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四位相公身后位置的陈规和韩世忠齐齐呼吸一粗,继而难掩喜色,陈规也不是个正经进士,韩世忠更是个粗人,如何会遮掩?
而吕好问等人虽然因为赵官家忽然说到了如此重要之事,以至于心中俱是一突,但出乎意料,却无人有任何反驳意图。
因为从公心上来说,陈规、韩世忠作为此战文武功劳第一,并没有多少可说的,他们在战前也本就是宰执之下地位最高的文官守臣与武将帅臣……而从私心而言,宗泽去世,枢密使空缺,本该是两位枢相中的一位成功上位,然后继续维持御前东西二府四个相公平衡局势的。所以,他们之前其实是有点担心陈规这个人会借此战强行入局的。
开封府尹,当然是个好超前,天下公认的好差遣,却多少不是宰执……陈规这厮,小家子出身,浑不知自己被官家卖了吗?
而一念至此,四位相公非但没有反对的理由,反而有些觉得赵官家此番安排很得他们心意,甚至有示好之意……不过,大家都是熟人了,赵官家是什么人几位相公也都有点门路了。
所以,这几位相公准备接下赵官家示好之意后,警惕之心也愈发大作,以防接下来赵官家会借此大胜之威,强行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不过,就在吕好问将要应声之时,赵官家却直接继续说了下去:
“陈、韩之下,若非李彦仙进取河东,隔断东西战场,彼时人心便已沮丧;非马扩力战金军于河北,彼时便已措手不及;非张俊临南京,扼亳州,东线便已全坏;非岳飞、王彦二将奋起,助朕诛杜充、起鄢陵、攻挞懒,此战绝不可逆转……此五人,无节度使者,当加节度使,有节度使者,当加少保,以示恩宠!”
四位相公面面相觑,依旧没有言语,因为这个事情听起来,更像是强行给几个武将定调子。
非要说不妥,那就是赵官家似乎想强行抬举那个什么才二十六七的岳飞,然后凸显河北义军的感觉,所以只要张俊、李彦仙二人不闹,王德没有不服,那就应该没有问题。
实际上,立在韩世忠身后的李彦仙和骑马立在赵官家身侧的张俊并没有什么多余废话,王德在远处也没吭声……待见到这一幕后,四位相公几乎全都醒悟,今日赵官家的确是恃威而行,但却不是针对他们几位相公的,恰恰相反,是针对这些人的,甚至有卖了陈规,要四位相公们替他压一压这些毛病一堆武将之意。
只不过,现在看来,官家鄢陵那一仗确实厉害,根本不用他们几个相公敲锣而已。
“最后一事,朕思索再三,既然还于旧都,宗留守也已经逝去,那东京留守司便不必专设,而东京留守司诸军与陕州、西京等各处兵马,当统一整备,归于御营。”
赵玖将目光从韩世忠身后、岳飞身前的那名武将身前收回,稍微放下心来,便继续扬声宣告。“东京留守司大约统编为御营前军,以岳飞为都统制,西京、陕州部队大约统归于御营中军,以李彦仙为都统制……你们谁人可有什么言语?”
大部人保持了沉默,但吕好问吕相公在察觉到自己被谁拽了一下衣角后,还是即刻出列相对,言语从容:
“好教官家知道,东西二府,都觉得此事甚为妥当,没什么言语!”
没人在官家和宰相之间插嘴,所以片刻之后,确定无人反驳后,赵玖微笑如旧,颔首不及:“既如此,咱们入城吧……辛苦诸位相公了!”
PS:感谢大家打赏,不过上一章不是求打赏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在吐槽那个彩蛋章的功能里只有求打赏一个选项。
晚安。
第七十八章 左右兼济(下)
当日晚间,河阴城内,官家亲自设宴招待七位高阶将官,也就是韩世忠、李彦仙、张俊、王彦、岳飞、王德、闾勍七人了,而城内各处也是大小宴会不断。
毕竟,文臣也好、武将也罢,没人能在人事问题上保持淡定。
文臣们自是拉帮结派,勾心斗角,拍马奉迎;武将们也粗俗不堪,称兄道弟,夸功自矜……这是没办法的事情,靖康以来的遗留风气摆在那里,且又有大战之后的恣意加成,不可能指望着一朝一夕就能改。
而这其中,枢密院副承旨万俟卨当然也是一位毫无疑问的抗金英雄……谁敢说他不是?而且,凭借着怀抱龙纛随官家突围之功,不出所料,他还成为了一个政治前途极度光明的红人,一时受邀无数。
低位者想巴结他,高位者想拉拢他,相熟同僚想找他打探官家在东京有何作为与举措,端是炙手可热。
不过有意思的是,面对着种种邀约,万俟元忠的选择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他拒绝了正在争夺枢密使位置的汪伯彦汪枢相的邀请,反而接受了同僚胡闳休代岳父汪叔詹发来的邀约,去赴了另一位汪氏的私宴。
话说,汪叔詹这个人,之前做过太常,但因为进献炼金术士一事,被赵官家所不喜,一时撸到了白身。一直到后来金军南下,此人主动上书支持官家留在南阳,才得以恢复了一点政治身份,却依然只是个居家散官……乃是南阳时期上下公认的,跟叶梦得、赵明诚并称的高阶倒霉蛋。
但是,汪叔詹虽然被撸了,却依然具有相当的政治能量,因为他虽然倒了,他远在扬州的亲家赵士?却没倒,而且几乎不可能倒,因为这个人乃是大宗正,是赵官家的‘皇叔’,当年孟太后就是他护送到南京的,是有拥立之功的。
非只如此,赵士?还老早弹劾过黄潜善,政治立场也拿捏的极稳,再加上赵宋近支皇室被一扫而空的客观条件,此人注定是个政坛不倒翁。
除此之外,汪叔詹的儿子汪若海,大女婿赵不凡,二女婿胡闳休,都是眼下官家身前得用的年轻俊才,所以这老头将来有的说呢!
而这,恐怕也是万俟卨往此处而来的真正缘故……一来借此地躲清静,避免招惹上枢相之争的大麻烦;二来,万俟参军也觉得自己眼下前途大好,是该寻点低调而又实用的人脉来稳固一下自己的根基了。
换言之,万俟卨此番是真想来交朋友的。
你还别说,效果好的惊人。
别看胡闳休这个中间人缺乏政治头脑,但汪叔詹父子却是典型的脑子好用,自有跟万俟卨一样的政治动物属性……一方空有人脉和政治基础,但领头羊却正在低谷,强力外援也暂时未归,所以正要寻找冒尖的政治盟友;另一方,则是一个正冉冉升起却无政治根基的政坛新星……双方简直是天作之合!
于是乎,双方稍一攀谈,互相试探之后,便即刻有些臭味相投之态,当场就入了巷。酒过三巡之后,万俟卨更是当场下拜,以胡闳休、汪若海平辈之身,认了汪叔詹为‘贤叔父’,然后方才入座再饮。
这个时候,大家就是自己人了,万俟卨便稍无顾忌,再加上之前战事紧绷,却是难得渐渐放肆,说了些平素他绝难开口的事情:“官家如今真是愈发有人主之态了。”
“谁说不是呢?”汪叔詹捻须而笑。“却不知万俟贤侄具体说的是哪件事情?”
“近来之事,无一不显。”烛火下,万俟卨掩杯而笑。
汪叔詹哑然失笑,便要再言。
而就在这时,对这场宴会本有些不耐的胡闳休似乎是想起了什么,然后忽然开口:“万俟兄,官家那首《青玉案》……”
“那首《青玉案》极妙!”万俟卨当即肃然应声。“此词本身极妙,用的时机也极妙……自屈原大夫起,垂恩美人常比君臣之义,而那晚,官家写出这首词后,我在一旁只是一看,待看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便知道宗忠武要放下以往种种,畅怀而去了。”
“这词竟是对宗相公之意吗?”胡闳休微微一怔。“我还以为是官家真想起了东京往事,真有一番上元节惊艳际遇呢。”
惊艳你个棒槌!
在场之人,个个都熟悉胡闳休,但还是忍不住在心中齐齐暗骂。
“事到如今,想不想起,又或者落井时是否失忆,都已经无所谓了。”心中骂完之后,万俟卨继续叹道。“就官家落井之前的那些事情,连宗忠武都看在这词的面上不在意了,何况他人?”
“不错。”汪叔詹捻须而叹。“此番北上,这首《青玉案》于路中传至于行列之中,也是一时轰动,众人纷纷抄录。不过,据说只有诸位相公听闻后,各自失态于当场,然后默然不语许久,一直到晚间才誊写记录,可见吕相公他们还是有些羡慕的。”
“他们如何不羡?”万俟卨忍不住失笑插嘴。“不过,便是李公相此时大约知道,恐怕也会羡的。”
汪叔詹也跟着笑道:“谁说不是?事后老夫等人议论,一曰,此词可为元宵诗词魁首,官家才气逼人,只是以往太喜欢遮掩了;二曰,宗留守之功绩本就超凡脱俗,经此一词故事,将来后世名声,必然更上一层楼……而今日,官家又许忠武之谥,可谓尽善尽美了!”
“是啊。”汪若海也难得插嘴。“今日时候也多有人议论,都说宗留守今日之后不敢比诸葛武侯,却也不逊王景略了,而若官家真能重振祖宗大一统之势,则宗留守将来还要两说的……”
相似小说推荐
-
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起点VIP2021-05-25完结84.92万字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明末的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
-
铁血宋徽宗 完结+番外 (文绎) 2021-04-30完结8171 6206 石虎箭馆李广杯安慰奖八连冠·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内家拳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