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听得一脸茫然,抱着一个破吉他唱着说脱口秀的王勉他倒是知道,这个又是写诗又是画画还会玩雕刻的王勉就完全没印象了。
毕竟元代的文人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马致远关汉卿等中学语文试题出题者。
正当他为自己的无知而汗颜的时候,回头一看大长腿也是一脸茫然,心中一下子就舒服了。
大家都是学渣,那就没事了,谁也别笑话谁。
李旭虽然也是上过大学的人,但是本质里还是个粗人,对这些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看刘健如此感兴趣,笑呵呵地道:“这东西放我手里那也是暴殄天物,既然县尊认识此物,那就不妨好好研究一番,什么时候研究透了再还给我也不迟。”
刘健闻言指着他笑道:“你这个少年人送礼都这么多说道。东西我可以收下,放在你手里的确是有点浪费了。以后也别叫我县尊了,既然你跟小瑜年岁相当,那就称我一声刘叔即可。”
李旭心中啧啧,这收了礼果然一下子态度都不一样,但是嘴上却毫不犹豫地叫了一声刘叔,刘健也笑眯眯颔首应下了。
郁瑜在一旁看的眉开眼笑,暗暗高兴。
李旭瞅她一眼,觉得这姑娘有点傻乎乎的,也不知道自个在高兴个什么。
让丫鬟将松纹玉镇纸装好收起来,三人这才开始正式饮宴。
说是宴席,其实更像是一顿便饭,刘健随和,李旭也会说话,又有郁瑜在一旁插话,气氛倒是很和谐。
李旭陪着刘健喝了三杯,刘健便问起了当日救郁瑜的过程,李旭捡能说的说了下,至于最后那几个俘虏也都直接被他归入了死亡名单。
那几个人的确被李旭让人给事后处理了,因为他当时觉得这几个人活着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刘健听到没有俘虏后也没有什么意外的表情,点点头道:“魏国殿前司那些鼠辈虽然行事阴暗,但是骨头却还是挺硬的。不过有没有活口也不重要,就算有些漏网之鱼,黑冰台也能挖出来的。还是说说你的事情吧。”
说着看向李旭。
李旭便将自己的家世背景做了一番微调后说了出来,基本身份没变,就是在武力值这方面加了一个前传,说自己小时候力气很大,然后富贵老爹就给自己请了几个江湖人当师傅,然后自己跟着那些师傅学刀术和骑马射箭等,在自己多年勤学苦练之下,终于有所成就。
不过那几个师傅几年前都觉得已经教无可教,先后都离去了,如今也不知身在何处。
这也是李旭给自己打的一个补丁,怕刘健让自己把几个师傅叫来查证。
然后又说一个多月前富贵老爹去世,家中嫡母容不下自己,所以这才带着愿意跟随自己的庄客出来打拼,结果路上正好遇上了郁瑜,得以顺手搭救。
总之故事就是这么一个故事,逻辑上是能自洽的,至于刘健如果派人去李家庄查证,他也不担心,相信谭纶那边肯定已经做好了布置。
刘健听完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点点头问道:“那旭哥儿是想从军吗?”
李旭也不迟疑,点点头道:“听说延安府那边高胡子闹得很凶,许多山贼草寇都去投靠他,我想贼人迟早都会南下,所以就想着报名从军,保卫乡梓,也算是不负自己这一身本事。”
他从军的想法是真的,所以说出来就非常的自然,刘健盯着他看了半天终于确定他不是说假话,便道:“小瑜应该也给你说过了朝廷下旨地方组建乡勇营的事情,凭你的本事,不说屯长,就是一个军侯也当的。不过你救了我家小瑜,这个恩情是要酬的。恩,本县现在县尉一职因为周县尉回乡丁忧,朝廷也没有派人补缺,旭哥儿有没有想法?”
按照大秦军制,屯长为一屯之长,手下约领一百人,相当于前世军队的一个连长。
屯上为曲,每曲有两百人左右,长官称为军侯,相当于营长,但是轮人数肯定没有前世现代军队的营长管的人多。
而屯下还有队,每队约五十人,长官为队正;队下则还有什、伍两级,什长领十人,相当于班长;伍长领五人,相当于一个战斗小组组长。
而曲以上则称为部,每部的人数就不一定了,多则数千,少则数百,长官称为校尉。
当然,这是地方军队的编制,中央的御林军则另有不同,不过基层也都是大同小异。
而地方军队都是掌握在地方行政长官手中,比如县令,知州,知府等。
这些地方长官当然不会亲领军队,所以就有一个军事助手。这个军事助手在县一级成为县尉,而在州府则称为都尉。
县尉除了统领县兵之外,甚至包括衙役捕快等全县所有的武装力量都归县尉统领,可以说是县令最重要的助手了。
按照前世类比,县尉约等于县武装部部长加民兵连连长加公安局局长三合一的职位。
这样重要的职位,刘健忽然问自己这样一个十六岁多的少年有没有兴趣,着实让李旭有点意外。
今年最后一更了。祝大家除夕快乐,红包多多,也谢谢一直支持老猫的书友们,老猫爱你们。
第53章 武举人的可操作性报告
李旭愣了下,看着刘健,往前探了探,道:“刘叔,你说的这个县尉是我想的那个县尉吗?”
刘健笑道:“如果没有别的县尉的话,那应该就是你想的那个县尉。”
李旭有点懵,问道:“刘叔,你没跟我开玩笑吧?那可是县尉啊,好歹也是本县的二把手,你觉得我能行?”
言下之意当然是说自己一介白身,年纪又这么小,真的够资格吗?
刘健看着李旭懵逼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笑的李旭一脸羞赧,都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说错话了。
好不容易止住笑声,刘健舒了一口气,指着李旭轻笑道:“你这少年能够胆大包天单枪匹马杀入山贼巢穴,能跟魏国奸细生死搏杀,却因为一个小小的县尉就这般惊讶?难道是怕自己不能胜任吗?”
李旭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道:“倒不是说怕不能胜任,只是觉得我什么资历都没有,年纪又轻,朝廷能同意?”
刘健摇头道:“这件事虽然不会太容易,但是却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困难。古有甘罗十二拜上卿,你都十六了当个县尉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接着刘健给李旭论证了一番这件事的可行性。
秦国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起家者,武举只是个补充形式
先从资历上来说,要想当县尉,年龄十六岁往上,如果是武勋之后则可以直接有兵部职方司授职。
但是如果不是武勋子弟,那么就必须要有武举人或以上功名才可担任。
年龄李旭是刚刚好,已经过了十六岁生日,但身份却是白身,自然只能走武举这条路。
至于武举人的身份要想获得也没那么困难。
秦国科举是文武并举,不过还是跟其他各国一样都是文贵武贱。文榜科举是定期举行,除了皇帝特许恩科之外,基本上没有例外。
但是武举就规矩就没那么严格了,除了每年定期考试之外,其余时间若有地方官吏举荐也可以随时去考试。
武举也依文榜程序,分四等,从低到高分别为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试在本县考试,由本县县尉作为主考官,考核内容分别为兵法策略、举重、舞刀、骑射、步射和马枪等内容。
童试合格后即取得武秀才功名,然后则可去州府参加乡试,考核的科目跟童试基本一致,只不过考核标准有所提高。
乡试合格者则称为武举人。
再往上就是会试了,那是要去京城考试的,一般是三年一次。而上一次的武举会试则是两年前,所以要想考武进士就等明年才可以参加。
会试完了自然就是殿试了,取得武贡士资格者才可参见殿试,规格跟文榜一样,都是由皇帝亲自担任主考官的。
殿试第一名武状元的风光跟文榜状元相比也不遑多让,天子设宴,赏赐腰刀盔甲,披红挂彩,上街夸官,真所谓春风得意,风光十足。
若能得中武状元,殿试之后通常由兵部直接授予管制,按照秦国规制,一般是正三品的总兵。
其他武进士也基本上都会授予五品以上武职。
说回三水县县尉这个职务,从品级上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九品武职,一个武举人足够资格担任了。
秦国的府州县都分三等,分别为上中下三等,根据面积大小,人口数量以及赋税指标,军事价值等因素划分。
三水县被划分为下县,所以这样一个下县的县尉那就更谈不上多么重要了。
况且,县尉只是县令的军事助手,真正的军事大权还是在县令手中掌握着,县令只要卡着粮草后勤兵饷这些,谁当县尉都得乖乖的听县令的话。
所以,一个县尉在现在的李旭眼中也许挺当回事,但是在刘健眼里也就是那么回事了。
况且,提议李旭当这个县尉,背后也有其他的一些考量,当然这些话是不能明白地告诉李旭的。
虽然按照规矩,李旭先要取得武秀才的功名,然后才能去耀州参加武举人的考试。
相似小说推荐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
-
绍宋 (榴弹怕水) 起点VIP2021-07-29完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