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心中有了迟疑,神色上自然有表现。胡悦外号胡说,一个胡说的家伙能混到现在依旧坐稳头十五位的位置,就是因为他不在意很多事情,尤其是功劳。
见众人不再抵触,胡说问道:“我们不说打胜仗,或者守住京城。我就问些别的,咱们此时的要务有多少。大家都说。别想着能躲开,一个个说。”
众人虽然喜欢不喜欢胡悦是一回事,此时胡悦就是这么一个虚位很高的位置,自然不能无视他的这样务虚的命令。就开始讲起来。
集合众人智慧,提出的要点让众人都很讶异。譬如,有人就提出,要守住那些好不容易搜集起来的书籍、文献、档案。
当后勤处的人提出这个的时候,大多数人突然想起这的确是霍崇极为在意的事情。
虽然之前在京城的兄弟们的确拿了这个事情当噱头,想让霍崇让大伙留在京城。结果等大伙真的留在了京城,这件事立刻就被忘记的干干净净。
每一个人在意的方向都不同,这边的回答竟然是五花八门,却也让不在意那些事情的人感到意外。
最后胡悦稍微总结了一下。总结出来的只有两点,守住文献资料,干掉满清军队。
“我已经加入了礼部。以后大伙都要加入礼部,就得这么开会。我先说明白,在我看来。京城是不是被满清夺回去,不重要。若是满清在这京城集结了几十万人马,不过是让咱们能把他们一网打尽。所以不用考虑守城。再说,有兄弟讲了,京城缺乏给咱们五万人供应水源的所在。这就更不用说满清几十万人马的吃喝。大伙觉得对不对。”
“丢了京城,皇上要责怪咱们!”负责京城防御的司令大惊。
胡悦拍拍胸口,“这等时候,全由我来承担。”
听胡悦又开始胡说,众人都不太相信。胡悦叹口气,“难道要我来写一份字据么?”
没人吭声,大家觉得胡悦要是写份军令状,那是最好。胡悦也不迟疑,要来纸笔,刷刷点点写了一份。刚写完,司令一把抓过团成一团,“算了,胡大哥这么讲,俺们都信。”
眼见司令没有把文书给撕了,胡悦心中暗笑,却也能理解。毕竟么,有这么一份东西当然好。不过大家都是老兄弟,总不能把脸撕破。
看众人不得不接受‘不注意一城一地’的思路,胡悦继续说道:“责任我担了,咱们是要击破清军。功劳都是大伙的,这功劳怎么算?”
众人还是有些不解,胡悦干脆挑明,“我以为不用费事守京城。只要把书籍资料都给放到一个能防御的所在,咱们把必须的物资也放到一起。拍一些人守着。其他各路人马分进合击,何处遇敌,何处击破。白天遇敌,白天击破,晚上遇敌,夜战击破。咱们五万人,至少能派出去四万人吧。四万打十万,你们害怕么?”
这么一讲,大伙被胡悦的看法给吓到了。沉默了好一阵,司令才问道:“胡大哥,这京城若是丢了……”
“京城丢了,我承担。四万若是打不过十万,你们认了,我可不认!当年咱们两万对十万,怕过么?”
大家都很是为难,可左思右想,有人突然站起身,“我愿出战。这京城就是个累赘!把累赘扔了,咱们还怕什么!”
其他人也慢慢的接受了胡悦的思路,有人带头,就有人跟进。
京城的司令倒是没有这么激动,等这帮人喊完,他说道:“文献资料堆得跟山一样,运不出去。我们都先给堆到紫禁城和棋盘街一带的库房里……”
胡悦立刻追问:“守住这一带,需要多少人吗?”
司令愣了愣,迟疑一阵才答道:“起码一万人!”
“那就够了。所以我才问,功劳要不要一起分。若是满清没有绕过来攻打京城,守住这些宝贝的部队就觉得没了功劳。可若是满清真的偷袭京城,这一万人承担的压力会很大。只怕又觉得委屈。所以,功劳怎么分,大家先说好。说好之后,各司其职。要是我说,还是一起分。不然就有部队觉得委屈!”
众人听胡悦说的爽快,也不多话。都看向京城司令。其实最初的为难点就是如何又守住京城,又要歼灭清军。大家是两头都想要。然而就这么五万人,哪里顾得过来。
此时胡悦把守住京城变成了守住文献书籍资料,这就让防御的压力暴跌。正如胡悦所说,四万人马野战,大家真不怕十万清军。
此时京城司令看压力都到了他这边,一时有些无法决断。就听胡悦说道:“我此次来之前,大姐专门把我叫去,对我说。胡说,你可不是去抢大伙功劳的。我对大姐说,大姐好好安胎。我当然知道这次就是去承担责任。战功我一点不要,而且按照礼部所说,要发展礼部的人。若是表现出色的,自己真心想加入礼部的,我还得作为介绍人,举荐大家。还是那话,只要皇上在意的那些书籍文献没事,满清就是把京城砸个稀巴烂,我来承担!至于四万打十万,就得大伙承担!谁还有什么要说的么!”
弘昼这边退到安全所在,就安排驻扎。巴赛治军有方,人马刁斗森严,营垒严整。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弘昼升帐,随行文武一起到了大帐,按照官职序列跪倒后三拜九叩,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弘昼让众文武起身,就询问之后怎么做。
巴赛建议派遣一支人马绕到贼军背后,威逼京城,让贼人首尾不能相顾。再派遣两支人马向通州和丰台方向移动。
通州本就是重要的水陆所在,若是拿下,哪里应当有不少粮库。也能解决粮草问题。
至于丰台大营更是清军重要的京营驻扎地,清军对那边熟的不能再熟。真的能拿下丰台,就能确保之后围攻京城的要点。
众文武都表示赞同。弘昼也如此想,当即命令人马出动。听着外面千军万马行进时候的鼓号声,呼喊声,还有行进时候隆隆的脚步声,弘昼都觉得有些心潮澎湃。
过了中午,各路人马都有传来消息,行进的十分顺利,并没有遇到什么阻挡。
即便这是一两个时辰前的消息,依旧让弘昼十分满意。
然而到了下午,各路几乎同时传来新变故。先是派出去的人马派回探马禀报,京城内的贼军四门洞开。贼军倾巢而出,分成数路向弘昼这边杀来。
之后禀报接连不断,都是关于贼军直奔弘昼这边的消息。先是派出去的人马禀报,后来是在中军主力派出去在周围巡逻的人马也传来了消息。
巴赛都有些惊了,“主子,奴才派出去的那些人都是胆大之人,若局面真的如此,他们应该攻城了啊!”
弘昼也有些懵,对于几十里外的事情,他就完全无法确定。只能希望大将军巴赛说的都是真的。
事实上巴赛对部下的认知完全无错,此时三路清军都到了京城外围城墙门口。虽然各个大门不同,却见城门大开,城头竟然没有人马。只有些留着辫子的人在大门口扫地。
城下还有些戏班子搭了戏台,上面有戏子唱着戏。领军的统领看到这场面,也不知道华夏军再闹什么玄虚。立刻派了探马前去看看。
探马们纵马奔驰,在城门外安全所在绕了一圈,尤其是纵马驰近戏台看了看,就兜了回来。到了统领面前,探马跳下马来回禀,“城门处看不到贼人。大概是躲在城内吧。”
统领觉得这场面有种说不出的诡异,甚至有点诡异的熟悉。就追问道:“那些戏子们唱的是什么?”
“回禀统领,他们唱的好像是空城计。”探马赶紧回禀。
虽然三位统领或早或晚的听到空城计三字,却都不由得皱起眉头,有些不知所措。
清军的八旗人人发钱粮的铁杆庄稼制度维持到清末覆灭,清政府之实行这一政令,其目的是防止汉化满人习俗和各省文人聚众作乱,同时保证满洲八旗兵艰苦练骑射、勇猛善战的尚武习俗。
铁杆庄稼看着衣食无忧,然而八旗这铁杆庄稼也不是那么容易吃的。这些人得练武,以保证家家都能提供凶猛的八旗军人。可考核并不简单,加上八旗军有定额,八旗人口增加,就出现很多提笼架鸟的浪荡八旗。
这些人平日里没事干,有需要文化娱乐。使得能够同时给许多人看的戏曲大大发展起来。空城计就是其中非常有命的一出戏。
在探马跑近查看之时,统领也用千里眼看。镜筒里面戏台上搭起了‘城门楼’,上面的戏子羽扇纶巾,下面的戏子画着大白脸,一看就不是好人。
统领们就已经觉得好像是空城计,从八旗军这里得知果然是空城计。统领们或早或晚就骂出声来!
在满清统领们看来,这的确是够气人了。空城计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此时城门大开,还有人扫街,就够消遣人啦。城上的贼军还担心清军不知道他们在摆空城计,专门弄来些戏子来提醒。气的统领们骂完之后对骑兵下令,“去把那些戏子都给射死!”
清军基本功中没有骑马,但是射箭乃是重中之重。立刻有骑兵直奔戏台而去,准备执行统领们的命令。不成想戏子们是最有眼色的人,见到探马来,还不怕。见到骑兵们张弓搭箭的冲来,立刻也不唱戏了。跳下戏台就往城门洞里逃。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天下无双 (风云乱舞) 17KVIP2021-05-23完结乱世开始,被迫成为黄巾杂兵。几番绝境挣扎求生,刘争相信,只要不死,总会出头。名将,美女,地盘...
-
欺世盗国 (司史) 起点VIP2021-07-11完结176.5万字 5.6万总推荐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