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就听李旭忽然停下来回踱步,转头看着他道:“凌川兄,你知道这唐侯实力这般强的最大依仗是什么吗?”
郭凌川茫然摇头。
李旭忽然压低声音道:“根据各种消息可以确认,这唐侯之所以能连灭高胡子和林逸两支人马,除了十几万的精兵强将之外,最大的依仗是他们所持有的新式火器。听说他们的新式火器十分的犀利,不仅射程远,射速快,而且还不怕下雨,威力十分的惊人。”
“除了新式火铳之外,他们还有各种火炮,这些火炮比起长安城城头的火炮来说虽然更小更轻,但是其射程威力却要强上许多。林逸上次一万御林军杀入延安城中,却被对方用火炮和火铳埋伏,一万御林军几乎全军覆没,而对方的损失却微乎其微。”
郭凌川听李旭说的玄乎,更是目瞪口呆。
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又觉得李旭不可能拿这种事情骗自己,张着嘴吧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李旭说完这番话,便听了下来,给郭凌川消化这些消息的时间。
他说这些,自然不是随口乱说,其实一来是试探一些郭凌川,二来也是提前做点铺垫。
免得到时候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自己这个主将想着怎么放大军入城,手下的将领却跟打了鸡血似的喊着要为国尽忠,那就尴尬了。
郭凌川消化了好一阵子,然后提出来一个问题:
“将军,按说实力这么强的一股势力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发展起来。而且还是在延安府之中土地贫瘠,人口稀少的地方。难道朝廷之前就没有一点察觉吗?况且,延安府之前还有官府,随后又有高胡子贼军的祸害,怎么就能诞生这样一股实力如此强横的势力?这件事怎么看都很不合常理,处处透着一股子诡异之处。”
诡异吗?诡异就对了。
李旭心中暗笑,面上却是点着头赞同道:“你说的很对,这个唐侯的发迹的确非常的诡异,就好像凭空出现的一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但是现在却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而是这个唐侯已经成了气候,我们该如何面对的问题。”
郭凌川点点头表示赞同,忽然又提高声调道:“那既然这个唐侯实力这般强横,那么这次宁国公林如海出征一事岂不是……”
第240章 以身殉国有必要吗?
郭凌川虽然没有说完,但是李旭却点点头接过来道:
“不错,这个唐侯实力如此强横,宁国公这次出征的确结局难料。虽然宁国公将朝廷唯一的火器部队神机营都带走了,但是神机营的火铳你应该也知道的,发射极其的繁琐,很可能难以匹敌敌人的新式火铳。所以,朝廷才要做出最坏的打算。”
郭凌川此时彻底明白过来:“将军是说,宁国公那边极有可能会大败?”
李旭点头道:“根据各种分析,宁国公说不定此时都已经落败了。宁国公虽然是我大秦宿将,号称‘军神’,但是毕竟不是真的神祇。宁国公一旦大败,这位唐侯实力肯定会再次膨胀,野心也会随之膨胀,恐怕用不了多久就要挥兵南下直达长安城下了。”
对于李旭的话郭凌川是相信的。
如今朝廷上下谁都知道这位提督大人是当今首辅宋牧最为倚重的大将,黑冰台又在宋牧手中,所以这些消息肯定都是从黑冰台那里得来的。
郭凌川一时间心乱如麻,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虽然他之前分析的头头是道,但是毕竟是猜测。
现在听李旭这么一说,原来事情远比自己猜测的还要严重的多。
秦国虽然说账面上有着几十万大军,但是却分散各处,尤其是边境各处都要大量的兵力去守卫。
虽然如今在函谷关和潼关两地有着二十万秦军,但是在魏军没有撤军之前,这二十万大军也不能轻易撤回。
就算魏军真的撤了,也不能就立刻将大军调回。
万一刚一撤军,魏军就杀个回马枪,那就真的出大事了。
而且一旦调兵勤王的消息传出去,边关各处各处的军队恐怕都会人心浮动,魏军若是得了消息,趁机攻打两关,双方士气此消彼长之下,两关危矣!
所以想来想去只有依靠京城现有的御林军和周围府县的府兵来抵御有可能南下的唐军。
但是为了不使人心浮动,又不能大举布防,所以只能悄悄的安排。
想来这就是李中郎将之前的种种安排的根源所在了。
郭凌川在兵部待过,自然对于京城御林军各部的情况有所了解。
御林军虽然说有到边关轮战的传统,但是近些年来这个轮战制度已经逐渐的有名无实了。
御林军成为各家勋贵子弟镀金的地方,就算去轮战也多是走个过场,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去跟那些外地作战。
当然,林逸这种的除外。
也因此,林逸才有独自领兵出征的资格。
不说别的,就说护卫皇城的龙骧卫和金吾卫这两卫两万人马,看似士兵个个身材高大,威武彪悍,兵甲精良,但是其实都是样子货。
平日里用来站岗巡逻当个仪仗队还行,若是真的有战事,上场后恐怕第一个崩溃的就是他们。
战斗力甚至都不如地方府兵。
指望他们排上用场,还不如指望敌人能主动放弃更现实一些。
虽然目前李旭手下的羽林卫两万人马也算精锐,但是却要布防九门,分散开来摊薄在每一个方向也没多少了。
况且真如李旭所言,那个唐侯手下的军队火炮犀利,长安城虽然城池高大坚固,但是却也不一定能够抵挡人家的炮火。
况且,郭凌川明白,防御一座城池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人,而不是城池本身。
再坚固的城池,若是守卫城池的人失去了勇气,那也很快就会被攻破的。
除了李旭手下的羽林左右卫,御林军其他各卫也基本上不堪大用。
林如海父子两次出征抽调了不少人,宋成在两关对峙的二十万秦军中也有不少从御林军抽调的人。
各卫除了羽林左右卫,以及龙骧卫和金吾卫,其他各卫基本上实际兵力都不足实际的一半,甚至更少。
这也是宋牧倚重李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满打满算,长安城能凑起来的兵力不足十万,这还是加上从周边府县有可能抽调的府兵估计的最大兵力。
就算是十万兵力,听着挺多,可是其实却不是那么回事。
兵员素质不一,来源不已,战斗力良莠不齐,士气更是不一,这真的打起仗来光是指挥调度就是个大问题。
到时候北边正在血战,南边的却打开城门引敌军投降了,你说这仗还怎么打?
而且宁国公林如海如果真的败了,郭凌川实在想不出来还有谁有资格统率这么多兵。
就算有那个本事,也需要有那个威望和资历才成啊。
郭凌川越想越沮丧,如果那个唐侯真的挥军南下,秦军朝堂好像还真没有多少好办法了。
李旭脸上一脸严肃,却在悄悄观察郭凌川,看他一会凝重,一会蹙眉,一会又有些沮丧,感觉实在有趣。
他其实很想知道这些从小到大一直在接受忠君信条熏陶的封建时代的文臣武将们在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到底会有怎样的表现。
是誓死不降,死战到底还是意思意思,顺应大势?
郭凌川是一个很好的观察对象,他当过文官,也在军中待过,头脑清晰,见识不凡,现在又知道了这么多“绝密内幕”,李旭很好奇他的反应和表现。
两人都不说话,房间里的气氛一时很凝重。
良久,郭凌川才抬起头来看着李旭,带着探寻的目光道:“将军今日将这等绝密之事告诉我,想必是有深切用意的。还请将军明示!”
李旭摇头道:“宋相信重于我,我也只能尽力回报。与你说起,一来是心中苦闷,想要寻个人商量。二来也是因为相信你,跟你说说兴许还有其他的收获。只是这几日一直在想,若是这个唐侯实力真的强横无比,大秦难以匹敌。其人又有能够一统天下的魄力和决心,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要以身殉国还是说抛开一国一家的荣辱,顺应大势来见证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以身殉国倒也简单,这也是做臣子的本分,可是一想到自己死了倒是简单,可是家人亲人又如何活下去?会不会遭人欺凌?再退一步想,就算我等以身殉国了,那国最终还是灭了,那这殉国又有什么意义?恐怕以后连一个祭祀香火的人都没有了。”
李旭说着,郭凌川听着初开始表情是有些惊讶,似乎没想到这位小将军竟然这么直白。
但是听着听着就有了代入感,想到了自己以及老娘,脸上就露出了沉思的表情来。
第241章 异族奸细?
郭凌川离开了。
李旭今天这番话只是在他的心上种下一颗种子。
这颗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最后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以后还需要很多时间去培育。
秦国是一定要灭的,但是秦国的人才能被自己所用的那也是要用的。
上层的那些人跟秦国宗室乃至于跟秦国的利益绑定太深,李旭就算要用也会极为谨慎。
相似小说推荐
-
盛明天骄 (网文大叔) 创世VIP2021-01-03完结总字数:2177158这是一个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古代,称王称霸,成就传奇的故事。轻松、学生、...
-
绍宋 (榴弹怕水) 起点VIP2021-07-29完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