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仅这铜、瓷有关的买卖所得粮食,鄱阳上缴国库的数量,将近百万石。
  铜、钱以及粮食运抵建康,可解朝廷燃眉之急,正如三年前,李笠对天子所承诺的一般。
  而按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再过三年,鄱阳郡还能上缴更多的铜、商税、粮食。
  毫无疑问,李笠展现了治理地方的才能,打仗又屡立奇功,可称文武双全。
  却出身微寒,稍有不慎,就会落得“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结果。
  所以黄姈想劝李笠‘避避风头’,争取鄱阳内史任满后,就在建康做个禁卫将军,不要太招摇。
  平日里除了当值、宿卫皇宫,可以多结交人脉,把根基打牢,而不是成日里出征打仗。
  “道理是这个道理,问题是,行不通呀。”
  李笠叹了口气,双手一摊:“我的根基,仅在军功,朝廷要打仗,要用武力解决疑难杂症,才会有我的用武之地。”
  “不打仗,我就会被人慢慢遗忘,然后熬资历熬得一二十年,才有机会再次出头。”
  “可你再这么不断立功立下去,反倒不妙。”黄姈还是担心,李笠点点头:“没错,所关键在于,这功劳怎么立。”
  “冲锋陷阵、乱军之中取敌将首级,这是立功;先登破城,这是立功;坐镇一方,或为方面主帅,平叛退敌,这是立功。”
  “筹措、转运粮草,保障前方军需,这是立功;操练新兵,厉兵秣马,这是立功。”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也是立功。”李笠说完,竖起手指:“不同的功劳,有不同的赏法,给……”
  李笠指了指上方,说:“给上面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这功劳给人的感觉是一把刀,刀很危险,要慎用。”
  “筹措、转运粮草,给人的感觉像是钱袋、粮袋,有谁怕钱袋、粮袋危险的?”
  李笠这么一说,黄姈明白了:良人要继续立功,继续立大功,但方式有所不同。
  既要用持续不断的出色表现,加强天子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争取更多任用,但表现方式要相对低调,不至于引起别人嫉恨。
  “这不好办吧?”黄姈还是担心,“陛下为何要听你的建议?你要如何低调立大功?”
  “不可说,不可说。”李笠一脸神秘:“山人自有妙计。”
  ……
  深秋,大梁天子萧纲,得人提醒,‘忽然’意识到,先帝太清年间丢失的淮北州郡,尚未收复。
  这些淮北州郡,是武州、潼州、青州(侨置)、冀州(侨置)、东徐州、西徐州、睢州等,都在淮水以北,如今被齐国占据。
  当然,蜀地也未收复。
  这该怎么办?
  正所谓“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文武官员纷纷上表,就此事献言献策。
  有人主战,有人主张“卧薪尝胆”,有人主张“与民生息,静待时机”,各种意见都有,一时间沸沸扬扬。
  该怎么办?
  商量着办,当然,有资格和天子商量的人,都是当朝重臣,其他人,只能等决定。
  某日下午,宿卫皇宫的左游击将军李笠,结束巡视后,在署内喝茶提神。
  他这个名不副实的挂职禁卫将军,因为正好在建康,所以这几日正式‘上班’。
  但其实是装装样子,实际上是以此名义长留宫中,随时等候天子垂询。
  那日,他向天子献策,因为有之前收复江陵、襄阳乃至沔北的成功‘业绩’,所以即便李笠的计策看起来有些疯狂,但天子没有当场否决。
  没有否决,意味着还有机会付诸实施。
  只是天子一直在犹豫,犹豫该不该冒险,所以不断和重臣们商议,一直下不了决心。
  李笠作为计策拟定者,只是向天子一人献策,所以,其他人并不清楚天子如今在琢磨的计策,为何人所出。
  这就是李笠的策略,如上次一般,主动为天子出主意,但不要“名”,只求有参与策略实施的机会。
  看着窗外,庭院里发黄的树木,他有些焦急。
  天子在犹豫,而实施计划的最佳时机就在不久之后,可不能耽搁了。
  ……
  白雪皑皑的宛城,城中某私第,王僧辩板着脸坐在房内,一言不发,长子王顗在一旁看着公文,眉头紧锁。
  火盆里的木炭缓缓燃烧着,却无一丝烟雾升起,不知过了多久,王顗放下公文,看向父亲:“父亲,莫不是朝中……出了奸佞?”
  “何以见得?”王僧辩反问,王顗扬了扬手中的公文:“让我们东出方城,去攻齐国河南颍川,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前几年,西魏夺了颍川,东魏便派十余万大军围了颍川,围了一年,一定要拿下,我军若出击,就算攻破颍川,接下来呢?”
  “守,始终是守不住,那既然守不住,去攻做什么?反倒引来齐国这头猛虎。”
  “齐国大军扑来,见我军初得沔北,必然倾力来攻,届时,我军既要提防西面、北面魏军,又要和东面齐军交锋,腹背受敌,怎么守得住?”
  王顗越说越激动:“魏军已经由子午道南下,王琳率军在直城坚守,如今激战正酣。”
  “武关道,我们也得分兵守着,以防万一,所以,我军当全力防御西面。”
  “这时候去撩拨东边的猛虎,万一这猛虎冲进沔北,简直是……也只有奸佞才能蛊惑陛下,行如此荒唐之事!”
  说到这里,王顗建议:“父亲,请上表劝阻,言明利害关系,请陛下收回成命。”
  “劝不了,劝不了。”王僧辩叹了口气,“沔北官军,此次出击只是偏师,主攻,在东边,泗水方向。”
  “泗水?徐州彭城?朝廷要攻打彭城?”王顗瞪大眼睛,“区区颍川,就会招来齐国反扑,若攻彭城,齐军来得只会更多。”
  “陛下要收复淮北失地,尤其武州,距徐州不远,就在泗水下游。”王僧辩敲著书案,缓慢而有力,“有投石机,有水路运输石块……”
  “若出其不意,倒是能在齐国反应过来前,拿下武州……甚至,拿下彭城。”
  说完,他看向儿子:“如今刚入冬,泗水水位尚可,一月之内破彭城,你觉得,可能么?”
  王顗有些迟疑的回答:“这……这不能吧……”
  “如何不能?只要集中兵力,出其不意……”王僧辩握拳,然后一挥:“如同我军接连收复江陵、襄阳,又克新野、穣城、宛城一般。”
  “从淮水出发,沿着泗水一路北攻,若舍得投入兵马,就以骑兵挤压敌军,迫使对方收拢兵力,据守坚城,然后等待援兵。”
  “这是齐将必然选择,但是,他们绝不会想到,官军有办法能在数日内攻破坚城!”
  王僧辩说着说着,眉头舒展:“也就是说,陛下想要如同收复江陵、襄阳乃至沔北之地那般,乘着齐军没有防备,用投石机快速破城,赶在齐国援军到来之前,拿下彭城。”
  “主力在东,攻彭城,我军在西,出方城,攻颍川,迫使齐国分兵……或许,我军拿下颍川,未必需要死守,只需迫使对方分兵一段时间,彭城那边就……”
  “父亲,就算拿下彭城又如何?”王顗发问,“守得住么?齐国为了颍川,十余万大军能围上一年,那么为了彭城,围个两年,又如何?”
  “彭城,是绝对守不住的,而南下的齐国大军,收复彭城后,会老老实实回去?”
  “他们在淮北,随时有可能再次渡淮南侵,官军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这责任,谁担得起?”
  王僧辩面无表情的说:“出这主意的狂人去担,担不住也得担,否则,莫非让陛下担?”
  “这人是谁?”
  “不知道,不过,可以猜出来。”王僧辩揉了揉太阳穴,脑海里冒出一个人的模样。
  王顗很快想到父亲说的是谁,目瞪口呆:“不、不会吧,又是他?”


第十三章 刷怪
  北风起,雪花落,策马行走在原野上的李笠,看着四周似曾相识的景色,回想起五年前,随大军北上的往事。
  那年是太清元年,东魏大将侯景反叛,向梁国称臣,随后梁军大举北上,沿着泗水进攻徐州彭城。
  沿途,在自己国境内,肆意抢劫杀人,让随军出征的李笠大开眼界。
  大军抵达彭城下游寒山附近,便筑堰坝,要回水灌城。
  堰坝筑好了,大军有城不攻,有援不打。
  糊里糊涂的主帅,糊里糊涂的将士,于太清元年年底,在寒山堰打了一个糊里糊涂的大败仗。
  五年过去,又有一支大军沿着泗水北上,不过此次颇为麻烦些,要先克泗口上游的东楚州,再克上游的东徐州,才能进入徐州地界。
  齐国的东楚州,就是梁国太清元年时的东徐州(治宿豫);齐国的东徐州,就是梁国太清元年时的武州(治下邳)。
  五年前的北伐军出了己方武州便入敌境——徐州,距离彭城不算远;如今的北伐军,过了淮水就是敌境,要连克两座城池,数座戍堡,才能进入徐州地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