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惨叫逗得霍崇忍俊不止,就听身边的捕快说道:“霍爷,你说这些人都算是我抓的。这不行,总得分一半给霍爷。不然就是抢了霍爷的功劳。”
“不必,不必。捕头今日也是辛苦了。”霍崇说的轻描淡写。
天没亮,这帮贼人就被送去了衙门。蒙阴县彭知县明显没想到霍崇竟然能把贼人一举抓获,激动的话都说不完整,“这……实在是……”
霍崇并不在意彭知县的反应,却还得礼貌的听。好不容易把人都交接,霍崇回到园区,先表彰了参战人员。又宣布了几名受伤的员工养伤其间享受全薪。
就在众人欢喜之时,霍崇就把那些本地员工叫上台,大声称赞他们靠得住。并且宣布,这些人现在就回自己所在的村子,把他们愿意担保的人员叫来园区工作。
不管是本地员工还是其他地方的员工都被这个决定弄得有点懵。霍崇并不懵,他早就想大力扩招。只是当时没机会,对本地员工也不是太有信心。经过这次的事情,本地员工的表现着实不错。
只是原本还算欢快的气氛此时就有些冷场,霍崇上前拍了拍本地员工们的肩头,对着跟着自己来蒙阴县的员工大声问道:“怎么,这些兄弟担保的人,大家不想要么?”
张经最先反应过来,立刻高声喊道:“当然想要!”
场面归场面,庆功宴结束之后。这边的总经理张全盛与副经理张经到了霍崇这边,“先生,咱们是不是再等等看?”
“不用等。让他们尽快招人。”霍崇虽然多喝了几杯,却远没到说话大舌头的地步。
“本地人干活是真不好。”张全盛说道。
霍崇解释道:“干活能力可以通过培训来提升,但是人品却是极难改的。咱们不趁着现在赶紧在本地招人,以后只怕更不好混。”
“为啥不好混?”张全盛有些不安的问。张经则目光灼灼的盯着霍崇,看来他也很是在意。
“审问贼人的时候,贼人说了。他们听说在咱们这里干活的本地人都挣的很多,就以为咱们这边可以抢到东西。你们觉得贼人是从哪里听说的?”
“……原来是本地的人把咱们给卖了!”张全盛恍然大悟,脸上立刻就有了怒意。
不等张全盛发作,霍崇先安抚住他,“全盛,嫉妒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这在培训的时候说过的。”
张全盛大概是想起了培训课程上的事情,情绪稍微有点稳住,却还是不快的说道:“拿了咱们的钱和东西,还不说咱们的好话!”
“全盛,人家干活了,为何不给工钱?我在意的是能到咱们这里干活的人还是太少。只要人多了,咱们才能稳住。若只是有这么二三十人在咱们这里干活,当然会让人嫉妒。而且我之前说过,我想在这里偷偷养牛,杀了吃肉用皮。你觉得蒙阴县本地人若是对咱们只有嫉妒,真的有啥风声出来,咱们会好过么?”
“他们若是背后告官,是他们不对!”张全盛怒道。
“我们是来怄气的,还是来做事的?”霍崇问道。
经过好一番说服,总算是让张全盛勉强接受了霍崇的说法。
之后半个月,霍崇的园区这里热闹起来。本以为本地员工每个人带回来两三个就不错了,没想到他们少则带了五六个人,多的带来了十几个人。便是霍崇说过,不要40岁以上的,霍崇却很是怀疑其中几个有没有五十岁。不过那些人坚称自己39岁,霍崇也没办法。
人手一多,劳动就多。霍崇发现张全盛组织以淄川县与临淄县为主的人员,还挺有能力。然而手下明显有两大波人,总人数超过三百的时候,张全盛完全处理不下来。
反倒是张经这小子,他在淄川县跟了霍崇的时候不过十六岁。今年也不过十九,同样是没经验,却好在能按照培训内容进行工作。
霍崇留在这里大半个月,眼见张经已经逐渐有点能靠组织纪律来安排这三百来号人,心中很是满意。不管是啥时代,人才都是最重要的。
山区缺乏适合耕种的土地,却不缺乏土地。原本一百多人的园区里有十几个大圈,养了驴、羊、猪、牛等牲口。现在三百多人,把圈的数量扩大了三倍。
霍崇虽然担心年轻人会遇到问题,最后只能再强化组织纪律学习,反复交代这些人遇到问题要按照组织模式来解决。这才返回淄川县。
牟平县派来的人员已经在淄川县等了好几天,霍崇一回来,他们立刻上来拉着霍崇把最近的事情告诉给霍崇,“先生,本地那个海龙王又闹事了。这次还勾结了好几个举人,硬是说咱们的人闹事。”
“那边的知县怎么说?”霍崇问道。自己和那边吃海路的‘海龙王’肯定是没机会和好。不过连举人都卷进去了,那就不是吃灰色走私生意的海龙王能煽动起来的。
此时牟平县里头能帮霍崇的只有新任的董知县。
第89章 吃大户(三)
“于先生在家么?”门外传来呼喊声。
门内的许于氏应了一声,“俺家老爷不在。你们回去吧。”
“既然于先生出门去了,俺们就在门外等他回来。”外面的人喊道。
许于氏脸色难看,径直回了里屋。就见于秀才满脸愁容唉声叹气,却不想被外面的人听到,唉声叹气都尽量小声。
“老爷,外面那些人真的是李举人派来的?”许于氏低声问道。
于秀才叹道:“也不知道李举人从哪里寻来的人,真真可恶。”嘴上说可恶,于秀才也不敢出去和那些人理论,只能又叹口气。
许于氏沉默片刻,突然眼中垂泪,“俺姐的命怎么这么苦。咱们想帮她,居然遇到这么坏的举人!”
于秀才又叹口气,心中万分后悔。之前老婆很想让她姐姐于大姐到这边居住,都是家里人也好照顾。老婆许于氏担心姐姐被霍崇欺压,就提出是不是找个霍崇的把柄,若是能抓住,也能让霍崇有所顾忌。
这想法能理解,于秀才也没太当真。直到这边有人被告发说偷了东西,请于秀才出面应付。于秀才当然要为本乡的人出力,帮着出头。
经过几方对峙,很快发现事情虽然曲折却并不复杂。霍崇的生意雇佣了不少人,霍崇给这些人发‘福利’。那些被雇佣的人可以用很低的价格购买许多市面上价格不便宜的用品。譬如靴子、兔毛内衬之类的用品。
有些人竟然把自己的得到的这些‘福利’给倒卖出去。譬如自己买的靴子只需要50文。以100文卖出去,转手就赚了一倍钱。然后以各种理由说东西丢失,再用50文买新的。
甚至有更下作的人,咬定说东西是被偷了。霍崇这边的管事自然向着自己人,就带人去乡里威逼恐吓买了东西的百姓。
这件事弄到水落石出。霍崇那边立刻将这些胡说八道的人撵走,负责本地生意的管事也被调换。于秀才帮着本地人斗倒了外地人,名声大噪。当本地乡亲向于秀才表示称赞之时,于秀才志得意满之余,对霍崇的感觉更是糟糕。
虽然霍崇这边知道事情原委之后立刻进行了处置,不过在牟平县的管事竟然这么蛮横,实在是御下无能。
带着这样的得意,于秀才向老婆吹嘘了自己的功业。老婆又提起了关于拿捏个霍崇把柄的想法。于秀才就一头扎进去了。
找来找去,最后于秀才找到了一个在他看来是把柄的事情。霍崇换上来的新管事挺有意思,既然得罪了这边的人,他就在这边招工。
正好李举人把地租从五成涨到了六成,不少佃户受不了这样的地租,干脆退了佃,前去霍崇那边谋生。因为这些没了营生的人比霍崇这边招收的人要多太多,为了能进霍崇那边做工,不少人想贿赂负责招工的人。
这下让于秀才找到了机会。大清律规定,因公敛财:若没有上司明文规定,官员因公擅自敛财者,则杖六十,若数额巨大,则绞监候。官员非公务敛财者,以不枉法罪论,无俸禄者则处以杖一百,流放三千里。若京城或外省衙门私自罚取民间财物,则计赃论罪。
于秀才以这个理由跑去霍崇那边折腾了一下。霍崇那边的管事听到还有这等事,就把那几个招工的撵走了。
这下于秀才更开心了,正好李举人请他过去,询问此事。于秀才吹了一番,酒酣耳热之际,李举人让于秀才写份状纸。李秀才不知怎么,就写了。
等事情结束,于秀才就把此事给扔到一边。没想到官府将于秀才叫去官府。董知县询问之后,直接给于秀才讲了大清律这方面的规定。
霍崇只是个预备官员,他自己的生意根本不是公事。手下招工的人私自收取些好处,更与官府的公务毫无关系。
说完,董知县严厉的斥责于秀才是诬告。这可把于秀才吓得不轻。
本来想着再不管这些,没想到李举人就不依不饶的要于秀才告官告到底。现在派人堵着于秀才家的门。
李举人乃是本地有钱有势的大户,族里也是出过进士的。于秀才此时除了后悔自己没想到人心险恶之外,也真的没了办法。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17KVIP2021-05-23完结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名将,美女,地盘...
-
欺世盗国 (司史) 起点VIP2021-07-11完结176.5万字 5.6万总推荐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