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话长。”李笠含糊着说,他知道萧方等带着荆州兵马来勤王,表现颇为积极,于是和这位同龄人聊起来。
“第下,鄱阳王世子今日率军攻打东府城,有十足把握拿下,第下若方便,不如一旁观战?”
萧方等闻言来了精神:“果真如此?那寡人带兵助战!”
左右佐官听了只觉头疼,匆匆赶来的荆州军大都督王僧辩,刚好听到世子说的这句话,赶紧劝谏:
“第下,不可……”
却听李笠说:“多谢第下好意,不过鄱阳王世子已经安排妥当,第下若感兴趣,在一旁观战即可。”
“观战?”王僧辩问,见世子居然和这高个聊起天,只觉莫名其妙:“你们攻打东府城,让世子观战作甚?”
李笠回答:“看友军破城呗。”
“破城?”王僧辩闻言,仔细打量起李笠,见其皮肤黝黑,又高又壮,还身着铠甲,便问:“不知足下?”
“东冶监作,鄱阳李笠,如今在鄱阳王世子帐前听令。”
王僧辩听得“鄱阳李笠”四个字,不由得眉毛一挑:这小子当年牵扯的案子,可是让湘东王暴跳如雷。
据说,当年徐参军还想让这小子给世子当陪伴?难怪世子认得他。
“东冶监作,打铁的?你懂什么打仗?”声音传来,却是跟在王僧辩身后一名年轻将领所说,一脸鄙夷的看着李笠。
这帮人当中,李笠只认得萧方等,不过看得出这帮人是荆州军的将领及佐官们,他懒得和那年轻将领多说,回答: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某虽是区区东冶监作,但也要出一份力,保家卫国。”
李笠说完,向萧方等行礼告辞,萧方等喃喃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眼睛一亮,赶紧跟上去。
“李郎,这两句话振奋人心,是诗?”
李笠惊觉自己说顺口,又把后世的文字拿出来用了,赶紧掩饰:“回第下,这只是两句话,是卑职在别处看来的文字。”
“你又在别处看来的?怎么这么巧?”
“第下为何要说‘又’?”
“当年你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是佳句啊,不是你自己说,在别处看来的?那位王勃王先生找到了么?”
“呃,卑职一直未能再见到那位王先生……”
“李郎,这声音尖锐的乐器是何物?”
“第下,此物名为唢呐,卑职以其为军号乐器,好让部下能够分辨号令。”
萧方等有些惊讶:“你有部下了?”
“逆贼攻破建康外廓,卑职便召集了一些逃散的东冶工匠和充军囚徒,为国效力,毕竟之前就相熟,一会,他们要跟着卑职攻打东府城。”
萧方等有些焦急:“这怎么行?临时募集来的百姓,守城还勉强,如何能攻城?官军兵马众多,可不能让百姓去送命啊!”
李笠闻言一愣,不由得瞥了这同龄人一眼:“第下所言甚是,不过卑职有把握,能以较小伤亡,攻破东府城。”
“你有何把握?若可以的话,说与寡人听听?”
“一会第下观战,便知道了。”
李笠快步向前走,萧方等紧随其后,一边走,一边聊,王僧辩见世子执意要观战,赶紧让侍卫们跟上去:
“尔等好好护着世子,若有意外,提头来见!”
再看看李笠的背影,想起世子和对方交谈的只言片语,心中惊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不知是哪位胸怀天下之人写的?
第十九章 很高么?
东府城四周,梁军士兵正在准备攻城器械,明摆着要同时四面攻城,城头,叛军士兵也开始做相应准备。
数日前梁军强攻东府城,最后只是烧了外围木栅,所以叛军士兵认为,此次梁军攻打城池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伤亡惨重之下,鸣金收兵。
先前,叛军攻打东府城,接连攻了数日都攻不下,后来是守将中有人做内应,最后才得以破城。
如今城里不会有人做内应,所以,梁军攻多少次都是白搭。
城外西南侧,秦淮河边高地上,现场督战的鄱阳世子萧嗣,在众将的注视之下觉得有些尴尬。
旁边,头发花白的宿将、西豫州刺史裴之高,瞥了一眼东府城南正准备攻城的队伍,向萧嗣说:
“君侯,军中无戏言,若今日拿不下东府城,那李笠必须受军法处置。”
事已至此,心里没底的萧嗣只能强装镇定:“裴公勿忧,李监作定能协助我军破城。”
裴之高还想说些什么,但觉得说了也没用,看看已经做好攻城准备的将士,又看看李笠准备的一个个颇为奇怪的攻城器械,只觉希望不大。
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东冶监作李笠,居然说动鄱阳王世子再次发兵攻打东府城,而且是当日拿下,裴之高觉得这不可能。
若真这么容易,己方前几日那次猛攻就攻下了。
裴之高见这位李监作大概二十岁年纪,信心满满的说一日就能破东府城,不由想起自己当年。
当年,他二十岁出头时,就随着父亲征战,立功心切,什么危险都不放在心上,父亲认为难以攻克的营寨,他主动请缨出战。
如今想想,这个李笠,大概也是气血方刚、立功心切,所以妄言今日必克东府城。
然而,攻城的手段数来数去也就那些,哪个不是耗时耗力?你小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来?
裴之高如是想,他打了几十年的仗,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其中就包括攻城战,从没见过正面攻城,能在当日破城的。
除非守军窝囊,但据守东府城的逆贼可不窝囊,否则前几日己方就攻下了。
裴之高想着想着,看向城南正在备战的队伍。
李笠招纳了一些人,据说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东冶工匠、囚徒,以及一些百姓,念及李笠在东冶时对他们不错,现在又包吃住,于是来投。
号为“东冶营”,数量过千。
而李笠就要带着“东冶营”协助官军作战,对此,裴之高认为乌合之众也就只能做苦力,现在即将用于攻城的器械,大概就是这些人所做。
和其他将领一样,裴之高认为今日破城就是个笑话。
无数怀疑的目光,聚集在现场督战的李笠身上,李笠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看他笑话,但知道今日要是无法破城,他就颜面尽失,可以收拾收拾,回鄱阳钓鱼了。
不过,李笠可不急,既然敢在鄱阳王世子面前立军令状,那他就一定能做到。
看着眼前正在忙碌的手下,看着即将准备完毕的攻城器械,李笠信心满满。
这个时代的攻城战,防守大于进攻,所以即便是一座小城,只要地形合适加上守方意志坚定且应对得当,攻方要破城,时间以月计,且伤亡不会小。
所幸,眼前这座东府城,是建康城内的一座内城,地势并不险要,四周平坦,守城方可倚仗的只是高墙,城外壕沟也就是个添头。
旁边,同样身着铠甲、戴着兜鍪的张铤,担心李笠过于紧张,导致头脑发蒙、无法指挥作战,想缓和一下紧张气氛,便给李笠讲起东府城的由来。
东府城所在地,在晋时为执政权贵府邸,因为在台城以东,称为“东府”。
晋末,后来的宋武帝刘裕在东府大兴土木,筑府舍、修城垣、练兵,将东府建为东府城,于是府邸变为了小城。
自那以后,东府城常为扬州刺史治所,有时兼作相府。
宋末,萧道成受禅前,就以东府城为齐王宫。
因为东府城在秦淮北、青溪东,位置重要,每当建康有战事,无论是兵变还是内外攻防,东府城都会成为双方争夺的据点。
所以,东府城经过百余年的不断加固,城墙高耸而坚固,只要守军不出内鬼,攻城方要破城,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花许多时间。
“你说这城墙高耸?很高么?”李笠看着眼前的东府城城墙,不以为然,张铤不知李笠何来的底气说东府城墙矮,便解释:
“东府城的城墙只比台城外城墙矮些,可不能轻视。”
“台城的城墙,又能高到哪里?”李笠看着张铤,笑起来:“我知道台城城墙用料十足,是包砖夯土城墙。”
然后指着眼前的东府城:“东府城的城墙,是夯土城墙,没有包砖,所以,按照夯土墙的结构特点,既然基座不够宽,那就高不到哪里去。”
“了不起有五丈,也就四层楼的高度,很高么?”
后世各种大楼,那才叫高,李笠按着印象,估算眼前这东府城墙的高度,觉得也就后世寻常四到五层楼的高度。
打这种小小的矮楼还“屡攻不下”?你们的思路有问题!
李笠如是想,对张铤说:“攻城无外乎三种破城,其一,破门;其二、破墙;其三登墙头。”
“东府城的城门,肯定从里面堵死了,破门行不通;破墙的话要挖地道,土方量很大,耗时耗力,不要说一日,就是一个月都办不到。”
“所以我们要登墙头,那么首先得压制城头守军。”
见工头……部下跑来向自己禀报,说已经准备就绪,他便对旁边督战兼协调的李朗说:“李将军,可以开始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