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盛唐陌刀王 (夜怀空)


  李嗣业神情疏冷地扭头扫了酒肆一眼,才又蹲下来好奇地问两人:“凶手的样子你们记得吗?”
  乐舞娘子懵懵地摇了摇头:“他们是在背后打晕我的,根本没看清长什么样?”
  李嗣业松了一口气:“没看清就好,”面对两娘子突然惊愕的目光,又连忙改口道:“哎,没看清,实在是太可惜了,不能把凶徒捉拿归案,替你们讨回公道。”
  两名娘子站起来屈膝谢道:“感谢李使君,能派人回来找我们,就让我们感激不尽了,至于讨回公道,我们也没有出事情,能找到凶手也好,找不到凶手也没关系。”
  “对,与其讨回公道,倒不如多给我们一点儿钱。”
  “不,”李嗣业很有原则地摇摇头:“必须讨回公道,钱的事儿倒没有必要。”
  娘子们见在李嗣业的身上讨不回什么便宜,便主动要求下去换衣服休息,李嗣业立刻吩咐酒肆的安管事,给两人安排可居住的房间。
  他返回到草厅中,决定给瓜州的索通写一封信函,一是叫他来接走索元玉和李十二这两个小娘子;二是把索通叫过来商议一下丝绸之路上的护送生意,都说同行是冤家,但并不是不能谈,甚至还可以合作共赢。
  只是他的毛笔字写得太难看,在这文化气氛浓郁的唐代,字写不好可是要让人耻笑的。似乎从现在开始练,还不算太迟。
  他铺展开白麻纸,提笔蘸饱墨汁,提笔在空中却迟迟落不下去。
  索元玉和李十二娘来到草厅门口,看到李嗣业正在提笔,索元玉意识到不妙,慌忙喊出声:“李郎,你在做什么?”
  李嗣业放下笔杆说道:“我给瓜州你家二叔写信,叫他过来把你们两个接回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索元玉慌忙摆手说:“我不用他来接,我们自己能够回去。”
  “你回去问题解决了吗?”李嗣业直接指出这一点儿:“你来刺杀我,是不是没有通过家里人,他们也不知道抢你们生意的葱岭守捉是我做的。葱岭守捉的护送队是不是挡了你们索家的财路?他难道就不想找个稳妥的方法解决吗?”
  索元玉先是委屈地撅起了嘴巴,然后连忙摆了摆手说:“不需要解决的,二叔如果知道是你,他就算把家里的生意都扔掉,也不能与你争利呀。”
  “你看说的是什么话,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这个要分的清楚,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上来商谈……我还是写信把你二叔叫过来吧。”
  “不要!”
  她快步走到李嗣业面前,抬着下巴说道:“我也能代表我们索家,代表我二叔,你想谈什么,就跟我谈吧。”
  “别闹,啊,你一个小娘子,说出的话不算数。”
  索元玉羞恼地挡住了他:“你凭什么看不起娘子,我说了话当然算话,武女皇才刚刚驾崩几年,你就敢瞧不起我们女人?”
  李嗣业双手抱胸笑了一声:“我哪敢看不起索娘子和李娘子,也不敢看不起女人。只是你们索家谁才是家主?就算是你将来真的能做主,现在也只是个小辈继承人?想要上位也得熬到你二叔仙逝吧。”
  “混蛋,你才仙逝呢。”索元玉挥起了小拳头做势要砸李嗣业,中途却又收了回来,换做了甜甜的笑脸:“那你准备在书信中怎么写?”
  “当然是有什么就写什么了。”
  “不可以。”索元玉兀起嘴唇讨好似的说道:“你现在不要着急写嘛,我和十二娘来见你,其实是……其实是十二娘想给你表演剑舞。”
  她把面无表情的李十二娘拽到了李嗣业面前,夸赞道:“李十二娘的剑舞师从公孙大娘,六岁就开始练习,到如今剑器浑脱已经有公孙大娘的风采,难道你不想观赏吗?”
  李嗣业早就想看了,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公孙大娘舞剑可是大唐艺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草圣张旭观看她的剑舞,留下了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画圣吴道子观看她的剑舞,领会了精妙的笔法勾勒,杜甫观看了她的剑舞,留下了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李嗣业能亲眼看到她的弟子李十二娘的表演,也不枉在这盛世大唐里游走了一遭。
  但瞧李十二娘板着脸的样子,她好像不大情愿,李嗣业并不想强人所难。
  “还是算了,李十二娘的绝技岂能是我这等粗鲁武夫所能欣赏的,而且我看她也不情愿。”
  “情愿的,她情愿,”索元玉又把她推到了李嗣业面前:“李十二娘子,你是不是十分乐意给李郎表演你的舞剑呢?”
  李十二娘轻咬嘴唇,勉强地点了点头:“好,我乐意。”
  “对,十二娘愿意给你舞剑,但是你给我二叔写的信,得由我们来写。”
  李嗣业欣然应喏,这就是索元玉的交换条件了。
  他立刻去房间里拿来了珍藏好酒,身体端正地跪坐在案几前,倒满了一盏先递给李十二娘,这是对艺术的敬意。
  李十二娘也不含糊,双手接过,仰头满饮了一盏。她退回到草厅中央,将红帔子披上肩头,环绕在双臂之间,又从索元玉手中接过双剑,亭亭玉立凝神静气。
  铮!
  双剑轻轻触碰,发出了清越的响声,帔子飘带随着她手臂舞动,剑光在双手中旋转起来,化作两道银色的流光照亮了草厅。她的身姿如同灵动的仙鹤带着霞帔飘然摇摆,仿佛失去了重力漂浮在九天宫阙之上。他们所在的这座草厅也不再显得凋敝零落,反而沾染了几分仙气,仿佛隐居仙人居住过的草庐。而李嗣业这样一个俗人,在仙气十足的舞姿中也窥到了艺术的门径,看到了煌煌大唐绚烂艺术的巅峰。


第166章 李十二娘舞剑器(二)
  大唐是历史上艺术之仙圣最多的年代,李杜之诗中仙圣自不必说,除此外还有草圣张旭、剑圣裴旻、画圣吴道子、茶圣陆羽、乐圣李龟年。就连晚年不务正业的李隆基,也因为开创了梨园行,创作了《霓裳羽衣曲》,被伶人们尊为了戏曲界的祖师爷。
  这是一个多彩而华丽的时代,文人们来往于名楼华阁之中,吟诗作赋,民间对艺术的推崇和爱戴,诞生了无数诗人,谱写出无数神采华章。
  这座文化艺术的高峰正在逝去,多少年以后,世间再无盛唐,只留下盛唐诗。
  李嗣业的思绪回到眼前,李十二娘子在空中闪转腾挪,快时如闪电流星,慢时如鹤舞九霄,双剑时而交织,时而光华各显,剑轮飞旋错合,双剑却从不触碰,交织时如斗转星移,星河灿烂,分开时又如日月同天,交相辉映。
  她的帔子在剑光的舞动中丝毫不乱,并随之轻灵飘曳,剑锋越是凌厉雄浑,飘带也越是轻盈如飞鸿,柔与刚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无法言说的美。她白玉般的赤足上铜铃环叮铃响动,宛如那飞天的神女,白衣转身嫣然回首一笑,飘出了草厅,落到了厅前空旷的街道上。
  更大的场地,更广阔的舞台使得她的剑舞更加洒脱自如,舞动的身姿绕着场地旋转。没有空间的束缚,她的剑光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
  李嗣业坐在案几后呆滞片刻,连忙手撑着站起,追到了草厅门口。
  坚守在城头上的兵卒们朝这边望过来,并拄着长枪遥望欣赏,城门口的士兵都跑了过来,远远地围着观看;坐在门口缝衣的娘子放下了手中的活计,也朝主街道走过来;酒肆中的酒客们端着酒碗坐在了门外,二楼的客人打开了窗户,趴着窗框探出半拉身子眺望;孩子们丢掉了手中的玩具,手拉着手跑了过来。
  人们忘记了欢呼,忘记了喝彩,只是像一尊尊泥塑静默地站着静静观赏,就连孩子们都没有发出声音。他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不敢眨一下眼,生怕漏掉这珍贵时间的一丝一毫。可即使将眼睛睁得再大,也无法全然吸收领略这艺术的奇景。
  李十二娘的帔子如同长幡扬向天空,那碧空里的一抹红色鲜艳浓烈,双剑被她抛到了空中,仿佛后羿射日的箭矢,又好似斩落蛟龙的飞剑,剑光打着回旋从天空射落下来,李十二娘子伸手去接,人们惊叫着提起心弦,她迅速将剑柄接在手中,剑光绕着周遭舞动,骤然间她收剑凝立,静若处子。
  汗水沿着李十二娘白皙的额头渗出,汗珠儿沿着天鹅般的脖颈滚动下淌,她的呼吸也随着胸脯的起伏变得粗重。四周出现了短暂的气氛凝固期,人们凝立呆望,刚才的一幕好似在做梦,但梦中的惊鸿剑舞却深深地刻在了脑子里。
  酒客手中的酒碗倾斜,浆液淋漓到下裳的裤裆里,慌忙收回了碗用衣衫遮挡,临窗探望的客人哎呦一声从窗口翻落下来,噗通落在地上呻吟打滚。
  四周响起军户们的喝彩和击掌声,一个路过的丝绸之路客商激动地喊出声:“她一定是长安盛传的公孙大娘!天底下只有公孙大娘才能使出这样惊艳绝伦的剑器舞!”
  “公孙大娘?我儿时在长安听说过,不应该这么年轻吧!”
  “那她肯定是公孙大娘的弟子!”
  人们围成大圈,只敢远远地遥望只属于传说中的剑器名家,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听说过,有些人听说过却无缘得见,这一刻他们都变成了她的粉丝。他们都能预料到,今天遇到的精彩演绎,这一辈子都不可能再看到。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