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养自己的兵
来到众人面前,李靖接过家将递来的毛巾,擦掉了虚汗,认真道:“确是练兵之术,虽然另外的器材没有组装起来,可是观其图纸,就能推导出作用来。用这些器材锻炼出来的士兵,绝对不输陷阵营、虎豹骑之类的军队!” 就在武将和皇帝都兴奋起来时,李靖却又是话锋一转:“但是同样的,这样的锻炼最是耗费体力。只吃米饭的话,人是经受不住折腾的。至少,太子的练兵之术,短时间没法推广到全大唐的军队。” “这样啊。” 李世民摸了摸起了胡须的下巴,就在李靖对太子的练兵之术发出肯定的时候,他已经梦想着带领这只军队征战到天尽头了。可是,后来的话,却泼了他一盆冷水。 难怪吕布的陷阵营、曹操的虎豹骑人数都不是很多。 试想,就算朝廷亲自出钱,又能培养出多少这样的精锐来?更何况,以现在府兵的制度,推广起来并不一定会成为好事。 看到老爹在摸下巴,李承乾顿时有点慌。 这混蛋,该不会是在琢磨着杀人吧! 看看那些无助的工匠,李承乾赶忙出声道:“父皇,儿臣对此事有所安排,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世民回过头,再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说:“但讲无妨!” 李承乾指着工匠们,说:“这些工匠,都参与到了器材制作中,可以说,他们已经有所经验了。既然父皇担心泄密,不如干脆把他们列归将作监统辖,今后再制作,也全部委托给他们。儿臣的亲兵,也可以脱离府兵制度,作为介乎府兵和家将之间的存在,不再回家务农,接受统一管理。而练兵之术,推测不如亲眼所见,且待儿臣这些亲兵锻炼出成果来,再接受父皇的检阅如何?” 一口气说完,李承乾希冀的看着老爹。他是真怕这位突然脑子一抽,来个保密措施什么的。 惊诧 错愕的表情出现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他们没有想到,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太子居然已经有了全套的安排。 脱离府兵制度,成为介乎府兵和家将之间的存在? 将这些工匠收归将作监统辖? 如果不是清楚的知道太子只有七岁,他们都会怀疑这是不是房玄龄做出的安排了。 再想想自己家里同样是六七八岁、还在让先生发愁,吹着鼻泡傻笑的孩子。 皇家的血脉,就真的这么强大? 李靖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他第一个点头,道:“这样的安排不错,微臣附议。” 陆陆续续的,众武将也跟着附议起来。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道:“就这么安排吧,暂且定下三年的期限,三年后,朕就带着玄甲军,亲自检验这支队伍的成果。” 玄甲军,是李世民亲自组建起来的军队,全军不过四千余人。不管是虎牢关大战还是追击薛仁杲和刘武周的时候,这支队伍都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战斗力。 跟李承乾的练兵方法不同的是,玄甲军的强大,主要体现在装备和战术上。玄甲军人马都身披全甲胄,虽不至于刀枪不入,但是箭雨中钻来钻去,却不会损失太多。战术上,玄甲军有自己独一套的作战方法。秦琼、程咬金就曾是玄甲军的一员,作为队长一样的人物统领士兵。各队彼此之间分立作战,却也能合作突袭。哪怕此时已经是大唐建立的第十年,可是玄甲军的赫赫声名依旧让所有人敬仰。 用这么一只军队来当作对手,您还真想的出来! 虽然腹诽着,但是李承乾还是点头答应下来:“必不叫父皇失望!” 李世民哈哈大笑,似乎是用怜悯的眼神瞅了李承乾一眼。 可见,对于自己的玄甲军,李世民是信心十足。 一边的房玄龄适时的笑道:“陛下与太子因此相争,想必是天下人都乐得看到的场景啊!” 众人都随之大笑,昨日留下的心翳都消散了不少。 突厥,也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也就是大唐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否则,鹿死谁手还未必可知! 有房玄龄在,相关的制度很快就制定了出来。 太子亲兵的两千人,得到了“太子亲率”的封号,于泰依旧是太子亲率的将军,而下属的各个职位,却由李承乾说了算,只需要到时候到兵部报备一下就行。亲率士兵脱离府兵制度,当兵,变成了工作的一种,不到休假的时间,不得擅自回家,违者斩首。不过相对应的,他们也比别的府兵多出了一项福利,那就是兵饷。可兵饷是多少,怎么分配,房玄龄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说是故意没有制定出来。 如今太子的私房钱得以公之于众,没人不对太子的小钱钱眼馋。怎么说呢,太子用自己的钱养自己的兵,理所当然嘛! 至于参与到器具制造中的工匠们,则正式被将作监收编,具体如何改编,还得结合实际情况,跟将作大匠阎立德商量后再做决定。 本来惶惶大乱的工匠们,没想到这次居然不是祸,托太子的福,他们的地位居然又一次得到了提升。同样是工匠,在将作监任职的工匠,名声上比普通的工匠不知道好了多少。 吓退了突厥来犯军队,得到了练兵之法,皇帝这一次离开长安的一天,堪称心满意足,甚至连托赖找借口多停留一会儿都没有,直接起驾回宫。 皇帝走了,府兵散了,但是禁军却留了下来。等太子军营的设备建造完毕后,他们还要“护送”这些工匠回长安,到将作监报道。 面对着两千兴奋等待公布兵饷的士兵们,李承乾无奈至极。 对,东宫的钱财皇帝是没了兴趣了,但是,该死的房玄龄却只口不提朝廷拨款的事情,是打定主意让他自己养自己的兵了。 看着这群普遍十几岁的少年士兵,李承乾知道,他们已经是各自家庭里的重要劳动力。如今取消了他们耕作的权力,他们的兵饷几乎就是一家子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了。 站在于泰准备的椅子上,李承乾严肃道:“孤跟你们说,那房老头,根本不想让朝廷拨款,是打定主意让孤自己花钱了。但是啊,对于自己的兵,孤从来不会吝啬。咱们说好了,以一人一年的口粮为基准,孤最少让你们得到三人份口粮的兵饷。而且,只要你们训练刻苦,孤还会增加奖励。孤想,这样的标准,已经不低了吧?” 出乎李承乾意料的是,这两千士兵,居然齐刷刷的双膝跪地,齐呼“原为太子效死”! 从几个都喊破音的家伙来看,他再三衡量之下,选取的大概是中等的标准,似乎是太高了点?
第52章 缺钱怎么办
一边的于泰忍不住开口说:“殿下,如今百姓艰苦,好多人家连一天两顿稀粥都吃不上,只能采集野菜度日。三人份一年的口粮,足够保证他们家里不会有人饿死了!” 李承乾抬头望天,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个该死的年代。 一群士兵,只是因为家里不会有人饿死,就哭喊着要拿命效忠了? 饿死? 世道,真的太艰难了啊! 等呼喊声消弱了后,李承乾伸出三根手指,认真道:“三天,孤只给你们三天的时间。你们可以拿着孤给你们的赏钱和这个月的兵饷,回家探望亲人。接下来,没有要事,孤不会轻易给你们假期。孤要你们用全部的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战力。知不知道,制作约定的时候,父皇是用怜悯的眼神看着孤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他并不看好你们。三年的时间,孤想来已经足够了。到时候,只要你们能把父皇的玄甲军打趴下,孤承诺,给你们的家人重建房子,而且是砖瓦房!告诉孤,你们有没有信心?” “有!” 在李承乾这放在后世涟漪都惊不起来的演讲过后,太子亲率的士兵们恨不得把自己的嗓子都喊破。 多么强大消息啊!太子居然承诺给他们的家人翻修房子?还是砖瓦房?此时此刻的他们恨不得立刻找到玄甲军的驻地,将他们连人带马的痛揍一顿。 看着疯狂了的士兵们,李承乾汗颜无比。得,看样子唐朝人对演讲没有什么免疫力,只是承诺盖房子,就让他们一个个的青筋暴起,几欲任督二脉爆炸而亡。 指指军营出口,李承乾道:“现在,你们三天的假期开始了,三天后,孤要在这里看到你们满员的出现,没有出现的,以后都不用再进来了。” 很奇怪,李承乾话音刚落,士兵们并没有去铜钱车那里领取兵饷和赏钱,而是一窝蜂的跑到了工匠那边,帮工匠干活起来。 于泰轻声笑道:“看样子,他们是想提前让训练场建造完成啊。” 说完,于泰又嘿嘿笑道:“殿下,莫怪末将没有提醒您,您做出的承诺,可需要大把的铜钱来完成啊!仅凭您在将作监的那一点分成,恐怕不足以完成这些事。” 轻蔑的瞥了于泰一眼,李承乾冷哼一声,连话都懒得说。 钱不够的事儿,还用得着你这个憨货提醒? 别说兵饷、盖房子了,就是这两千人今后训练途中的消耗,就是一大笔开销。 想要维持这么剧烈的运动,蛋白质、维生素,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得补全乎喽!仅凭轮椅桌椅等东西的分红,已经有点杯水车薪的感觉了。毕竟,将作监制作的东西,主要的售卖范围还在长安城内,因为担心榫口进水开裂的原因,外地的商人根本不会选择进货拉到本地售卖。而阎立德,显然暂时没有开分店的意思。 不能指望将作监,只能想想别的财路了。 跳下椅子,李承乾很自然的走到了李纲的轮椅后,推着老先生朝马车走去。 军营的事情可以交给于泰,现在对他而言,重中之重的问题是先去赚钱。 缩在轮椅里小眯的李纲,感觉到推轮椅的是李承乾后,才又闭上了眼睛。 当师徒俩人登上马车后,李纲才笑道:“知道钱财来的不容易了?之前见你为将作监的分红沾沾自喜时,老夫就像提醒你一句。现在接了这么个重担,感觉到力不从心了吧?老夫家里还有那么一两个店铺,你跟安仁说一声,把老夫家里的钱财先拿过来应急吧!” 李承乾看着那张满是老人斑的脸,很是感动。这就是李纲,李老先生。突厥来袭的时候,老先生也只是奉劝了一句,见劝谏无果,便选择了跟弟子同生共死。 现在也是一样,看到他的困境,老先生只是稍加指责,而后直接拿自己的全部家财作为助力。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师生情了,老先生给他的感觉,更像是错过时代的好朋友。 嘿嘿一笑,李承乾满不在乎道:“钱财而已,弟子想要,有无数的方法可以获取。您且看着,用不了两个月,弟子就能凑齐军营这边需要的花费,您信不信?” 李纲睁开眼睛,认真的看了李承乾两眼,最终还是选择了不信。 没有看到老先生肯定的目光,多少让李承乾有点心伤。 伸出一只手,李承乾满不在乎道:“李师,不如咱们属师徒俩打个赌吧。弟子若是赢了,您把您的那架古琴送给弟子如何?” 李纲的古琴,只是取来给他见识过一次。这古琴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头了,老头子视若珍宝,甚至打算死后将古琴作为陪葬带走,根本不打算给后人留下。 李纲满不在乎的也伸出手:“赌了,若是老夫赢了,你小子就老老实实的跟朝廷求援。暂时放下面子不算什么,一直太自傲,就是你最大的毛病。” 李承乾点头,一老手,一小手击掌三次,敲定了这个约定。 马车回到了长安,将老先生推到卧室休息后,李承乾立刻叫来了东宫的宦官“方胜”。 老方胜曾经是皇宫的采办宦官,对长安的各处都格外的熟悉。 叫来方胜后,李承乾认真道:“方胜,孤知道,你精通长安各处的商品售卖,知道各个领域的大商人。现在,孤准许你出宫,将孤要的人都叫到东宫来。” 方胜立刻点下头,拿起桌子上的纸笔,开始记录李承乾说的一个个商人种类。 平康坊永盛酒坊 平康坊作为长安的红灯区,论酒水的消耗,堪称全长安第一。而永盛酒坊,则豪迈的占据了平康坊酒水消耗的八成以上。 永盛酒坊背后虽然是梁国公房玄龄,但是它能够占据这么大的份额,凭借的不是关系,而是自身的酒水质量。 喝过永盛酒坊酒水的人都知道,满长安,再也找不出一家能跟永盛酒坊一较高低的酒家了。就连皇宫,都时不时的到他这里来采办。 作为永盛酒坊的大掌柜,赵永盛早就不做明面的掌柜,而是隐退幕后,开始享受自己的半退休生活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明第一吏 (纸花船) 纵横VIP2021-05-23完结山村小人物一脚踏进了大明官场,成为了县衙里的一个小小捕快!玩弄人心,堪破毒计,出身寒门,...
-
空战之王 (指留香) 起点VIP2021-08-12完结淞沪会战,中国空军协助【八佰】勇士血战【四行仓库】,主宰【四行仓库】上方的天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