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昼有与刘统勋聊了一阵觉得这办法还行。就把另外几名军机大臣叫来商议。大臣们基本表示同意,不过此时列席的纳兰·尔康问道:“皇上,若是绿营屯田,这八旗可要屯田?”
这话问的众人一时不吭声了。八旗制度在关外的时候就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日里种地,并且在旗主监督下进行各种军事训练。出兵之时就可以随时拉出一支能打的军队。
等满清入关之后,为了隔绝满汉,八旗军才成了现在这种完全由朝廷供养的八旗子弟。纳兰·尔康的提问其实很好,若是朝廷要屯田,这八旗军是不是也要参加呢?
毕竟此时光是河北八旗的人口,只怕就有当年整个关外八旗的总和。这些人还是等朝廷发粮食,朝廷也负担不起。
刘统勋心中对这位纳兰家的年轻后生很是看好,虽然刘统勋今年也就34岁而已。只比纳兰·尔康大了五六岁。
弘昼觉得有了思路,也没了上朝时候的焦躁。微微皱眉想了片刻,弘昼叹道:“八旗是否屯田,再议。不过前去白帝城的援军,派谁。”
此时刘统勋心情大好,就格外认同起户部尚书海望的建议。索性提出了用甘肃清军前去援助,这样可由甘肃给开拔钱。哪怕是少点,起码甘肃那边还好些。这样朝廷治下的清军若是往陇右去,也是正好。
据说曹操击败了西凉马超后,又拿下了汉中。群臣建议他进军巴蜀,曹操说了句‘得陇而望蜀’,表示了拒绝。
这里面的陇,就是陇山。也是泛指西凉。古代以西为右,也就是指陇山以西,黄河以东的地界。就是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黄河以东一带。
有了这个思路,弘昼也觉得心情好了很多。自他当了皇帝以来,终于感受到最大的痛苦并非是手下们不给力,办不成事。而是身为皇帝的弘昼自己拿不出一个办法来做。
虽然有这么多大臣辅佐,弘昼却没办法从这些人的诸多建议中找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因为大臣们拿出来的方案都是引经据典,听起来无比高大上。可具体执行起来,立刻就拉稀摆带,露出没啥可操作性的本质。
此时弘昼终于能够借用古代名人的智慧,而不是眼前这帮家伙们的建议。弘昼感觉安心了不少。毕竟么,诸葛亮可比自己眼前的这帮官员靠谱得多。
有了计划,弘昼立刻下令执行。满清在西北经营很久,西北清军一直是满清最强的人马。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十分忠勇。加上弘昼咬咬牙,把最后的家底都拿出来些,让刘统勋押送这些开拔钱去了甘肃。
这边刘统勋风餐露宿,催着人日夜兼程。这刚走两天,还没走出陕西,就见道路上尘土飞扬,竟然是有队人马沿着大路冲来。护送银子的清军连忙拦在车前,小心戒备。
冲过来的马队见到刘统勋这支人马不仅多是八旗兵,还打着龙旗。连忙停住,为首的跳下马到了近前叉手行礼,“请问对面的大人是朝廷哪路人马。”
刘统勋喊道:“我乃钦差刘统勋。”
对面的武将听到这话,连忙跪倒行礼,焦急中带着惊喜的喊道:“原来是朝廷钦差,俺乃是西宁将军麾下,此次前来是请朝廷发兵援助!”
两天后,刘统勋又回到了西安。既然甘肃回子造反,他也没办法再去甘肃。这边弘昼与众大臣仔细看完了西宁将军送来的求救信,又询问起起来求救的将令。
朝廷西征之时也少不了调用一部分西宁将军的人马,这些人作为清军精锐,一部分就负责在远征时候保卫弘昼的安全。所以河北战役虽然失败,西宁将军的人马并没有损失殆尽。当弘昼回到西安后,一部分还回到了甘肃。
然而甘肃乱民听闻朝廷大败,甘肃清军折损许多人马。就开始作乱。
他们并没有对官军下手,而是对甘肃的汉人动了手。先围攻屠杀了好几个汉人大镇子。
从那边逃出来的少量汉人跑去西宁求助,西宁将军还将信将疑。派人去看了,才大惊。那些镇子居住的汉人都有万余。本是极为热闹繁华所在。等清军赶到,那些镇子竟然被屠戮殆尽。便是清军,看到每个镇子上万余尸体,也受不了这样的修罗场。
尤其是各镇子都有好多堆积如山的尸体堆。这些人明显是生前被人聚集在这里,然后一起被屠杀掉的。可见凶手们是何等的凶残。
之后乱民们趁着甘肃清军遭遇重创之时,先在各地屠戮汉人村落,之后又合兵一处,围攻西宁。
得知事情到了这般地步,弘昼猛然站起身,“这等大逆不道之事,怎能饶过。下令点起人马,朕要御驾亲征!”
众人都愣住了,不明白弘昼这是御驾亲征上瘾了不成!之前御驾亲征关外,又转而进攻直隶。此时又御驾亲征,难道弘昼对御驾亲征就没有任何不安?
就在群臣迟疑之时,就听弘昼继续说道:“此次出兵没有开拔钱。不过这些乱民如此凶残,汉人百姓被屠戮如此惨烈。朕就许给官兵,待得灭了逆贼,一人在甘肃给三十亩地。自此恢复我大清八旗旧制,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凡是缴获的财物,朝廷取三,官兵取七。断不让大伙受穷。”
听到这里,纳兰·尔康立刻抢先一步跪倒在弘昼脚下,“主子出兵,奴才愿为先锋!给主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前来求助的西宁将军麾下将令也激动的扑倒在地连连叩头,随即膝行到了弘昼面前,却被侍卫一把拽住。不过这位也没有怕,他提泪横流的哭道:“皇上万岁!皇上万岁啊!有皇上来救俺们,俺就为皇上拼死!俺要为皇帝拼死!”
刘统勋对于乱民素来是主张杀尽,此时虽然也知道弘昼的目的中有很多是为了屯田,却也极为赞同弘昼的决定。刘统勋也跟着跪倒:“皇上,臣愿意随皇上出征!荡平贼子!”
其他大臣也没了其他办法,只能附和。当天,弘昼的旨意,以及甘肃乱民作乱的事情就开始向清军讲述。清军虽然对华夏军已经没了再战的勇气,但是对于乱民还有足够的信心能赢。
更重要的是,弘昼许下的奖赏也的确诱人。很快,各军将令都向弘昼禀报,各军人马都愿意西征,评定甘肃乱民。
弘昼随即下令,装备尚且齐备的就先随他出征。其他人马稍加准备,等前锋夺了武器,就囤积起来分给后续人马。总之绝不让清军赤手空拳的作战。
满清坤隆四年九月二十七,气温比往年还暖和了不少。满清皇帝弘昼连续御驾亲征,率军进入甘肃平定乱民。这消息也被华夏军在满清朝廷里的内应以最快速度传递给了华夏朝皇帝霍崇。
第389章 西安之变(七)
“你敢娶这么个人,好大胆。”龚宇说着,就给了罗义仁敬了一杯。
罗义仁冷笑道:“你这是嫉妒吧。”说完,和龚宇碰了一杯,把半杯啤酒一饮而尽。
啤酒花的苦涩感觉曾经让罗义仁很不习惯,然而也不知道多久,苦涩之后的甘香却让罗义仁喜欢上了这种来自欧罗巴作物的味道。有点像罗义仁这次成亲的感觉。
龚宇‘切’了一声。这话若不是曾经的老相识,也不会说出来。罗义仁的亲属已经逃回了江浙,投奔了家里这个曾经最离经叛道,差点被撵出家门的‘逆子’。
不过罗家却为罗义仁张罗了一门‘好婚事’。对方是江南另外一家大士绅家族,是罗家以前无论如何都不敢开口求亲的大士绅豪门。
正说话间,罗夫人稍有点一瘸一拐的端上来新炒的菜。龚宇连忙道谢,罗义仁则说道:“一起吃。”
罗夫人好像没啥兴趣,不过还是坐到了桌边。龚宇不知道罗义仁这是想干啥,他本来是想着与罗义仁谈点事,这么做,貌似就不是很方便。
就在此时,罗义仁问道:“我听说你想替人说话?”
龚宇没办法,只能答道:“难道夹击西北有错么?”
“切!”罗义仁也用这稍显蔑视的态度对龚宇之前的表态做了小小报复,“我请教一下,若是我军在西北,就不会发生那事么?”
龚宇一愣。稍加思索,就不禁有些佩服起来。从看到的情报来分析,西北乱民是在甘肃清军受到重创之后才突然造反,最初的对象并非官军,而是针对普通汉人。若是说当地汉人们都是满清的坚定支持者,反正龚宇是不信。
慢慢品着味道,就见罗义仁给罗夫人倒了一杯茴香酒。龚宇有点讶异,“弟妹好酒量。”
罗夫人微笑道:“只是喜欢这个味道罢了。酒量谈不上。”
龚宇是真的有些惊了,试探道:“难道弟妹在娘家的时候也喝点?”
罗夫人平淡的答道:“冬天陪家父吃饭的时候,也会小酌几杯。”
龚宇愣住了。心中不禁感叹,大户人家吃穿用度果然不同。礼部最近做了不少课题,其中就有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所谓保守的风气,尤其是对饮酒的两种看似极端的态度,就是源自于人口多而食物少的现状。
便是嗜酒之人也知道过度饮酒是不对的,他们只是控制不住自己。但是当下中国的局面却不是讨论饮酒是好是坏的程度,因为饮酒对于普通家庭其实是个很大的经济压力。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想或者不想的饮酒问题,就被穷困的生活与高昂的支出扭曲成了种种看似有道理,其实都是穷困搞出来的说辞。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17KVIP2021-05-23完结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名将,美女,地盘...
-
欺世盗国 (司史) 起点VIP2021-07-11完结176.5万字 5.6万总推荐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