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他们远离建康,远离中枢,所以可以避开围绕皇位爆发的权利争斗,但却无法直接获益。
  所以只能等。
  等到机会出现,然后抓住。
  然而张铤的种种安排,其实是瞒着李笠的,黄配合张铤的行动,也瞒着李笠和妹妹。
  在十年以前,黄可不会有过多的想法,他能想到的美好生活,就是李笠这个妹夫能混个刺史当当,黄家跟着沾光。
  然而当他得张铤一番分析后发现,若时机合适,妹夫可能会坐到某个位置,心就不由得剧烈跳动。
  若真如张铤所说,抓住机会的话,那可不是白日做梦。
  虽然不清楚妹夫到底怎么想的,也不知道妹妹支不支持,但黄一想到这可能成真,就彻夜睡不着觉。
  所以,为此搏一把,也不是不行。
  ……
  彭城水寨边上,充作水榭的大舫处,武祥正在钓鱼,不过因为来客的缘故,心不在鱼钩上。
  来客为张铤,张铤从利国返回寒山,路过彭城,来看望老友。
  顺便谈谈时局。
  “建康城里的权贵,个个都顾着自己,唯独不顾上大局,让一个小孩子当皇帝,谁服?”
  武祥缓缓说着,他和李笠一样出身贫寒,不过在李笠的带领下,经过十余年磨练,见识和阅历已经极大丰富,遇事喜欢动脑子,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张铤问:“那,依你所见,那些宰辅,会如何对待李郎?”
  武祥笑了笑:“还能怎么对待?他们根本就看不起李郎,无非是把李郎当做鹰犬,需要时就用。”
  “用完了,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至于我们,也差不多。”
  张铤又问:“如果有一天,李郎被调离徐州,譬如去平叛,然后新任徐州刺史来寒山,如之奈何?”
  武祥闻言看向张铤,笑道:“张兄,有话直说,自己人,没必要弯弯绕绕。”
  张铤挑明了说:“陛下驾崩,皇太子病逝,皇太孙即位,小孩子做皇帝,这朝廷迟早要变天。”
  武祥耸耸肩:“变就变,他们自寻死路,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可李郎怎么想,才是关键,你不好提,我和梁郎、彭郎,也不好提。”
  张铤又说:“我们不需要提,时局发展,总是会到那一步。”
  武祥直接了当:“有些事情,李郎不好做,也不好明言,让我们去做,无妨,该扛的,我来扛。”
  态度明确,张铤是摸清楚了。
  这就好,他专门过来敲边鼓,就是要看看武祥的态度如何。
  此次密谋,他的同党是黄,出于慎重考虑,没让武祥、梁森或者彭均参与进来,更不敢让新平公夫人知道。
  毕竟这是绕开李笠偷偷行事,一旦事泄,他和黄可以硬扛李笠可能的怒火,其他人就不好办了。
  黄作为妻兄,想着李笠‘更进一步’,让黄家跟着水涨船高,这是人之常情,反正看在夫人和世子面上,李笠也不可能把黄怎么样。
  而张铤自己,算是李笠的谋士,擅自行事,举措‘过激’,说来说去也是为了李笠。
  但梁森、武祥和彭均,作为李笠的亲朋好友,若是绕过李笠偷偷行事,性质完全不一样。
  夫人就更是不行了,毕竟枕边人,容易招猜忌。
  所以,张铤没让这几位掺和,也没必要让这几位掺和,只需要旁敲侧击,探一探口风,提前提个醒即可。
  谁不想荣华富贵、做人上人?
  这是人之常情,但凡有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张铤知道,出身微寒的这些鄱阳人,唯一的指望,就是李笠能够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方能水涨船高。
  如果李笠完了,其鄱阳同乡没了依靠,就只能随波逐流,漂到哪里是哪里。
  所以必然紧跟在李笠身后,为李笠分忧。
  那么,必要的‘分工协作’,迟早要出现。
  将来一旦有事,李笠率军出击,且不管出击方向是哪里,徐州,是绝对不能拱手让人的。
  对外作战,有梁森、彭均,可对内施展“尔虞我诈”,张铤觉得自己一个人还不行。
  武祥经常给李笠做些见不得光的事,张铤觉得这位就是留守徐州的不错人选,毕竟对付起内部威胁,靠的是心计而不是武功。
  尤其是对付长史王冲这见多识广的老滑头。


第一百零八章 机制钱
  阳光下,崭新的铜钱亮闪闪,堆积在钱箱里,看起来十分养眼。
  李笠伸手捞起一把铜钱,抬起,然后倒入钱箱中,铜钱相互撞击,发出悦耳的声音。
  一旁,武祥拿起一枚铜钱,仔细端详着,啧啧称奇:“这和真钱没什么两样啊。”
  “那是必须的,这就叫专业。”李笠说完,也拿起一枚铜钱,放在手中仔细端详,只见上面“常平五铢”四个字清晰可见。
  这里是彭城水寨,四周水面辽阔,所以风大,李笠眼睛微眯,看着这机制“常平五铢”钱,很满意。
  常平五铢,为齐国天保四年起发行的铜钱,此钱并未以年号“天保”命名,而是取了“常平”这个名字。
  常平,源自粮库“常平仓”之名,常平仓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欠收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所以常平仓有稳定粮价的作用,齐帝高洋为新钱取名“常平”,想来是寄希望于新钱能够稳定物价。
  新的王朝,新的钱币,所以“常平五铢”用料十足,制作精美。
  按照这年头的惯例,做工精良的好钱,必然被人大规模窖藏,或者融了铸造铜器,亦或是融了铸造大量劣币。
  所以,齐国的“常平五铢”,无论朝廷铸造、流通多少,都不够用。
  那么,热心肠的李三郎,决定帮邻居高二郎一把。
  利用寒山堰的丰富水力资源,以‘压制法’用机器制做“常平五铢”,然后大规模投放到齐国国内。
  缓解齐国用钱紧张的局面。
  也就是制作假币谋利。
  技术来自于‘机制铜镜’,无非是压制产品由巴掌大的铜镜,变成小小的铜钱。
  李笠手中的“常平五铢”,就是最新出场的机制铜钱,以水力驱动机器压制铜带而成。
  含铜量为七成,三成是铅,加上新式制币工艺,所以制币成本比其面值(一文)要低。
  虽然颜色比起真钱有些偏“青”,但制作精良,文字清晰可见,和真钱差不多,可以以假乱真。
  “如今的制币工艺为铸造,或称连铸,就是批量铸造的意思,得要制模范,再熔铜灌入,成型、冷却,砸模,修理外形。”
  “生产速度慢,效率低,成本高,其制币成本,高于所制钱币的面值,所以铸得越多,亏得越多。”
  李笠作为制假售假的黑心商人,向‘销售主管’武祥介绍起‘行业内幕’来。
  “机制钱就不同了,因为机器压制,所以不需要制模范,也不需要消耗大量燃料来熔铜,省大量人工。”
  “调好比例的铜铅合金,熔成铜锭,然后被机器轧制成长条铜带,喂入制币机,机器直接在铜带上压出一枚枚铜钱。”
  “圆形,方孔,两面都有精美文字,厚度和真钱一样,机器制钱产量高、成本低,低于其面值。”
  李笠将手中铜钱用拇指弹起来,待其落下再接住:“也就是说,这钱制作得越多,用出去越多,我们就赚得越多。”
  武祥问:“可万一,他们拿了这么好的钱,全都融了铸铜,怎办?”
  “我们把这钱花出去的瞬间,就已经赚到利润了,至于这钱他们拿来做什么,对我们来说,无所谓。”
  李笠说完,捏着铜钱,在武祥面前晃了晃:“你不要把它当做钱,要把它当做产品。”
  “制一千(文)钱,花出去,我们等于赚了二百文,或者等价的实物,利润是二成,这年头做正经买卖,利润不也是这个数?”
  “制一亿钱,花出去,我们立马赚了二千万钱,或者等价的实物。”
  “我们把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种铜钱、劣币,分别熔了,加以配比,制作成不同品质的‘常平五铢’,利润有多又少,反正都是赚。”
  “用钱来制钱,花出去后,换回更多的钱,再用钱制更多的钱,等同于左手倒右手,又从右手倒回左手。”
  李笠把铜钱在左右手之间往复扔来扔去:“倒来倒去,流通的机制假钱越来越多,我们兜里的利润累加,而齐国……”
  他把铜钱扔进钱箱,笑道:“我们的假钱在齐国大规模流通,会有什么后果?”
  这个问题有些复杂,武祥陷入沉思,李笠也不催促,看着不远处,一箱箱正在分别装船的机制“常平五铢”,只觉心旷神怡。
  大规模制造敌国货币(假币),然后投放到敌国国内流通,以破坏其国内经济,这种金融战的手段,超出当前时代大部人的认知。
  要想实行,也不容易。
  因为这个时代各国发行的钱币不是纸币,而是铜钱,其信用不是来自朝廷,而是来自含铜量。
  后世以假钱摧毁的对象,为各国政府所发行货币的信用,以此造成纸币大规模贬值,这一招用在这时代,水土不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