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山海横流 (逢不识)


  “诺”
  这次北上,虽然历经生死,可也彻底将契丹人的部署打乱了;原本戍守在上京周围的宫分军,全都被狼卫诱引了出去,并将他们死死地拖在了远方。
  而在契丹人的内部,又因为一个品行不端的耶律滑哥,爆发了内讧;这才造成了上京的现在,内部空虚。
  天赐良机,若不能趁机做点什么,简直太对不起上天,给予他的这个机会了。
  “王冲!”
  “属下在!”王冲连忙应道,“将军放心,属下和荆统领一样,只是受了点小伤,率部出击,绝没问题。”
  不用朱璃询问,王冲就立刻表明道。
  “好,你立刻率领一部刀盾兵,连同千余弓手,从侧面出击,帮助岳云,尽快解决掉耶律辖底他们。”
  “诺”荆铭立刻领命而去。
  “其余人等,跟我一起去会会契丹的这位于越吧。”朱璃信心十足地招呼众人道。


第409章 契丹衰落、河坝御狄
  光启三年七月887年,李儇返回长安。
  在朱枚退回老窝、李昌符殒命之际,他的这次归途,十分顺利。
  这位后世的僖宗皇帝,先是临幸西川、继而又临幸凤翔;在这个过程中,处处都有大太监田令孜的身影,这就导致了天下藩镇,对田令孜有着诸多的不满。
  回归长安后的田令孜,遭到了李儇的贬斥。
  对于李儇本人来说,他对这位老太监同样不满,对方枉顾他的信任啊。
  李儇虽然是一代昏君,喜欢玩耍,可他跟着老太监田令孜,只能东奔西逃,连玩都玩的不称心,心里自然不爽。
  而且,这个时候的田令孜,已经失去了秘书监支持,大势已去,再也不复当初了。
  田令孜失势后,就被安置在了一个不咸不淡的位置上了;失去了田令孜的李儇,又任命了张浚为兵部尚书;孔纬为诸道盐铁转运使;杜让能晋升襄阳郡公;杨复恭晋升魏国公、十军观容使等等。
  至此,流浪皇帝李儇,后世的僖宗皇帝,终于稳定了下来;不过,一向娇生惯养的他,也在这一年,病倒在了床上。
  同月,河朔大将耿弇,兵出古北口,趁着契丹狼患肆虐之机,一举攻进了潢水,以及土河流域。
  原河朔二将军朱琊,千里驰援,伙同耿弇,连战连捷,直接冲进了上京。
  是役,迭剌部于越耶律释鲁被擒,耶律辖底战死在乱军之中,契丹六院部枭雄蒲古只,逃往渤海。
  正当河朔的这次“奇袭”,获得了巨大的战果后,一行人,正准备打道回府之际,原坐镇桑干的河朔忠武将军武悼,率部赶到。
  他接到鬼卫的传信,听闻有人要在上京,预谋对付朱璃;这才嘱咐刘知俊坐镇渤海,他自己亲自前往上京,驰援朱璃。
  不想,他赶到的时候,这边的大战也结束了。
  不过,河朔军骤增生力军,抢掠一把就走的打算,毫无疑问被否决了。
  三军会合之下,由武悼坐镇中央,耿弇、朱琊、岳云、荆铭、王冲等人,逐次出击,对于那些远征在外的契丹宫分军,进行了偷袭、和逐个击破。
  连番大战之下,及至十月,雄踞潢水、土河一带,大有鲸吞北疆、一统草原之势的契丹人,实力一落千丈,彻底被河朔军,驱逐出了木叶山一带。
  潢水、土河流域的土地,顺其自然地,就牢牢地掌控在了河朔军的手中。
  后世,属于中华民族的领土,东北地区,彻底回到了大唐的节制之下;只要再拿下渤海,大唐的东北部,在后世属于汉人的底盘,将全部收复。
  上京,原属于耶律释鲁的斡鲁朵,全部被河朔军占据;最中间的一处华丽大帐中,朱璃等人咸聚一堂。
  早已恢复如初的朱璃坐在上首,武悼高居左首,从朔州赶来的郭奇佐、郭崇韬、顺次列于左边。
  右首的位置,顺位第一人,就是一身银甲的尉迟槿,这位娘子,还是一身将军打扮,处理好了朔州内务后,她就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
  而尉迟槿的下首,依次跪坐着朱琊、耿弇、弈江南等人;至于千慕然、兰、阳光等人,此刻正恭恭敬敬地站在了尉迟槿的身后,颇有一副家长来了的得意模样。
  显然,这群人正在举行着一场紧要的会议。
  击溃了契丹人,将潢水、土河流域的领土,全部占领后,如何在这个地方站住脚,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会议显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商议。
  “这个地方,万里空旷,遍地野草,若想守住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建城。”郭崇韬环顾了一圈众人,拱手向着朱璃建议道。
  “建城?崇韬先生,你知道建一座雄城,是那么容易的吗?”尉迟槿望了郭崇韬一眼,有些不满地道。
  正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对于河朔的财政,或许朱璃自己都不太了解,可这段时间一直处理河朔政务的尉迟槿,可是深有感触的。
  这些年,除了对河东出兵一次,河朔其实,一直都在修养生息,财政上,确实有些盈余;可是,一旦在上京这个地方筑城,那些盈余的财富,将瞬间就会化为乌有。
  非但如此,还可能不够;在上京这个地方筑城,绝不是一座小城,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至少需要筑建一大批坚城,而且,建城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旦郭崇韬的提议,被朱璃采纳,这就是个填不满的窟窿,当家做主的尉迟槿,当然不愿意轻易妥协。
  “整个中原,任何一座雄城的矗立,都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那都是要经过无数年的修葺、加固、拓宽,以及无数次的血火洗礼,才能矗立起来的。”
  “筑城,以我们现有的实力,若是勉强为之,必然会拖垮整个河朔。”尉迟槿据理力争,十分严肃。
  对于尉迟槿的担忧,郭崇韬虽然理解,不过仍旧坚持道:“娘子说的,我们都理解;可是,狄人有骏马、强弓之利,若是没有坚城为依托,我军很难守住这里。”
  ......
  二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之间,竟然相持难下。
  看着这一幕,朱璃突然转头看向了郭奇佐,皱眉道:“先生,你看呢?”
  一见朱璃开口,郭崇韬、尉迟槿也停下了争论,一起望向了郭奇佐;郭奇佐闻言,一片淡然,拱手道:“将军,如今高远将军收复了平州,二将军也拿下营州,只要我们依托坚城、固守疆土,谅那狄人也攻掠不下。”
  “将军为何一定要占据这片不毛之地呢?”
  不毛之地,后世的东北,在现在的郭奇佐看来,竟然是不毛之地;朱璃想想,就是一阵苦笑。
  不过,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朱璃也能理解对方的为何这么说;大唐境内烽火连绵,藩镇、枭雄之间,争夺不断。
  在这个乱世之中,朱璃非但没有积极积蓄实力,以备南下中原,逐鹿群雄,反而要夺取契丹蜗居的地方,这在当时的人看来,绝对是一件舍本逐末的事情。
  郭奇佐有此一问,也是在所难免的。
  闻听郭奇佐之言,朱璃神色一肃,义正言辞地道:“先不说上京这片土地,是不是先生说的不毛之地;单论这片土地,原本就是我中原王朝的领土,我朱璃,就有责任,将其纳入大唐的版图。”
  “寸土之地,必有热血,我辈炎黄后裔,不求四处攻掠,只求先辈留给我们的土地,寸土不失。”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才是我大汉人,该有的胸襟和胆魄;北逐契丹,只不过是将先辈们曾经占领过的土地,收回来罢了,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原因吗?”
  “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既然横行当世,就决不能让后辈们,指着我们的脊梁骨说:就是他们当权的时候,那片土地,被异族给抢去的。”
  这句话朱璃说得十分坚定,不容置疑;列位众人,无不看出他占领这片土地的决然。
  “好,哈哈哈。”朱璃话音未落,坐在上首的武悼就大声称赞道。
  “有骨气,至少我武悼,没有看错人;你是我唯一的弟子,我希望,你也是我今生,最大的骄傲。”
  得到师傅的首肯,朱璃一脸认真地、向着武悼颔首致意了一下;或许,在他心中,虽然不不确定自己,能否成为对方最骄傲的弟子,但他至少能保证,绝不会让对方丢脸就是了。
  他的这句话,虽然有点浮夸、不实际。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是书生意气,这是愤青的狂妄。
  可是,如果中华民族,没有那些意气风发的书生,没有那些热血澎湃的愤青,整个民族,又会失去多少慷慨悲壮的乐章。
  一席话说的一众武将斗志昂扬,精神焕发;就连兰和阳光,这两个没长大的黄毛丫头,都一脸振奋,努力地挺了挺、自己那搓衣板似的小胸脯,好像受到了极大的激励似的。
  对于朱璃的回应,郭奇佐缄默了,却发自内心的欣慰,因为他也是汉人,他也有伟大的爱国情操。
  而郭崇韬却一脸憧憬,似乎在为自己,能在这样有气节的将军麾下效力,而感到自豪。
  就连身上流淌着异族鲜血的千慕然和青箬等人,听了朱璃之言,也是一脸敬佩,眼冒绿光地望向对方,至于她们心里想什么,就不足为外人道哉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