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走走好啊,憋在家里无趣的话,出去走走好!”
高寒点点头,新宅子刚刚置办没几天,虽然柳如是在吴嫣然的邀请下,没有说要搬过来,但是,在后院里,吴嫣然还是给柳如是留了一进小院子的,新宅子地方大,风景不错的院落也多,真不在乎这么一点的地方。
这几日搬家,柳如是也是跑进跑出,弄得有几个新买的下人,还以为她是主母之一,很是闹了一番笑话。
“我是说,跟你出去走走!”柳如是看着高寒,仿佛是下了决定:“你不是要去东南观风么,又不是地方上任,跟着你四处走走,安全不说,也少了不少的骚扰,顺带游山玩水一番,可比憋在这京城要惬意多了!”
“好啊好啊!”吴嫣然倒是第一个起来欢迎:“有柳姐姐做伴,我路上也不会寂寞了,相公,我能跟着你去,柳姐姐也能跟着你去吧!”
“你不同啊,你是我未成亲的妻子啊!”高寒有点苦恼:“这柳姑娘跟着我一同出去,似乎对柳姑娘的名声有碍吧!”
“算我的闺中密友啊!”吴嫣然却是眼睛一瞪:“你想算什么,就你们男人想得多,我都不在意这些,倒是你还在意起来了!”
“我这名声!”柳如是摇头笑了下:“我这名声,我还真不在乎,你们不知道,从灯市胡同出去,少不了被人指指点点,我都习惯了,倒是我跟着你出去游玩一番,我就不信,有人敢当着你的面,对我指指点点!”
“这个,柳姑娘你再考虑考虑!”
高寒直接落荒而逃了,这事情,不搞清楚,这还观个屁风,要是小皇帝认为我拐了他的女人出去游玩,估计一道旨意下来,自己这辈子也就留在那个犄角旮旯观风去吧!
“去苏指挥使那里!”从自己家里逃出来,他定了定神,直接吩咐道,怎么说,自己出京之前,先得将柳如是这个麻烦解决了再说,不管这麻烦是皇帝的,还是自己的。
第一次在北京过年,高寒感到颇不习惯,北京的冬天太冷了。
户部和兵部的人,在腊月里,都到了高寒这里走了一趟,辽东那边,甚至还送来不少土特产,算是对这个年后即将上任的东南观风使打了个招呼。
新买的宅子,住了两个月,也渐渐有了不少人气,除了一直在宅子里每日被张春燕死命操练的那些无名白护卫,宅子里也添置了不少人口。
高福毫无疑问的成了高家的管家,小七的个头,也窜高了一截,就连柳如是的小丫鬟小环,穿上秀气的冬袄,也好像变大了不少。
高寒终于得空,捎了家书回河南老家,一个是告诉父母自己的未婚妻已经平安抵达,如今和自己住在了一起,另外一方面,也算是报个喜,毕竟从国子监到出仕为官,算了了结了他父亲高一贵的夙愿,这种好事情,也值得让家里高兴一下。
当然,高寒不知道,他们同乡八骏中,早就有人将家书捎了回去,他的情况在家乡父母,早就一清二楚了,这封家书,只不过是更确定了那些传来的消息,不管怎么样,这也算是好事。
宅子里添置了不少下人,很快高寒就要离京,这么大的宅子他可不想回来的时候变成鬼宅,必要的人打扫收拾那是必须的,这些下人买来的时候,都是签了卖身契的,从此也算是他高家的人了。
不管怎么说,眼下的高家,虽然在京城里算不得什么高门,但是,俨然也是一家大户了。
柳如是的事情,高寒不仅往苏天养那里跑,也捎带托宫里的余风,在适合的时候探探皇帝的口风,在他的锲而不舍的追索下,对于皇帝和柳如是的关系,也终于掀开了一丝神秘的面纱。
第69章 终于出京
皇帝和这柳如是,从来就没有过男女私情,而柳如是,居然是皇帝还是王爷时候的密友,而两人谈论的,也是朝局,军国大事之类的。
这个答案让高函简直惊掉了下巴,这柳如是不显山露水的,谁知道她居然还是皇帝曾经的高参,没准朱由检登基之后做的很多事情的思路,都还是从她这里来的呢。
当然,皇帝觉得,赏赐了柳如是一座宅子,又替她赎身,已经算是皇恩浩荡,没有亏欠她了,至于别的意思,皇帝可真的想都没想过。
这下高函可是放了大心了,甚至,心里还有一丝窃喜,能和皇帝谈论国事的大才,居然一直就在自己的身边,被自己忽略了,自己虽然招揽了一帮手下,但是,这些家伙,都是喊打喊杀的那种,真正的有眼光格局的读书人,可是一个都没有,这柳如是既然有如此才学,那东南之行,哪怕她不想去,高函都要想办法忽悠她去了。
谁知道到了东南会遇见些什么事情,那里可不比在京城,有皇帝可以撑腰,有同乡可以互相护持,有个有才学能商量的人在身边,那是太好不过了。
过年的时候,八骏在高函的宅子里聚了聚,这也是自从在皇宫一别之后,八人第一次全部到场的重聚,回忆其当初在如是小院里被苏天养教授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起到翠烟楼里寻衅闹事,众人也禁不住一阵唏嘘。
仅仅才过去半年不到,这些事情,仿佛好像是上辈子的事情了一样,那么的遥远。
如今教授他们苏天养,成了锦衣卫指挥使,众人也各有所职,就连国子监教授叶四维,当初把他们聚集在一起的叶学正,如今好像也没来由的升了两级,听余风说,年后可能吏部有缺,直接放出去做一任知府都有可能。
算来算去,这都是彼此的机缘和造化了。
听闻高函要去东南观风,在神机营的陈珂,也不知道从哪里倒换出来,给高函的护卫们折腾来了一批火铳,虽然做不到人手一只,但是,两三人一支还是没问题的。
过年的时候,人家的宅子里放鞭炮,高函的宅子里,却是放的火铳,好在宅子够大,火铳的动静,在外人听起来,和鞭炮也没什么两样。
仗着职位之便,给高函弄来的这些火铳,那是火药和弹丸管够,短短的十几天里,高函硬是用这些弹丸火药,喂出了一批火铳手,尽管还算不得娴熟,但是,操练火铳起来,已经不比神机营的官兵们差多少了,这些护卫们这些天打出去的火药弹丸,神机营的官兵,一年也未必打得了那么多。
十五过后,冰雪未融,高函终于出京了。
百来名护卫,护卫着两辆大车,从东直门出发,直接朝着天津而去。
高函出过一次海,深感这海路可比陆路要舒坦快捷多了,尤其是随从还有几个女孩儿,从京到东南,千里迢迢的走过去,那可不是那么一回事。
上次依附魏忠贤的李朝钦的本家,专做海贸的李氏家族,尽管再不愿意,也在这次倒魏的风波中不能避免,据说是从京里来人,抄家拿问充公,在天津的锦衣卫,也在其中得了一些好处,毕竟当初李家的家主的被天津的锦衣卫弄进大牢的。
这次去天津,海船什么,全部都是由天津的锦衣卫安排的,有意思的是,在船上,高函在水手中,还看见几个熟悉的面孔,俨然是在上次的事情中见过的,也不知道这些人有什么生存之道,居然在终于的风波中幸免了过去。
吴嫣然和柳如是,都是第一次出海,对于海上的种种景色,开始的时候,百看不厌,等到过了几天,终于有了倦意,加上天气寒冷,几个女孩天天窝在船舱里,再也不肯出来了。
海船的目的地,是广东的壕镜,也是这次户部主要采买西夷大炮的地点,对于高函来说,观风不观风倒是其次,既然皇帝关注这事情,自己当然第一时间给皇帝办妥这事情,兵部和户部的人,据说已经出发了,但是,走是水路还是陆路,高函却是不清楚。
二月的季风,有些飘忽不定,水手们说,到壕镜的话,从天津出发,至少得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估计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是春暖花开的三月了。
高函也不着急,每日里和娇妻说说话,偶尔去柳如是那里看看书,发表些不着边际的言论,等待着柳如是的反驳,这日子过得也算是悠闲愉快。
等到从京里带出来的厚厚的袄子,再也穿不住的时候,高函就知道,目的地,快要到了。
如今是崇祯元年了。
踏上濠镜澳的土地的时候,高函忍不住感叹了一下,港口了密密麻麻的番船,实在是很难将这番繁华景象和多灾多难的崇祯年间联系起来。
船只里,有些大家伙,高函就算对船只再不了解,但是,西班牙大帆船还是知道的,如今在大西洋纵横的无敌舰队,主力就是这种船只,没想到在这里也可以得见。
只是看到这些船只的船首和船尾,都有着大炮,这样子看起来令得高函有些不舒服。就算是军改民用的大帆船,这样子带着武装停泊在大明的境内,真的好么?
有巡检司的税吏上船收税,张春燕拿出腰牌,将对方打发下去,高函心里一动,叫住了税吏,随口问了一问。
原来,在这濠镜澳,一直都是在大明官府的管辖下,虽然这里夷人众多,但是不管什么船只进港,都得按船缴纳税款,只不过,这税款难以衡量,当地的巡检司,干脆就用了一个笨办法,按船只的大小来抽税,虽然这种笨办法可能少收了不不少银子,但是,总归算是雨露均沾,谁也跑不掉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在地下交通站里当贾贵 (石唯) 起点VIP2021-05-12完结60.1万字 8673总推荐《地下交通站》情景喜剧第一部、第二部之后的故事,原版人马再现...
-
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起点VIP2021-05-25完结84.92万字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明末的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