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宝贵的两天,让英国人重新抢修好了三处被毁的雷达基地。
休.道丁上将当天晚上就启用了周至寒之前的建议,从海滩开始设立了许多瞭望哨,确保在海面上20多公里外,就能发现来袭的德国空军。
为了鼓舞士气,格林把8月13日确定为“鹰日”,但随后根据德国气象部门的预报,这天的天气不好。
果然直到下午两点以后,天气才逐渐转好。
不出德国空军所料,他们两天前好不容易强起来的优势,被这一连串的恶劣天气抹去。
英国人的雷达站,又恢复了生机。
第379章 艰难时刻
8月13日“鹰日”这天晚上,戈林在德国最高统帅部发表战报,宣布皇家空军有107架战斗机被摧毁,其中有81架喷火,而帝国空军损失了21架飞机。
当天晚上,欣喜若狂,感觉胜利在望的帝国元帅下令,战区所有飞行员吃饭时加饮香槟酒。
戈林其实并不知道,“鹰日”战果被大大夸张了,很多飞行员为了增加战绩而夸大自己的击落数。
此时双方在英国本土混战,已没有德国专业人员,调查每一位飞行员的确切战绩。
今天是“鹰日”,格林的高级将领们就算明知空军战绩有水分,但为了鼓舞士气也都不会说破,更不愿意扫元首和元帅的兴。
之前的“好天气”一去不复返,从“鹰日”开始,英吉利海峡每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而英国人们心头的阴影却越来越浓,
到了8月15日这一天,英国人开始遇到了更大的困难。
在英国南部,德军的死神斯图卡,KG54联队的He111轰炸机和He123俯冲轰炸机,KG53联队的新式轰炸机Ju88依次来往,穿梭于英吉利海峡,轮番轰炸皇家空军的飞机场,从普兹茅斯到泰晤士河直至内陆伦敦远郊比金山,许多飞机库着火,飞机跑道被炸的坑坑洼洼,导致很多战机看见德国空军来袭也无法起飞,滚烫的炸弹掀翻在地面上熊熊燃烧。
从空中可以看见,在英国330公里的海岸线上随处可见空战,水里以及海岸上散落着双方坠落的战斗机残骸。
人们站在地面上,不仅能看到飞机留下的凝结尾迹,还能看到受伤的飞机拖着滚滚黑烟脱离战场,时常有战机在战斗中突然爆炸时绽放出的红色火焰,飞行员来不及跳伞在空中和飞机一起解体。
尽管双方的战斗机是在数千米上空进行,但是各种声音还是传到了地面上,快速运转的马达加速到极限时的声音,飞机在高速俯冲或者转弯时螺旋桨和引擎的尖叫声,机关枪、机炮扫射声和地面拦截火炮的轰隆声,以及飞机被击中后发出的连串爆炸声汇聚成一种非常震撼人心同样摧残人心的声音。
战争是残酷而血腥的。
此时,大不列颠上空散发出一种浓浓的杀戮气质。
在接下来愈发激烈的战斗中,英国皇家空军本来可以有更多的战斗机升空作战,但由于牺牲和受伤的飞行员太多了,许多飞机因无人驾驶而不能起飞。
现在英国面临的巨大问题,并不是飞机,而是飞行员。
战争的消耗,让英国皇家空军有经验的飞行员快速减少,飞机制造厂24小时连轴转制造出来的飞机,放在机库里无人驾驶。
由于德国空军人多势众,人数处于劣势的英国飞行员起飞拦截的次数是德国飞行员的2至3倍,所有飞行员疲劳不堪,很多人刚降落,来不及喝水吃饭,就躺在加油的飞机旁的草地上呼呼大睡。
频繁起飞让皇家空军飞行员疲惫不堪,几乎到了人体承受的极限。
在地面上,机场劳务队不分昼夜地修补,被轰炸过的基地和机场,这样做大多数是徒劳的,因为每当机场劳务队刚把机场跑道修好,德国空军的轰炸机就会飞来再次把它犁一遍,但即便如此,机场跑道还是得修好,以保证需要时,皇家空军的战斗机可以顺利起飞降落。
这段时间英德双方的战报都在吹牛,公布战报是战争中的一种心理战。
交战双方往往都会把自己的战报说得很大,损失说的很小,鼓舞己方士气动摇敌人军心。
在统战战果时,各个作战单位往往都会把自己的战果说的大于实际,讨上司的欢心,对于这一点,无论是英国还是德国的高层领导,心里都是很清楚的,只不过由于某种原因不愿能说破而已。
朱丽娅·克里斯特娃每天奔跑在盟军机场和报社之间,为英国人民报道振奋人心的战斗,泰晤士报的报纸每天刊登英国空军英勇的壮举,报纸几乎每天卖到脱销,大大鼓舞了英国人们的斗志,她的知名度在英国家喻户晓。
战争开始,为了振奋英国国民的信心,很多技艺精湛的教官飞上了天空,和德国人展开一对一的空战。
到了空战的中期,由于英国飞行员严重短缺,再加上各飞机场以及空军学校遭到德国轰炸机的严重破坏,所以航空学校便被搬到了伦敦等大城市,比飞行员还要珍贵的教官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伦敦市区培养出更多的飞行员。
希特勒和戈林之前有过命令,任何战斗机或轰炸机不得光临伦敦等英国各大城市的上空。
实际上,英国的高层迫切希望德国的空军能够轰炸伦敦等大城市,减少德军对于飞机场以及雷达站的攻击,给皇家空军带来喘息之机。
但希特勒和戈林明确对空军有过指示,绝不允许轰炸伦敦以及各大城市,不允许发起恐bu式袭击,他们的目标是直接摧毁英国皇家空军的防御力量,以及英国的民心,而不是发生大tu杀。
非常时期,周至寒培养飞行员的模式也不一样。
大不列颠英德之战与中日空战不一样,中国国土辽阔,有很大的纵深度,中国人民可以对日本展开持久战,把万恶的小鬼子拖入深渊,而且中国的飞机场可以随时搬迁到人烟稀少的地方,躲避日本空军的轰炸,有很大的防御弹性。
而伦敦国土面积狭小,德国空军可以集中用兵,英国空军只能硬碰硬,飞行员损失惨重,所以迫切需要更多的飞行员驾驶飞机迎战德国人。
在朱丽娅·克里斯特娃每天鼓舞人心的宣传下,很多英国热血沸腾,爱国的年轻人应召入伍,参加空军。
为了鼓舞士气,年轻的英国女生也参加了空军,只要国家需要,她们随时也能像男人一样飞上蓝天。
此时的双方空战进入白热化,而英国也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很多十八九岁的飞行员已经是老兵了。
此时培养飞行员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旷日长久,所以非常时期,周至寒被迫无奈用非常的培训手段,即所有飞行员不需要学习任何理论知识,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加上身体合格,新飞行员入伍的第一天就被教官们带上飞机起飞,单刀直入的学习起飞,降落,驾驶,射击各种基本技术。
随着空战的不断深入,皇家空军飞行员的损失越来越大,接近无法承受的边缘,很多总共飞行时间加在一起,只有十几个小时的年轻飞行员,就驾驶着战斗机飞上了天空。
这一幕,和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之后,年轻的中国空军极其相似。
第380章 内心寒颤
在敦刻尔克一个秘密车站里,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坐在他的专列里,手夹金丝雪茄,一脸怒气,看着他的将军们。
将军们一个个大气不敢喘,站在两边,低头不敢说话。
开战一个月以来,帝国元帅戈林一次次接到他的情报官的报告,每次都说皇家空军几乎全军覆没,但每当戈林派出轰炸机飞过英吉利海峡时,对岸总有大量的飓风和喷火起飞,毫不留情地给他的轰炸机迎头痛击。
于是,格林不再相信情报官的话了,他终于明白,英国皇家空军依然顽强,远没到油尽灯枯的边缘。
按照元首制定的“海狮”计划的要求,德国空军早该削弱英国空军的战争潜力,并夺取海峡及英伦上空的制空权,但由于空军笨拙、低劣的作战,致使实现目标遥遥无期,“海狮”计划不得不一拖再拖,更让格林感到不安的是,元首开始出现不耐烦了。
一阵暴怒过后,戈林知道骂归骂,但要完成任务还要靠手下的这些人,于是他开始安抚将军们:“我决定,下放更多的权力,以调动部队的战斗积极性。
在下一阶段的行动中,你们有权在白天黑夜进行轰炸,也可以袭击英国空军的任何地方,以及除了伦敦以外英国的任何城市。”
戈林之所以能得到希特勒的重用,是因为他确实有能力,而且还能揣摩到希特勒的心思。
戈林知道,元首一再明令禁止袭击伦敦,是因为元首希望在征服英国之后,能骑着战马从毫发无损的白金汉宫里耀武扬威,穿过丝毫无损的蓓尔美大街,走道丝毫无损的国会大厦。
因为在敦刻尔克之战中彻底征服法国后,元首就专门骑着他的白马,在巴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而且,元首担心摧毁伦敦的古建筑会引起外界的不满。
“元帅!”
空军元帅凯塞林对戈林说道:我还是主张,把所有的进攻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上,那就是伦敦。如果当初就这样做的话,可能现在英国早就投降了。轰炸伦敦,绝对可以彻底瓦解英国人的斗志,最终迫使那个只会喝白兰地的农夫,走到谈判桌边。”
相似小说推荐
-
少帝成长计划 (中丞佐吏) 起点VIP2021-07-31完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这么一个生而神圣,万人追捧,至高无上的群体——皇帝。...
-
流浪在南明 (人间十年) 纵横VIP2021-07-09完结一个资深格斗家穿越回到了南明,在明朝的末年,随波逐流,流浪在人间!为了佑护文明,为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