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一般的鲫鱼,背上黑不溜秋的,在鱼池里游动,看不清楚,可黄色的鱼却不一样,看上去很漂亮,如同水中移动的风景。”
  “江河湖泊里的鲫鱼,偶尔会出现颜色特异的个体,那么,我们把它们定向饲养,筛选后代,一代代选下来,其个体就会稳定的呈现黄色。”
  李笠给妻妾以及子女讲解从“金鲫”到“金鱼”的演化道路。
  当然,这是那一世他听金鱼爱好者说的知识:
  金鱼,是后世很常见的观赏鱼,但最初,并不是自然界里自然存在的鱼类。
  最初,野外发现黄色鲫鱼(或称金鲫),然后,慢慢经历家化、人工选种和人工育种。
  这样的人工饲养、筛选,使得黄色鲫鱼的形态和颜色起了剧变,才有了后世那种类繁多的金鱼品种。
  那么,为何家养金鱼的形态会起变化呢?
  这是因为池养、缸养、盆养的饲养环境变化,导致金鱼的形态发生变化:
  狭窄、局促的活动空间,使得金鱼没必要长得狭长,运动量也变得很少。
  于是一代代筛选下去,身体短而、鱼鳍和鱼尾“柔化”的金鱼就出现了。
  李笠不能明说金鱼演化的各个历史时期,大致如下:
  金鲫的出现并引起关注,大概是在晋朝,金鲫的家化,大概是在南宋。
  这时,金鲫的饲养逐渐普及,颜色也开始丰富。
  到了明代,金鲫的饲养从池养过渡到了盆养,这一转变,使得金鱼的体形发生巨变。
  到了明清之际,“金鱼”一词,取代了金鲫,各种奇形怪状的金鱼品种纷纷出现。
  所以,当渔民在彭蠡湖里意外捞起淡黄色的鲫鱼后,李笠便萌生了“繁殖金鱼”这个念头。
  但是,这个过程很漫长,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的。
  却不妨碍他完成第一步:普及金鲫的人工饲养。
  于是,李笠重金收集颜色变异的鲫鱼,进行专门的人工饲养,慢慢让这些颜色异常的鲫鱼,其黄色稳定传给后代。
  即获得“金鲫”这一品种,作为第一代观赏鱼,通过池养扩大数量。
  这一步,李笠现在已经做到了。
  然后,等金鲫的数量多起来后,作为“商品化”的观赏鱼对外出售,吸引更多的人来养金鲫。
  民间对金鲫的饲养规模上来后,出现颜色特异个体的几率会大增,加快金鲫颜色的演化过程。
  再摸索缸养技术,然后过渡到盆养,迫使身体正常的金鲫,向短胖体形演化,鱼鳍和鱼尾也出现“异化”。
  于是,许多年之后,江河湖泊里不可能出现的金鱼,就这么被人为饲养出来。
  李笠简要的解释,儿女们听懂了,兴趣大增,也要养金鲫。
  小朋友养宠物,都是三分钟热度,得大人来善后,后世是这般,现在当然也不例外。
  不过李笠没说破,同意让儿女们养金鲫,他设了不少“金鲫饲养基地”,所以现在金鲫的数量很多,耗得起。
  而且,这是他给自己找的“养老项目”:组织人力物力养金鲫、加速金鲫向金鱼演化的过程,总好过炼丹求长生不是?
  李笠陪着家人说了一会儿话,方才离席的黄姈转回来。
  李笠见黄姈使了个眼神,便起身离去,黄姈随后入座,夫妇俩的小动作,妃子们都看见了。
  赵孟娘和段玉英当做没看见,给儿女擦汗、递糕点,薛月嫦和薛月娥姊妹交换了一下眼神,随后也当做没看见。
  李笠走在回廊里,左转右转,张丽华作为侍女跟着,不一会,来到一处阁楼,候在门旁的宫女见状,向里面禀报一声,然后推开门。
  张丽华惊见自己的旧主萧娘子,在阁里就座。
  她见萧娘子满脸通红,容貌愈发娇颜,不由得心跳加速:这是怎么的?
  李笠入内,并未关门,坐在萧妙淽对面,阁内就他二人。
  寒暄了几句后,李笠看着这位有些害羞的美人,问:“入宫吧,我来照顾你。”
  萧妙淽闻言微微低头,绞着手,只觉面颊发烫。
  去年年底,她听薛月娥透露:李笠说梦话提起她,于是心中惊慌,但很快就想明白了:
  按李笠的人品,若真的对她起意,会直接说,不会搞什么下三滥的手段,如果她拒绝,李笠也不会有什么报复之举。
  结果李笠很快就御驾亲征,在外大半年,她也纠结了大半年:这事情到底是真是假?
  她不介意改嫁,毕竟独自抚养儿子很辛苦,却不知就这么默默等下去,会不会变成守寡一生。
  万一别人以为皇帝对她有意,不敢派人说媒,而皇帝其实对她无意,那不就……
  萧妙淽是公主们的女师,时常入宫,因为心中纠结,难免体现在脸上。
  皇后似乎看出了什么,直接问她:如今可有佳偶人选,若没有,是否愿意入宫为妃。
  如果她愿意,皇后可以向皇帝提。
  面对皇后的提问,萧妙淽沉默良久,算是默认了。
  于是,有了今日的见面。
  现在,李笠发问,萧妙淽不好意思回答。
  李笠看着这位愈发漂亮的前朝公主,只叹“金鲫”难得,也不追问,拿来琵琶:
  “我这次去河北,学了一些琵琶的弹奏技艺,以及一首新歌,你帮忙鉴赏一下。”
  萧妙淽稳住心绪,抬头看着李笠。
  却见李笠横抱琵琶,报歌名:“歌名《在水一方》。”
  然后弹唱起来:“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这一下,萧妙淽听出弦外之意,心如鹿撞,呼吸急促起来,面颊再次发烫。
  门口,张丽华听着皇帝弹唱,再看看抬手捂嘴的萧娘子,只觉有些恍惚:你亲自上阵了,那我是为何入宫的呀?


第九十六章 金鲫(续)
  清晨,阳光明媚,庭院一角,轮值的宫女们开始忙碌,张丽华和“同班”的宫女来到一排鱼缸旁,小心翼翼地给鱼缸换水。
  宫里养着观赏鱼--金鲫,既用池养,又有缸养。
  不过平日里贵人们不在建康,所以这些观赏鱼集中在玄武湖畔饲养。
  现在贵人们在台城暂住,便有部分缸养金鲫“搬”到宫里“暂住”。
  这些鱼缸为敞口大陶缸,半人高,一个人用双手抱缸,手合不拢,容量很大,所以换水耗时较长。
  不过,整个过程有“操作规则”,又有相应工具,一步步来,倒也不难。
  换水宫女之中有刚轮岗者,见鱼缸里水面有浮萍,缸壁有大量青苔,金黄色的鱼儿在内游来游去,仿佛一个小小的池塘,觉得颇为有趣:
  “这鱼儿真好看,是鲫鱼吧?”
  今日负责换水的张丽华点点头:“对,不过是金鲫。”
  宫女年纪比张丽华大不了多少,饶有趣味的说:“金鲫呀,宿豫那边的河里,偶尔能见朱衣鲋,长得好像呢。”
  张丽华听对方说话带着的口音,知道对方大概就是淮北宿豫一代的人,笑道:“鲋,就是鲫鱼的古称,朱衣鲋,《述异志》里有提过呢。”
  “而且,金鲫在许多地方都偶有出现,江州寻阳匡庐山那边,有赤鳞鱼,晋时就发现了。”
  宫女们一边忙着换水,一边听张丽华讲“金鲫”的由来,听着听着,不由得入神。
  常见的鲫鱼,身为白鳞,鱼背颜色较暗,而诸如赤鳞鱼、朱衣鲋这样的金鲫,其实就是鲫鱼之中的异类,周身呈现黄红色,被视为祥瑞。
  但张丽华说,其实这不是祥瑞,而是颜色发生突变的鱼,这种鱼之所以少见,原因是颜色过于鲜艳,容易被水禽、大鱼看见,然后捕食,能长大的少之又少。
  金鲫的后代,有一定几率也会是红黄色,但在野外很难长大。
  那么,尽可能收集金鲫、人工饲养,这些金鲫在鱼池里不会被水禽、大鱼捕食,就能长大,然后繁殖后代。
  将其后代中颜色正常的鱼剔除,那么,过得数代后,这些鱼就都是红黄色的金鲫。
  而缸养的金鲫,因为相比池养,活动空间小,不需要奋力游动以捕获水中虫儿进食,于是鱼鳍、鱼尾会变得柔弱、宽大,身形也会由修长变得短肥。
  若适当控制鱼缸每日接受的光照,就会对金鲫身上颜色的明暗有影响。
  久而久之,缸养的金鲫繁衍数代之后,样子和池养的金鲫就会有所不同。
  几个鱼缸的水都逐一更换完毕,宫女们听张丽华讲解金鲫,听得津津有味:“丽华,你知道的真多呀!”
  “听说许多富贵人家养金鲫,都是池养,缸养的金鲫,观赏起来是方便,却不容易养好。”
  “得请少府寺这边派人教,才能养得久……”
  张丽华笑了笑,没多说,她本来也不懂这些,是皇帝闲来无事的时候跟她说起,她才知道的。
  她看着鱼缸里缓缓游动的金鲫,只觉赏心悦目,再按要求,拿来玻璃鱼缸,装好水、放好水草后,小心将陶缸里的金鲫捞上来,放进玻璃鱼缸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