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而将领下达的各种命令,必须经过各级军士来带领兵卒执行。
  即将领无法直接指挥任何一个兵卒,下令后,由军士们逐级安排下去。
  多了这个“军士”群体居中传达军令,东方白额总觉得有些不便,恐怕长此以往,兵卒们只知道各级军士,可能都不太清楚他这个将领长什么样子。
  那么将和兵之间的信任,无法直接建立起来。
  全靠军士居中‘撮合’,仿佛砌墙时需要灰浆来粘合砖块一般。
  这种感觉很不好,让东方白额总觉得一旦打起仗来,无法相信麾下兵卒能执行他的命令。
  而且,因为有了各级军士的‘代劳’,将领很容易被军士架空,一旦军士对军令阴奉阳违,他该怎么办?
  按照李使君的规定,将领绕过军士直接指挥兵卒的行为如同乱命,兵卒可以不执行,事情闹大了,身为主帅的李使君,可以判定该将领意图不轨。
  且将领无权处置军士,那么一旦碰到如同**般的军士,煽动兵卒架空将领,将领要如何应对?
  虽然李使君做了相应规定,若下级军士无正当理由违抗主将军令,会有上级军士予以处置。
  将领若认为某军士无故违令,可以让上级军士处置,但这种事情很容易形成扯皮。
  譬如,他认为要发动夜袭,打某处敌军一个措手不及,可军士们认为敌人必定有所防备,反对夜袭,这时该听谁的?
  按规定,该听他的,可一旦军士说兵卒们疲惫,需要休息,若逼迫太甚,可能哗变。
  如此一来,难道他还能强行下令实施夜袭么?
  所以,这种扯皮在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极易误事,且容易出大事。
  基于种种担心,东方白额对“军士管兵”的制度不是很看好,他根本无法信任这些军士,哪怕这些军士,确实是技艺精湛的老兵。
  因为打仗不是儿戏,关键时候部下靠不住,自己可是要把命给搭进去的。
  但李使君战功赫赫,据说从未吃过败仗,而且接连击败许多强敌,这么安排,或许确实有道理?
  东方白额对李使君的战功是非常佩服的,武人总是会崇拜强者,而像李使君这样可称“名将”的人,其治军一定有心得。
  不仅如此,李使君对经营产业也颇有心得,所以徐州军府不缺钱粮(相对而言),舍得给将士吃好、穿好、住好。
  所以,东方白额和许多将领一样,虽然对“军士管兵”的制度十分不适应以及不信任,但看在李使君赫赫威名的份上,还是将信将疑的执行。
  执行起来,打仗的效果且不说,就说平日操练、以及行军,确实省心省力。
  譬如行军时扎营,要布置营地警戒,他下令后,具体由哪几个小队去布设警戒哨、如何轮替,都由军士们安排,不用他操心。
  安排好后,军士们会逐级上报,让他知道结果。
  满意的话就继续执行,不满意,说出要求,军士们再去改。
  甚至连扎营时的营地选址,军士们会根据哨骑的勘察结果,预先拟定出几个合适的扎营地点,由他选择。
  至于军粮的运输、管理,军士们也会分工负责,与军吏处理相关事宜。
  他不需要操太多的心,只需知道当前粮草有多少,一旦没了输送,存粮还能支撑多久。
  换而言之,有了各级军士帮忙管兵、分管一些杂务,将领可以省去许多烦恼,把心思放在如何打仗上面。
  否则,将领要驾驭一支军队,就必须靠各级部将,或靠着自己的部曲来帮忙管兵。
  打仗时,得靠部曲督阵,又要靠部曲带头冲锋,一个将领若没了部曲,不要说指挥一只军队,甚至哪天在营中睡觉被人摸进来一刀捅死都有可能。
  东方白额正若有所思,几名“上士”过来禀报:“节下,营地已经布置完毕,请节下巡营。”
  “好,前方带路,”
  “是,节下,不知要从哪边看起?”
  “东边。”
  “是,节下,这边请。”
  东方白额带着几个部将,跟着这几名“上士”去巡营,看看营地扎得如何,看看有无不妥之处。
  军中的军士,目前分四级,常见的是“上、中、下”三级,即上士、中士、下士,下士等同于队长(十人左右一队)。
  若军队规模较大,还有再高一级的军士长,东方白额听李使君说过,如有必要,军士长也分三级,以适应大兵力军队的管理。
  按照李使君的规划,徐州军府内部,军士管兵,将领管作战,分工协作,提升军队战斗力。
  如此组合的实际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东方白额一边想一边走,看着颇为整齐的营地,闻着已经弥漫开的米饭香味,再看看尚未消失的夕阳,还是很满意的。
  有军士带着兵卒干活,至少扎营、做饭的速度很快嘛……


第八十三章 军士(续)
  正午,烈日当空,土路旁的树林里,兵卒们按队聚在一起乘凉,要等太阳没那么晒,再继续赶路。
  而军士们如同管家婆一般,絮絮叨叨着,让傻小子们该出恭的出恭,该平躺的平躺。
  傻小子指的就是此次出征的新兵,因为经历了去年上半年激战的兵,过半已去屯田,建设自己的小家园去了。
  补充的兵虽然经过严格训练,但没上过战场,当然是新兵。
  “走路很累,趁着现在休息,莫要嫌地脏,赶紧平躺,让双脚放松,缓缓。”
  军士梁万斤交代着,他是队长,见自己队里几个兵,一个个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好像很累的样子,觉得奇怪:
  “我说,你们不是拉练过许多次么,怎么才走了几日,就蔫不拉几的?”
  有小兵回答:“哎哟,梁头,这不是打仗么,可不比平日拉练啊。”
  队副柳二郎笑道:“都一样,运气好,在战场上乱跑,什么事都没有,运气不好,拉练都会出事。”
  “柳副,我们可都是第一次打仗,哪能等闲视之。”又有一人说道。
  柳二郎笑起来:“哟呵,昨日刚教的‘等闲视之’,你都会用了,不错,不错。”
  时间还够,为了缓解小兵们的紧张情绪,梁万斤给手下讲起打仗时的注意事项。
  柳二郎见其中一人似乎热过头,有中暑的迹象,赶紧让人提来新打的一桶水,命其光着膀子,然后用布巾沾水擦脸、擦胸膛
  此为“降温”,目的是让人的脑袋、胸膛快些散热,如此就能很快恢复‘正常’,不容易中暑。
  这是军士们多年军伍生涯总结出来的经验,行之有效。
  柳二郎也是军士,协助梁万斤带队,如果作战时梁万斤阵亡,他就是队长,带着小兵们继续作战。
  梁万斤见新兵们确实累了,安慰道:“已经连续走了四日,明日会休息一日,大伙再坚持坚持,今晚说不定能有热水泡脚哟!”
  行军之后能用热水泡脚,这对于大伙来说都是美事一桩,想着想着,仿佛就不那么累了,但有人担心:
  “梁头,万一敌人来袭呢?”
  “那我们就依仗营地防御,敌人若来的少,也就只能骚扰,若来得多,呵呵,友军很快便能赶到,没什么好担心的。”
  “那他们来到会不会是骑兵?”
  “那肯定是啊,齐人肯定是要派骑兵来探探虚实……”
  说到这里,梁万斤拿起一张弓,向手下夸赞:“这弓,你们都用顺手了,真要有敌骑来袭扰,只管放近了射,用射马箭射马。”
  小兵们也拿出随身携带的弓,问:“这怪弓真的能有用?我们才练了三个月。”
  “什么怪弓,这是特制的铁木弓,只要有力气,就能用得好。”
  铁木弓,弓把为铁制(握把缠着布条),两端各固定一片竹木弓片,上弓弦后拉满弦,弓力大概有一石。
  这种弓的特点不仅在于铁、木结合,而是还有两处:其一,在弓把处开了一道口子,名为“箭台”,箭矢搭在箭台中间,正好位于弓把中间位置。
  也就是说,撒放弓弦时,箭矢的运动轨迹完全贴合弓弦的运动轨迹:直接从弓把中间飞出去。
  而不是箭矢绕过弓把、扭着身子前进。
  所以,这种弓可以做到直瞄,而不是常见弓的“心瞄”。
  配上简单的准星,哪怕是练了三四个月的弓手,其五六十步距离上的准头也能像模像样。
  其二,这弓的弓把还装着一根纵向的箭槽,所以看上去,此弓如同竖着弩臂的弩一般。
  箭槽的长度,略大于拉满弦时箭矢的长度,其上有横向拉弦手柄,手柄内有机括勾住弓弦,把手柄向后拉,就能拉动弓弦。
  到了箭槽末端,有弩机一样的机括,能定住弓弦,引而不发,便让弓手从容瞄准,等待最佳放弦时机。
  而撒放弓弦的‘扳机’,就在拉弦手柄上,扳动扳机,撒放弓弦,箭就被射出去。
  然后将手柄向前推,推到头,又能钩住弓弦,往后拉,上好弦后,放上箭矢,开始新一轮射击。
  这两个特点,可以降低弓的使用门槛,让初学者快速上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