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之间,他们都有点懵了。
过了一会之后,孙传庭回过神来,又问了几句之后,便对流贼信使道:“既然如此,本官知晓了,你且先回吧!”
这流贼信使听了,抱拳行礼,也不要那封信,转身就走了。
等他一走,中军帐内便“轰”地一声,那些将领便不顾军纪,七嘴八舌地问起孙传庭来了。
“大人,这事儿是不是会有诈?”
“是啊,大人,总觉得这不大可能!”
“这些流贼可都是十多年的老贼了,一直以来,他们都不肯接受朝廷招安,如今却要接受朝廷招安了?肯定有问题吧?”
“……”
孙传庭听了,伸手示意,让中军帐内马上安静了下来,然后便严肃地说道:“严加戒备,本官马上派人联系国公那边,信使来回,便很快就能有结果的!”
如今的对策,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这边在严加戒备的同时,都等待着兴国公的回信。
在这中间,孙传庭其他几路的手下,也快马来报,禀告说流贼不打了,要接受朝廷招安,不过是向兴国公那边接受招安。
孙传庭闻报,便能肯定,此事要么是真的,要么就是流贼天大的阴谋!
不过,他并没有纠结多久,兴国公的回信,远比他预料地要快得多。或者说,在孙传庭的信使还没赶到成都时,兴国公的信使就已经在路上了。
情况属实!
兴国公的信,总结起来就是这么四个字!
手中捏着这份信,孙传庭坐在那里,真得是感慨了半天。
不知道为什么,他忽然感觉自己好像有点老了。
不但是他觉得不好对付的流贼,竟然就这么被兴国公这个年轻人给轻松平定了;更为关键的是,兴国公的这些平贼手段,还有带兵方式,都让他有点难以置信:竟然可以这样?
不过,要让孙传庭服老,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只是过了一会之后,孙传庭便又重新振作了起来。他给自己的理由是:纵观古今,像兴国公这样的,压根就没有。
如今,事实证明,兴国公这样的能成功,那只能说明兴国公乃是不世出的奇才!而不是他孙传庭老了!
………………
此时,被孙传庭认为不世出的奇才,已经赶到了重庆。
在李过派去田见秀的军中时,张明伟就为此做了一些准备。随后,蓝天保的急递,便接二连三地到了。
张明伟自然不是迂腐,如今有好的战机出现,他当然会改变策略了。因此,他才会那么快就领着主力赶到了重庆。
对于高一功的顾忌,张明伟直接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这倒不是说高杰得死无所谓;也不是说高杰原本投靠朝廷并不是真得要投靠朝廷,而是绿了他大佬的原因,更不是高杰在原本历史上的跋扈。
而是因为,两军厮杀,有胜有负,战死的,就给予其应有的抚恤和荣耀。否则如果要追究这种的话,可以说,基本上就不要有“招安”这个词了。
重庆城内,高氏也没有走掉。对于她,张明伟也没有处置她,就把她当普通人,还是李过的婶婶,由李过赡养便是,也算是她在历史上能答应联明抗清的一种回报吧!
大堂内,张明伟看着底下的一众原本李自成的部下,心中明白,他们虽然接受招安,却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包括李过在内,都是。
第398章.398 今后战略
他们都要向自己这边投降,却不肯向孙传庭那边投降,有可能是因为自己才是蜀地最高的朝廷官员,投降自己,能得到的待遇最好。
当然,还有可能,是想给李自成尽最后一份心意。因为这么一来,自己的主力部队就要分散各地去招安流贼,也就无法一鼓作气,直接去追击李自成了。
当然,到底是什么原因,肯定是没人会说的。对此,其实张明伟也不是太介意。
因为他原本就没打算现在就干掉李自成,要不然,他也不会采用这种战略了。
不管是张献忠还是李自成,他们最好就一直帮自己清理那些土司去。
另外,李过他们还是有大功的,如果不是他们这么快的动作,不但可能要多打一些仗,多死一些人,还很可能在李自成控制的地区,又重新出现流贼裹挟地方的事情,这对地方民生的伤害就大了。
基于这些原因,张明伟也不深究个中原因,只是坐镇重庆,一边去招安各地流贼,安抚地方之外,也传令孙传庭赶来重庆。
此时,张明伟看着底下的这些人,对于他们提出的要求,基本上都答应之外,他也问道:“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以前的时候,我就答应过,不会强迫你们的!”
李过最是开心了,闻声便出列,双手抱拳禀告道:“国公,末将愿去东江镇听辽东伯号令,打建虏去!”
这边的事情,已经救出了那么多的老兄弟,不再刀兵相见,还有远大的前程,他也就没有牵挂。至于李自成,也是已经经历,只能如此了!
听到这话,张明伟便微笑着点头道:“如此也好,基于你在蜀地的功劳,还有你的能力,我便上奏保举你为东江镇副将,协助辽东伯壮大东江镇,狠狠地收拾建虏。”
东江镇副将,也就是俗称的副总兵了。
李过听了之后,便立刻回应道:“末将遵命!”
袁宗第见了,便也出列禀告道:“末将也愿去辽东打建虏!”
除了他之外,包括高一功,郝摇旗等等,这些李自成的手下,都是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张明伟听了,也是理解,他们不想和曾经的旧主去对阵厮杀。
如果换了别人来说,会觉得他们投降朝廷的诚意不够真,会不高兴,甚至有可能会强迫他们去做。
可张明伟并不想这么干,对于出身草莽来说,道义是一条底线。没有底线的人,他都不会怎么喜欢的。
如今云贵之地那边有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个最大的流贼,他们的手下都不愿去面对,张明伟也不在意,因为他另外已经有安排。
等他们都表态说要去打建虏之后,张明伟便笑着说道:“你们的要求,我都可以答应,不过会有一些小的调整。”
一听这话,特别是新投降的流贼头领,就有点紧张了。他们不知道,这是不是兴国公要试探他们。
不过,张明伟并没有让他们猜疑,而是马上就说道:“你们全部都去东江镇,那是不现实的,那里只是一个岛而已。打建虏,并不一定要去东江镇。李来亨最初过去的时候,就是隶属山海关总兵麾下的。”
听到这话,这些新投降的流贼头领便松了口气,原来真得只是小调整,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然而,张明伟还没把话说完呢:“而要打击建虏,我的打算,是先从剪除建虏的羽翼开始。那些蒙古人助纣为虐,也没少祸害大明。就在去年的时候,他们还奉建虏之命,全线进攻九边重镇,祸害了不少边境地区。其中以秦晋两地最惨!”
这个事情,流贼们都在蜀地了,并不是很清楚,只有个别在抓到孙传庭的手下时,有知道一点消息。
并且,他们大部分人都是陕西人,而且还是陕北人,对于蒙古鞑子入侵关内的事情,那也是从小就知道的。对此,他们当然不会有好感的。
此时一听兴国公的话,他们顿时便明白,连忙一个个出列,纷纷强烈地表达了他们的意愿。
“国公,让末将去收拾了那些鞑子吧!”
“就是,不狠狠地收拾他们,都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
“血债血偿,早就想干他们了!”
“……”
张明伟见士气可用,便点头严肃地说道:“任何敢于侵犯大明的,都要叫他们付出血的代价。古人曾有云,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如今我也要让他们知道,敢侵犯大明者,同样虽远必诛!”
这句话,在后世网络上是已经非常常见,可以说是相当俗套的了。
可对于眼前这些流贼来说,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但是,这话中所透露出来的霸气,却是最合他们的口味。因此,一听之下,一个个顿时激动起来,都是嚷着“虽远必诛”了。
于是,张明伟便做出了安排,在流贼的军队进行整编之后,就派他们出关,报复从陕西到山海关一线的长城外的蒙古鞑子。
预计以十五万兵力,包括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袁宗第、高一功、郝摇旗、田见秀等人在内,横扫整个邻近大明边境的蒙古鞑子。
随后,袁宗第、高一功和郝摇旗等李自成的旧部前往东江镇任游击军职,增强那边的实力;而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以及田见秀他们,则去山海关,归属阎应元麾下,增强山海关这边的实力。
云贵之地,多崇山峻岭,原始森林,并不适合骑军。
并且也要留出时间,让张献忠和李自成去祸害那些土司。另外,还需要准备能管理地方的官员,需要培训,也是要时间的。
因此,对于大明西南这边的战事,宜缓不宜急,缓缓进逼,缩小流贼的地盘才是正确的做法。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有真神 (狼籍嗷) 起点VIP2021-05-14完结现代青年携带着除了能长生外一无是处的封神榜进入武德年间,如果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基...
-
穿越极品败家子 (白慧星) 起点VIP2021-05-03完结魂穿同名同姓的古代伯爵府独生傻儿子身上。唉,我也不想做老大啊!奈何你们逼我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