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开局一座城镇中心 (猫爵士)


  说到这里,谭纶的眼神转向了东方。
  东出函谷,是关中建立基业的王朝不可避免的宿命。
  出则兴,不出则亡。


第229章 大战前夕
  石达开听了谭纶这一番话,心中更加钦佩。
  石达开无可置疑的绝对是一个名将,而且还是那种非常有天赋的名将。
  但是他的缺点就是更专注于军事本事,而忽略了军事和政治之间的联系。
  这本身其实也算不上是一种缺点,作为一个单纯的将领来说反而是一个优点。
  但是如果要继续往上走的话,那么这个缺点就会变成他致命的一个漏洞。
  在原本的时空历史上,石达开就是因为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幼稚,最终导致了他的悲剧。
  而谭纶明显站的高度更高一些,已经跳出了单纯的军事角度,放在了未来和天下整个大势的变化上去看待问题。
  “小弟受教了!”
  石达开由衷的说道。
  “谭大哥的意思我大概明白一点。林如海不足惧,所以这一战要用最快的速度结束,然后快速挥军南下兵临长安城下,尽快将秦国掌握在主公手中。这样才能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巩固我们的基础,夯实我们的优势,确保我们对其他各国形成绝对的碾压之势。”
  石达开并不笨,相反很是聪慧,否则也不会无师自通的成为一代名将。
  他有时候只是没有去想有些问题,但是一旦被人点拨,就会很快的明白其中的关键所在。
  谭纶点点头道:“不错,就是这个意思。秦国的根基在于关中,关中的根基在于长安。我们只有迅速占领长安,控制关中,主公的很多设想才能变成现实。”
  谭纶的意思石达开很明白。
  延安府以及北面的榆林府还有紧挨着的陇东,大多数都是属于山区,土地稀少贫瘠,人口密度也远远比不上关中。
  虽然煤炭和石油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前,这些资源都很难有效的利用开发起来。
  所以这个时代,比拼国力,拼的还是人口和土地资源。
  这些才是一国实力的核心指标。
  关中自古被称为天府之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北有渭水,南有秦岭,周围八水环绕,四周又有山川和雄关作为屏障,简直就是得天独厚的奠基之地。
  虽然在蒙元统治中国的那数十年间,关中大部分的耕地被强行征做牧场用来放牧,致使许多田地荒芜,地力下降,但是在秦国建立之后经过数十年的恢复发展,关中之富饶已经跟盛唐士气齐平甚至还略有反超。
  可以说,秦国如今的根基一半甚至超过一半都在关中。
  关中若失,秦国便不亡也亡了。
  关中若在,秦国便是再艰难也有恢复元气的希望。
  看石达开了然,谭纶欣慰的点点头道:“占领长安城,以雷霆手段拥护主公掌控秦国大权,然后就要挥师函谷关,趁着魏军撤退之前给他们狠狠一击,一来是确保两三年内魏国再无犯边的胆气和实力,二来也是杀鸡儆猴,让天下各国知道我们的实力,不敢轻易如同以前一样进犯。”
  石达开眼中露出振奋之色,摩拳擦掌颇有立刻就要大会天下各国的架势,看的谭纶抚须大笑。
  ……
  既然已经确定了敌人要跟自己正面决战,林如海在收复了延安府城面前的最后一座县城洛川县城后让大军整整休整了两日。
  这两日期间,林如海一方面派出斥候继续打探敌军情况,一面召集军中各级将领议事,布置战前安排。
  同时交代做好后续粮草供应,补充兵甲器械等物。
  甚至自己还亲自下到士兵的营帐之中鼓舞士气,发放军饷,封官许愿。
  在他的一系列操作之下,秦军士气高涨,无论是御林军还是地方府兵,都开始摩拳擦掌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决战。
  林如海虽然因为和李旭之前的冲突导致了“军神”权威有塌房的趋势,但是在即将到来的大决战面前这一点也被暂时的掩盖了。
  休整两日之后,林如海派出的斥候终于跟“唐军”斥候产生了接触。
  双方的斥候先是接触,然后发生了小规模的厮杀,虽然没有持续太久,但是却也各有伤亡。
  虽然伤亡并不算多,但是对方斥候表现出来的强悍坚韧给秦军斥候极为深刻的印象,也让林如海心中更加凝重了一些。
  随着大军不断的向前推进,双方斥候遭遇的频率越来越高,拼杀的烈度越来越强,双方参与的兵力也越来越多。
  在抵达延安城的前一天,甚至双方发生了一次参战兵力达到上千骑兵的骑战。
  这次的骑战持续了将近半个时辰,双方伤亡的人数都超过了两百人,打的是相当惨烈。
  秦军这边其实兵力占优,前锋营派出了六百骑兵,而对方只有四百骑兵。
  但是秦军骑兵虽然奋力拼杀冲击,可是虽然有着兵力优势,但是却根本冲不破对方的阵线。
  最后还是对方主动鸣金收兵,秦军才脱离战场。
  这一场惨烈无比的骑战让林如海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决战忽然多了一丝不好的预感。
  他自然明白,对方斥候骑兵这么拼命的厮杀肯定是为了遮蔽战场,掩护其主力布阵。
  对方到底在掩盖些什么?
  决战将会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展开呢?
  林如海充满疑惑,但是却只能保持着表面的镇定和平静。
  兵为将之胆,将为兵之魂。
  如今正是士气如虹的时候,他这个主将若是露出一丝忐忑不安来,好不容易鼓起来的士气恐怕就会很快的流失。
  大军继续前进,但是在经过之前那次惨烈的骑战之后,敌军再也没有派出一名骑兵来阻截道路。
  五万大军顺利无碍的开到了延安府城之下,在南门外那片广阔的空地上列阵扎营。
  此时已近黄昏,延安城大门紧闭,城头上也一片平静,丝毫没有因为城下浩荡无边的五万大军的到来而产生波澜。
  任凭他们按部就班的扎营列阵,好像浑不在意似的。
  林如海心中疑惑,眉头紧蹙,高踞马上,用一支从胡商手里购买的单筒千里镜向着城头眺望。
  城头上黑压压的一片人头,全都是黑盔黑甲挺直如松的兵将,但是却无一丝骚乱的迹象。
  城头右边是一面“石”字大旗。
  左边是一面“谭”字大旗。
  而在最高处的城楼顶上则插有一面更大的旗帜迎风招展。
  上书一个大大的“唐”字。


第230章 恶毒的战书
  看着城头上的三面大旗,林如海沉吟良久,表情更加凝重。
  “谭”字大旗和“石”字大旗,显然是对方领兵将帅的认旗。
  可是那面更加华丽,更加宽大,上面绣着飞龙的“唐”字大旗显然就是对方的势力名号。
  在秦国这片土地上竖起一面以“唐”为号的大旗,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宣告了对方的野心。
  三秦大地上诞生的最伟大的三个王朝,秦汉唐。
  秦是华夏文明奠基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汉王朝的文治武功则让“汉”字成为华夏子民的族名传承数千年。
  而盛唐则成为华夏文明的巅峰时代,成为华夏文明在世界历史上的典型代表。
  而敢用“唐”为号者,其野心之大可见一斑。
  这分明是要取秦国而代之,甚至还包含了一统天下,横扫六合八荒的野心。
  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有胆生出这般狂妄之大的野心来!
  林如海在凝重之余,感觉此事实在过于荒唐可笑。
  这天下分裂将近百年,多少雄主英才都希望能够继承祖龙之志重新将四分五裂的天下归于一统,可是最终都是遗恨九泉。
  别说天下一统了,能够勉强维持一国国祚延续都能将无数明主英才的心血耗尽,更遑论说一统天下了。
  当年秦国能够以一隅之地,最终东出函谷,一统天下,也是从秦孝公开始至始皇帝,前后六代君主呕心沥血,苦心经营,最终才能完成前无古人的伟业。
  不说这其中的各种的艰难险阻,波折阻碍,就说一点:
  连续六代都是英明君主,没有一位是昏庸无能的。
  就算是始皇帝的父亲异人,在很多人眼中没有什么存在感的这位秦庄襄王,虽然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这三年时间也做了不少事情,为秦王嬴政顺利登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前后六代英主,这是上苍何等的眷恋才会有如此的大气运啊!
  所以从玄学的角度来说,秦国能最终成为一统天下的那个国家,跟上天的偏爱是脱不了关系的。
  林如海自己更是打了一辈子的仗,太知道战争是何等的消耗巨大了。
  兵源,钱粮,兵甲器械乃至军饷赏银还有用来奖酬军功的土地爵位以及各类物资,无一不需要钱和人。
  战争根本就是一架胃口惊人的吞金巨兽,没有雄厚的国力做基础,根本就养不起兵,打不起仗。
  秦国建国数十年,占据关中这种天府之地,还有“塞上江南”的河套以及鱼米之乡的汉中府,但是却也只能勉强维持国祚,根本无力东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