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按历史进程来看,月氏彻底被赶出河西还为时尚早,距离历史上,老上单于对文帝刘恒吹嘘‘老子灭了月氏’,也起码还有三到五年时间。
——老上吹嘘文治武功,起码得等冒顿嗝屁吧?
再者,月氏人如今在匈奴的攻势下一退再退,龟缩河西;而河西和汉室版图中间,还有河套地区相阻。
要想在匈奴人的猛烈攻势下,在短时间内和月氏人搭上联系,难度着实不小。
但现在,汉室已经有了在几个月后的晚秋,和匈奴干一仗的打算,那和月氏人之间的沟通,就是刻不容缓了。
刘弘目前的打算,是通过少量的淘汰武器军械作为支持,以换取今年冬天,月氏人做出从河西东入河套地区的姿态。
不需要真的攻击河套,只需要做个姿态,就能把匈奴人自北地攻打汉室的可能性降为零!
而后,便是韩王部按原计划率部众南下,从长城任意部分进入汉室。
如今的韩王部,本就不过一万来号人,经过幕北到幕南再到长城的漫长旅途,必然剩不下多少人。
就算韩王部抵达长城时,还能有三千人幸存,那也可以从随便一个小缺口,甚至直接从门洞进入长城。
——没错,作为秦始皇所建立的进攻发起点,长城每隔数十里,是有同往草原的门洞的。
即便是不过数丈宽的小门洞,容纳韩王部那顶多三千人,也就是几个时辰的功夫。
再往后,就是消息传回匈奴单于庭,冒顿恼羞成怒,发誓要让汉室‘付出代价’!
但看着眼前的万里长城,再瞅瞅身后的十来万骑兵,冒顿便会发现:右北平太冷,云中太硬,能容纳这十几万人攻入长城的,只有马邑方向。
再加上月氏那边,还需要匈奴连年攻打,面对汉室,匈奴要保存一定实力。
就这样,冒顿决定花费最小的代价,带给汉室最大的‘告诫’,汉匈马邑战役旋即打响!
那么接下来的议题,也就清晰多了。
——马邑战役,匈奴人大概投入的兵力会是多少?
——汉室应该派出数量多少、以何兵种为主的部队,作为此次伏击包围战的主力?
这两点,算得上是马邑战役最重要的问题了。
只要这两个问题有了答案,那剩下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朝堂一声令下,相应的部队调动、粮草遣运,以及相应的战备工作,就都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了。
想到这里,刘弘便轻挥挥手,将殿内的侍郎叫了一个过来,令其取来一张更清晰,且只有马邑及附近的堪舆。
令刘弘感到无奈的是:那位侍郎最终取来的,却是一整张代国的行政疆域图···
看着眼前这张没有地形、地势,也没有等高线标识的代国疆域图,刘弘不由暗自摇了摇头。
“等军校办起来,要教的第一件事,就是军事地图的测绘!”
实际上,若是换一份军用堪舆,情况必然会比现在这张代国疆域图要好很多。
——最起码,汉室此时的军事地图,已经有用三角形标记山丘的部分了。
但用三角形加‘某某山’‘某某丘’作为标记,终归是很难让人轻易看懂,也基本不会有人能借着这样一份地图,在大脑中还原出当地大概的地貌。
这对于战斗的预先策划工作,显然是十分不利的。
无奈的摇了摇头,刘弘便令殿内侍郎将这份长约两丈,宽一丈的堪舆铺在地上,又示意众人围过去。
“若是梁王见朕召诸位将军,于此以代之堪舆谋战阵之事,恐不日便当哭诉长乐?”
不忘调侃一句远在睢阳的梁王刘恒,刘弘便脸色稍一正,望向一侧的柴武。
“还请大将军稍述马邑一带之地貌,及吾汉家之守备。”
先前听到刘弘似是无心的调侃,殿内众人正琢磨着刘弘此语有没有什么深意,听刘弘将话题拉回正轨,又赶忙齐齐望向柴武。
见此,柴武也是稍一拱手,来到堪舆旁,毫不在意的跪了上去,指向了一个黑点。
“马邑,位故赵长城北四十里,代北雁门郡以南百五十里。”
柴武第一句话,就让刘弘眉毛下意识一样,望向地上的地图。
在这份地图之上,代国总体呈一个不规则的手机状,上下长,左右窄。
最上面,即最北的一处,标记着‘雁门郡’等字样;最南,则是与上党郡毗邻的中都县。
在这个立着的长方体更靠下的位置,是代都晋阳。
而在刘弘认知中,‘比最北的长城还要靠北’的马邑,实际上却在雁门以南!
就连差点把刘邦折进去的白登山-平城一带,都比马邑靠北百余里!
在听到这句话的一刹那,刘弘便满带着疑惑,望向了单膝跪在堪舆之上的柴武。
就见柴武话头一滞,面带苦涩的解释道:“陛下或以为,今吾汉家之北墙,乃秦所筑之长城?”
听到这句话,刘弘面上惊讶更甚!
却听柴武满带着屈辱和遗憾,将手指向了地图上代表马邑的黑点,而后在这个黑点以下,从左至右划了一条凹线。
“陇右、北地及燕北,北墙却乃秦长城;然代地之北墙,却非为秦之长城,而乃战国故赵所筑之长城。”
“代地之秦长城,乃于雁门以北,赵长城,则于秦长城以南百里百余里;于马邑至雁门为最阔,相距二百里。”
说到这里,柴武大概在堪舆左上角外点了个点:“此乃云中,位秦长城北百里。”
“秦长城西起陇右,至云中,围雁门而北延;赵长城则自云中而南折。”
听柴武这番讲述,刘弘对如今汉室北墙防线的认知,又更加具体了些。
简单来说:代北地区,有更靠北的秦长城,及相对靠南的赵长城两道北墙,作为防线依仗。
而从柴武话中的意思来看,代北地区的秦长城,很可能无法起到真正的防线作用,反倒是位于赵长城外的马邑!
这就让刘弘有些搞不懂了。
马邑在雁门以南?
照这么说,马邑怎么可能会成为前线,甚至是位于‘北墙’以外的一线?
马邑以南,不还有雁门郡作为缓冲吗?
看着刘弘脸上挥之不去的惊诧,柴武终是再摇了摇头。
“启禀陛下。”
“战国之时,雁门本非赵国所有,乃赵国同东胡所相商之‘不战地’;未得赵国答允,胡不得游牧雁门。”
“赵国亦同:若赵卒出马邑而踏雁门,则为胡视作宣战。”
“及秦皇一统六国,赵长城废,秦新建长城于雁门北,乃令草原诸胡不得南下牧马,雁门即为秦土。”
“后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关东多有诸侯不恭事;高皇帝御驾平乱,则北墙之地多为草原诸胡侵蚀。”
“至燕王臧荼、卢绾先后叛汉,代相陈豨谋逆,燕代之地便多为匈奴所觊觎。”
“太祖高皇帝同狄酋冒顿平城一战,便乃为雁门、代郡多受匈奴侵扰,故起之。”
听到这里,刘弘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雁门、上郡等地,只怕是汉匈双方默认的缓冲区,且主要是汉室单方面针对匈奴入侵的缓冲区。
而这个问题的由来,早在高皇帝刘邦时就曾试图解决,最终一场白登之围,刘邦算是暂时稳住了这片区域。
但经过之后这二十来年的动荡,匈奴先是彻底扫灭了草原霸主东胡,而后又逐渐将月氏人唯独在了狭窄的河西地区,成为了草原毋庸置疑的霸主。
反观汉室,则是在高皇帝刘邦病逝之后,连续迎来了三个在位不超过十年的皇帝。
开国之初,汉室对雁门一代的实际掌控本就摇摇欲坠,甚至需要刘邦打一场平城战役才能稍稍稳住局面。
如今二十年过去,匈奴愈发强盛,汉室却是不进反退,甚至发生了前年的诸吕之乱、去年的齐悼惠王诸子之乱,以及陈平周勃乱权等事件。
此消彼长之下,汉室彻底失去对雁门地区的实际掌控,也就是在所难免的事情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如今汉室的版图上,雁门是代国最靠北的郡,但汉室实际掌控的区域,则很可能只限于马邑所在的赵长城一线。
再往北,则很难管的了了。
认识到这个现实之后,刘弘并没有太恼怒,反倒是冷静之余,略有些激动。
——位于赵长城以北数十里的马邑,已经是中原和草原的交接了!
再往北,可就全是草原了!
如果能通过此次战役,重新将雁门地区的实际掌控权收回,那汉室就将获得一块方圆数百里的草场!
虽然比起河套地区,这么一块草场稍微小了些,但对如今的汉室而言,这么一块养马之地也已经足够了。
而且得到这一片草场之后,汉室并不需要担心防守问题——雁门北部,正是秦长城!
再者,雁门地区的掌控力度加大,也能极大改善云中地区的战略环境。
——按照柴武的说法,云中郡身后的长城,根本就不是‘一’字形,而是一个类‘人’字形。
而云中城,就是点在‘人’字尖部往上百里处的一个点!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叫天) 起点VIP2021-04-30完结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
-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笑看风云再起) 起点VIP2021-02-28完结农业专家林然意外的穿越到贞观年间!吟诗作赋,我有唐诗宋词在手!带兵打仗,我更能决胜于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