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他不想要进攻刘争吗,他比在场的任何人,都想要打败刘争,还天下一个太平,可是他不能。
穷兵黩武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令自己更快的灭亡。
小皇帝本来已经被种辑这些主张进攻的人说动了,他的心中已经对刘备有了一些芥蒂,不太相信刘备了。
想着换着另外一个人,去和刘争交战。
可现在听见了荀攸的话之后,他就一腔热血凉了下来。
“爱卿的意思是,我们现在不能够对付刘争了?”
小皇帝略微有一些不舍,还是犹犹豫豫的冲着荀攸问了一句。
“当然不行,陛下,我们的国库里已经没有多少钱财了,支撑不起一场大战的消耗了,就连粮草我们也拿不出来了,又怎么能够征召士卒呢?”
荀攸再次提高了一下自己的声调。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依靠马腾,以及刘璋这些人,他们是否是真心归顺于我们还不清楚,不能够完全将希望都压在他们的身上,万一他们当了墙头草,倒向了刘争的那边,那对于我们来说,可就是一个无法承受的打击了。”
荀攸还是比较老稳的人,在这个时候,他是不建议小皇帝继续和刘争交战的。
从各方面来说,小皇帝现在都不占据什么优势,唯有先休养生息,提升国力,才能够拉近和刘争的距离。
虽然休养生息会错过机会,让刘争也有了喘息的机会,可只要能够拖延下去,总会找到更好的机会的。
朝堂之上,因为有了荀攸的开口,许多之前还和种辑一起,想要发起战争的文臣们,也就识趣的闭上了自己的嘴。
更多的人,是跟着荀攸一样,开始支持刘备了。
刘备看着大家已经倾向于修养之后,他还是重新站出来。
“诸位,关于马超,马岱兄弟的事情,我会亲自去西凉和马腾解释,之后我也再次南下,前往成都,邀约刘璋,务必让马腾和刘璋站在我们这边,等明年我们的兵力再强盛一番之后,再对刘争发兵。”
刘备将接下来的计划在这朝廷上这么一说,本来还对刘备颇有微词的那些人,都乖乖闭上了自己的嘴。
虽然刘备在朝堂里不得人心,有不少人不服刘备,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刘备是有实力的,也只有他能够接管现在这个烂摊子。
“那就有劳皇叔了。”
小皇帝冲着刘备恭敬的说了一句。
刘备也就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一场闹腾的朝会,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慢慢散去了。
时间,也从八月底,来到了九月。
刘争也从冀州,回到了自己的建业。
他先是处理了一下,积压在案台上的一些奏折,随后便打算应对接下来的战事。
可是却离奇的发现,刘备并没有派人继续进攻了。
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国策
刘争这一下,倒是颇为惊讶。
他们在冀州损兵折将,折损了不少的兵马,按理来说,刘备不可能会错过这种机会才是的,可刘备居然没有继续进攻了,也是让他奇怪。
刘备没有继续派人进攻,倒也让刘争有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毕竟这一次北伐对刘争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虽然北伐是胜利了,并且成功收回了冀州。
让冀州原本属于袁尚管辖,变成了只属于刘争管辖。
虽然遭受战乱损伤后的冀州大不如从前,但刘争相信只需要再给他几年时间,冀州一定还能够重回当年的繁荣。
虽然没有将幽州也收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之下。
但是消灭了袁熙,击败了乌丸和鲜卑大军。
也算是达到了这一次北伐的最终目的。
反正只需要再过一段时间,幽州的乱局也能够解决掉,到时候再派兵将幽州收回来,这一次北伐算是大获成功了。
只可惜这一次损失了数万兵马。
甚至连刘争麾下的骑兵也折损大半,只剩下数千人马。
好在如今夺回了幽州后,他能够直接源源不断的从北方购置战马,重新组建起一只厉害的骑兵,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刘争一方面要开始重新征兵,补充北伐带来的损失。
几万兵马的损失,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对于刘争的战力是一种打击。
况且如今重新夺取了冀州,甚至不久的将来还会拿下幽州,地域的扩充也势必会带来更大的压力,增加新的兵马是眼下最紧迫的事情。
好在刘争国内的制度和其他诸侯不一样。
其他诸侯麾下的兵马都是征兵制度。而刘争麾下的则是募兵制度。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他诸侯是强制性的手段,强迫青壮年前去参军。
而刘争则是利用钱财,出钱雇用的形式,让麾下的百姓钱来参军。
这样做能够更大几率的挑选出更为精壮的士卒。
虽然所花的代价是其他诸侯的数倍。
但是这样带来的后果也是刘争麾下的兵马,个体实力要远胜于其他诸侯。
这一点从这一次北伐战场上,两军交战对垒所造成的结果就能够看得出来。
刘争麾下任何一营的兵马都能够远胜于对手。
不说以一当十,至少以一敌二对抗两倍于自己的敌人不在话下。
这样挑选出来的士卒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每一个都是精兵强将。
统帅这样的兵马才能够给刘争麾下的将领。更强大的信心击退对手。
除了征召更多的士卒之外,还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向北方移民。
北方连番征战,连年发生战乱。
本就人口不多,在刘争这一次北伐之后,更是让,北方的人口雪上加霜。
像冀州和幽州这整个偌大的州郡,甚至不及中原,甚至南方一个郡县的人口多。
幽州巅峰时期的汉人也不过百来万。
可像荆州这样的和平地带可能一个郡县就有上百万人口。
不同的州郡之间,人口差距可能数十倍。
这种人口差距除了不同州郡之间的地理环境因素,更重要的便是战争所带来的后果。
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北方的人口恢复会变得很慢。
如今刘争将北方打下来了,自然要降北方快一点恢复,那就只能从南方将人口往那边移民了。
反正现在南方的人口已经发展的不错了,是需要人口往北边移民填充北方的人口。
毕竟土地就那么多,南方的人口太密集,能够分到的土地就有限。
而北方的人口少了之后,多出了很多空余的肥沃土地,用这些土地来吸引那些没有土地的流民,让他们到北方去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这样一来既能够让人口均衡发展,也能够开阔更多的荒地。
当然刘争之所以会想要移民到北方去,主要还是想要让这些人去北方帮他养马。
虽说现在已经占据了冀州,可是他想获得马匹,依然只能够从那些异族的手中购买。
不能够直接自给自足。
还是要受制于人。
万一那些异族不给他马匹,那他一样无法培养起一只属于自己的骑兵。
就像汉武帝时期推广的养马令,之所以能够打得匈奴,溃不成军,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汉武帝时期有官方养马场和民间养马。
他们的骑兵能够朝廷自己自足自己培养,而这些马匹并不需要依靠匈奴人。
所以刘争现在打的主意也是一样的。
它可以通过钱庄借贷给民间,让民间的人大肆养马。
这些马匹不管养的是好是坏,都通通有作用。
养得好,就能够成为战马。
马匹身价大涨。成为军马。南征北战价值部分。
养的不好也能够成为辎重用的马匹,运输东西还是绰绰有余的。
再不济好歹一匹马也有几百斤重充当口粮也是活生生的肉啊。
横竖都是有巨大经济作用的。
还能够振兴国力,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想归想移民以及推广养马令这种事情毕竟还是比较重的。
并不是刘争一句话就能够解决的。
其中涉及很多民生相关的事情,多少,还是需要和他那些重臣们商讨一番之后再做决定。
毕竟命令发布下去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起效果的。
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才可能达到刘争的目的。
好在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短时间里应该不会再有其他的战斗了。
在这段休养生息的日子里,刘争也有空和功夫去折腾一下这些事情。
两天之后。
刘争将自己心中的设想和几个众臣商量了一番。
后续的事情便交给那些大臣们自己下去实行。
他只需要等待一个结果就行了。
趁着那些人都在忙前忙后的时候,刘争也终于抽出了两天空闲时间。
跑到了皇家帝国小学,来看一看自己的儿子。
离开这里几个月的时间,他倒是没怎么见到自己儿子,还甚是有些想念。
虽说他们在外征战,只不过国内学堂还是正常的上课。
虽然上课的这些老师改变了人。
相似小说推荐
-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起点VIP2021-07-31完结229.37万字 3.41万总推荐穿越唐朝,成为太子李承乾。是谨守本心,放弃太子之位,追求自由,还...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