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第41章 清晨
  在一群“初高中毕业生”里,偶然混进一个“博士生”,大抵就是现在的情况。  李靖作为韩擒虎的外甥,得到了舅舅的悉心教导。别的将领只会计算敌我战力以多欺少以强欺弱的时候,他却能排兵布阵,准备计谋,做到以少胜多。  玄武门的事儿,他选择了两不想帮,所以李世民上位后,他就处在很尴尬的位置上。  论功劳,他几乎是军方第一,得封卫国公这个正一品的官职爵位,就是最直接的证明。论兵法谋略,他自称第二的话,恐怕没人敢自称第一,连好大喜功的程咬金,都不会去闹这个笑话。  但是,站位问题,却让他没法在这个新旧政权交替的关键时刻,崭露头角。  看着嘻嘻哈哈的将领们,李靖偷偷叹了一口气。  在他看来,八月,并不是突厥最合适的南下时机,可是他们偏偏就这么做了。究其原因,很有可能就是玄武门事变。这么考虑的话,这一次的南下,突厥恐怕不只是单纯的想要劫掠一点物资。有很大的可能,是要长驱直入,做拓跋帝第二。  想到这个恐怖的可能,李靖告罪一声,起身就要回家。  在这个兵危战凶的时刻,虽然没有明规定将军必须守在皇宫,但是所有人都在展现自己的积极性。一片等战的人里出来一个退缩的人,却并没有人嗤笑。所有人,都微微发笑,目送着李靖离开。  武德年间军方第一人的李靖,这个时候落马,正合了他们的心意。  对于李靖的离开,李世民也没有多加干涉。不属于自己一系的人手,李世民天生就有点反感李靖的存在。这个时候李靖的自暴自弃,正合了他的心意。  穿过宫门,上了自家的马车,掀开车帘,李靖沉声对自家的家将说:“吩咐所有的人手,全副武装,咱们到渭水之滨去。既然满朝武将都不认为突厥人有可能兵临渭水,那咱们就去堵着。便桥,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毁掉便桥,就算这种事儿真的发生,咱们也能给朝廷制造出调集兵力的时机。如此,也算尽力了。”  马车边的家将点头领命,也不跟车,骑上战马就飞奔而出。  渭水河畔。  此时已经是午后,秋老虎依旧在这片大地上肆虐,锯木头的士兵和工匠们都汗如雨下。尽管很累,但是没人出声抱怨,因为尊贵的太子殿下就守在大锅边,给做工的人们烧水煮茶。  都是草身革命的,什么时候享受过这样的荣耀,就算说好的工钱到时候没了,也不会有人有怨言。  大锅烧水也是无奈之举,因为李承乾发现,这个时候的人们卫生意识简直低的令人发指。做工累了,直接就趴在河边,对着河水狂饮。还有些人干一会儿活就会到河边洗把脸,不是热的,而是因为汗水把头发上的泥冲了下来,蛰眼睛。  为了他们的健康着想,李承乾只能拿出自己秘藏的茶叶,给他们烧热水煮茶。  所谓秘藏的茶叶,就是没有被碾碎成粉末的茶叶,虽然没经过炒制,还有一股子草腥味,但是比起茶叶末来,不知道好了多少。  李纲对这种茶叶很是喜欢,先苦后甜的味道在他看来比加入葱姜蒜那七滋八味的煮茶要简单、恬静的多,很符合人的意境。  看着烧水之时依旧坐立不安的李承乾,李纲推着轮椅走到了大锅边,安慰道:“你用不着太着急,说到底这种事只是你的一个推断。在老夫看来,你这一次的预防,多半是无用功。之所以不劝你收手,是因为老夫很赞赏你这种预防所有可能的习惯。现在,放宽心,别突厥人没到,你先把自己急得病倒了。”  吧干柴投进炉灶里,李承乾拿着小树枝在地上边戳边说:“您不知道,小子有很强烈的预感,这种事没准真的要发生了。”  对于李承乾的“预感”言论,李纲不置可否,预感这种东西,有的时候能够力挽狂澜,但是更多的时候却连一朵浪花都翻不起来。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见李承乾对一件事这么的上心。作为太子太师,这个时候他只需要静静等待,待到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场空后,再安慰、教导就好。  本来乱哄哄的工地,在李承乾“流水化作业”的指导下协调、快速了很多。  终于,在经过组装后,第一架“八牛弩”被制作了出来。  看着安放在马车上、威风凛凛的“八牛弩”,李承乾心中大定。  拍了拍弩身,阎立本道:“太子殿下,这已经是下官能够造出的极限了,外型上,除非是常年掌控八牛弩的士兵,或者八牛弩的制造工匠,否则不可能有人能认出真假。铁匠木匠合力打造出来的弩箭,是真正的攻城凿,只是不可能被发射出去就是了。树皮揉成的绳索,一旦真的发力,刹那间就会崩断。”  “已经足够了!”  指指一边的油布,李承乾命两个士兵抬起油布,将八牛弩遮盖起来,只露出尖端的攻城凿。乍一看,还真的像极了八牛弩。  便桥两端相隔足有一百多米,这样的距离下,如果有人能看出端倪来,李承乾愿意把名字倒过来写。  有了第一架,就有第二架。流水线的工作方式让阎立本受益匪浅。  太阳落山的时候,于泰调来的一百多辆马车上,已经都安装了一架“八牛弩”。  一百多,依旧达不到李承乾的要求,于是,河岸边点燃了堆堆篝火,工匠们在深夜里依旧坚持着劳作,继续制造。没有了马车,就造出一个平板,安装上四个小轱辘。这样的“八牛弩”,虽然机动性比不上马车上的,但是“威力”依旧。  整整一晚的时间,没有人休息。就连李承乾,也辗转反侧,没有睡过一个时辰。  晨光熹微中,篝火已经变成了冒着微烟的碳堆。大半天加一夜的劳碌,让很多人都开始河马般的打呵欠。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针强心剂,帮着他们精神精神。  在下令将所有的弩车推到渭水边一字排开,特别是便桥上重点照顾后,李承乾下令让士兵掀开了一辆马车上的油布。


第42章 坏消息
  明明太阳还没有升起,只有一点天光照亮了大地。但是看到马车上的物事后,好多人都两眼冒光起来。  那是一串串铜钱!而且个个完整饱满,被人手磨得发亮。  “好了好了,赶紧的站队,排队领钱。不用担心得不到,孤做出的承诺,必定是真的。”  在李承乾小小的声音中,忙碌了一夜的工匠们立刻排成两队,期待的等着发钱。  钱不多,一人也就二三十枚铜钱而已。可是轮到后,每一个工匠都会先对着李承乾的方向施礼,再领铜钱。此时的唐朝社会生产力低下,许多地方甚至还在以物换物,或者拿绢布作为货币。在工匠们看来,太子这样尊贵的人要他们做事,不给钱、或者随便给点米粮绢布,都是应该的。而直接给铜钱,是他们做梦都没有想过的好事。  二三十枚铜钱,已经能够他们全家过上近乎一个月的好日子了。而这,只是忙碌了大半天加一夜的工钱。一时间,“太子殿下宅心仁厚”这样的字眼充斥了这些工匠的内心。  最后一个工匠领完后,马车上还有一小堆铜钱。  李承乾拍了拍车厢,对牵马的士兵说:“先拉下去吧,你们虽然是孤的亲兵,但是孤赏赐工匠,也不会忘了你们。等明天吧,明天孤就给你们也发些赏赐。”  得知这个强大的消息,忙碌了许久的士兵们也欢呼起来,疲惫一扫而空。  于泰不一样,昨晚他睡得很好,所以此时依旧是生龙活虎。  看着欢呼着的士兵们,于泰皱眉道:“成何体统!作为殿下的亲兵,听从殿下的指挥是他们的本分,不过是劳作了一段时间,居然还有脸要赏赐!殿下,您不能这么惯着他们!”  瞥了一眼于泰,李承乾伸了一个懒腰,道:“亲兄弟还明算账呢,昨天加上昨夜,士兵们工作的不比工匠们少。既然工匠们都能得到赏赐,凭什么他们不能得到。好了,孤怎么赏赐手下是自己的事儿,你要是不满意可以到父皇那里弹劾孤,除此以外,毋须多言。”  看了看太子冰冷的眼神,在看看周边将士奇怪的神色,于泰心头一哆嗦,赶紧单膝跪地,不再多言。他很清楚,虽然眼前的太子只有七岁,但依旧是这支队伍真正的主人。自己作为领队,终究是皇帝的人,而不属于太子。如果他再纠缠,那以后也不用带队了,影响了群体利益的他,就算有皇帝罩着也会被排挤。  这是军伍里万年不变的潜规则!  搞定于泰后,李承乾满意的看了一眼渭水边排开、威风凛凛的“八牛弩”,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于泰听令。”  还单膝跪着的于泰立刻道:“末将在!”  打了一个呵欠后,李承乾随意道:“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既然你昨晚睡得很好,那就负责统帅军队吧。接下来,孤要睡一觉。所有的将士,也分两批交替休息。没有休息的一方,掌控八牛弩,警惕河对岸。若是突厥人真的来了,不要惊慌,先把孤叫醒。”  于泰点点头,开始下发命令。  同样一夜没睡的阎立本,顶着两个黑眼圈走了过来。  行礼过后,阎立本问道:“殿下,吾等工匠何去何从?请太子明示。”  李承乾奇怪的看了他一眼,疑惑道:“工作已经完毕,自然是各回各家啊!别告诉孤这些工匠还要孤派人送他们回去。”  阎立本赶紧解释道:“不是的殿下,您紧急召集工匠,制造假的八牛弩,这些工匠又不是蠢人,已经猜到了一些可能。您只有两千士兵,这些工匠们加起来怎么也有一千了。虽然手头没有武器,但是他们也愿意为殿下分忧解难!”  “这”  看着那些捧着铜钱,眼里冒出的不是满足,而是充沛战意的工匠们,李承乾莫名的有点感动。  明知道有可能爆发战争的情况下,这些工匠们居然没有想着离开,而是留下作战。这就是关中人,这就是长安人。  这,就是大唐人!  叹了一口气,李承乾无奈道:“阎卿,你应该清楚,如果孤猜想的正确,抵达渭水对面的,将会是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的突厥人。震慑住他们也就罢了,如果震慑不住他们,咱们这边的三千人,连撞石头的鸡蛋都算不上。都是拖家带口的人,还是让他们回去吧。”  阎立本没有回话,而是躬身施礼。在他身后,纯朴的工匠们也整齐划一的躬身施礼。  虽然好多人施礼施的不伦不类,可是此时的场景,分明是他们在无声的抗议着。  “好吧!”  李承乾明白,自己是拒绝不了他们了。  叫来发布命令的于泰,李承乾道:“把工匠们也算上,军营里如果有多余的铠甲武器,也分给他们。”  终于等到了太子的允许,工匠们发出了胜利的欢呼声。  在这一片欢呼声里,李承乾回到了自己的帐篷,在李纲微笑的注视下,窝到了被褥里,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跟安然入睡的李承乾不同,此时显德殿上的李世民,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地图前来回的踱步。  谁都能看出皇帝的焦虑,这个时候没人敢再窃窃私语,昨晚在宫内睡得香甜无比的武将们,此时恨不得自己一睡不起才好。  不过两个时辰!  根据战报,程咬金抵达高陵后,甚至来不及巩固防线,就受到了突厥人的进攻。高陵防线,不过两个时辰就被破开,突厥大军长驱直入,已经进入了泾州。  无可奈何的程咬金,只能批发割面明耻,放弃跟泾阳军队汇合,而是凶猛的攻入了突厥的领土,期盼借此牵制突厥回防。  而这,是昨日的消息。军报里,突厥“二十万”的军队数量,让所有人都心头发颤。  用不着研讨什么了,突厥二十万的兵力南下,绝对不是来玩儿的。想不到,他们真的挑准了时机,直接发起了战争。  武将队伍里,李靖也是一脸惨白。  昨日回家后,他的决定却遭到了家将们的一致反驳。家将们认为,在这个关口,拆掉便桥,相当于明着打皇帝的脸。卫国公府已经因为“墙头草”事件跟新朝格格不入了,不能再火上浇油。  就算是家主,也不能一意孤行,反对所有的家将。所以他并没有前去渭水。  此时的,担心的事情变成现实,他恨不得时光倒流,抽昨日的自己一巴掌。  突厥二十万兵力,攻破高陵后,泾阳也抵挡不了太长时间。兵临渭水,已经是可以预期的了。  又是一封战报发来,红翎急使甚至没有将战报交给皇帝,就在门外拆解起包裹来。  看完战报后,李世民长吸一口气,面色苍白的对大殿上的武将们说:“是坏消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