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师爷,俺自觉不是那种矫情人。如果此事只是用钱就能解决的事情,俺是愿意出手相助。若此事已经到了和钱无关,俺也得顾自己。既然周师爷来了,还请师爷能给俺指条路。”
周师爷听着霍崇的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官场上都说,霍崇能把实话说的和瞎话一样。方才的话真有霍崇的风格。
从道理上讲,霍崇说的没错。如果只是些钱的事情,把一些女人孩子买下来,留在山东老家,这根本没错。至于用钱摆平事情,道理上也没错。听闻霍崇现在一年上缴的税银都直奔两千两去了。这样的家伙真的是有钱人,买人的确需要不少钱,然而这些钱对于霍崇真不算什么。
可问题就在于包括师爷在内也不知道文字狱家属到底会有多大事。那些犯了事的都是男人……
“霍兄是不是对那些犯了事儿的有些冤枉?”师爷试探道。
霍崇连连摆手,“周师爷,俺本来只是帮忙买那些女子孩子,要是她们也犯了事,俺可就不管了。至于那帮写了东西的,俺根本不管。俺本来也没读过书,哪里知道他们说了什么。官府治了他们的罪,俺当然觉得官府做得对。”
又谈了一阵,周师爷算是明白了霍崇到底想做什么。几次试探,都试探不出别的东西。谢绝了霍崇请吃酒的邀请,师爷回去了东家那边。
将发生的事情讲给东家之后,师爷试探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东家,这霍崇大概就是想卖些好处。我听他说,若是让他买下那些女人孩子,女人的娘家要是想把人赎回去,他也不会阻止。”
“这样么?”官员有些讶异,却也不是特么惊讶。
就在师爷以为东家会不答应的时候,却见东家的神色竟然有些柔和起来。这让师爷甚是讶异,东家虽然不是坏人,却很少有这样的反应。
过了一阵,官员叹道:“既然霍崇想做市恩,你就去告诉他,可以买人。我听你说,霍崇一直询问具体怎么做。你讲给他听。”
“哦?”师爷更是讶异。但这等事本就合法,尤其是走合法手段的话,那就更加没问题。
只是这种‘没问题’就是个问题,没人知道事情最后会变成什么样子。霍崇在冒险,东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冒险。
但合法的事情只要被官府认同,它就是合法的。霍崇就是按照合法渠道买到了人。半个月后,驴子套上车,拉着几车人沿着官道往回走。
霍崇办完手续就回淄川县去了,主持这边事情的乃是冯玉宽。既然这厮就是发起者,霍崇就请在济南居住的冯玉宽全权负责此事。要死大家伙一起死,作为罪魁祸首的冯玉宽也别想置身事外。
一共买了四十余人,送到淄川县的有三十多人。不到十人偷偷被娘家人给赎回。这个比例真令霍崇有些讶异,本来就没想过要真的买卖人口,即便最后回来的只是空车也无所谓的。
既然来了人,霍崇也只能接下。先安排众人住下,梳洗整理的事情交给钱清来负责。过了几天,霍崇才见了这些人。
一众女子和孩子此时都看上去干干净净,却都低着头。这帮女人嫁人之后都很少出门,又是以奴隶之身面对新主人,看上去极为尴尬。
霍崇也很尴尬,自己当了封建会道门的头头还能说是被逼无奈,但是人口买卖在霍崇眼中不仅是犯罪,更是某种道德败坏。为了摆脱尴尬,霍崇说道:“既然诸位到了我这里,我也不瞒着诸位,诸位得靠自己干活来养活自己和娃们。”
从霍崇的角度,尽快把这帮从法律上归霍崇所有的私人家奴变成员工,能最大程度上解决霍崇的尴尬。面对一群奴隶和面对一群员工,从心理上是完全不同的。
没想到一众女人们听到这话,都是面色大变。已经有人忍不住哭出声来,其中一名女子听完霍崇的话,立刻抬起头。就见她容貌一般,眼睛很是明亮。上前一步,女子大声说道:“霍老爷,俺听说你不是开窑子的!”
“废话。俺当然不干那种缺德生意。”霍崇被气得简直要翻白眼,“俺不知道那些人说了些啥,俺告诉你们,俺手下有许多人,他们大多数都不认字。请些教书先生的话,花钱太多。那些教书先生们一旦开始教书,他们就会想着教他们自己那点狗屁不通的东西。俺要你们干活,不是让你们下地,是让你们教俺的手下认字。记住,认字,不是教他们读书。”
如果之前听到霍崇让她们干活养活自己,女人们的震惊程度达到了等级‘10’。听霍崇要女人们教人认字,这帮女人的震惊程度起码也得有等级‘9’。不少女人更是完全不相信的样子。
霍崇也懒得劝说,直接撂下话来,“俺也不会让你们饿着,不过俺把话说头里。在俺这里,想吃得好就得干活。教人认字就是种干活。你们能不能过得好,得看你们自己能干多少。”
第83章 初临文字狱(六)
高学政站起身,对面几人也连忙站起身。走到二十出头的举人面前,高学政拍拍他的肩头,“晋臣,你当努力读书,考上进士,光宗耀祖。”
举人连忙躬身行礼,“多谢老师鼓励。”
“我考校过你的学问,的确是良才。”高学政赞道。
又说了几句场面话,前来拜访的一家人喜滋滋的离开了。高学政坐回到座位上,这位字‘晋臣’的举人学业和高学政见过的进士们相比也就那样。不过他家有钱,真的是不得不接待。当然,搞好关系也是必须的。如果他们家出个进士,对于济南府学政也是荣光。
旁边的师爷等高学政歇了片刻,这才说道:“东家,淄川县的几名秀才前来求见。若是学政想见见他们……”
听到淄川县,高学政就觉得不怎么痛快。不过来的是几名秀才,不见一下也说不过去。高学政有些不耐烦的说道:“让他们进来。”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乃是清代地方文化教育行政官。
由朝廷在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等官进士出身者中简派。掌全省学校政令和岁、科两试。按期巡历所属各府、厅、州,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凡有兴革,会总督、巡抚行之。
虽然学政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职位,却清贵的很。见些秀才的确是学政的本职公务,但高学政能接见些秀才,也算是给足了他们面子。
几名秀才明显知道这点,虽然秀才见官已经无需跪拜。几人见到高学政之后立刻跪倒行礼。等礼毕,高学政问道:“你等又为何事?”
“学政大人,我等是来状告本地霍崇。”为首一位花白胡的老秀才大声说道。
听到霍崇这个名字,高学政只觉得之前的直觉果然应验。现在济南府的官员提到淄川县,不少人本能就想起那个有官身的异类,霍崇。
其实高学政也想过,霍崇到底干了什么事情,让大伙对他这么一个预备官员如此在意。
仔细想来,霍崇所作所为其实没任何问题。当匠人的时候,霍崇展现出匠人的手艺,制作出令人称赞的琉璃火。买了官身,霍崇既不像那帮秀才们一样,揽诉讼,各种瞎折腾。也不仗着这官身为祸乡里。
便是以士绅的责任承担起收税的差事,霍崇更是完税典范。有多少人托庇于霍崇,霍崇就交多少税银。真真是分毫不欠。
便是作为商人,霍崇同样赚了钱,也交了税。
可不知道为什么,不少人接触过霍崇之后,就觉得霍崇好像哪里不太对。那是很难形容的感觉,就好像一种难以形容的痒,明明知道那未必是真痒,可就是感觉到不舒服。
就如霍崇买了些文字狱犯人家属,霍崇的态度非常明白,他出钱买下人。谁愿意把人领走,霍崇就让领人。什么赎身钱,霍崇根本没有考虑。
许多人提及此事的时候也会口不对心的称赞几句,不是说这么做不对,而是霍崇这么做感觉好像就是不对。
想赶紧把这帮家伙撵走,高学政问道:“霍崇做了什么?”
秀才立刻送上一份东西,又掏出些两本小册子递上来。那份东西是状告霍崇的东西,不过秀才们大概是真找不出状告的切实证据,满篇都是各种牵强附会。看的高学政皱起眉头。
什么不敬儒家,离经叛道,对孔圣人不敬。要是这些理由真能坐实,霍崇最差也得拖出去斩首。要是往大了说,凌迟处死也不为过。
在这份‘状纸’里,只有几条比较明确的实事。霍崇开办了一些给他手下的雇工们认字的‘学习堂’。这些学堂里用了不少认字的女子。
秀才们认为这简直是骇人听闻。这是牝鸡司晨,是辱没明教。
另外的罪行是本地秀才希望能够到这些学堂讲课,被霍崇用‘我的学堂是教认字,不是教读书’为由给拒绝了。
秀才们的描述让学政立刻想起霍崇这厮的一贯言行。他向来声称自己只认过字,没有读过书。这是两任淄川县知县亲自对高学政说过的话。
看来秀才们应该是用了霍崇的原话。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17KVIP2021-05-23完结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名将,美女,地盘...
-
欺世盗国 (司史) 起点VIP2021-07-11完结176.5万字 5.6万总推荐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