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嗯,我因大人的身份地位得利,自然要付出一些代价。”
  陈孚说着,露出纯真的笑容看向高明轩:“幸而有你们能理解我的难处。”
  “院长已经做了很多了。”
  高明轩语气诚恳,说完之后站起来:“那我先去写信了。”
  “不必太着急。”陈孚起身相送,“看邸抄上的文字,现在还在讨论阶段,没有最终决定。”
  “嗯,我准备多找点人,先把声势闹起来。”
  送走高明轩,陈孚回到书桌后,脸上笑容消失。
  的确,陈孚在朝政上的倾向会被当成梁王表露在外的态度,但即便是父子,陈孚与梁王也不是事事同心。
  梁王之位并非世袭,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梁王百年之后,陈孚最多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得到一个高品散官位和一个低品实职。
  同父亲一样,陈孚、陈衡两兄弟都能看到当前变革的困难在皇帝身上,但两人选择的应对手段不同。
  陈衡想的是虚君实相,天子无权,而掌权的宰相是一层一层选拔上去的。
  因为权力无法传承,宰相们对限制官吏权力的制度或许不会太过反感,相较而言比较容易改。
  陈孚则认为自家大哥过于天真,他的想法是“吾可取而代之”。
  只可惜现在已经不是乱世,没有拥兵出头的机会。
  陈孚认为他看透了父亲的布局,故而效仿大哥积极推动变革,只不过日常所言所行比大哥陈衡和缓一些,没有那么激进。
  变革会产生矛盾,有矛盾就能将其激化为冲突,冲突闹大了就会带来动乱。
  到那时候,就能尝试凭借声望掌握兵马逐步壮大。
  来到襄阳建立官学并担任院长,就是他养望的计划。
  就像他的父亲在周山书院做的那样。
  陈孚从桌子里取出一封信。
  这是前些天从周山书院寄来的。
  书院里一个研究水文的团队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思路,想要找条合适的河流试验一下,相熟的一位学长来信问他这边有没有推荐的地方。
  他把这封信带到学院来,本想找个机会召集对治河感兴趣的师生讨论,将书院团队来襄汉试验的事情定下来的同时帮他把“有心治河”的标签传播出去。
  既然朝廷有事,束水攻沙的治河策略就得早点推行,最好能赶上这一波。
  要做的事情越多,可供选择的余地就越少,自然容易出纰漏或者被针对。
  当初一帮人谋划逼迫陈佑罢相是用的这招,陈孚现在想让朝廷生乱,也是用的这招。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从同明殿离开,巴宁泰心中感慨。
  这已经是天子第五次没有出席御前议事了。
  这几次御前议事,仅仅是在同明殿的御座前讨论,天子并不会出现在御座上。
  同之前的两府议事仅有的两个差别,恐怕就是这里不是政事堂,以及多了宦官旁听。
  不过起居注仍然没资格旁听记录,正规需要留档备查的记录还是由宰相轮流执笔。
  亲掌国政两年后,天子终于厌倦。
  正好巴宁泰这个首相一直听话,天子重又放手,大小事宜交给两府裁处,两府只需要把重点事项列出来送到御前就好。
  而天子本人,在陶光园修了一座承运楼,大多数时候都在承运楼修习道藏。
  回到政事堂书厅,巴宁泰没有立马开始工作,而是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毕竟年近古稀,再加上天子掌权之后又变得喜怒无常,必须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这几个月他渐渐有些精力不济。
  他没有那种不死不休的政敌,正常来说这时候已经该考虑致仕荣休了。
  可惜天子不同意。
  “相公。”
  恍惚间门外传来呼喊声。
  “中令,中令?”
  巴宁泰睁开眼,是喊他。
  “进来。”
  中书省主事马适推门走进来:“中令,吕参政的奏状送到了。”
  参知政事吕胤,吕端的兄长。
  因为他本身没有太强的陈系色彩,而弟弟又是陈系大员,年前被选为参知政事,顺带使得吕端被踢出京城。
  今年濮阳决堤之后,吕胤被派遣出京巡查黄河汴河,处置赈灾事宜,顺带评估接下来的水灾情况。
  “拿来看看。”
  巴宁泰接过奏状仔细翻阅。
  越看他心情越沉重。
  从各地传来的河水涨势和降雨情况来看,今年将会出现大范围的水灾。
  而且吕胤特别提醒各地粮商有异动。
  他长出一口气,重新靠到椅背上。
  今天的御前议事中,又提到了商贾。
  已经有声音提出让商贾组织全国性会社,方便朝廷调配全国物资。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群人是想尝试另类的权力传承。
  依靠田地的财富传承无法派生出权力,相反绝大多数时候它还需要权力的支撑才能维持住田地规模。
  现在工商业主影响力越来越大,自然有人想试试可不可以通过另一种财富传承达到继承权力的目的。
  想了想,巴宁泰提笔批示:“户部礼部备赈灾事宜,抄送两府宰相阅,议水利工程事、募兵事。”
  写完之用手扇了扇,递到桌边:“顺带抄一份送到开封梁王府去。”
  对付粮商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梁王陈佑的态度。
  如果陈佑站在粮商一边,巴宁泰就准备放手随他们去。
  哪怕天子重新放权,巴宁泰现在也没什么抱负了,他只想平平安安过完最后几年或者十几年。
  马适离开没多久,各类奏章公文陆续送来。
  巴宁泰一边批阅,一边考虑是时候放权了。
  做一个对谁都没有阻碍的首相,或许真能叫他在首相任上干到死。


第八百零九章 死而后已终悲事
  军备司送来的陇西粮草物资调配章程,枢密院赵普已经批准。
  巴宁泰圈了个阅,放到发放有司的框里。
  国子监想要组织一次论学之会,召集天下博学之士探讨经籍。
  一时不清楚这是想打压周山派还是想为商贾参政提供理论支持,巴宁泰不作多想,直接写上:“需令彼等商定所论者何,恭请圣裁。”然后放到送往御前的框里。
  日本王守平请求朝廷协助镇压民乱,同这份奏表放在一起的还有西海镇守府的情况说明。
  西海境内的骚乱基本平息,主要发起人全都转到了日本国境内,一边据地自守一边以西海镇守为参照物宣传推翻血缘贵族。
  这次动乱持续到现在,是人都知道背后一定有势力支持。
  巴宁泰没有探究的欲望,写下“保日本王”四个字后,扔到国子之会的奏章上面。
  高丽节度打探到女直准备发动叛乱,谍报司也有相同的消息传来。
  枢密院赵普的意见是坐观。
  巴宁泰犹豫一下,提笔写道:“普议可,高丽寻机整肃辖区。”
  放到日本求援奏章上。
  锦官府奏请蜀地专设钱钞务,独增发一百万缗,定期更兑现钱。
  “荒谬!”
  巴宁泰摇头。
  若是中枢没有钱钞署,蜀地的请求倒没什么问题。
  现如今钱钞都由中枢统一发兑,地方还想单独发行,就有点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了。
  直接驳回。
  接下来还是钱钞事。
  两浙请求严查伪造钱钞事,希望伪造者能直接处斩。
  这可能就是世界的收束吧。历史上会子一开始在两浙发行,定了个《伪造会子法》,犯人处斩,举报赏十贯或者补进义校尉。
  可能是年纪大了的原因,巴宁泰没有那么大杀心,犹豫良久,终于批道:“仁政慎杀,传阅两府。”
  这一份放到送阅宰相的框里面。
  有御史奏请放宽贩卖私盐的量罪标准……
  蜀地有人持械贩卖私茶且拘捕,当地判了死刑,因为人数众多,刑部希望能放宽刑法标准……
  汾州有盗卖绿矾者被捕,出首有贼人自幽州贩卖白矾至契丹……
  这是查出了一连串走私资敌的案件,直接发到有司自行解决。
  桌上的公文一点点减少,又在某一刻骤然增多。
  眼看要过了饭点,巴宁泰终于把上午的公文清空。
  下午开始接见各类官员。
  预先安排的人见完,他直接让人叫来杨子任。
  没过多久,杨子任走进门来:“子任参见中令。”
  “涧西不必多礼,坐下说话。”
  略一沉默,巴宁泰开口问道:“涧西同陈将明一般大吧?”
  “陈梁王较下官年长三岁。”
  “那也是一辈人。”巴宁泰呵呵笑道:“我比你比足足大了两旬!”
  杨子任没有出声。
  巴宁泰顿了顿,决定开门见山:“我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准备奏请官家准许参知政事同宰相一道轮值都堂,涧西以为此议可行否?”
  杨子任稍作思考,回答道:“若此,则参政为亚相矣。”
  “嗯。”
  巴宁泰点点头,仍旧看着杨子任没有开口。
  见其不言,杨子任继续道:“参政得天子信重,或可权压宰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