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欺世盗国 (司史)


  反正解释权在陈佑手里,更何况相比于身边人被驱逐出城凄凄惨惨,留下来过安稳日子的那些人心里一下子就安定下来。不少人甚至还觉得这些“不稳定因素”被驱逐出城对留在城里的所有人都有好处,这是大大的善政!
  就这样,当陈佑宣称要整修城墙、城门的时候,被征召的民夫一个个尽心尽力,生怕自己被误认为是要对周军不利。
  陈佑之所以敢花两三天来做这件事,是因为戴延康等人出兵缓慢。
  从江州都昌出发的兵马正好遇上陈佑派去湖口戍的队伍,遭遇战被击溃。饶州得到消息就很迟,主要精力还放在支援南昌府上,会不会派人来彭泽都是两说。
  最后剩下的池州,就能看出细作们的努力了,水军不太好插手,但马步军从准备出发开始就状况频出。先是有幕僚说彭泽不在池州境内,戴延和身为池州刺史,不能带兵进入彭泽;紧接着是出发之时大纛“被风吹折”,预示着出兵不详;再之后几乎每天都有军兵病倒;最后是晚上扎营时发生营啸。
  也幸亏戴延和对家族认同感十分强烈,为了戴家江山敢拼命,非但没有被这接二连三的事情吓回去,反而渐渐发现其中有人在捣鬼。虽然没能抓住所有捣鬼的人,但也是砍了不少脑袋,鲜血刺激之下,终于能够顺顺利利朝彭泽进军。
  然而就这关键的两三天,让陈佑得以清理完彭泽城,不说把这个小城打造得固若金汤,但至少坚守一段时间没问题。
  十月十九日,卢仲彦于樵舍镇击败宋军。
  十月二十四日,在小孤山和彭浪矶步军的协助下,水军击沉两艘池州水军战舰,同时逼迫一艘搁浅,一艘投降。在此之前湖口戍也被拿下,自此宋国水运粮道再无阻碍。
  二十五日,鄱阳山水战,周军失利,退往钓矶山。
  同日,在滞留江州的戴和裕的帮助下,潘美兵不血刃地进入浔阳城。
  二十七日,陈佑令江陵水军暂时归入宁强手下,调驻守湖口戍的兵马回军夹击戴延和,令潘美部分兵接管湖口戍、其余大部南下德安、建昌,支援卢仲彦。
  此时吴越军还在跋山涉水地赶路。
  二十九日,陈佑于彭泽击败戴延和,因用兵过于保守,未能擒杀敌方主帅。
  就在这一天,陈佑收到庐州的消息,庐州几家大户被剿灭,鞠兴达现在在清洗参与灭宋战事冯外间房人员。
  逼得鞠兴达在战事尚未结束时展开清洗,应该是情况十分严重。
  不过这对陈佑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现在正是用人之时,陈佑手底下的细作有一些就被鞠兴达吸收进外间房,甚至因为刘河等人的帮衬而立下功劳获得重用。
  比如在清剿擩山寨子的时候,没有擒住邢路,反而让他跑回了舒州,最后顺藤摸瓜扯出几个参军事和县吏。
  十一月五日,黄通在鄱阳击败敌军,生擒宋饶州刺史。
  六日,扬州大都督、魏王赵德昭抵达南昌城下。
  在陈佑等人抵达之前,潘美卢仲彦组织了一次试探性攻城,没有取得什么成果。因此当陈佑抵达之后,立刻命令除了留必要人马围困南昌外,其余各部四散开来夺取新吴、高安、丰城等县。准备把南昌所在的这一片不大的平原全部握在手中。
  在十一月中旬,白崇文、钱弘俶先后在江宁、上饶击败宋军。白崇文收到的命令是立刻来南昌支援,而钱弘俶这里则是让皇甫楠带领大部兵马进攻抚州,他自己则是赶往南昌城下拜会魏王以及庐帅
  十一月十六日,同宁强缠斗不休的宋国水军因为戴和裕的劝说而投降周国。
  城外大营,一众将校端坐在中军大帐里,等待陈佑的吩咐。
  围困南昌已经半月有余,数万大军不能一直在这里耗着,陈佑必须拿出一个主意来。


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战定江南(四)
  南昌城外中军大帐,赵德昭坐在主位,陈佑的位置依然是斜着摆放。
  帐内包括潘美、宁强、卢仲彦等在内,全都是这次攻宋军队的将领,就连吴越王钱弘俶和宋王子戴和裕也在——而且两人还是在最前面的两个位置。
  陈佑见到戴和裕之后,直言如果戴和裕想要王位,必须立下足够大的功劳,否则凭一个叛乱藩王次子的身份,不被论罪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偏偏戴和裕觉得陈佑这话特别真诚、特别为他着想,于是一面感谢陈佑的提醒,一面拍着胸膛保证一定会同城内里应外合打开南昌城门。
  南昌原先不是雄城,可毕竟是宋国国都。戴和裕迁都之后,王宫都没怎么修建,首先盯着的就是城墙、护城河。
  南昌地理条件本来就很好,“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这句话不是夸张而是事实。地理条件优越,加上戴和裕的精心经营,原先不是雄城,现在也成了雄城。
  陈佑来之前,卢仲彦试探这攻城,陈佑来了之后,又令其余将领试探攻城,可惜全都以失败告终。
  没办法,不可能把几万兵马堆在南昌城下,便把人撒出去攻占要地。
  前线是打着长期围困的想法,可朝廷中枢不赞成,这不,官家敕令到了,要求淮南道行营都部署赵德昭尽快拿下南昌城。
  这敕令实际是政事堂和枢密院签发的,只不过以官家对朝政的掌控力度,能以敕令形式发出来的命令,肯定是得到了他的认可。
  “长史,可以开始了。”
  听见赵德昭的话,陈佑点头,看向人群之中的鞠兴达:“鞠兴达,城内目前是什么情况,能知道么?”
  浑身上下都弥漫着疲惫气息的鞠兴达一个激灵,连忙回答:“回禀节使,城内巡查严密,只能偶尔传出一二话语,难有具体消息。”
  这话一出,一干将校脸上都露出嫌弃的神色。
  不同于陈佑手底下那些人发展下线十分谨慎,要经过多方考察,鞠兴达负责淮南江南一带谍报工作后,为了尽快出成绩,手下人马扩充迅速、良莠不齐。拿钱不干活都是小事,还有人不去正经打探消息而是瞎编乱造,更有甚者是别人家的探子。
  这些将军校尉领兵打仗,不怕你说没消息,就怕你给出错误的消息。
  在先后三个人因为错误的消息兵败之后,这些将领不待见鞠兴达也说得过去。不过鞠兴达也学乖了,得到任何一个消息,他都会多方验证,以免再次出错。就好像南昌城里的消息,他不是没收到,只不过没有其它来源印证,他不敢说。
  陈佑有些失望,他手底下在南昌城里只有几个底层的细作,别说接触不到重要消息,就是偶然得到什么消息,在城内如此戒备之下也别想把消息传出来。
  至于戴和裕,他根本没在守城将领中看到他熟悉的人,陈佑猜测可能是戴延康得知他投周之后把同他亲近的将领官员全都投入狱中了。
  心中带着些遗憾,陈佑开口:“看来是寻不到捷径了,那就议一议强攻南昌城,可有希望?”
  “南昌城内兵马充足,若是粮草不缺,物资完备,一两个月内难以建功。”说话的是潘美,“除非朝廷增兵,不计代价之下或可早日破城。”
  “南昌城现在陆上仅余三处城门,且城门处皆修筑瓮城,外又有护城壕沟,若城内一心守城,强攻难度太大。”
  ......
  一干将校的发言核心就一句话:想要强攻,就要做好伤亡惨重的准备。
  突然,王辉高声道:“我等何不强征庶民蚁附攻城,如此可减少正兵伤亡!”
  这话一出,军帐内瞬间安静下来,针落可闻。
  强征庶民攻城,不是没人想到过,但想到的都没说出来,无它,此举有干天和。不论是提出这个建议还是实施这个方法,名声只会比屠城稍微好一点。
  陈佑没有任何犹豫,反应过来后立刻就否定了这个提议:“此地黎庶皆为大周子民,不可扰民生息。”
  “大都督,陈长史,若只是壕沟的话,末将倒是有一计!”
  站起来的是钱弘俶手下的一个将军。
  “顾将军且说来听听。”
  “我等有诸多投石器械,末将以为可编筐填土,用投石机投进壕沟,如此无须手下兵马冒着箭雨滚石背土填沟。”
  “可以一试。”陈佑略一思忖便定了下来。
  若是这个法子可行,就可以避过一个容易造成巨大伤亡的障碍。
  “大帅!卑职认为没必要只盯着陆上城门,西南角不是有一座连接赣江的水门么,或可用火船烧毁城门抢入城中!”
  陈佑微微颔首,但宁强却提出反对意见:“城门门板乃是硬木,又久浸江水,火势恐难骤起。待城门烧毁,怕是城内军兵已经聚集。况且水门除去木门,尚有铁栅栏阻拦上下,便是烧了木门,一时半会也难以进入。”
  陈佑皱眉思忖,突然问道:“能否潜入水中破坏铁栅栏?”
  “具体情况得派人去看过才能知晓,不过即便可以,难度也很大。”
  “此事你安排着,把情况摸清楚。”陈佑对宁强说完这句,目光转向钱弘俶:“顾将军既是大王部下,投土填壕之事便交由大王如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