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门火炮的损失都不算啥,关键的是打出去了大量的弹药!
尤其是第一天的渡江里,几乎所有的炮兵部队就没有休息过,持续的对各种敌军目标进行炮击,很多任务繁重的炮兵部队,其炮兵,尤其是装填手都是累趴下了,不得不临时组织其他的士兵,甚至辎重士兵去帮忙。
仅仅是这十二天里,大恒统一军陆军以及海军把各部队自行携带的弹药打光了不说,而且还经过了多次补给。
渡河战役的第一天里,陆海军一天内就打出去两万多发的炮弹,这说的可仅仅是身管火炮的炮弹,还不包括速射臼炮呢。
速射臼炮因为装备数量更多,射速更快,步兵部队使用的非常频繁,所以其消耗数量更大。
虽然说这速射臼炮的炮弹当初为了控制成本,都特地采用了低价的铁铸弹壳,但是架不住数量大啊!
这一场战役里的战报被送到了坐镇后方安苏城的林子然手中的时候,林子然还没有发表意见呢,后勤部那边的人又是叫嚷着要让前线部队控制弹药消耗了。
因为后勤部的人发现,他们实现囤积准备的弹药,已经是被这些败家子给消耗了三分之一左右。
要知道,后勤部费尽心思准备的弹药,可是预计使用至少三个月以上,维持五场大规模战役,乃至拿下整个京州的炮弹供应!
结果这才十二天,只打了一个南线,攻克密河防线以及夺取南线三镇而已,就消耗了三分之一的身管火炮炮弹!
这后面还怎么打?
对此,林子然也是无奈!
这一场战役里消耗的炮弹,比去年一整年里大恒统一军打出去的炮弹都要多!
这可是只有区区十二天啊!
这让林子然很头痛,再这么下去的话,这还没打到京师呢,估计部队的炮弹就得用光了。
但是这个时候,吴冠林却是道:“我们用的炮弹多,敌军用的炮弹同样也多,而且他们的产能远不如我们的产能。”
“前线部队根据战场判断以及缴获了敌军资料分析,敌军整个战役期间,几乎调用了所有能够调用的火炮以及弹药了,在战役里消耗了大半,剩下的也被我军缴获了。”
“关崇城以北,他们现在能够调集的后装火炮不会超过一百门,炮弹不会超过一万发!”
“只要我们北上的速度足够快,那么就能够赶在敌人补充火炮以及炮弹之前,抵达京师控制或封锁住京州机器局,他们就是无根浮萍,根本不可能再得到大量的后装武器弹药,我们依旧能够保持巨大的火力优势!”
“有时候火力优势,并不是多或者少,而是比敌人多久行了,所以,后续作战的话,我们的炮弹消耗量是不会这么大的,因为我们不再需要发动密集炮击来压制对手!”
吴冠林的这话倒是让众人安心不少。
这也的确是事实,敌军在密河防线一带的火力强度其实是非常大的,三百门身管火炮呢,这是大恒统一军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面对这样的敌人想要获得火力上的优势,自然是只能比他们有更多的火炮,打出去更多的炮弹了。
要不然的话,被压制的就会是己方!
虽然付出了庞大的代价,但是总算是突破了密河防线,更重要的是把敌军南线主力部队都是给整体歼灭了。
灭掉这二十多万敌军后,关崇城里的两万敌军不足为虑,后续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京师了。
姬皇室肯定不会甘心失败,他们会调集剩下的兵力死守京师的,而高庆州以及宁武州乃至平南州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大恒统一军攻克京师这个具有重大战略以及政治意义的城市。
到时候,京师那边有可能变成一个巨大的堡垒,打起来恐怕不太容易。
而要怎么改变这种局面?
速度!
在敌军反应过来之前,抽调大量兵力汇集到京师之前,杀到京师,如果能抢先攻占京师自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那么就围点打援,总之就是不能让大量的敌军兵力汇集到京师这座人口百万的超级城市里。
要不然的话,对后续的大恒统一军行动会造成巨大的麻烦。
这种情况林子然能够看到,吴冠林等一大票精英军官们更是早就看到了,京州方面军的部队在攻克南线三成后,甚至都没有等待后续的铁路线火车运行,等待火车运输,而是直接继续北上。
最前头的两个骑兵军,甚至都没搭理关崇城里的几千守军,直接从城郊绕行!
至于为啥关崇城里的守军会从好几万变成两千,自然是因为他们跑了啊!
大恒统一军都攻克了二十几万大军驻防的密河以及南线三镇防线了,区区两万多人的关崇城还能挡住大恒统一军数十万大军的步伐?
开玩笑,人家康亲王又不傻,刚得知南线三镇被攻克,部队全军覆灭后,人家就脚底抹油,带着两万多直接北逃了。
这并不是说他怕死,而是他很清楚,南线三镇将近二十万大军都没能守住,关崇城里的两万部队根本不可能拦住统一军的北上步伐,留在此地就是等于送死。
还不如带着两万残兵返回京师备战呢。
康亲王一走,这关崇城内也就只剩下几千守军了,说是守军,但实际上都是巡警以及凑数用的青壮,都不用大恒统一军去进攻,人家自己就主动投诚了
第571章 奔袭京师
大恒统一军的第二骑兵军,连城都没进,就攻占了一座有着将近二十万人口的城市!
甚至是关崇城里剩下维持治安的巡警和民兵们主动投诚后,他们的主力骑兵部队也没有进城,只是象征性的派遣了一个骑兵团进城接管
实际上,这个骑兵团也是在关崇城停留了区区一天,等到了后续的第三军部队抵达后,这个骑兵团就匆忙继续北上追赶他们的主力部队去了。
人家第二骑兵军和第三骑兵军匆匆忙忙,倒不是想要追击康亲王的北逃部队呢,人家康亲王是坐火车逃跑的,这会实际上都已经跑到京师去了,骑兵部队六条腿也是跑不过火车啊
骑兵部队急着北上,那是为了战略封锁京师,拦截其他地区的部队进入京师,在敌军破坏京州机器局前抢占京州机器局,如果敌军已经提前在京州机器局布防重兵,那么就要扼守京州机器局,破坏京州机器局生产的武器弹药外运。
当然了,如果有机会偷鸡直接抢占京师的话,那也是喜见乐闻的事。
骑兵部队的核心战略任务有两个,封锁外部兵力进入京师的渠道,封锁京州机器局,如果能够攻占就攻占,不攻占就牵制,实在不行就炮轰京州机器局。
后续抵达关崇城的第三军部队,也是匆匆忙忙,甚至主力部队同样是没进城,而是直接北上,只留下了区区一个团兵力驻防等待后续部队的交接。
以至于让投诚后的关崇城上下,包括官员士绅以及巡警民兵们都是迷糊的,因为他们发现大恒统一军都不怎么管他们,只是接管了城内的武器弹药粮食仓库,控制银行以及其他关键节点。
甚至连城内的治安等事务都需要他们管理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恒统一军真都不管这关崇城了,好歹这也是一座郡城,人口二十几万呢。
这不,等到第四军的部队抵达后,该城就是进入了被大恒统一军全面接管。
大恒统一军京州方面军,一共辖有六个军,分别是两个骑兵军和四个步兵军。。
四个步兵军里,第三军因为在前期渡江里,损失了不小,所以在南线三镇战役里是没怎么参战,而是作为战略预备队使用,主要是预防万一,同时也是用来休整和补充。
南线三镇战役结束后,第三军也是完成了新兵补充以及武器弹药的补充,再一次齐装满员的第三军由此承担了全军前锋的任务,成为了第一批北上的步兵军部队,同时第八军虽然不算主力部队,但是在渡江以及南线三镇战役里也是没有收到什么损失,所以搭配第三军一起北上。
也悠悠读书 就是说,现在的第三军和第八军,乃是北上奔袭作战的主力步兵部队!
后头的第七军则是会持续跟上,作为第二批北上部队。
至于后头的第四军,则是南线三镇战役里的主力部队,再加上还要留下一部分兵力处理战俘等,所以北上时间会稍微慢了一些。
考虑到第四军之前作战消耗大,比较疲惫,需要给让他们休整补充一段时间,至于接管关崇城和看守俘虏,整编投诚部队,也是他们的任务之一。
接管关崇城,看守,整编后头的十几万战俘以及投诚部队其实只是小事,主要的还是休整补充为主,充当京州方面军的战略预备队,同时保障前线大军的后方。
南线战役里,大恒统一军可是抓了超过十万俘虏,另外还有七万多人反正起义部队。
这加起来可就是十七万呢,虽然这些部队都已经被全员缴械,翻不了什么风浪来,但是按照大恒统一军的一贯原则,后续是会从这些投降,投诚兵力里挑选士兵,用以整编新部队的。
相似小说推荐
-
绍宋 (榴弹怕水) 起点VIP2021-07-29完结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五千年风华烟雨,是非成败转头空!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
-
我在地下交通站里当贾贵 (石唯) 起点VIP2021-05-12完结60.1万字 8673总推荐《地下交通站》情景喜剧第一部、第二部之后的故事,原版人马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