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史思明举兵报复
听罢黄抱节的讲述,李嗣业的脸上露出了森然笑意,转身朝着屏风后面招了招手,却是太监程元振手中捏着一卷绢布走上前,绢布上殷红的字迹让人看了触目惊心。
李嗣业抓住绢布的一头抖擞开来,笑着对黄抱节说道:“这应当就是你所说的皇帝血书衣带诏了,房琯这人素来喜欢装神弄鬼,也喜欢作弄别人,他的鬼话你不必放在心上,他或因此事得罪了你,我也代他向你赔罪。”
黄抱节听罢顿时惊吓得出了一声冷汗,这竟然是一个圈套,一个试验人心的圈套。也幸亏他黄抱节多思多虑,没有做出错误的判断,也做好了补救措施,不然他这条命真的是要交待到长安了。
他现在才意识到李嗣业的阴险和面目可憎,竟然用这种方法试验人心,一般人的心脏怎么能够承受得住。
坐在左上首的面具男徐宾突然开口道:“黄大夫出了好多的汗啊。”
黄抱节慌忙抬起手臂擦拭汗水,一面低声给自己掩饰道:“时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五月了,天气竟然如此炎热,让人完全受不了。”
李嗣业笑着点点头说道:“回到河东太原之后一定要实心用事,孤差点忘了还有一件事。史思明若是知晓你率兵哗变杀了邓景山,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也定然会派强兵来攻。河东军突遭新变,人心难免不稳,孤王已经给你想好的解决的办法。我儿李崇豹现如今驻守上党,麾下也囤积了四万能征善战之辈。我向皇上建议下旨派他率兵去与你一同驻守河东。定能够阻挡史思明的进攻。”
黄抱节心中有十万个不愿意,他也有自己的野心和想法,绝不会轻易把自己的命运受制于人,特别是经历了刚才残酷的心理考验之后,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坚定了。
只是现在他刚刚上位,在河东立足未稳,需要李嗣业在背后的支持,所以就算他现在不满,也只敢做一些不能被人发现的小动作。只是与他共事的人也不是一般人,李崇豹以狠辣果断,擅长用兵而闻名。他的成名之战是率飞虎骑越过绛蒲之间的三座县城,直接长途奔袭蒲津渡大获全胜,所以必须要小心应付才是。
“好了。”李嗣业挥了挥手:“下去在长安多逗留几日,等他们把粮食给你备齐。”
黄抱节躬身对李嗣业叉手告退:“如此末将告退。”
等黄抱节从雍王府邸上出来,李嗣业扭头问坐在上首身边的徐宾:“徐公,你觉得此人怎样?”
徐宾捋须笑道:“从其言行举止来看,不像是个谨小慎微之人,但他进入雍王府来却处处表现得小心谨慎,想必也是野心勃勃。
李嗣业哼笑一声:“他若真是野心勃勃倒也无妨,时间长了见得多了自然会把野心压抑下去,但只怕他的能力支撑不起他的野心。”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李嗣业也似乎飘飘然起来,伸手捋着下巴上的胡须意满志得地望着前方。
……
史思明与李嗣业的谋臣徐宾达成协议后,便命大将田承嗣领兵三万驻守在云州边界,只等李嗣业与邓景山在太原开打后,他们趁机南下捡便宜。
他当然知道不能就这么干等着,也需要派人去查明双方的动作,战机稍纵即逝,别等到人家都已经把太原拿下了,他还在云州等待吃现成。
史思明亲自派出三拨斥候潜伏到太原和上党附近,时刻留意李崇豹大军的动向,但长达两个多月来,河东军与上党方面丝毫没有交锋的迹象,只有李崇豹不断往武乡增兵的消息,这好像也是要打起来的迹象。
直到从太原城内传出哗变的消息,斥候队长依然是不敢相信,等到他派人去确实消息时,新任河东节度使黄抱节已经动身前往长安拜见李嗣业了。
斥候们这才意识到大事发生了,连忙派出两个可靠的人骑着四匹马前往云州禀报给田承嗣。这二人星夜兼程上路,一路疾驰跑废掉了两匹马,才来到云州边境的燕军大营中跪地向田承嗣禀报。
田承嗣大为震惊,一边训斥斥候说你们误大事了!一面派人骑快马往洛阳的皇宫传递消息。
自从史思明成为皇帝之后,逐渐就有了皇帝包袱,许多事情不再事必躬亲,与将领和兵卒们之间的距离也逐渐加大。如果他留在幽州范阳而不是在洛阳紫薇城,至少能够提前十五天得到消息。
“什么!”
他愤怒地从胡床上站起来,伸手抓住手边青瓷盏,握在手中狠狠地掷在了地上,怒声说道:“好你个李嗣业,一而再再而三地欺我,这个里子老子一定要找回来!”
心腹大臣薛嵩在旁边说道:“皇上息怒,以臣的猜测这事一定是发自偶然,李嗣业不过是捡了个大便宜罢了。”
史思明气鼓鼓的大眼睛中喷火道:“你这是个什么说法?”
“皇上还记得李嗣业的心腹之臣前来洛阳求和,他说的是要拆散我们与邓景山之间的同盟,与我们联合进攻河东。我肯定这个时候他们还想不到在河东鼓动哗变,他们若知道这个结局,根本用不着来与我们共签盟约。”
“朕管他是运气好还是别的,河东绝不能落在李嗣业的手中!朕要御驾亲征!倒要让李嗣业看看,河东到底是谁的地盘!”
史思明这次确实动起了真火,也对这次战役势在必得,为此他亲自前往幽州,带着大量钱财前往契丹和奚人部落雇佣他们出兵,又大量招募同罗骑兵,一共纠集了胡汉兵卒十二万人,还亲自组建恢复了特殊部队曳落河。不止要一举夺下太原,还要趁势拿下上党进逼蒲津渡。
燕军声势浩大,携雷霆万钧之势一举攻破了云州城,田承嗣率领同罗骑兵直下代州,大军囤积在忻口外。
黄抱节何曾见过这么大的阵仗,一面召集众将商议,一面派人给率军驻守在武乡的李崇豹求援。
他召集众将商议的用意很明显,因为心中没底,不知道这次能否守住太原,若是守不住他刚当了高兴没几天的河东节度使,接下来恐怕就要送命。他还有一个意思是试探一下河东军中有多少抵抗意志,实在抵挡不住的话,不如直接献城给史思明,才能够保住眼前的富贵。
多亏李嗣业有先见之明,给他往河东派了节度判官韦应物,韦判官察觉到了黄抱节的投降心理,在他召集众将之前提前进言劝谏。
不过对于黄抱节这样毫无节操却死要面子的上官,劝谏的方式是非常需要斟酌的,不然会落得个适得其反的结果。
他走到黄抱节面前低声问道:“大夫可有信心对敌?”
“这正是我所担忧的,燕军来势汹汹不比往时,史思明看起来是对河东势在必得,我已经派人往长安告急,又给李崇豹将军传信,只是就算河东和上党的兵力联合起来,也不过才七八万,如何能够胜得过史思明麾下的胡汉军队十余万人?”
第863章 燕军攻太原
韦应物巧妙地说道:“大夫,我前日听说史思明将幽州的财物搬往了草原,由此可得知他麾下的胡人兵马是哪来的。用钱财换来的帮手,何来同仇敌忾之说,所以敌军看上去声势浩大,但实际上却参差不齐。没有遇到强敌阻力自然势如破竹,可一旦遇上硬骨头,他花钱雇的那些契丹,奚人、同罗人未必真心为他卖命。”
黄抱节听了感觉颇有道理,只是他内心尚未改变主意,投降归义这种事情做的多了,会变成一种习惯,他就是抱着混的姿态来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涯。
韦应物眼角瞟见他的神情,再上前一步说道:“属下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韦先生但讲无妨。”
“大夫为河东节度使,应当知晓河东之重,如今太原处在范阳和长安的夹缝之中,双方来往俱如强风。大夫应当如松柏紧紧立足在泥土中,但若是做墙头之草,东风来的时候顺从东风,西风来时又顺从西风,可这东风西风将会一次比一次猛烈,到时候他们将不再给您变成松柏的机会。”
黄抱节被这句话给警醒,他眼下在河东想要自立是不可能的,但若是做墙头草更危险。史思明虽来势凶猛,但在综合实力的对比上,李嗣业手中控制的兵力还是更胜一筹,战略纵深也非史思明可比,利弊权衡之下得到李嗣业的支持坚守太原才是取胜之道。
幸好从关中调拨来的十万石粮食运进了太原城中,足够城中兵马坚守五个月有余。
经过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之后,黄抱节召集众将便只字未提投降的事情,而是给众人鼓劲打气说道:“敌军来势虽强,但我军有太原城深沟高垒,还有雍王次子李崇豹将军亲率的四万飞虎骑前来相救,敌军必然铩羽而归。”
将领们对于大敌当前并无黄抱节所想的那么畏惧,河东常年作为边塞之地,民风素来彪悍,安禄山起兵之后就曾派人数次进攻太原,均兵败而归,就连最近不通军事的邓景山也凭着意志坚守了数月,致使史思明只能止步于河东。这次别说有李崇豹率军相助,就算没有他,他们照样能够坚守四五个月,让史思明彻底对河东绝望。
相似小说推荐
-
欺世盗国 (司史) 起点VIP2021-07-11完结176.5万字 5.6万总推荐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
-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起点VIP2021-07-31完结229.37万字 3.41万总推荐穿越唐朝,成为太子李承乾。是谨守本心,放弃太子之位,追求自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