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挥剑
多到了什么程度?多到了就连李承乾这样的钓鱼白痴,都能钓上来十几条的程度! 瞥了一眼李承乾鱼篓里的鱼,李纲笑道:“看你得意的样子,这是鲤鱼,是不能吃的,你没看那几个厨子都把钓上来的鲤鱼放回去了?” “啊鲤鱼不能吃?” “自然不能吃,别忘了你们皇家就姓李,所以武德年间,就有禁令不许吃鲤鱼。” 有老先生的解释,李承乾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就跟明朝禁止民间养猪杀猪卖猪一样,感情要是姓“仁”的当了皇帝,儒家还要更改典籍了? 鱼竿又动了动,李承乾把鱼扯上来,毫无疑问,依旧是鲤鱼。 毫不犹豫的把鲤鱼扔进鱼篓,李承乾无所谓道:“鲤鱼也是鱼,凭什么就不能吃?您等着,明天我就上书给父皇,要求解除禁令。鲤鱼这玩意儿能吃,繁殖能力也强,这么下去天下河塘就都要被它占领了。当初我还疑惑长安有八水环绕,怎么还有人吃不饱,原来是这个原因。” 李纲呵呵笑道:“小子,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你觉得你上书跟你父皇讲,你父皇会同意?信不信?你的奏折,连中书都通过不了,在房玄龄那一关,你的奏折就会被扣下。这么幼稚的事情,你也干的出来?” 看着老先生笑呵呵的样子,李承乾就知道,自己又被当成笨蛋了。 好多在他自身看起来天经地义的事情,到了别人的眼里就要变味道。身在大唐的他,就像狼群里混进的哈士奇一样格格不入。 虽然有老先生的劝说,李承乾还是打算回去就试试。 劝说李家的皇帝吃鲤鱼,特别是上书的是同样姓李的太子。 这样的所为,并不会招来太严重的处罚,也能降低所有人对自己的印象。 简直不要太爽。 看着李承乾似笑非笑的样子,李纲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晚上,士兵们的伙食是管饱的小米饭和鱼汤。 没办法,钓上来的鱼虽然不少,但是均摊到两千人份上,就什么都不是了。无可奈何的厨子,只能把鱼肉都剔下来,剁成肉糜用来熬汤。 但是别说,这样弄出来的鱼汤滋味还不错。虽然没了正午那大块的猪肉,可是士兵们依旧吃的有滋有味。饿惯了,哪怕吃饱饭都是一种享受。 跟士兵们不同,领头的几个人吃的是小灶的炖鱼。 桌子上有两个大盘子,一个盘子里是普通的炖草鱼,另一个盘子里则是李承乾那四不像的红烧鲤鱼。 李靖每样都尝了尝,对四不像的红烧鲤鱼推崇至极。但是得知这是鲤鱼后,虽然他没有跑到一边抠嗓子眼,可是脸色也变得格外难看。一直到吃饱饭,都没再动一筷子。 李纲已经八十岁,是随心所欲的年纪,但是对于红烧鲤鱼,也是浅尝辄止。 相比之下,李泰和李恪就没那么多的顾虑,兄弟俩争抢的不亦乐乎。 看到了李靖和李纲的表现,李承乾终于对“皇权”这两个字有了一点理解。 皇权就是天权,虽然不是无法无天,但是也沉重无比。沉重到,就连李靖这样的开国国公,都不敢招惹半分。 回想一下看过的穿越剧,李承乾不由得对里面的主角敬佩万分。那是得多大的心,才敢在皇帝面前瞎蹦哒? 皇子是注定不能离开皇宫太久的,深夜,有信使自长安而来,催促李承乾和两个兄弟尽快回皇宫。虽然没规定回去的时间,但是这个时候明白人都知道自然是越快回去越好。 河水边的夜晚还是挺冷的,不过这个温度盖着裘皮被子却正好。 好好的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用不着长孙宝庆叫,李承乾自己就清醒了过来。 穿衣、洗漱,用不着假借他人之手。当李承乾准备好出门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一身短打扮的李靖。 李靖双手都握着宝剑,见李承乾出来,直接把其中一把丢给了李承乾道:“殿下,今日起负责殿下武艺的就是微臣了,请殿下随我来。” 拿起沉重的宝剑,李承乾紧紧跟着李靖出了兵营,在他身后,两个侍卫自然而然的跟上了。 兵营的外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埋好了一截成人胳膊粗的木桩,李靖站到木桩边,抽出了宝剑,指着木桩说:“从今天起殿下就对着这个木桩挥剑吧。” “只是挥剑?” 李承乾的武侠梦顿时破灭了,还以为李靖要教他一套剑法什么的呢。 李靖点了点头:“就是挥剑,怎么挥剑,挥剑多少次,都由殿下自己决定。但是,达到让微臣满意的程度,得是这样。” 说完,也不见李靖摆什么架势,就快如闪电的出了一剑。 仅一剑,胳膊粗的木桩就被斩去了一截,剩下的部分,跟李承乾差不多高。 弹了一下剑身,然后双指捏着剑锋整体滑动了一遍。 出乎李承乾意料的是,斩断了胳膊粗的木桩,李靖的剑却没有一点卷刃。 厉害了! 看了李靖的秀,李承乾顿时信心满满,抽出剑,双手握着剑柄朝木桩挥出了一剑。 当的一声,木桩纹丝不动,李承乾却被震的双手发麻,手里的剑险些就掉下去了。 木桩的结实没有一点掺水,宝剑的重量也没有一点掺水。不管是木桩还是这把剑,都不是现阶段的李承乾能够征服的。 另一边,李靖已经把剑交给了那两个侍卫拿着,双手抱怀的看着李承乾。 咬咬牙,李承乾又握紧了宝剑,一剑砍了下去。 在他全力以赴下,这一次宝剑终于在木桩上留下了一道痕迹。 也只是痕迹而已。 看到李承乾的动作,李靖出声提醒道:“殿下,剑是用来挥和刺的,不是用来砍的。如果剑适合砍的话,还要刀干什么?与其只用剑的一面锋利,还不如换一把刀实在。不如,微臣给殿下换一把刀来?” 听出了李靖的嘲讽,李承乾咬着牙说:“不用!” 刀哪有剑帅,既然李靖明显是用剑的行家,改而练刀不是舍本逐末了? 缓了缓,李承乾再次挥剑,却再一次被震的倒退。
第66章 所谓的武功
一剑砍断胳膊粗的木桩,看李靖举重若轻的样子,简直就像没怎么用力。但是,随便找一个普通成年人,恐怕都做不到。 一剑一剑的挥出去,李承乾的双手已经彻底麻木。 看出来了,李靖这厮给他定下的这个目标绝对是毕业级别的。什么时候他能不借助外力一剑砍断这个木桩,恐怕已经到出师的程度了。至于大腿粗的木桩?用刀恐怕都没可能。 看着李承乾咬牙一次一次尝试的样子。李靖满意的点了点头。当太子的武艺老师,最怕的恐怕就是太子的反抗了。 作为储君,除了皇帝皇后师长以外,别的人都没有直接教训他的资格。而他尽管是卫国公,但是太子反抗的话,他也无计可施。 不过,太子显然是吃苦的那块料。他的儿子李德謇和李德奖,挥剑练习,一开始还需要他逼着才行。可是太子,用不着逼迫,自己就能坚持练习。 有读者提醒我把李靖的弟弟安成儿子身份了,赶紧复查,才发现自己犯了这错误。作者码字的时候,有印象或者印象深刻的,就不会去费劲查资料,所以难免会失误。但是,读者指正后作者会立刻更改的。 孺子可教啊!这个世界上前人能达到的成就,后人只要肯奋斗,那就一定能达到。怕的,就是受到一两次挫折就气馁、中途而废的人,这样的人就算天赋超绝,也注定一事无成。 一直到朝阳升起,两条胳膊酸疼的提不起剑,李承乾才结束了自己的晨练。 那个木桩,上面多了很多的痕迹,每一个印记,都是李承乾全力以赴的证明。 侍卫上前接过了李承乾手里的剑,扶着他回军营吃早餐。 在全天下普遍一天两顿的现在,太子亲率的军营能够一天三顿,可以说是无上的享受。 吃过早饭后,士兵们又开始了训练。在李靖给他们分出队伍后,用不着于泰监督,他们自己就开始了攀比。只有竞争,才能激起所有人的上进心。 “军营里的训练就是这个样子了,除了对身体的锻炼外,横刀等武器的练习于泰就能主持,太子殿下还是尽早回长安的好。” 亲眼见识了这些士兵的训练场景后,李靖心里已经有了估摸。军营的训练是枯燥无味的,与其守在军营浪费时间,不如先让这些士兵自己训练着。等出了一些成果,再训练他们的战阵配合也不晚。 李承乾点了点头,决定今天就回长安。东宫虽然萧条无趣,但是,现阶段以他的年纪和身份,也只有老实住在里面。 吃过早饭,太子车驾便离开了军营。军营这里没什么需要亲力施为的,反倒是老先生的课业,已经挺了好几天了。 回到东宫后,不仅李承乾要上课,李泰和李恪也成了老先生的学生。 教惯了李承乾,李纲对李泰李恪这两个新学生格外不习惯。 同样是一篇古文,李承乾只需要他粗略讲解一点,就能弄懂,甚至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但是李泰和李恪,总要他把道理掰碎了,还要有李承乾在一边解释,才能学会。 讲道理,李泰和李恪也不笨,孔颖达也不止一次的夸奖他们俩伶俐。但是,聪明的孩子在天才的孩子面前,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托李泰和李恪的“福”,老先生终于又体会到了为师的焦躁心情。 回到东宫后,李承乾就过上了制度式的生活。 只是每天早晨,负责对他训练的变成了李靖。 李靖依旧没有干涉的意思,每天都是坐在一边看李承乾挥剑斩木桩,一直到他精疲力竭后才离去。 一直用剑斩木桩,一天两天的还能坚持,时间久了,就是李承乾都没了耐心。 剑因为卷刃的原因,已经换了三把,木桩却还是那个木桩,除了痕迹深了好多外,并没什么变化。 托那个一厘米深的痕迹的福,现在挥剑反而比以前更难了。 当一厘米的痕迹变成两厘米的时候,秋日已经远去,天气明显的冷了起来。 只有几摄氏度的清晨,李承乾虽然身穿一身里衣,但是依旧浑身热气氤氲,那是他身上的汗水。 照常的一天,等到李承乾连剑也拿不起来后,李靖才点点头,准备回家。 “卫公,我已经用废了三把剑了,您让我这么干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见李靖又是一言不发的要走,李承乾只能叫住了他。 一剑斩断木桩,很明显,根本不是现阶段他能做到的事情。 每天这么枯燥的锻炼,至少也得有一个坚持的理由吧。 本来要走的李靖听到李承乾的声音,微笑着走了回来。 事实上,两个月前,他就已经等着李承乾发问了。迟了两个月,简直让他难以置信。 捡起一根木棍,李靖指着李承乾道:“出剑。” 李承乾愣了愣,随即深吸一口气,用刚积攒的一点力气用力挥出了一剑。 面对李承乾的一剑,李靖快速的一棍抽在剑上。他的力气很大,大到李承乾感觉就像是一剑斩到了巨石上,本来麻木的胳膊居然传来了痛苦的感觉。 看着连连后退的李承乾,李靖笑道:“感觉如何?” 感觉如何?李承乾有点懵。 丢掉棍子,李靖悠然道:“其实不管是用剑还是用刀,首先要学的不是什么招式,而是握紧武器。二人交战,若是一人手里的武器被震落,岂不是直接就分出了胜负?持剑的感觉,没法教导,只能靠拿着武器的人自己琢磨。在微臣的反击下还能握紧武器,这就是太子殿下这两个月来的收获。” 原来是这样啊! 看着自己握剑的手,李承乾心里稍稍有了一点自豪感。 走到木桩边,摸着上面两厘米深的痕迹,李靖笑道:“其实,用剑根本没有什么招式可言。跟大开大合的刀不同,剑需要的是轻灵,什么时候殿下能每一剑都斩在这个痕迹上,那么对敌的时候,也能准确的斩中目标。就算敌人穿着铠甲,殿下的剑也能从盔甲的缝隙伤到他的四肢或者咽喉命门。” “这就是武功?” 李靖认同道:“没错,这就是武功。其实,一般的百姓还是把武功给神奇化了。两人战斗,比拼的就是力量、速度、耐力和经验这些。而这些,殿下不是每天都在强化吗?”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
-
空战之王 (指留香) 起点VIP2021-08-12完结淞沪会战,中国空军协助【八佰】勇士血战【四行仓库】,主宰【四行仓库】上方的天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