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柳夫人,就遇到他这个‘贴心人’,而指使他接近柳夫人的幕后主使‘燕郎君’,目标是当时的临贺王萧正德。
现在,湘东王妃有了新的相好,但这事情很隐秘,不像前几个相好那样,事情传到湘东王耳朵里。
湘东王妃和湘东王形同路人,湘东王妃甚至以半面妆讥讽独眼的湘东王,所以这对怨偶已经积怨几十年。
湘东王妃不断找新欢,恐怕就是故意刺激湘东王,但湘东王碍于王妃家世,又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所以选择充耳不闻。
也正是因为王妃家世,王妃终归不敢明目张胆与人私通,只能偷偷行事。
毕竟事情闹大了,也丢娘家的脸。
所以,湘东王妃先前与人私通一事,虽然为不是秘密的秘密,但也不落什么把柄,只有风言风语。
只是这次,那年轻的新欢来路有些微妙,更像是有专做这门买卖的人,给湘东王妃排解寂寞,以此挣些好处。
就像许多人家献女、给富贵人家做妾那样。
然而湘东王妃和湘东王积怨多年,王府产业被湘东王盯得很紧,她手头上可拿不出什么多余的好处,也不可能从娘家拿好处来犒劳‘贴心人’。
所以这帮人可能别有所图——图的是什么?感兴趣的话,花钱买消息。
不感兴趣的话,这消息不值钱。
这世上,有人喜欢女人,有人喜欢男人,而喜欢男人的人,不一定是女人。
所以,有人做一种勾当,专门调教“书童”,一如培养精通琴棋书画的小娘子那样,专门供应富贵人家,换取不菲的“谢礼”。
而容貌姣好、多才多艺的“书”,也受寂寞贵妇欢迎,于是,建康城里做这勾当的人不少。
调教“书童”的人,别称“班主”,方才那中年人,也做这门勾当,所以才能知道如此消息。
这个接近湘东王妃的“书童”,其“班主”在‘业内’也算是‘老面孔’,而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外来客。
湘东王妃本身并没有什么油水可以捞,某位“班主”白白贴上一个精心调教的“书童”,还可能招来湘东王的怒火,算是赔本的买卖。
对方这么做,一定是有所图。
谋财?害命?
一个做了多年皮肉买卖的“班主”,让调教出来的“书童”去“害命”?
事发后很容易被查出来,这种砸饭碗、掉脑袋的事情,可不会有哪个“班主”做。
胡炜觉得有必要关注此事,或许有新发现也说不一定。
他给新平公做事,不仅经营产业,还打听消息,但他并没有什么人脉,只能想办法打听。
建康城里有许多“能人”,消息灵通,胡炜便从这些人手里买消息,然后加以整理,记录下来,将可能有用的消息上报给新平公。
这些消息,既有官职调动,人事调整,也有各家的破事,林林种种,不一定都是真的,有道听途说,也可能被传来传去传变样。
所以,消息值多少钱,得胡炜自己判断,而消息是真是假,他也得自己判断,或者以其他消息作为旁证。
帮新平公打听建康城里的各种消息,这个活没什么风险,但很琐碎,很费心,还容易招来怀疑:
买消息的开销可以在公府报账,但所报数额无法验证。
譬如,他花一千文买了一条消息,向公府报账,说花了三千文,公府那边如何确认到底花了多少钱?
或者,他花一千文买了一条消息,向公府如实报账,结果新平公觉得这条消息不值一千文,只值五百文,那就会怀疑他虚报。
所幸,新平公对他很信任,报账额度没有限制,甚至每月预拨不少资金,不需要他自掏腰包买消息。
新平公越是信任,胡炜越是觉得自己肩头责任很重。
胡炜和一些消息灵通人士接触,因为种种原因,不能隐瞒身份,那么,他买来的消息,也有可能是别人故意让他知道的。
也就是说,他算是新平公在明面上的耳目,若有人想误导新平公,就会先误导他这个耳目,故意传一些亦真亦假的消息。
所以,胡炜还得接触其他消息灵通人士,并且组织人手四下打听,以增加消息的来源,用各消息之间的相互印证,来尽量核实消息的准确性。
他知道新平公暗地里一定有别的耳目在建康活动,但既然新平公信任他、委以重任,他就要把这件事做好。
不一会,胡炜离开客房,走在回廊里,却见前方有一群人在僧人的引导下,向一处院子走去。
那群人都是女子,似乎是一群侍女簇拥着一名贵妇。
看样子,是某家女眷来佛寺礼佛,又听法师讲经。
这是很正常的行为,不过也有贵妇借此机会与情郎私通,至于眼前这位,既然随行侍女颇多,想来是堂堂正正行事。
胡炜想到当年,当年柳夫人到寺里与他私会,随行人员可是能少则少。
他走到前院,见香客如潮,庙里香火缭绕,不由驻足观看。
如今即将入冬,天气转凉,而建康城里各佛寺都是香火鼎盛,热气腾腾。
许多穷苦百姓连一家人过冬的寒衣都凑不齐,也一定要凑钱买香在寺庙里烧,以示虔诚之心。
胡炜看着眼前情景,只觉唏嘘:烧香拜佛,能丰衣足食么?
可除了来这里烧香拜佛许愿,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觉得,新平公的办法就不错。
东冶食堂和东冶食堂故地修起来的佛寺,哪一个能让百姓有机会养家糊口?
当然是前一个。
第七十六章 造像
寒山,正在修建的佛寺内,已经完成的大殿里,工匠们登上脚手架,开始“拼装”佛像。
旁边,头戴藤编安全盔的李笠,和张铤等人,看着佛像施工。
李笠对佛寺不感兴趣,本不打算在寒山建佛寺,理由是公廨没有闲钱。
奈何官民需要佛寺,也有不少官吏上书、请愿,请求公廨允许民间自行筹款建造佛寺。
眼见着官民一心向佛,李笠索性来个顺水推舟,由州廨出面,调动人力物力修建一座官寺,以此主导徐州地区佛寺的发展。
而且,由他亲自来设计佛寺的布局。
佛寺的核心,是大殿以及大殿里的佛像,这佛像必须高大,看起来才庄严,所以尺寸小不了。
按照建康那些大寺的做法,佛像得用铜铸,动辄耗铜十万斤以上。
李笠绝不会这么浪费铜,他亲自设计的佛像,既要做到‘高大威猛’,造价却又不高,且易于建造、维护,不易损坏。
所以,建造过程和用料十分特别。
张铤看着施工示意图,再看看眼前正在“搭建”的佛像,只觉得啼笑皆非:这是造佛像,还是修烟囱?
“李氏造像法”,第一步:搭建骨架。
首先,在立像位置挖坑,然后用砖块修砌“基座”,基座低于地面,为方形,中间留一个深深的方洞。
其次,在基座中心立一根铸铁棍,高度与佛像的高度一样,其底部深深插入基座中心预留的方洞。
之所以称为“铁棍”,是因为又细又高,不能称之为柱。
其三,以铁棍为中心,用砖块修砌“烟囱”。
“烟囱”为圆柱体,下粗上细,如同砖场的排烟烟囱。这“烟囱”的高度比佛像(铁棍)高度略低。
“烟囱”各部分直径,比佛像“直径”略细些。
“烟囱”修建过程中,适当几个高度要增加与中心铁棍的连接,以作支撑,尤其佛像“肩部”位置。
这就是佛像的‘骨架’。
第二步:‘贴肉’。
首先,在“烟囱”外围不同高度打上一圈圈铁箍,铁箍外有许多凸起,如同挂钩。
其次,将大量预制的木结构部件“拼装”在这“烟囱”上,形成佛像身体部分的“肌肉”和“服饰”。
单个木结构部件不大,拼起来后,构成的肌肉以及服饰线条,因为是木雕,所以十分细腻和生动。
其三,给佛像接上“双臂”,其肩部固定在“烟囱”相对位置,和“烟囱”中心的铁棍相连。
“双臂”为木制,向前抬起、做各种手势,由烟囱和铁棍分担重量。
第三步:接头。
以模具制作佛像的面部及头部(正面),如同铁面,然后安装在佛像顶部,后脑用木制构件拼接而成。
所以“佛头”其实为中空,其下部由“烟囱”口驮着,“佛头”内部与“烟囱”中心铁棍固定。
佛像头部后面的“圆圈”,即“身光”,由木雕拼成,固定在“烟囱”顶部,也与铁棍连接。
第四步:刷漆、上色。
这一步比较简单,就是给佛像的“木壳”刷漆以防水、防裂、防蛀,然后上色。
整个造像过程不是很复杂,施工方便,因为各木制部件都是提前按着“标准佛像”制作,有了各种纹路,所以现场只需要拼装然后略微修整即可。
做出来的佛像,经过上色后,和寻常佛像并无区别,但施工简单(相对)、造价不高,维护起来也方便。
一旦不小心失火,佛像被点燃,损坏的只是木制“贴件”,只需更换新的木制部件即可。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