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只要歼灭了这支楚军,俘虏了楚国国君,突厥大军继续向东过北燕州,就可以突破居庸关,入幽州,席卷中原的河北。
  而与此同时,北燕州以北、长城外沿的怀荒故地,又有一支楚军聚集。
  这支楚军看样子是要走北道,到大青山(阴山)北麓后,经由白道南下,偷袭在大青山以南、魏国旧都盛乐过冬的突厥部落。
  所以,叶护决定拔营往东南前进,沿着特勤的进军路线,入恒州,转往东,和特勤汇合。
  到时候,那只孤悬在外的楚军,偷袭盛乐却扑个空,退路也没了,必然如同走丢的羊羔,迟早要消失在草原上。
  如果他们敢原路返回,届时占据了北燕州的突厥大军,可以在怀荒附近等着他们送上门。
  要知道,十几年前,气焰嚣张的柔然大军,就是在怀荒镇故地附近被突厥军队击败,其可汗兵败身亡。
  现在,中原的楚国国君,要么兵败被俘,要么兵败身亡。
  之后,楚国必然如柔然汗国那样,因为国君的突然死亡而四分五裂,最后灭亡。
  队伍中,骑马前进的叶护阿史那库头,看着地上那些被马蹄踩踏得十分光滑的石板,以及道路上两道深深的车辙,想起自己听中原逃人所说的一各成语。
  重蹈覆辙。
  这成语的本意,是指车子沿着前面车子留下的车辙印前进,引申的意思,就是走别人失败的老路。
  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路,连接着拓跋氏魏国旧都盛乐(西边)以及平城(东边),所以当年沿途有很多商旅往来。
  以至于道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还有大量被马蹄踩踏得光滑的石板路。
  只不过,当魏国再次迁都,迁到中原腹地,那个名叫“洛阳”的地方后,平城和盛乐就渐渐冷清了。
  盛乐荒废了,平城成了边境的偏僻小城,之前拱卫平城的北方六镇,成了贫苦军民聚集的地方。
  而国都南迁到中原腹地的魏国,很快腐朽,被造反的六镇边军打得头破血流,最后,被人取而代之。
  这在库头看来,就是沉迷于玩乐的后果,一如柔然汗国那样。
  那么,突厥可不能走老路,不能重蹈覆辙。
  他决定趁着中原各国交战的好时机,占了恒安(平城),然后以此为根基,对中原各国施展行动,以获取更多的资源。
  却不用想办法变成一个中原国家。
  中原很富庶,他们凭借武力,可以获取大量的钱粮、牲畜、人口,这些资源如同割完又会长的野草,源源不断。
  抢到的财物、粮食布帛和人口,运到恒安,沿着眼前这条路送到盛乐,再往北由白道出大青山,运到草原。
  分给汗国各部。
  让中原各地,为突厥汗国提供大量人口、粮食、钱财,如同缴税一般。
  而恒安,就是征税队伍的驻扎地,突厥大军只要以恒安为营地,定期南下征税即可。
  或者让中原各国臣服,定期纳贡,那更省事。
  若将来,突厥汗国的疆域继续向南扩张,,也不能放弃恒安这要地,不能把可汗王庭挪到中原腹地。
  因为草原才是汗国的根本,若贪图中原的花花世界,把王庭迁到中原,那就会落得如拓跋氏魏国那样的下场。
  库头听人说起过拓跋氏起家的历史,据说最初,拓跋氏的生活地,在大草原的东北境,后来南下。
  到了如今契丹各部放牧的区域,又转向西,过大青山,在大青山南部定居,建国,定都盛乐。
  然后,迁往东南面的平城,之后,继续南下,定都中原腹部,成了中原的一个国家,不再是草原上的汗国。
  最后,还把姓氏改了。
  这在库头看来,简直是难以置信:一路往南走,然后把起家的草原扔给别人,最后还把姓氏改了,这算什么?
  等于是突厥汗国建立后,各部不断往东跑,往碛南草原跑,把起家之地丢给别人,把碛北丢给别人,还把阿史那氏改为汉姓。
  库头觉得,这种愚蠢的行为,就是自取灭亡。
  突厥汗国可不能像拓跋氏的魏国那样。
  如果由他来统治东部草原,就绝不会被中原的花花世界迷了眼。
  牙帐最多设在恒安,再不能往南迁,省得走拓跋氏的老路。
  不知不觉,太阳升到头顶,山谷四周回荡着羊群的叫声,就在这时,前方忽然风声大作,好像突然起风了。
  山谷里起风,是很常见的事,可这风声却带着嚎叫、呼喊,以及大量马蹄声。
  行进的队伍,渐渐被前方传来的骚动弄得停下脚步,如河水般流动的羊群,也渐渐停了下来。
  前方越来越乱,喧嚣声起,很快变大,不一会,有许多人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喊:“敌人,敌人来了!!”
  这喊声让后边的人们听了发蒙,因为按着之前知道的消息,前方都是自己人,恒安有许多兵马驻扎,哪来的敌人?
  库头得了前方传回来的消息,很快意识到不妙:有伏兵!
  此时此刻,他能想到的敌人,就是恒州原本的主人——齐军。
  恒州是齐国的地盘,只是之前齐军挡不住来袭的楚军,所以请他们南下助战,把恒州“暂时出借”,给他们作为过冬营地。
  所以,前方敌人不太可能是楚军,因为楚军主力被他侄子阿史那摄图围了,另一支抵达朔州地区的楚军,自身难保,怎么可能……
  想到这里,库头后背一凉:难道,难道摄图……
  前方忽然爆发出巨大的呼喊声,那是无数人在呼喊,动静之大,仿佛天崩地裂一般,这喊声让库头想起山中瀑布的轰鸣。
  而这轰鸣发生在山谷里,原本迟滞不动的人群,忽然如同被堰坝突然拦截的河水一般,倒灌回来。
  前方溃败的人,不断地往后跑,越跑人越多,浩浩荡荡扑来。
  库头发号施令,组织各部防御,但是仓促间如何组织得起来?
  此次行进,没有人想到会遇到敌情,所以各部连成长串,人员混杂,许多青壮和家人走在一起,大队伍如同一条巨蛇,爬行在长长的山谷中。
  各部酋长想要召集本部部众都不容易,遑论集结各部兵马起来迎战?
  眼见着溃败的败兵,践踏着后方的自己人,场面宛若雪崩一般越来越混乱,库头心中叫苦,带着人掉头就跑。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亡国的郁久闾(再续)
  天地苍茫间,策马疾驰的阿史那库头只觉体力到了极限,眼皮发沉,困得不行,大腿内侧因为长时间骑马已经磨破。
  若不是用绳子将自己捆在马背上,精疲力尽的库头和部下,早就坠马了。
  但他们不能停,还得继续跑,因为追兵就在后面。
  库头回头看去,只见尘土飞扬之间,有不少黑影若即若离。
  跟着他北走的人,数量大概有千余,而追击的契丹兵,数量不在少数。
  没错,就是契丹兵,这些契丹部落之前是汗国的臣属,却被楚国收买,跟着楚军作战,现在已经成了对方的猎犬。
  自武州川开始,裹挟着不少草原部落兵的楚军,骑兵一拨一拨轮流追击,如同疯了一样,追他们追了十几日。
  现在,库头算是明白了:楚国一定集结了大量骑兵,投入此次作战,要将南下过冬的突厥部落歼灭。
  怪不得楚国国君会亲自带兵出征,这一场大战,恐怕对方酝酿已久。
  而他们还以为有机可乘,以为楚军出击的目的,是齐国的北境州郡。
  但现在想明白,已经晚了。
  那日,库头率领各部走在武州川河谷,结果遇到伏击,他们很快溃散,而设伏的敌人是楚军。
  武州川一战溃败后,他和部下不停地逃,楚军就不停的追。
  追到苍鹤陉(参合陉),追到苍鹤口(参合口),追到盛乐,追到白道。
  他们过了白道,出大青山,一路往北,往碛口逃,而楚军也如影随形,轮流追击。
  这一路上,爆发大小战斗数十次,他们的伤亡越来越大,库头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少。
  过了白道之后,自武州川起就一直紧追不舍的楚军骑兵少了,但是,作为走狗的契丹骑兵又追上来了。
  与此同时,从东边又窜出来新的楚军骑兵,依旧对他们紧追不舍。
  这些骑兵,想来就是聚集在东面怀荒的楚兵,不知怎么回事,竟然能够找到他们,并不停追击。
  库头日夜逃亡,半路上除了换马、喘息,很少停留,不断甩掉“尾巴”,但新的“尾巴”又不断出现。
  他好不容易跑到草原北边、大碛南沿,觉得现在只要过了碛口,进入大漠,那些追兵,想来就会知难而退。
  现在虽然开春,但是北地依旧寒冷,大碛里又缺少水源,极易迷路,这种时节横跨大碛,十分危险。
  他们是走投无路才跑进去,那些不在草原生活的楚兵,又如何受得了?
  库头想到自己即将能摆脱追兵,顿时觉得不累了,抖起精神,策马疾驰。
  他从没打过这么惨的败仗,如果连侄儿摄图也败了,那就意味着此次南下过冬的大量部落和部众都倒了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