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里,没了骑兵掩护的齐国步兵,只能靠着仓促间围起来的一个个小阵,直面梁军骑兵的冲击。
先前差点被大水冲走的彭均,此次带着部下卷土重来,直接冲入营中,见人就刺、策马冲撞,很快便冲透敌营。
战场上不断有流矢乱飞,彭均丝毫不惧,只管冲撞,他身上布面甲甲叶坚固,根本就不怕流矢。
胯下坐骑有面帘、鸡颈、当胸护着正面,冲锋时也不怕迎面飞来箭矢。
他带着同样装备的部下策马冲击,反复几次,冲得许多齐军小阵再也支撑不住,支离破碎。
却有一处大阵依旧顽强坚持着。
那大阵位于一处土丘,呈现圆形,长矛兵在外圈持矛对外,弓箭手在土坡上不停放箭,齐兵又拖了许多杂物、车辆作为屏障,布置在外沿。
这些齐兵不停嚎叫着,宛若被人逼到角落的狗,疯狂嚎叫、龇牙咧嘴,向渐渐围过来的梁军骑兵挑衅。
彭均聚集骑兵,围着敌阵打转,却不强攻。
他听不懂对方在喊什么,但想也知道喊的不会是什么好话,面对这些垂死挣扎的敌人,最好的问候就是箭矢。
但对方弓箭手数量不少且戒备森严,强攻的话,己方伤亡不会小。
对戒备森严、队形完整的步兵军阵,用骑兵去撞就是让骑兵去送死,所以彭均可不傻。
不要说骑兵和战马一个个都精贵得很,就算他不缺骑兵,也不能把部下生命当儿戏。
要对付缩在角落的疯狗,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其堵住,使其无法冲出来,然后扔石头。
彭均指挥部下绕着齐军布阵转圈,不断逼迫对方收缩。
不一会,步兵赶到,面对戒备森严的敌阵,当然不会强攻,而是将随行马车排开,将车上搭载的“车载投石机”架起来。
这是一种‘便携式投石机’,以四轮车装载,能够跟着军队在野地里快速移动,施展起来也很快。
随行又有装载石块的马车,以便投石机使用,专门对付戒备森严的猬集步兵。
大概半个时辰过去,几座“车载式投石机”架设完毕,在百余步距离上,对准猬集的齐军布阵抛射石块。
相比攻城投石机抛射的石块,这种“车载式投石机”抛射石块分量不大,也就十来斤重,但不需要仔细瞄准,只管对着人群投石即可。
一轮投射过后,齐军惊觉自己无法和梁军对射,他们不想束手就擒,便以弓箭手掩护、刀盾兵前出,试图进攻梁军的这些投石机器。
却被护着投石机的梁军弓箭手以及四周游走的骑兵击退。
几轮投射后,齐军伤亡虽然并不算大,但只能挨打不能反击的现状,导致士气大跌。
眼见着周围都是梁兵,己方骑兵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孤立无援的下场迟早是个死,齐军将士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投降。
夕阳西下,余晖映红满地狼藉的旷野,彭均看着垂头丧气的俘虏,以及四周大量己方骑兵,只觉心旷神怡。
这是大伙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骑兵,集中使用,威力确实不小。
上千骑兵在战场上,只要用得好,有四两拨千斤之妙。
难怪李笠拼了命都要赚钱粮来养马、练骑兵,实战表明,这钱粮花得太值了。
所以,骑兵就是厉害!
第六十九章 灼热
下午,日头偏西,但大地依旧一片炽热,树上知了声嘶力竭的喊着,鸟雀躲在树荫下,不再活跃。
土路上,顶着烈日行军的队伍,如同长蛇般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
行进中的兵卒们,头绑布带,又戴上草帽,身着单衣、薄裤,穿着草鞋,默默前进。
脖子还搭着一条布巾,时不时擦擦汗。
铠甲及长矛、弓箭、盾牌,按小队编制放在马车上,以尽可能减轻行军负担,但即便如此,兵卒们依旧热得汗流浃背。
骑马代步的李笠,此时却穿着布面甲,头戴“避雷针漏斗盔”,一副作战披挂,更是热得不行。
身上又闷又热,浑身都是湿漉漉的感觉。
他不是在扮酷,而是在体验大热天行军时的着甲感觉,看看能忍多久。
记下来,打仗时用得上,毕竟徐州军的‘量产甲’是布面甲,将士们夏天作战对这种铠甲的承受能力需要认真确定。
布面甲冬天能御寒,夏天就热得够呛,相比之下,透气的环锁铠就好很多,但环锁铠防刺击(防箭)的能力不行。
夏天作战,着甲就是受罪,札甲也好不到哪里去,毕竟为了防止甲叶磨皮肤,还得穿上布衣内衬。
为了防止甲叶被阳光晒得发烫,又得穿上罩衣或披风,所以夏天穿札甲,受罪程度和布面甲差不多。
但打仗没铠甲,死亡概率极高,所以再热也得忍。
行军时,若遇袭概率较低,将士们不需要披甲,但要有游骑在外围警戒。
此时,在外围移动警戒的游骑,也都身着铠甲、戴着兜鍪,可不好受。
当然难受,李笠就是要亲自体会到底有多难受,以便确定轮换时间。
这里是平原地区,不是江南水网地带,行军、作战、宿营,都需要放出游骑在外围警戒,这些游骑的状态好坏,决定了警戒的效果。
事关全军上下性命,李笠当然不敢掉以轻心,用自己的身体力行,来策试夏天着甲的忍耐程度。
不仅行军,作战也是如此,兵卒大热天的身着重甲,不要说格斗,就是呆呆站着,站一两个时辰,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人都要虚脱了。
只要是铠甲,都有这个问题,无非程度轻重有所不同。
然而战斗可以持续一天,所以交战时,不会把所有兵力全都压上,而是要分批次轮换。
一旦主帅对将士体力情况估计有误,不能进行适当轮换,很容易出问题。
因为在交战一线的兵卒们体力透支,打不动后,一旦被对方新投入作战的生力军突击,瞬间就会被打垮。
这种知识,没有人教李笠,李笠是自己不断经历、琢磨,才总结出来许多宝贵的经验。
譬如,身披重甲的锐卒,即便只是在阵中备战,体力下降得也很快,因为沉重的铠甲是极大的负担。
夏天作战,这种情况会更明显。
冷兵器战争,将士士气及体力都很关键,李笠觉得主帅若不能把握将士们的状态,打仗时很容易出问题。
如何合理分配兵力,如何调度各部有次序的轮流交战,如何尽可能控制将士们体力的‘剩余值’,很考验主帅的指挥能力。
所以,李笠要自己体验一下布面甲对体力的消耗情况。
跟在一旁的韩熙,穿着环锁铠,见郎主热得脸上都是汗,生怕中暑,赶紧劝道:“郎主,外围有游骑示警,还是莫要闷着了。”
“卸甲也不是现在。”李笠笑起来,“我一身汗,若此时卸甲,容易得卸甲风。”
人着甲憋得身上又热又湿,卸甲后,忽然被风一吹就容易生病,如同中风之状,故而得名“卸甲风”。
韩熙知道卸甲风的厉害,赶紧递来一竹筒盐水:“郎主,多喝些,别虚脱了。”
李笠喝完后,觉得稍微好受一些,看着行进的队伍,有些感慨。
三路齐军全部完蛋,按说他该乘胜追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作罢。
首先是粮草接济不上,其次是兵力不足,因为抓获大量俘虏,还得分兵看管。
不过这一回,他又给了齐帝高洋一记耳光,也不知这位年轻的皇帝,会气成什么样。
……
邺城,靖德宫,靖德皇后元仲华正在凉亭下纳凉,听宫女弹唱。
旁边树下,几名宦者拿着粘杆粘树上知了,省得知了的鸣叫坏了贵人心情。
元仲华为魏国冯翊公主,嫁给权臣高欢的世子高澄,为高澄嫡妻。
高澄忽然去世后,其弟高洋继任齐王,后来受禅称帝,建立齐国,追谥高澄为文襄皇帝,封嫂子元仲华为靖德皇后
忽有宦者跑来,向元仲华禀报,说陛下来了,一身酒气,似乎是喝醉了。
“喝醉了?”元仲华闻言一惊,意识到大事不好:“快,都注意些,莫要惹恼了陛下。”
宦者和宫女们都知道利害关系,赶紧收拾起来,免得一会陛下来了,借着酒劲找茬杀人。
自从去年高洋御驾亲征未果、灰溜溜班师后,渐渐开始酗酒,然后发酒疯,经常酒后杀人。
其原因,是因为高洋的昭仪段玉英,在寒山城外大营里,众多兵马环绕之下,被凌空飞来的妖怪抓走,所以高洋深受刺激。
春末,梁国徐州守将“李贼”,入寇北徐州、南青州,高洋立刻做出安排,让官军分三路去攻徐州。
结果,先是慕容恃德的军队在青州昌国地界被梁军击败,全军覆没,而北徐州、南青州沦陷,大岘山以南地区不再为朝廷所有。
然后,围攻沛县的大军被梁军击败,几近于全军覆没。
紧接着,进攻萧县的官军也被击败,主将、南兖州刺史东方老兵败身亡。
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传来,使得对于战局颇为乐观的高洋暴跳如雷,连日酗酒,打杀不少宫女、宦者。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