西行还要对佛......”李世民的话只说了一半,但是没说完的后半段却充满了杀气。
“这西行吧,的确是有坏处,但是好处也不是没有的。”姜云明喝了口茶摇头晃脑的。
“还有好处?”
第210章 大年初一的,大家新年快乐
“肯定有啊,没有事情就只有坏处的。”姜云明觉得自己是个很自私的人,但是他也不想昧掉玄奘西行的功劳。“玄奘西行要经过很多的国家,甚至很多我们的将士都不曾到达过的地区,这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除了传播佛教文化之外《大唐西域记》应该就是玄奘最大的成就了,这个成就在姜云明看来比别的重要多了,当初玄奘刚回来的时候李世民就急不可待的召见他,为的就是这西行的见闻。
“那这......”
这下就连李世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内心中毫不怀疑姜云明说的话,但是这好和坏却是两种极端。征伐西域各国只是时间的问题,所以玄奘的经历见闻是他急迫需要的,至于你说姜云明?他连世界地图也就只能画个大概你还想着他记住这一千多年前的各种地形和关隘?想屁吃呢!
“所以嘛,都说了这事儿交给我啊,看看我的嘴遁有没有主角的效果。”一个在这个时代能步行前去天竺的人心得有多坚定?姜云明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说服玄奘?他也不知道,但是他想试试。
相似小说推荐
-
革清 (绯红之月) 塔读VIP2021-07-17完结本以为P2P平台是种创新,回到清朝康熙末年却发现这模式其实历史悠久,只是名字不同罢了。...
-
盛唐陌刀王 (夜怀空) 起点VIP2021-07-06完结228.98万字 5.28万总推荐一场大唐盛世的际遇,自由搏击选手李业附身为大唐李嗣业,一个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