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顾盼之间,这个庞大帝国掌舵人的自信与豪情,显露无疑。
  陈佑坐进书厅处理早上刚送来的公文,不过两刻,令史通秉有司官员已经等在都堂议事厅。
  他早上出门时就安排人通知各部主贰官,今天头等大事是平叛事宜。
  在议事厅外,正好遇到巴宁泰。
  数不清多少次了,总之两人再一次联袂走进都堂议事厅。
  屋内官员齐刷刷起身:“见过尚书令,见过侍中。”
  “诸公不必多礼。”
  陈佑走到主位,抬手虚压:“坐。”
  “谢尚书令。”
  众官员坐下,陈佑扭头看向梁关山:“尚同介绍一下亳州情况。”
  梁关山点点头,拿出一本薄册子翻开:“至前日,谍报司探得情况如下:亳州乱民贼首为王获瑞,据传曾为侍卫步军司队正……十一月十四日,王获瑞纠集贼人攻破双沟镇大户马家,杀其家众,放钱放粮募集人手,次日又以‘为陈相公解救百姓’为名,破驻马镇大户家宅,尽屠之……”
  说到这一段,哪怕在座众人都有听闻,此时听来,仍有一种荒谬之感涌上心头。
  有人偷偷朝陈佑看去,入眼却是一副淡然面孔。
  陈佑的确很平静,这类事情他见得多听得多了。
  无论王获瑞是真心认为这是在解救百姓,还是打着这个旗号当幌子,陈佑都不会有意外。
  王获瑞结局如何,取决于亳州百姓情况,以及被他杀死的那些大户往日作为。
  “……据查,双沟镇前时已有百姓饿死道途,未闻马氏有赈济之事;驻马镇有些许双沟镇民投奔,尚未查到饿死情况,该镇亦有组织施粮……”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没有更多的信息,只能判断一个不在乎名声,一个在乎名声。
  “……至明沟镇,贼众不再引诱百姓自行加入,开始裹挟……”
  这条一出,如果王获瑞不能成事,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终于,梁关山介绍完情况。
  陈佑扫视诸官员,开口询问:“何处兵马可调集平叛?”
  “最近的有归德军。”
  白崇文最先开口。
  “归德军节度使乔匡久在太原,前些年才升调归德,当可迅速平乱。”
  “那就他了。”陈佑没有过多考虑,直接下决定,“
  紧接着,他扭头看向石守信:“钱粮可有问题?”
  “只要太府能拿出来,军备司就能送到。”石守信这么回答。
  方文韬立刻应声:“太府这边没问题!”
  哪怕有问题,他也不会在这时候说出来,等叛乱平息再哭穷。
  “好。军备司和户部一道筹算一下需要多少钱粮。”陈佑一锤定音,“你等先去罢。”
  “喏。”
  几人起身,躬身行礼。
  “下官告退。”
  议事厅的门打开再关上。
  陈佑扫视其余众人,缓缓开口:“天下不安,罪责在你我,若是有人牵扯其中,莫要怪我不留情面。”
  众人皆凛然,不敢应声。
  陈佑看了一圈,将目光放在汪弘洋身上:“上次叫御史台整顿私报,现在如何了?”
  汪弘洋不敢耽搁,连忙道:“回相公,御史台……”
  话刚起了个头,门外突然传来宦官的声音:“陈中令,诸位相公,官家有请!”
  汪弘洋闭上嘴。
  所有人都看向陈佑。
  有那么一瞬间,似乎能看到陈佑露出嗤笑,只是定睛看去,却是什么都没有。
  “既如此,我等先去,你等且在此等候。”
  陈佑这么说着,站起身来。


第七百八十四章 雷霆响彻神州惊(五)
  “相公们来了。”
  听到通秉,赵德昭端正坐姿。
  少顷,陈佑等人走进同明殿正殿。
  “参见官家。”
  “诸公免礼。”
  赵德昭表现得十分平易近人。
  陈佑却没管这些,坐下之后直接就开口询问:“不知官家寻我等过来,是为何事?”
  赵德昭摆出沉重的神情:“我听闻亳州生乱,特遣人请诸相公前来商讨。”
  “却是如此。”陈佑点点头,“正要禀告官家,都堂决议令归德军平叛,正在商讨有关平叛的其余事宜。”
  迟了。
  赵德昭神情一滞,随后声音都放低了:“既如此,平叛诸事就托付给陈师了。”
  “喏。”
  君臣无言,陈佑很快带着一言未发的相公们离开。
  从头到尾,双方都没提叛贼旗号的问题。
  回到政事堂,陈佑无视或多或少有些好奇的目光,坐下后继续之前的话题:“继续说御史台。”
  ……
  午时之前,政事堂符敕发往宋州,命令归德军剿灭反贼。
  “现在是好机会!”
  胡承约得到提醒,在都堂议事结束后,亲自前往太府,要求太府立刻筹集粮食平息灾情。
  亳州之乱,在于缺粮。
  太府有余钱余粮,但是为了明年承兑,不敢放出太多。
  现在出了亳州这事,耗费的钱粮比之前直接解决灾情还多。
  方文韬终于承受不住压力,担心继续拖下去会导致其它地方也出事,只得应下胡承约的要求。
  当天下午,户部、礼部、太府会商,决定拿出三百万缗解决本次灾情。
  同时,方文韬上奏政事堂后,太府获准强制收购粮食,但凡拒绝出售的大户粮商,皆以通贼论处。
  此事即便胡承约也没有阻拦,基本上是把坚持了两个多月的粮商大户们当成弃子。
  粮商而已,背后站着高官的自会提前避险,避不了险的就自求多福吧。
  就在三司会商时,一道中旨送至中书,天子要求加尚书令兼中书令陈佑为少傅。
  没有任何意外,陈佑直接推辞掉。
  然而让人难以预料的是,在这个消息传出之后,有人开始议论宰相封王的可能性。
  壬戌,三家私报在头版将两件事摆在一起刊登:天子加尚书令陈公为少傅;朝廷调兵剿灭自称陈公门下的反贼。
  这还不算完,在当天的报纸中还提出“陈公已拒少傅之赏,或可封王以酬功”。
  毫无疑问,当天下午,这三家私报就被御史台关停。
  但报纸已然发售出去,御史台似乎也没有追索收回的想法,就这么任由其传播。
  癸亥,天子再次发旨,要册尚书令陈佑为王!
  陈佑依然推辞。
  消息传出之后,杨子任遽然发声,奏称“首相无功无过,天子无故加赏,乱之始也”。
  其中特别提到这次亳州叛乱联系上天子加赏会让人产生什么样的联想,最后直言“敢言加赏者斩”!
  但是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
  上到天子,下到百官,都有不同的心思。
  杨子任公开奏章后,有官员开始弹劾陈佑借民乱威逼天子,另一些官员则继续鼓噪封王事。
  甲子,京中仍然存货的私报,八成都在议论封王事,这其中又有七八成支持陈佑封王。
  也就是这天,亳州传来消息,贼军在谯县被击退。
  消息传来,御史大夫汪弘洋奏请尚书令兼中书令陈公封王。
  乙丑,韩向阳、吕端、陈省华等奏请封王。
  参知政事宁强上书驳斥封王议,顿时一大波官员把宁强奉为旗帜,拼命弹劾陈佑及陈系官员。
  “他怎么敢。”同明殿里,赵德昭坐立不安,喃喃自语。
  石熙载坐在殿侧,垂首不语,假装什么都没听到。
  今天刘松鹤进京,马上就要陛见,石熙载被赵德昭特意找过来旁听。
  在等待的时候,自然提到当前朝局。
  便是石熙载,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局面有些超出控制。
  他没想到,陈系官员竟然不顾当前的敏感形势,想要真的推动陈佑封王。
  “凝绩。”
  听到赵德昭的呼唤,石熙载不能再装死,心底暗自叹息一声,脸上的表情却是坚定无比:“彼等不过是利令智昏耳,官家不必忧虑,闹得越大,天下人看得越清楚。”
  “嗯。凝绩所言有理。”赵德昭轻轻点头,神情稍微变得轻松。
  过不多时,宦官通秉刘松鹤到了。
  见礼坐下之后,赵德昭没有像往常一样问施政之地的民情,开口就是当前朝局:“刘卿入朝,如何行事?”
  刘松鹤扭头看了一眼石熙载,随后道:“回禀官家,臣入朝,所为者乃整肃朝纲。”
  石熙载闻言,适时插话:“朝局纷乱若此,未知使君如何行事。”
  “吾闻明年乃是纸钞承兑之时,若太府无钱,天下必定生乱。天子可行堂皇之事,平定天下乱象。”
  这是早有定计的事情,赵德昭和石熙载听了,不由点头。
  刘松鹤并没有到此结束,继续道:“然臣观如今之事,万民不安,官家何不出面安抚人心?”
  赵德昭与石熙载对视一眼,石熙载代为出面问道:“使君此言何解?”
  “废保民令,阻限田、定酬,天下万民必喜而从之。”刘松鹤顿了顿,缓缓道,“天下苦陈久矣!”
  好似一道惊雷割裂天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