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绍宋 (榴弹怕水)


  “我不懂军事,却晓得,自明道宫算起,约莫三年间,官家和我们总做了许多事吧?”张浚语气平静,眼睛却死死盯住了对方。“这个账目不能从这里算吗?”
  刘子羽瞬间肃然,也瞬间放弃了与对方争辩的意图,因为他一瞬间便听懂了对方的意思,从骨子里理解了对方算账的方式。
  “三年间,不管是军事还是政事,从官家往下,咱们总是在努力做事吧?总是没文恬武嬉,误国误民吧?”张浚没有因为对方的肃然而停止,非只如此,随着他继续说下去,情绪也渐渐激动起来。“彦修,我只问你,官家也好,咱们也罢,还有诸多人物,死的活的、愚的慧的、贬的留的、文的武的,是不是都还算有一些人去稍微做些事了?而若咱们做得这些事情大略上又是对的,那三年辛苦,三年相忍为国,凭什么不能让大宋重新立足?!凭什么还要让这些蛮夷将我们,将官家,将皇宋逼迫到这份上?!你到底与我说句心底话,这场关西之战,不该是咱们赢吗?!账不能这么算吗?!”
  刘子羽被逼到墙角,根本无法反驳,也不想反驳,却是忽然问了一句八竿子打不着的话:“德远喜欢射箭吗?”
  张浚强行压下情绪:“我根本不会。”
  “我却喜欢,且官家也喜欢。”刘子羽自顾自认真言道。“射箭这种东西,不光是用来养气、习武的,圣人将之列为六艺之一是有道理的……一则修慎独,二则定收发,三则求取舍……我为枢密院都承旨领职方司,为官家参谋军事,整日都在想整个天下自青塘至东海的战局,事关重大,每每都觉得要承受不住,来到长安之后,更是焦虑难耐,这时候就会去城内军营射箭,一边射箭一边思虑应对法门,而这些日子,去彼处消磨的时间越来越多,有时候射得臂膀酸痛都不愿意松手。”
  “彦修辛苦。”张浚明显是想到了什么。“但官家也辛苦,而你既然知道官家辛苦……”
  “我不是这个意思。”刘子羽摇头相对。“我是说,官家固然辛苦,但恐怕他射箭时心里也有自己的一笔账,而且是天子独有的一笔账,咱们想不来的一笔账!”
  张浚陡然怔住。
  “你我都觉得刘锡这个军头的账稀烂,你也觉得我的账算的有不足之处,但说不得你那份尽人事则天命可归的账目在官家那里也有不足……”刘子羽恳切而对。“所以德远,咱们各司其职,各守自家账目,观形势各持己见便可,官家自会决断!”
  张浚沉默片刻,重重颔首。
  但刚一点头,整个骡车便狠狠晃了一下,引得二人在车内齐齐晃了个趔趄。
  “出了何事?”张浚一时气急。
  而与此同时,刘子羽却本能握住手边佩刀……战事紧要,张浚是实际上的整个关西后勤总管,刘子羽自己则是总的参谋军事,须防刺杀。
  但马上,骡车外便有随从禀报:“漕司、参军,并无大碍,乃是城外新入兵马太多,路口绵延不断,骡子刚刚又太快,一时失序……”
  这倒是寻常事了,实际上之前二人便听得甲胄车马声音不停,只是没在意而已,而现在既然车子停住,张刘二人便干脆一起出了闷热的骡车,顺势喘一口气。
  不过,二人甫一下车,便登时怔住,因为眼前兵马连绵不断,旗帜、甲胄俱全……这倒是可以理解,因为外地客军入长安,自然要穿戴齐整,以示军威战力的,专门挑到暑气渐消的傍晚也是这个道理……所以问题不只在于旗帜、甲胄俱全,而在于数量也很多!
  非止是数量很多,似乎披甲率也过高了一些,甚至其中得有一半是挂着铁面的骑兵,另一半则是带着铁面的长斧劲卒,而且无论骑步,行进之中居然还有几分队列齐整之态,沿着大街一面俱是骑兵,一面俱是长斧步兵,中间护着辎重大车,分明不凡。
  “这是哪路兵马?”一身紫袍的张浚目瞪口呆。“从何处而来?”
  “这不是哪路兵马,这是账目。”一身红袍刘子羽笼着手,目送已经过去的一名年轻将领在一面张字大旗下耀武扬威从自己身前走过,丝毫不顾道旁有一位紫袍大员与一位红袍大员在看他,又见街对侧一面田字大旗高高举起,却是一语道破。“是张伯英和岳鹏举的账目!”


第六十六章 无二
  张宪、田师中各引岳飞、张俊所部背嵬军自南洛水小道而来,着实震动了整个长安。
  兵不多,两家加在一起不过六七千而已,也不可能太多,否则东线便是伤筋动骨的危险,也很难不引起隔河对峙的金军的注意,更不要说其中岳飞还准备在近日直接渡河去相州了。
  但无论如何,这两支部队出现在长安的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在所有人都在为‘摊牌’算账的时候,双方每一点兵马的增减都会引起战略天平的晃动,而这六七千人,已经足以让很多人在心中为某个趋向加码了。
  其次,背嵬军这个名号本身发源于西夏,广泛存在于西军,一直到御营兵马整编时才算被韩世忠推广到了中原,所以关西这里,几乎所有人都明白这两支部队本身的战斗能力与政治含义,也明白他们出现在此处所代表的政治宣告——这是岳飞和张俊两个节帅对官家的绝对服从与支持。
  而最后,所有人也都不得不重新评估和猜度起那位躲在使相府中的年轻官家。
  毕竟,对于大部分西军军头来说,这次长安相会之前,赵官家始终是一个存在于传说中的政治符号,而这些人的心底对这位官家的态度,看之前曲端便可窥知一二,而现在,这位官家却用直白的方式展示了他的权威。
  与此同时,赵官家虽然通过托孤和潜行到长安的方式来做战略应对,但对于关西这里,到底是被动防守,还是主动出击,始终维持着一种怪异的平衡姿态……大家都说守的时候他问能否出击,出击要多少兵?而大部分人试图出击的时候,他又开始压制起了出战的声音。
  唯独与表态相比,总得看看这位官家做了什么,那么随着长安城内的兵马越来越多和今日两支背嵬军的到来,无疑所有人都对这位官家此战的决心有了新的评估。
  五月上旬,暑气日盛,而长安城内也同样随着难以散去的暑气渐渐躁动,因为端午之后,军情迭现,人心难以持重。
  “按照曲端和吴璘的回报,吴璘在环庆两州寻到了四五千人,曲端在泾原路寻到了一万人……可哪来这么多兵马?”五月初七这日晚间,赵玖看着手中送来的加急汇报,不由蹙眉发问。“陕北三路这么穷,人口那么少,败了那么多次,死了那么多人,如何还能搜到兵马?而若是临时招募,又如何能用?”
  “臣冒昧猜度,若说四五千,那大概是城寨兵无误了。”
  最近活跃许多的西三路都统刘锡赶紧起来抢先认真对答。“自西夏起势后,国朝因西夏相隔大漠,袭扰无度,所以多沿边界建城寨,以做推进、防御之策,而这其中尤其以环庆路、泾原路军寨、军城最多……据臣所知,当日曲端往延鄜路对敌时,便留张中孚统揽泾原路军寨、张中彦统揽环庆路沿边军寨,应该便是这些兵马了。其实,便是之前逆贼王燮伏诛后,宇文相公也多调度各城主、寨主充实将官,如秦凤路兵马都监慕容洧、兴元府兵马都监张忠、臣麾下兵马都监李彦奇、大将乔泽,还有御营中军统制官乔仲福、张景,俱为这两路边城城主出身。”
  赵玖其实听到一半的时候,便已经醒悟……历史上,大宋西夏边界上的城寨倒是很有名气,这主要是因为宋与西夏战事大多发生在仁宗朝和神宗朝的缘故,而这两个时代的历史名人可不要太多……但且不论这些,刘锡絮絮叨叨一通,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曲端和吴璘是将边防军抽调一空。
  这当然是一个很可行的办法,且不说西夏但凡有点脑子就不该在这个时候帮着更强一些的女真人,便是他们真就这么做了,也顾不得许多。
  轻重缓急不要太明显。
  “乔泽和乔仲福是什么关系?”赵玖一边听一边随口问了个奇怪问题。
  “是同族叔侄。”刘锡赶紧应声。
  “你说四五千众大约是城寨兵,那曲端这一万人是又从哪来的?”赵玖继续追问不及。
  “臣再行冒昧,剩下几千人大约是蕃兵。”刘锡到底是西军将门出身,对关西军事了如指掌。
  “蕃兵?”赵玖若有所思。“吐蕃人还是党项人?”
  “若是臣所驻熙河路自然是吐蕃人多一些,但环庆、泾原两路,自然是党项人。”说到这里,刘锡看了眼一直没说话的顶头上司张浚,稍微斟酌了一下言语才继续说下去。“其实不瞒官家,吐蕃人野性难驯,且西面青塘一带地广人稀,颇难制约,所以素来通商容易、招募困难。倒是环庆路、延鄜路、泾原路三路北边,因为与西夏人久战的缘故,党项部族居其中,或属西夏,或属皇宋,实难摇摆,所以彼处蕃兵多慕王化。而曲经略在那边经营二十载,颇有名望,到横山下寻些蕃部来住也属寻常……这是大大的好事,实属官家之前英明决断。”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