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小士族 (牛角的二师兄)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牛角的二师兄
- 入库:04.13
因为张俨要养兵!
要是张俨连地盘都保不住,所有的惠民措施都不过是望眼云烟,都是空中楼阁不切实际的。
张俨所最需要做的就是把目前菊势的稳定下来。
不过,哪怕要付出三分之一的粮食,仍然有无数的流民想要涌道这三郡来,毕竟虽然条件很艰苦,但是只要能活下来,那就是胜利…………
第175章 兵强马壮
随着进入三郡拓荒的流民越来越多,张俨也在顺利的开展他的征兵大业。
他此次战争中缴获的物资足够他在征召五千的骑兵和一支人步兵。
如果此番扩军兵力招够之后,张岩手下的总兵力将会达到二万五千人。
张俨在拥有了那么庞大的军队之后,固守这三郡之地都已经是绝足够了。
按照张俨的设想,这雁门郡在他的心里也早就属于了他,有了四郡之地,张俨觉得便是南匈奴也可以拼上一拼了。
可惜的是马贼那么好的骑兵来源倒是没有了,张俨没有办法只能够多管齐下。
一方面招募南匈奴的残兵败将。
另一方面从迁入三郡之地的流民之中挑选懂得骑马的兵员。
另外,张俨对于三郡北境的马贼也不放过,不断派出骑兵前去梳理。
加上他们云中军的威名已经打出来了,并州各地的良家子也不断地前来从军,这才勉强招募够了五千骑兵
在张俨这五千骑兵里可真是什么人都有,有流民,有马贼,有匈奴人,还有良家子,真可谓是一锅大杂烩。
不过这也是有好处的,这些人因为来源比较混杂,无论是哪一种人都不可能统合其他人,少了部下作乱的可能性,相对更容易管理。
同时因为扩军之后,张俨手下的骑兵就有一万多人了,再笼统的采用之前一个大营统一管理的方式就未免过于混乱了。
张俨把这一万的骑兵分成三支军队,其中,他从这一万骑兵中挑出两千最威武雄壮,作战最凶悍的作为他的直属骑兵,以赫连索为统领。
余下的八千人分为两军,一军名叫控鹤军,以赵云为统帅,以乌托为副统领。
另外一军称为选锋军,以张辽为统帅,以孙湛为副统领。
至于张俨招收的步兵方式则与招募骑兵不尽相同,因为步兵的招募和训练难度相对比骑兵要低很多。
张俨便大胆的采用了一个新的征兵方式,那就是他改良之后的府兵制,他使人向各郡的流民宣布:如果有流民愿意当兵的,则可以在原来均分的土地上再加分一百亩。
这一百亩土地是家里有劳力的就可以自己种;
万一是家里劳力不够的,那么中郎将会招募有能力的流民耕种,所获的收益,除了上缴税收以外,他们可自取一半。
这样的制度瞬间就引来了流民们的支持,家里要是不止一个劳动力的,则会被推出来去当兵。
而那些流民的单身汉们,对于这个制度也十分的欢迎。
单身狗只有一个人,让他种那么多的地实在是太艰难了。
他们早就听说云中军的福利高待遇好,若是能挣一份兵晌,田地有人替他们耕种,实在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于是张俨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面就招够了一万名步兵,甚至还有后来的流民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主动去军营自荐想要当兵吃粮,只不过都没有获得成功。
步兵招够之后,张俨的步兵有一万七千人。
张俨照样抽走三千最精锐的步兵为他的直属亲兵,以典韦为统领。
张俨并没有把剩下这些步兵分而治之之,他仍是以高顺为步兵统帅,以管亥为步兵副统帅。
但是又以高盛为统领,刘辟为副统领,统率其中的七千人,名为神捷军。
以管亥统领其中的七千人,以龚都为副将,名日胜捷军。
至此,张岩的部队日日操练不息,以待天时。
张俨站在军营的高处,看着军营里处处传来士兵操练的喊杀声,觉得十分的满意。
张俨现在还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迟早都会到来的机会。
他相信离这一天不远了,等到这个机会到来的时候,整个并州都会是张俨的天下。
到时候就算是朝廷想要动张俨都要慎重了。
……………
随着月底的到来,云中城也顺利展开了第一届的科举。
最后竟然有近千人参与到这第一次科举中来,实在是让张俨惊喜不已。
当然,这其中来自并州各地的大儒门人和士族子弟只有两百来个人,其他的通通都是流民里面发掘的读书种子。
流民里但凡是认得几个字的,都想来碰碰运气,这个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啊。
请等到所有的士子都在考场的大门登记好姓名之后,便各自拿到一个写着数字的号牌进了考场。
考子们看的这个单独的号舍之后,都感到有些新鲜。
作为主考等到所有的事实都进入了考场,找好了自己的号舍之后,徐庶便站在高台上,向所有的向士子喊话。
徐庶向所有的人宣布这场考试的规矩。
“各位士子,欢迎你们参加护匈奴中郎将官署的招收吏员的考试。
我是此次的主考官徐庶,也是在云中郡的太守。”
下面的士子们看到这主考官竟然如此的年轻,还听说他是云中郡的太守,纷纷都相互之间窃窃私语,甚至有一些士子露出了不信任的神情。
但徐庶并不是十分在意,自从他答应张俨当主考官之后,他就料到了会有今天这个情况。
徐庶看到下面越来越乱,便目视身边的典韦,典韦出列大声吼道:“肃静。”
这张俨把这典韦专门抽调过来给徐庶,就是因为典韦声音够大,这厮一个人的声音竟然压过了全场士子的声音。
徐庶接着宣布了考场的规矩,无非就是严禁作弊,凡是作弊者全部通报逐出考场去。
若是士子本身是流民的,还会清除掉分发土地的资格。
徐庶最后宣布:“在场的士子若是有这样的打算的,如今离开盖不追责,若是待会考试发现的严惩不贷。”
徐庶的话音落下等了一会,有几十个人便从考场出去了。
徐庶看到情况差不多了,便宣布正式开始考试。
因为谁的张俨造纸的推广,所以整个大汉的读书人基本上对这纸张都不陌生,何况就算是白纸,没有用过毛笔总该是用过的。
士子纷纷开始用这毛笔沾了墨汁在这白纸上开始答题了起来。
第176章 钓鱼用饵
今天是这场考试的第一科举的第一天,但是张俨并没有去现场视察。
作为士子们未来的上官,张俨觉得有必要保持一些适度的神秘感,当上级和下级保持一定的距离之后,有助于上级对下级的管束。
至于等士子们通过了通过了前三关之后,张俨自然会出面慰问他们,与他们交谈。
如今士子足有一千多个人,张俨这样去视察,反倒会闹得考场乱哄哄的,说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最后通过第一关的足有六百多人,人数是最多的。
通过第二关的时候也还有三百多人,等到通过第三关的时候就只就只有不到一百人了。
而最后的策论是张俨亲自出题。
既然他是护匈奴中郎将,那他出题的内容自然就会跟他这个官位的职责有关系。
他给所有的士子出的题目就是论目前对南匈奴的管理。
张俨出的这个题目,其实是有一定的政治因素在里面。
他希望通过这个题目向并州内的世家大族释放善意,以获得更多并州大族的支持。
因为并州人生于此长于此,对于南匈奴的侵犯和发展情况十分了解,对汉匈之间的关系世族子弟也从小便有了相关的观念。
对于这样的策论并州士子得分显然会更高,而世家大族也可以从张俨出的这道题里面理解到他的深意。
而中原北上的流民,因为生长在中原地区,相对于并州本地土著而言,对南匈奴的了解还是不占优势的。
最后夺冠的士子也的确验证了张俨的想法,这名士子是一个并州人。
不过有这个士子,有点出乎张俨的意料。
答出最令士子满意策论的这名士子竟然不是出自于太原王氏,而是一个太原祁县人,名字叫温恢。
温恢所提出的策论的确是很让张俨满意,因为他想到对付南匈奴的方法与张俨想到的办法十分相似。
温恢提出南匈奴的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尤其是三郡之地失去之后,大大打击了羌渠单于在南匈奴内部的威望,必然会导致其他各部产生不必要的野心。
他建议张俨可以挑起这些匈奴内部的叛乱,比如说支持左部胡合或者休屠各部的白马铜。
甚至可以为他们向朝廷请求官职和封号,又或者是给他们提供一定量的兵器物资,引起他们的内耗。
这样张俨的军队就可以坐山观虎斗,以获得最大的利益。
这个策略使得张俨一眼就看中了这温恢,还把他点为这科举的头名,并把他留在张俨身边充当参军从事。
相似小说推荐
-
空战之王 (指留香) 起点VIP2021-08-12完结淞沪会战,中国空军协助【八佰】勇士血战【四行仓库】,主宰【四行仓库】上方的天空,所有...
-
大隋幕僚长 (朱家兴东) 起点VIP2021-06-30完结李建成:汉王作乱,蛮夷入侵,咋办? 孟子:有司马九! 红拂女:百家争鸣,江湖纷争,咋办? 荆轲:有司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