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这些人都没有四处张望,也就没看到陈佑。
一连经过五座大殿,再次转向北行,不多时,又能看到一座宫殿。
这宦官带着陈佑从殿前走过,经过正门之时,陈佑抬头看了一眼,匾额上写着“简贤讲武”四个大字。
一直走到简贤讲武殿正门东边的一扇门外,这宦官同门外的军士说了几句之后,便转头对陈佑道:“陈司马且在东阁候召。”
“好!”陈佑点头,走进门内,宦官自离去复命。
这东阁不大,不过五丈见方。四周摆着木架,上立烛台、熏香、盆植等物,墙上也挂着些许字画。
屋内正中摆着一套桌椅,只不过桌上什么都没摆放。
一路走来,陈佑已微微出汗,当下也顾不得其它,直接走到桌旁在椅子上坐下。
过不多时,又有听到门口传来脚步声,陈佑连忙起身,却见是两个青衣宦官。
走在前面的宦官手中端着一个铜盆,胳膊上搭着一条毛巾,后面的宦官则是端着茶水糕点。
见陈佑站起来,前面那宦官立马开口解释道:“司马稍安,小的们奉命给您送来净面之物以及茶水糕点。”
陈佑点点头:“辛苦了。”
“这都是小的们应该做的。”
端铜盆的宦官将铜盆放到桌上,然后恭敬地将毛巾递给陈佑。
陈佑接过毛巾,走到桌前将毛巾浸入水中。
一瞬间直觉得心神通透、凉意透骨,强忍着才没喊出一声“痛快”。
原来这盆内盛的是冰水,正是消暑妙物!
擦了擦脸,立刻精神许多。
待陈佑洗好,宦官立刻将铜盆端走,把桌上仔细擦一遍。这时那端着茶水糕点的宦官才将手中托盘放下,把水壶、茶盏、糕点一一摆好,两人才道了一声歉退出房间。
陈佑重新坐下,盯着桌上的物事看了一会儿,突然轻笑一声。
这皇宫大内,虽说规矩森严,但这待客之礼倒是十分人性。
拿起茶壶,这才发现茶壶上也是有一层淡淡的水雾,一摸上去,一阵凉意透出。
倒进茶盏,棕褐色的汁水,尝了尝,有些酸甜。
好吧,这还是冰镇的酸梅汁。
陈佑砸吧砸吧嘴,又喝了一大口,这才拈起一块糕点轻轻咬了一口。
类似于冰皮点心,有点入口即化的感觉,吃了后只觉口齿生津,顿时又咬了一口。
只不过这茶水点心虽好,他也不敢多用,免得需要上厕所,那就尴尬了。
等在这里,左右无事,他便细细思量这次到底是何处境。
虽不知赵鸿运心中作何考虑,他这一番动作在旁人看来就是秦王失势的前奏。
想到这里,陈佑不由心中惴惴,该不会是自己鼓动赵元昌招贤练兵的举动让赵鸿运心生忌惮,所以才对赵元昌动手的吧?
不过,按道理来说,这次赵元昌先是上书求傅、友,紧接着又昼夜奔波赶回开封,这听话孝子的形象应该能树立起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召见自己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毕竟都是四品官了,总不能还没见过皇帝吧?一番考校那是免不了的。
想到这里,陈佑又想到,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赵鸿运呢?
是要战战兢兢汗如雨下,还是战战兢兢汗不敢出?
正想着,突然听到一连串不停息的脚步声由远及近,紧接着就听到几声“参见陛下”的声音。
顿时心中一凛,站起身来。
第五十六章 初见皇帝受问询
这一阵喧闹声过去,门外再次恢复平静,也没人来关注陈佑。
陈佑站在原地等了一会儿,又忍不住走到门口想要探望,想了想还是忍住,重又回到座位坐好。
这一等也不知道等了多久,终于一个身穿皂色便服的宦官走进门来:“陈司马,陛下召见。”
听到这话,陈佑如闻天籁,腾地一声站起来:“好!”
跟着这宦官出门,来到简贤讲武殿正门前,那宦官轻声道:“且在此候着。”
说完便走进殿内。
陈佑抬眼看去,只见门内是一道素色布帘,正好将视线挡住。
须臾,只听殿内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进。”
陈佑眨眨眼,整理一下衣服,然后站在原地等着宦官喊话。
好一会儿,才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刚刚那宦官掀开帘子面色不善地低声道:“司马还不入内?”
陈佑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告罪一声走进去。
掀开帘子的时候才发现这原来是丝布制成的帘子。
穿过这层布帘,还有一道珠帘。
掀开珠帘,明显能感觉到一股凉意扑面而来,给陈佑的感觉就仿佛是从室外进了空调房一般。
穿过珠帘,陈佑连忙低头快走几步,提起公服跪倒在地,膝盖向外打开。紧接着左手叠右手,拱手至地,大声道:“臣,秦王司马佑参见陛下!敬问吾皇圣安!”
说完,额头缓缓触地,停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
之前那声音道:“朕躬安。陈卿请起,平安,赐坐。”
“谢陛下!”
陈佑缓缓爬起来,这才顺势观察殿内情况。
殿内除了他以外总共只有三人,御座上的周帝赵鸿运,左首的赵元昌,以及之前领陈佑进来的那个皂衣宦官。
赵鸿运脸庞方正,目光炯炯,看上去甚是威严。
只是他此时穿了一身素色窄袍,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陈佑观察的时候,赵鸿运也在打量陈佑。
好在陈佑相貌虽不俊美,但也是中人之姿,手中有权的情况下也养成了一番气度,倒也还中看。
待陈佑坐下,赵鸿运笑问道:“前次子美攻南平,便是你擒下的高保逊?”
陈佑当即打起精神回道:“回禀陛下,正是臣所为。”
说完,他连忙解释道:“其时臣父已逝于南平归州任上,秦王大军围城,然臣之主官尚欲构陷于臣。恰逢时任节度支使赵普入城说降,臣便举义旗弃暗投明。”【1】
“哈哈!弃暗投明,这个词用得好啊!”赵鸿运畅快一笑,“听说你名字就来自于尚书?”
“回禀陛下,臣之名字乃是取自《尚书·多士》的‘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这一句。”
提到这个,陈佑算是明白,自己这名字又加分了,不由暗自感激那没见过面的“父亲”。
只能说,起名字也是个技术活。正常情况下,似陈佑这等没什么名气的中高级降臣,一般都是给个闲差养起来,比如黄世俊就是。
但是架不住陈佑这名字讨巧啊!
偏偏国号是“周”,偏偏名字可以和“我有周佑命,将天明威”挂上钩,偏偏文章叫《多士》,偏偏又出自《周书》。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气运之隆,恐怖如斯!
赵鸿运见陈佑一脸严肃认真的样子,不由摆手道:“呵呵,不要太严肃,就是闲聊。”
说着,赵鸿运看向赵元昌道:“听子美说,你临时治理一阵归州,你觉得是这行军打仗难啊,还是这梳理民政难?”
陈佑心头一跳,沉吟一番回答道:“好叫官家知晓,臣以为,这民政有民政的难处、军事有军事的难处,都是干系万千性命,不得不慎重。”
听到陈佑这么回答,赵鸿运不由指点着他道:“你啊!倒是会耍花腔,两边都不得罪。”
接着,他转头看向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赵元昌笑问道:“这陈将明在大哥身前可也是如此?”
赵元昌老老实实答道:“爹爹,将明性子一向慎重,颇得中庸之义。”
没想到赵鸿运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哭笑不得道:“你啊!我听说陈将明乃是你的爱将,此时不正该说些好话?”
听见父子两的对答,陈佑当即插话道:“殿下虽嘴上不说,然却不因臣为降将,对臣信重有加,甚肖陛下,英武果决让人心折!”
这番话中,最重要的就是“甚肖陛下”这四个字。
历史上也不知道有多少太子皇子因为“不肖父祖”而丢掉皇位,可见有一个血脉和思想的双重继承者对皇帝的吸引力有多大。
果然,听到陈佑的话,赵鸿运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又是一番对答,赵鸿运这才道:“就到这里吧,陈卿在京中可有住处。”
陈佑还没回答,赵元昌就道:“启禀爹爹,将明这段时间可暂住儿子府上。”
赵鸿运点头道:“我也有此意。”
说着,他看向陈佑笑道:“不过陈卿你这段时间可要学好礼仪,免得出啥纰漏!嗯,平安,秦王府众人的礼仪你寻人负责一下。”
最后一句却是对那皂衣宦官说的。
那宦官应了一声:“官家放心,小的知晓。”
陈佑听了这话,却是一脑门子官司,这又要学习什么礼仪?最近又没什么大的节庆啊!莫不是因为荆王大婚?那关秦王府何事?
心中思绪乱飘,嘴上还是恭敬地应下。
赵鸿运点点头:“大哥离京也不短时间了,先去看看你娘娘。平安你安排人把陈卿送到秦王府上。”
这就是送客的意思了,陈佑暗自思量自己的应答没什么问题,这才松了口气。
相似小说推荐
-
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起点VIP2021-08-15完结张俨穿越到雁门马邑的一个小士族家的嫡子身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丈夫生于...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