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杨毅话头一滞,终是略有些自豪的补充道:“除此等铁蒺藜,吾遂营校尉此行,还带有木蒺藜数以万计,可铺于武州塞之南、北。”
听到这里,郦寄终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恶金,便是汉时对铁的代称。
因为其泛寒光,色不美,故被称之为恶金。
与之相因的,就是泛着橙光的铜,被称为美金。
根据郦寄的推测,杨毅口中的木蒺藜,应该和手中这枚铁蒺藜一般无二,只是用了更为廉价的木头作为材料所制。
但郦寄心中,还是有一个巨大的困惑。
——既然能用木头,为什么还要用昂贵的铁,来做什么铁蒺藜?
要知道如今整个汉室,铁产量很可能不足每年十万斤!
而遂营校尉满编两千人,此行人均负重近一百五十斤。
如果此行,遂营校尉有一半人带的全是铁蒺藜,那就意味着,这一千人带的铁蒺藜,重达十五万斤,比整个汉室去年全年的铁产量还要多!
如是想着,郦寄还不忘掂了掂手中的铁蒺藜。
“光此一枚,便有近两斤重······”
暗自砸吧着嘴,郦寄不由又问道:“遂营校尉此行,带有此等恶金蒺藜几何?”
就见杨毅面色一正:“恶金蒺藜万枚,木蒺藜四万余。”
听到这里,郦寄终是放下了心中,对遂营校尉的轻视。
——光此一战,遂营校尉带的铁蒺藜,就是足足两万斤铁!
而现如今,铁还是汉室严格管控的贵重金属,其管控之严格,丝毫不亚于青铜,乃至于黄金!
若是论价值,光是这一万枚铁蒺藜所需要的两万斤铁,就高达千万钱以上!
区区一个遂营校尉,不过两千人,就让当今刘弘在铁蒺藜这一项上,砸下上千万钱?
郦寄自认对当今的了解依然不浅,而当今刘弘,显然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能在遂营校尉砸下这样一笔近乎消耗品性质的一千万钱,也足以说明在当今心目中,遂营,究竟占据怎样的重要地位。
——郦寄亲自为将的蓝田都尉,足足五部校尉上万人的编制,至今为止得到的军费拨款,也不过六千万钱而已!
平均算下来,朝堂给郦寄蓝田都尉拨的军费,平均到每一部两千人的校尉,不过一千二百万钱。
而且是从无到有,给一支两千人的新兵蛋子配备武器、装备,并训练到具备一定战斗力的全部费用!
与蓝田都尉‘每部校尉一千二百万钱’的军费相比,遂营校尉花上千万钱,就为了弄出一万枚铁蒺藜,无疑是奢侈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自然而然,对于铁蒺藜这个新鲜产物,郦寄也下意识带上了些许嫉恨。
“敢问杨校尉,既此物·······呃,蒺藜。”
“既蒺藜可以木为质,因何要以恶金为质,制此等恶金蒺藜?”
“遂营校尉年军费,又当有几何?”
闻言,杨毅总是再如何木讷,也是听出了郦寄语调中压制不住的嫉恨。
稍一思虑,杨毅便轻笑着对郦寄一拱手:“曲周侯许是不知。”
“恶金蒺藜者,乃陛下自年初时令少府赶制,得此万枚。”
“此万枚恶金蒺藜,非为少府拨于遂营校尉专用,而乃借用。”
“待等战后,末将还需携遂营将士,沿武州塞南北收回,以万枚之数,还与少府。”
听闻此言,郦寄不由一愣。
“恶金蒺藜,非为消耗之物?”
却见杨毅微微摇了摇头:“禀曲周侯,恶金比之美金者,虽其坚不足,然韧度稍佳,以恶金所制之蒺藜,为马踏而不易损。”
“恶金蒺藜刺入胡所乘之马,则马立时便倒,不愿复行;胡若欲逃,则唯有弃马。”
“届时,曲周侯便可遣军卒若干,取胡马掌下之蒺藜,蒺藜复归于野,胡所弃之马,则为吾汉家所有······”
听到这里,郦寄心里那点别扭才算被捋顺,注意力也从遂营校尉得超高待遇,转移到了杨毅口中的‘胡人之马’上。
——马,尤其是可做战用的良马,绝对是当今汉室最为稀缺的资源!
毫不夸张地说,在战场上缴获一匹匈奴战马的利益,绝对不会比杀死一个匈奴人所带来的利益低到哪里去!
而现在,听杨毅话里的意思,铁蒺藜这种新生物件,居然能让郦寄有机会缴获匈奴人的战马?
想到这里,郦寄勉强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不着痕迹的侧过头去,似是随口一说般道:“杨校尉不必过谦。”
“既是遂营校尉所布之蒺藜,及胡所弃之战马,便当由遂营所有。”
“某身彻侯之贵,尚还做不出此等抢占武训之腌臜事。”
听闻郦寄话语中,没再带有对铁蒺藜的抵抗情绪,杨毅终是暗自松口气,强忍着内心的不适,对郦寄再一拱手。
“君侯说笑。”
“此战,末将率遂营校尉以随君侯,自唯君侯之令马首是瞻。”
“况且吾遂营校尉诸将士,多精于挖渠架桥、铺路毁道之事,于战阵多有所不熟。”
“收缴胡所弃之马一事,还需仰仗曲周侯,另遣精悍之卒为之。”
将杨毅如此董事,郦寄不由轻笑一声,心里的不适也都随之烟消云散。
就见郦寄满意的拍了拍杨毅的肩头,面色丝毫不带作伪道:“既杨校尉如此识大体、顾大局,某也不好堕了勋贵之威名。”
“除蒺藜散布之事,遂营可有其余备胡之策,需某遣人以相助?”
听郦寄终于说起此事,杨毅心里长出一口气,赶忙开口道:“确有。”
见郦寄闻言依旧是一副极具担当的面色,杨毅便一股脑,将所有需要帮忙的地方道出。
“禀告曲周侯:此战,遂营校尉肩负武州塞加固之则,及细案,蒺藜只为其中一项。”
“据战前,陛下同朝堂主公所定之庙算,此战武州塞南北,皆有工事者三。”
“其一者,便为武州塞南、北一里至三里,以恶金蒺藜铺设,以阻胡骑。”
“其二,乃武州塞南、北三里至四里,以长宽各一尺,深三尺之陷马坑布之,每半步之地,设此等陷马坑者五十。”
“其三,武州塞南、北四里至七里,以木制蒺藜铺之,以伤胡马。”
“另需伐木以备拒马者五百,以布于武州塞南、北一里之处。”
将遂营校尉需要布置的几道防线风别道出,杨毅便略带些歉意的一拱手。
“遂营校尉卒不过两千,然此间之事所耗之时甚巨,恐需曲周侯遣军卒万人相助,方可使诸般之事速成。”
听杨毅说起武州塞的防御工事设置方案,郦寄的面色也不由严肃起来。
说到底,郦寄终究还是汉室难得一见的不爱斗鸡走狗,不沉迷酒色,还颇有些军事素养的公侯二代。
甚至撇开侯二代这个身份,郦寄光是凭借自己在汉室鼎立之前的武勋,也能轻松够到县侯的门槛。
自然而然,对于军阵之事,郦寄也有着水准线以上的掌握。
而对杨毅口中所说的,遂营校尉需要布置的几道防御工事,郦寄也在脑海中构建了出来。
按照杨毅的说法,武州塞南北两侧的防御工事,基本完全对称布置。
在武州塞以南一里、以北一里处,分别会用二百五十个‘拒马’,来形成一道类城墙的防线。
武州塞南、北两侧的‘拒马防线’,也能为郦寄、周灶所率领的东路军,围出一块两里纵深的阵地。
在拒马内侧,郦寄可以安排戈、矛、长戟部队,以阻止匈奴人通过人力把拒马搬开的举动。
再往里,就可以安排弓弩部队,对匈奴骑兵形成远程打击威慑,确保拒马组成的防线固若金汤。
拒马外的两里区域,全部由铁蒺藜铺设,以作为阻止匈奴人前进脚步的手段。
再往外,那块杨毅口中‘每百步就要有五十个’的小形坑洞,也能让匈奴人付出无数匹战马被折断腿的代价。
最外面,则是便宜到不要钱的木蒺藜铺设三里。
至于为什么要把木蒺藜铺在最外,最外层的木蒺藜和最里层的铁蒺藜之间,还要隔着一片数里纵深的陷马坑,自然是担心造价昂贵的铁蒺藜,被匈奴人徒手捡走。
至于最外围的木蒺藜,被匈奴人捡了也没什么——反正不值钱。
为了捡走那块区域的木蒺藜,匈奴人又要花费很长时间不说,同样也会付出代价。
——蒺藜刺球,可并不只能刺伤马掌!
人的脚底,也同样能被蒺藜刺穿,即便只是木蒺藜,也同样不在话下。
这样一来,对称布置在武州塞南、北两侧,纵深分别达到六里的防御工事,就能为驻守武州塞的东路军,争取起码五天的时间。
这样的防御工事,甚至很有可能会让塞内的匈奴先锋放弃从武州塞突破,转而由周围的洪涛山、五路山逃亡。
这样一来,武州塞即将面临的压力就被缓解小半。
“陛下,真乃生而知之也······”
“得遂营在,武州塞当不失!”
如是想着,郦寄便向眼前的杨毅郑重一拜。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起点VIP2021-04-30完结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笑看风云再起) 起点VIP2021-02-28完结农业专家林然意外的穿越到贞观年间!吟诗作赋,我有唐诗宋词在手!带兵打仗,我更能决胜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