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杨坚认同夫人的判断。
  今日大殿发生的事情,他一开始想不通,后来仔细琢磨,觉得尉迟迥和宇文护是在演戏,现在听得夫人这么一说,问:
  “那,事情就这么……”
  “唉,我还以为,他会硬扛,那倒好了……”独孤伽罗叹了口气,握紧的拳头松开。
  “蜀国公这么说,无非就是给宇文护一个台阶下,你也说了,宇文护暴怒,结果又如何?也没见把蜀国公拖下去乱棍打死,而且竟然还有人敢附和……”
  “朝廷大势已去,宇文护得先保住自己一家的性命,若主动投降,楚军至少不会立刻为难他。”
  “至于以后,你看,楚国国主那么要面子,无论是对萧梁宗室,还是高齐宗室,都是供起来养着,大概,也不会把宇文护怎么样。”
  独孤伽罗念念不忘父仇,如果有机会,她当然想报仇,可宇文护现在打算投降,就能暂时逃过一劫。
  说着说着,两人说到了时局。
  按楚军灭齐的表现来看,入城的楚军大概不会在城里烧杀抢掠,所以城中官民的安全应该有保障。
  甚至许多官员还会得新朝任用,所以,夫妇俩关注的是天下形势。
  事到如今,天下形势已经很明显了:楚国统一天下,乱世结束。
  真的能结束么?
  还是和司马氏的晋国那样,统一后不过二三十年,爆发更大的战乱?
  杨坚不知道将来会如何,虽然他通过从商贾那里买来的过期楚国报纸,了解了一些楚国的情况,但是对于这个有些奇怪的国家,总是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因为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变化,简直是让人匪夷所思。


第二百三十八章 落幕?
  数日后,清晨,长安东,清明门处人山人海。
  身着红色戎服、玄色铁甲的楚军将士,不仅在城头站立,又在清明门外道路两旁列队,威风凛凛,气势如虹。
  举目望去,一片红黑。
  道路东端,楚军将帅云集,同样一身红黑的皇太子李昉按刀而立,背东面西,看着前方清明门。
  因为心中激动,所以呼吸有些急促。
  李昉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激动,看着清明门缓缓打开。
  门开了,出现一个瘦小的身影。
  那是一个少年,扎着发髻,光着膀子,双手反绑,口中衔着一个黄色包裹,缓缓向前走来。
  身后,跟着一个成年人,约六十来岁年纪,其人身着白衣,拉着一个两轮车。
  车上,放着一副棺椁。
  后面,跟着许多人,全都身着白衣,有几人推着那载着棺椁的双轮车。
  万众瞩目之下,少年带着这一群人缓缓向前走,道路两旁的楚军将士默默看着,表情各异。
  他们浴血奋战,为的,不就是看到这个场景?
  李昉见着此情此景,脑海里浮现出四个字:面缚舆榇。
  面缚舆榇,即反绑双手(面缚)面向胜利者,表示放弃抵抗,交出所有权力(衔玺);
  拉着棺椁车(舆榇),表示自请受刑。
  所以,面缚舆榇,为君王战败投降的仪式。
  《左传》对此有记载,而三国时期,蜀汉灭亡时,刘后主就是这么出城投降的。
  当然,还有另外几种投降仪式,譬如“肉袒牵羊”。
  无论哪种仪式,都是同样的含义:屈辱。
  当初,李昉看书看到“面缚舆榇”这个词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面缚舆榇有多么屈辱:一副君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模样。
  亡国之君,以卑微的姿态向敌人投降,任由对方处置,这是屈辱;
  国家灭亡,宗庙被毁,这是屈辱;
  后宫被人当做战利品,予取予夺,这是屈辱;
  沦为阶下囚后,寄人篱下,仰人鼻息,为了保命,还得装疯卖傻,如刘后主般说什么“此间乐,不思蜀”,还是屈辱。
  他想起了父亲的教诲:“男人,守不住自己的家业,保不住自己和儿子的性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人被别人抱上床,这就是屈辱。”
  “治家也好,治国也罢,落到如此下场,很光荣么?”
  李昉当然不觉得光荣,父亲的教诲,时刻谨记在心,所以下定决心,自己决不能成为失败者,要成为胜利者。
  失败者的感觉是屈辱,而胜利者的感觉,是征服的愉悦。
  征服的感觉有多么愉悦?他现在深刻体会到了。
  看着那少年晃悠悠走向自己,看着那执政多年的宇文护,吃力的拉着棺椁车,向自己走来。
  征服的愉悦感觉,让李昉觉得浑身没有一个毛孔不舒坦,没有一寸肌肤不快活。
  李昉的心跳不可抑制的加快,呼吸开始变得困难,胸中有一种莫名激昂的情绪在聚集,让他胸膛发胀,想要拔刀,仰天长啸。
  “殿下。”旁边一句轻声提醒,让李昉回过神来。
  对方大势已去,国主主动投降,免去了双方不必要的伤亡,他必须以礼相待。
  不然,这场体面的受降仪式,就会变味。
  毕竟,开门投降的一系列仪式,双方已经事前约定好“流程”,他必须按照“剧本”进行。
  然后,传檄各地,包括陇右地区,让这些地方知道,长安易主,周国国主已经投降了。
  接下来,无论各地周国官员是否投降,官军的前进脚步不会停止。
  李昉不等周国国主走到面前,迎上去,接过对方口中衔着的玉玺(用黄布包裹),转交给左右。
  又接过左右递来的衣服,给这可怜的少年披上。
  说了几句场面话,安慰一下这个浑身发抖的孩子。
  然后,命人将周国执政宇文护拉来的棺椁,直接推到旁边,一把火点燃,当众焚烧。
  即对投降者宽大处理的意思。
  因为倒了火油,所以棺椁瞬间燃成火炬,火光照亮了周国国主宇文贽以及宗室们那苍白的脸。
  也照亮了宇文护的花白头发。
  他看着那燃烧的棺椁,以及瑟瑟发抖的少帝,心中悲凉。
  巨大的屈辱感油然而生。
  虽然投降是无可奈何,是为了保住自己及家人性命,但如果有得选,他是不想这样的。
  然而不这样不行,多少人想让他死。
  棺椁在燃烧,宇文护心中的执着,也在燃烧。
  他叔叔辛辛苦苦为家族打下来的基业,就这么完了。
  他背负骂名,辛辛苦苦苦守护了二十年的江山,毁于一旦。
  唉……
  心中悲愤不能过于表露,宇文护只能低着头,听楚国皇太子说场面话。
  却无意中瞥见旁边竖着几个支架,上面斜放着木板。
  有几个文吏站在支架后,于木板上动笔。
  宇文护觉得奇怪:这是在干什么?
  ……
  开封,皇宫,李笠拿着一份报纸,端坐不动,不住傻笑。
  报纸第一版,标题十分显眼:《关于我儿子在长安东门受降时非常威风这件事》。
  不不,这是李笠脑海中的报纸标题。
  报纸上的真实标题是“周国国主出城投降,官军收复长安!!”
  李笠当然不是现在才知道捷报,但是,公开发行的报纸所刊载的“新闻”,同样让他激动万分。
  标题中,用的是“收复长安”,而不是“攻克长安”,这是一个很讲究的词:
  收复,意味着把丢失的地方拿回来,只有“中原正朔”,才能对长安用“收复”这个词。
  什么是中原正朔?
  汉-魏-晋-宋-齐-梁-楚,代代禅让,天命传承,如今楚国不是“中原正朔”是什么?
  但李笠的关注点完全不在内容,而是结果:我儿威风啊!在长安城外受降啊!可威风啊!!
  就问你们羡慕不羡慕!
  旁边,黄姈也拿着同期报纸,同样端坐不动,笑眯眯的。
  而负责读“头条新闻”的张丽华,手里亦有同期报纸,结束了第五次宣读后,喝几口茶,润润喉咙,继续念。
  皇帝没说停,她就得反复念。
  “我们的儿子,是最棒的!”李笠喜滋滋的说,这话他今天已经说了无数次。
  随后再次翻开报纸,把第二“版”展示出来。
  那是一副画,占据整个版面,画的是楚国皇太子在长安东门接受周国国君受降的场面。
  当然,受限于印刷技术,这幅画的“画风”简洁,白纸、黑线,只突出了几个关键人物:受降者(楚国皇太子),投降的周国国君,拉着棺椁车的周国执政。
  以及楚将甲、周国宗室乙,等等等等。
  虽然线条简单,却生动勾勒出各人之间的形态和神色:
  胜利者对面前投降者虚抬双手,身材高大威武,样貌端正,一看就是正面人物。
  投降者(周国国主)身材矮小柔弱,光着膀子,低着头,口中叼着个小包裹。
  旁边,拉棺椁车的老者,佝偻着背,一副奄奄一息、垂头丧气的表情。
  哪怕是不识字的读者,看到这幅画,多少都能体会到受降仪式现场的气氛,感受到胜利者的荣耀。
  李笠已经决定,要把今日的报纸收藏一份,作为儿子成长阶段的重要事件,铭记于心。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