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哦,我姓李,我叔叔让我有空看看,乡亲们是如何扑杀钉螺的。”李笠还是笑眯眯,里吏们听了,很快反应过来。
  白石村,姓李,我叔叔让我来看看……
  哎哟!这是李府君的侄子啊!
  “郎君,我等有眼无珠……”里吏瞬间挤出笑脸,李昕摆摆手:“莫要如此,诸位尽心尽力,组织乡亲扑杀钉螺,我看得清清楚楚,真是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里吏们差点连话都说不利索,李昕不等对方说什么阿谀奉承之词,直接问:“如何,这片河段,钉螺多么?”
  “不多,不多!前阵子,已经扑杀了好几处,然后把钉螺捞起来扔到窑里烧了,如今,没几处地方有了。”
  “那,公廨的生石灰,好用么?有没有以次充好?或者是被雨水淋过的?”
  “这倒没有,生石灰都很猛,往水里一道,咕噜咕噜冒烟、冒泡……”
  李昕今年十五岁,按规矩,官府若征发百姓服兵役去打仗,他有份。
  真要是被征发打仗,里司给他裹头之后,就可以上战场了。
  梁淼也是,不过他们已经不是当年的穷小子,不会被征发服兵役。
  李昕的叔叔李笠,如今是鄱阳内史,大大的官,又是活捉‘猴精’的大英雄,所以李昕也立志像叔叔一般,驰骋沙场,建功立业。
  梁淼的兄长梁森,同样一身武艺,去年还随李昕的叔叔奇袭长沙,活捉了什么什么王,名声很大,梁淼为兄长自豪的同时,也立志有一番作为。
  他两个和其他同龄少年一起,坚持锻炼,练射箭,练长短兵,又练骑射,如今练得有模有样,读书之余,还出去打猎。
  顺便听听乡里的议论和心声。
  李昕谨记叔叔的教诲,不仗势欺人,不横行霸道,不作威作福,低调出行,骑在马上与人说话,对方若未骑马,自己一定要下马。
  接人待物,该有的礼数,一点也不许少,不然就是丢李家的脸。
  平日里和一大群少年练武、读书,出游,打熬力气,练骑术,争取将来,也能有一番作为。
  交谈完毕,李昕上马,带着同伴们往前方而去。
  少年们扬鞭策马,疾驰在鄱水畔,追逐着春风,憧憬着未来。
  苦练本领,弓马娴熟还不行,得双带两鞬、左右驰射,将来,我们也要建功立业!
  ……
  司州北境,河边杀声震天,身着红色戎服的梁兵,与身着黑色戎服的魏兵交锋。
  之前,魏兵溃败,梁兵追击,结果追到这里,埋伏已久的魏兵将追来梁兵团团围住,以多打少。
  厮杀持续了一个多时辰,临近尾声。
  河水被鲜血染红,包围圈渐渐缩小,魏国军队宛若一条黑色巨蟒,慢慢收缩身躯,将猎物渐渐勒死。
  但猎物不肯束手就擒,依旧奋力挣扎。
  一片腥风血雨中,年轻的萧摩诃左手持刀,右手持断矛,刀砍、矛刺,将扑来魏军逐一放倒,硬是在黑色潮水中杀出一个小小缺口。
  其余梁兵紧随其后,奋力向前突击,想要突围。
  弓弦声起,魏军弓手向这勇猛的梁兵攒射,将身披重甲的萧摩诃射成刺猬,但他却依旧奋勇杀敌。
  “还有谁,还有谁来!”
  萧摩诃呼喊着,浑身是血,却依旧奋战不止,魏兵被这‘血人’震慑,不敢独自上前,便一拥而上。
  其他梁兵,被萧摩诃的悍勇激励,同样冲了上来,与魏兵格斗。
  他们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可不会轻易放弃,更别说输给这个年轻人
  去年,他们随陈都护翻越大庾岭北上、路过南康时,这个名叫萧摩诃的少年加入军中,虽然年纪轻轻,却骁勇善战,无论是步战、骑战,都没几个对手。
  这个少年都不怕死,老兵们更不会怕死。
  他们在潮湿、闷热的交州,与叛军打了许多年的仗,流过血也流过泪,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什么场面没见过。
  就算死,也要拉个垫背的。
  武器没了就用拳头砸,拳头砸在铁甲上,砸得皮开肉绽,露出白骨,却依旧拼命的砸,
  眼见即将油尽灯枯,远处尘土飞扬,梁军将士仔细一看,发现是援军来了。
  绝境逢生的将士欢呼起来,仿佛又有无穷无尽的力气,再与敌人继续厮杀,不一会,魏兵退去,被鲜血染红的河岸,依旧站着许多梁兵。
  倒在尸体堆里的萧摩诃,被同伴“挖”出来,一脸血污的他睁开眼,见是熟悉的面孔,问:“我们赢了?”
  “赢了!援军来了!”也是一脸血污的同伴笑起来。
  “那……”萧摩诃挣扎着站起,捡起一把砍出许多缺口的刀,就要去追魏兵:“追,砍,砍死他们!”
  身体摇摇欲坠,同伴赶紧扶住:“傻小子,留着力气,下一场仗再打吧。”
  “下一场?对,下一场……”萧摩诃看着满地尸体,慢慢回过神。
  官军打了大半年的仗,收复安陆,如今即将把魏军赶出司州,但战事不会平息,所以,还有“下一场”。
  还有立功的机会。
  萧摩诃有志向,认为男子汉大丈夫就该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所以,他才会加入北上的大军,要凭着一身武艺实现自己的志向。
  而且,他还听说了一个年轻人的事迹,所以年轻的心,跳动得如同奔腾的骏马。
  鄱阳的李三郎,不比我大多少岁,已经立下活捉侯景的大功,我、我也能行的!


第一百一十一章 萧三郎
  襄阳城北,微风徐徐,城楼处,岳阳王萧察坐在凉伞下,就着明媚阳光,看着手中书卷。
  书中文字如同伶人,将一件件往事重演。
  五十年前,萧齐永元三年一月,荆州刺史、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称相国,大赦天下,并以雍州刺史萧三郎为征东将军,讨伐昏君萧宝卷。
  萧三郎随后倾雍州兵马而出,乘船顺汉水而下。
  二月,萧三郎军前锋攻打汉口要地鲁山。
  三月,十三岁的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即皇帝位,改元中兴。
  四月,萧三郎军自汉口渡江,兵临南岸郢州州治夏口城外,围城的同时,接连击败下游援军。
  七月初,攻克夏口。
  诸将认为,要让将士在夏口休整一段时间,萧三郎认为应该一鼓作气,乘胜直指建康。
  八月,益州军顺流而下,逼近长江峡口,江陵震动,荆州军拼尽全力将来犯之敌挡在峡口。
  同月,萧三郎军抵达江州寻阳,守将开城投降。
  九月初,萧宝融诏令萧三郎进京之后,便宜行事,中旬,萧三郎大军前锋抵达建康西南新亭,齐帝萧宝卷征发建康百姓及东西二冶囚徒守城。
  十月中旬,朱雀航大战,萧三郎军渡秦淮河,东府城守将开城投降,大军随后围攻台城。
  十二月,有内应开台城数门,建康易主,萧宝卷被废为东昏侯。
  来年正月,萧三郎进位相国,封梁国公。
  二月,萧三郎称诸王谋反,杀晋熙王萧宝嵩等三王,鄱阳王萧宝寅潜逃奔魏,不久,萧三郎进爵梁王,随后萧宝融下诏禅位于梁王。
  于是,萧三郎受禅称帝建梁,改元天监。
  五十年后,同样是雍州刺史,同样是萧三郎,相同的一幕,即将重演,此时萧察回顾五十年前的往事,给自己鼓劲。
  希望自己能如同祖父当年那样,从雍州起兵,创立基业。
  也只有这样,才能扭转败局,因为局势对他十分不利。
  兄长被俘,湘州已失,汉水东面,司州大局已定,司州刺史陈霸先,已派兵往襄阳而来。
  雍州西面,梁州军沿着汉水东进,即将进入雍州地界。
  与此同时,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已经亲自率军顺长江而下,即将抵达长江峡口。
  荆州刺史、邵陵王萧纶派兵迎战,不让益州军突破峡口,守住江陵西门户。
  然而下游湘州,江夏王萧大款的大军即将西上。
  事已至此,萧察已经无法回头,再不孤注一掷,就只有流落他乡、客死异国的结局。
  五十年前,雍州刺史萧三郎倾巢而出,雍州军与荆州军分工协作,西守峡口,东攻建康,最后奠定胜局。
  五十年后,雍州刺史萧三郎也必须倾巢而出,雍州军与荆州军分工协作,西守峡口,东攻建康,最后奠定胜局。
  或许,还能再让一位鄱阳王,仓皇北逃。
  我能做到么?
  萧察这段时间,一直这么问自己,五十年前的萧三郎,手中的筹码有很多,五十年后的萧三郎,手中筹码寥寥无几。
  但是,已经没有退路了。
  “大王。”
  侍卫的轻声呼唤,让萧察收回思绪,看向侍卫。
  侍卫接着说:“大王,人已经到了。”
  “嗯,请他们过来。”
  萧察说完,把书卷交给随从,看向眼前河面。
  大量战船聚集在岸边,船上旌旗招展,已经做好了出击的准备。
  脚步声起,数名将领登上城头,向萧誉这边走来。
  他们身着黑色戎服,和周围身着红色戎服的梁军将士形成鲜明对比。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