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在此时,有风拂过,柳枝飘舞、摇曳不定,岳云并没等风停下,几乎弓满弦绷之时,就立刻松手,只听“嗖”的一声,利箭破空,一如流星掠天。
身为一名武将,朱璃的听力十分敏锐,只听一道细微的“咔嗒”声,倏然传来,随后又是一声“噗哧”一声响起,一箭双响,一根柳条应声而落,飘飘扬扬,一如鸿毛。
“好”朱璃毫不吝惜地大声称赞道。
“好”史俨同样大赞道。
场中只有他们二人是武将,也只有他们知道,射中飘动的柳条意味着什么,这是弓术初成的标志,七、八岁的小郎,就将弓术练成,当得盛赞。
朱璃一脸赞赏地望向岳云,双目之中尽是赞叹的神色,岳云能在这个年龄,能在五、六十米远的地方,一箭射断柳枝,就不愧将门虎子之誉。
而好事的史俨,一见朱璃打赌输了,就一脸兴奋地跑了过去,准备从假山的乱石堆中,捡回那支箭矢,可是跑到近前,尚没有俯身捡箭,就突然发出一道惊叹:“靠,这是真的吗?”
朱璃闻言,疑惑地看向史俨,史俨正好回头望来,眸中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恰好被朱璃看了个正着,只见他连忙向着朱璃招手道:“使君,快来看,你来看看这小家伙,他都干了什么。”
朱璃闻言,疑惑不已,不过仍旧伙同众人,向着小池岸边走去,众人来到近处,放眼一看,只见一只羽箭,齐头插进了假山中的一块石头中,羽箭的箭头完全没入石中,一点包钢都看不到。
“一箭穿石”
几乎同时,众人的心底,不由自主地全都冒出了这个词来,就好像约定好似的,刷的一下,一起回头望向跟在众人身后的岳云,神情说多惊讶就有多惊讶。
谁能想到一个七、八岁大小的孩子,竟然能做到一箭穿石,即便是在军中,一些二、三流的武将都做不到吧。
其中神色最复杂的就要数史俨了,这种程度的箭术,他也是刚刚达到,史俨可是一直以齐射名扬军中的,可他箭法的准头早就够了,但力量始终没有达到,也是在不久前,才刚刚达到这等程度的。
就在今天,他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郎,达到了自己拼命奋斗五、六年才达到的程度,他的心情不复杂才怪呢。
“你用的弓,可以给我看看吗?”朱璃突然想到了什么,连忙看向岳云,征求道。
“哦”岳云没有迟疑,连忙将手中的长弓递了过去。
朱璃接过长弓,用力一拉,面色瞬间变得惊异了起来,这起码也是二石弓啊,这小家伙竟然用二石弓,朱璃一脸便秘的神情,望着岳云惊叹不已。
古人形容武将勇猛,在箭术上有一个不成的对比,那就是看这个武将能开多少石弓,虽然各个朝代,对应的弓石力量不一,但也相差不是很大,就是查遍所有记载,也很难找到七、八岁的年纪,就能开双石弓的人吧。
更何况,唐代的一石弓,可代表着一百一十八斤气力,双石弓就是二百三十六斤气力,一个七、八岁的少年,双臂之力,竟然高达两百三十六斤,这不是耸人听闻是什么。
苦笑了一声,朱璃递回长弓,温和道:“小郎,你赢了,你需要什么样的武器,具体有什么要求,现在可以对我说了。”
这是一个绝代猛将的坯子,但凡不是二百五的主君,都知道培养,朱璃又何吝钱财呢,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永远都是人才。
朱璃在朔州兴办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人才,现在突然发现一个武道奇才,他岂能不倾力栽培。
岳云一看朱璃准备兑现诺言,连忙道:“使君,我想要两把大锤,很重的那种。”
“大锤,很重,需要多重?”朱璃耐心地问道。
岳云毕竟是个少年,犹豫了一下,小心道:“正好适合我用就好了。”
这话一说,朱璃就皱起了眉头,不过他突然想到了武悼,曾经朱璃跟随武悼习武,每次给他配备的兵器,都是恰好适合他用,这种神奇的能力,朱璃可不会,看来得去麻烦武悼一趟了。
想了想,朱璃出声道:“好,你这段时间,就好好读书练武吧,过段时间,我带你去个地方,到时候,就可以给你配备适合你的武器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岳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雀跃得犹如撒欢似的的狼崽子。
“对了,你的长弓,是你阿郎给你制造的吗?”
岳云的长弓,朱璃看过了,这把长弓,粗略一看,非常普通,就是一把一石弓。
只有用力拉开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双石弓,显然有着迷惑的作用,而且制作上非常精巧,反正朱璃制造不出来,军中更没有如此怪异的双石弓。
朱璃答应了岳云的要求,让岳云现在看向他的目光,十分顺眼,一听他询问,就连忙道:“这可不是我阿郎制作的,是莘先生帮我特制的,哦,对了,他让我不要乱说,使君一定要替我保密啊。”
莘先生,朱璃好奇了起来,环顾郭奇佐、郭崇韬一眼,发现二人同样一脸迷惑,就开口道:“他是什么人,是铁匠吗?”
“不是,他是教我读书、识字的先生啊。”岳云坦诚道。
“你不是在六要书斋读书的吗,难道你没有和谭昙小娘子在一起?”朱璃比较诧异。
“原先他们两个是一起的,可是云儿说那里小娘子太多,就跑到莘先生那里去了。”岳夫人闻言,接过话头回答道。
一听岳夫人这么说,朱璃就迷糊了,一个教书先生,竟然有这等制作弓弩的手艺,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教书先生呢?
不过,不管怎么样,此人怕是不同凡响吧,有空要去拜访一番,也好给自己弄把好弓,朱璃暗暗决定道。
朱璃是这么想的,就连身为武将的史俨,听到这个消息,神色也显得跃跃欲试起来,若不是他还要陪着朱璃继续拜访官邸,估计他现在就拽起了岳云,让小家伙带着他去拜访这位莘先生了吧。
哪有大将不爱弓马的,只要身为武将,无不好上这么一口。
“岳家嫂子,这位莘先生住哪里?”朱璃拱手向着岳夫人问道。
“就在东城稷下书院。”岳夫人爽快地回道。
朱璃点点头,记下了这件事情,转而问起了宋韫来。
第139章 尉迟信找上门
宋韫身为宋福金的父亲,宋家的当家人,竟然没有出现在这里,倒是让朱璃十分好奇。
而杨再兴作为宋家的准女婿,宋福金的心上人,竟然也没了踪影,同样让他不解。
朱璃回来后,杨再兴自然就被放假了,也该让他休息一下,将近一年的四处奔波,也累得够呛,更何况他的心上人就在这里,他就不趁机温存一下吗?
郭奇佐一见朱璃问起了宋韫,就连忙拉了拉他的衣襟,解释道:“使君,宋公现在出任这鄯阳的县令,他现在一定在县衙,很多事情属下没来的及向你汇报,等回去之后,属下在详细跟你说说。”
什么情况,宋韫竟然当了县令,而朱璃竟然不知道,闹了个乌龙,搞得他连想要询问杨再兴的念头都打消了。
既然正主都不在,朱璃同几位妇人寒暄一番,让牙兵送上礼物,就此拜别离去。
趁着今天,他还要拜访曹狮雄、王重隐、李重霸、孟绝海等人的府邸,还要看看刘知俊、尚让、李罕之等人,看他们是否被安置妥当,有什么需要没有,每家府上都要看看,送上礼物,寥表一下心意。
路上,朱璃问向郭奇佐、郭崇韬二人,出声道:“那个六要书斋,真有一个教书先生叫荆浩的?”
二人不明所以,连忙齐声道:“是的,使君。”
“他从什么地方来的?”
郭奇佐闻言,连忙道:“好像是从太行山来的,那时候新政刚刚颁布不久,他就来了,一开始只是四下走走,后来,就在城中当起了教书先生。”
一听这个荆浩是从太行山来的,朱璃就觉得这个荆浩,应该就是名传后世的那个荆浩,被誉为北方水墨山水名家的大画家。
出生于这个时代的人,很多能人志士,有感于大唐的日益衰落,虽然一心想要为国出力,却不得门径,久而久之,很多人不是遁入了空门,就是隐居在了山野之中。
传闻荆浩出身士大夫之家,在战乱四起、烽烟满地的唐末,为了躲避战乱,就隐居在太行山,精研绘画,这才有了那么大的成就,名字、出处都能对上。
笃定其人的身份,还必须落实,若真是那个才子,朱璃自然会给他留有门径,更何况,朔州最缺的是什么,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啊。
郭奇佐、王璟、郭崇韬三人主政朔州时,一直致力于发展教育,三年多来,培养的基层吏勉强够用。
像中坚、和高层的官,依然缺口很大,朱璃出身太低,古人看重出身,兼且他现在还顶着叛逆的名头,虽然节制一方,可你再厉害,人家看不上你,根本就不来投奔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那洞庭学堂、秋夕苑,还有什么特别的教书先生没有?”朱璃略有所思,继续追问道,这个时代,有门路的,肯定不会选择投靠朱璃,朱璃能得到的,就是那些有才、却被埋没的人。
相似小说推荐
-
乱世栋梁 (米糕羊) 起点VIP2021-05-22完结265.62万字 2.9万总推荐天下三分,北有东西二魏,南有半壁萧梁。然而内忧外患之下,江南繁...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