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只如此,随着官家迟迟未至,他甚至还在行宫两侧加筑了太学、要害部门的府署,甚至在城南一带依河建造了供官员和班直家属居住的居民区!
如此规制,如何不让行在上下感激涕零呢?
须知道,若是从去年初算起,行在中的主要官员们已经流浪一整年都多了!而且其中一半时间是处于物资紧缺的窘境中的……赵官家天天刮人家道祖、佛祖身上的金粉,难道是假的?
实际上,就在数日前,官家离开方城山的时候,都没忘记让人搜刮了方城山上的寺庙、道观,抢走了和尚道士们的浮财和书籍版印工具,而行在随员们却无一阻拦……当时南阳本地官吏还以为官家和行在已经统一思想,要吸取二圣教训,搞什么灭佛、灭道什么的,其实根本就是有些人穷惯了后的习惯问题。
真要是行在要员们知道南阳物资这么充沛,怕是当时便有人要拦住赵官家死谏,少做这种强盗事的。
当然了,等这日在南阳安顿下来以后,反过来一想,不少官员又不禁感慨起来……如果不是赵官家打了淮上那一仗,如果不是陕州李彦仙刚刚创造了一个军事奇迹,那这座让人安心的城池在完颜银术可身前又是个什么下场呢?
无外乎是跟东京一般下场吧!
“官家不在宫中?”
隔了一日,在经历了对官员补发俸禄,以及昨晚以召见本地乡老为名的那场盛大晚宴之后,三月廿二日,恢复了正常办公的很多陪都重臣们不免有了几分懈怠之意,然而等他们这日按时赶到行宫之后,却又被官家给吓醒了。
“好教诸位相公知道。”留在此处的内侍省大押班蓝珪一脸无奈,却只能无奈相对。“官家一早便在值夜的小林学士与杨统领的护卫下起身去城外兵营了,还临时召了御营都统制王渊与权知南阳府事的阎少尹,说是要亲自去给御营中军各处补发军饷。”
“杨沂中该斩!”
冷清的大殿之上,殿外小林中偶尔传来的珠颈斑鸠的咕咕声中,许景衡第一个发作起来,却又不好骂官家,也不好骂那几个要员,便只能来骂人人都能骂的杨沂中了。“身为护卫,官家擅自出城,焉能不报宰相?”
第一次来这种场合的刘汲微微蹙眉,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而周围相公们也只能在那句‘杨沂中该斩’之后徒劳闷气。
且说,官家想通过发军饷来握军权,宰相们自然不好说话,然而昨日这不是刚给行在官员们补发了俸禄,行了赏赐吗?那今日一早这官家便匆匆越过一切,直接去亲自操刀发放军饷,是嫌弃宰辅们没有一视同仁,还是想告诉军士们只有他赵官家记得城外的大军?
自己卖好不要紧,但不要踩着别人卖好行不行?
“诸位相公。”蓝珪稍作犹疑,还是出声做出了说明。“官家走前曾在御案上使小林学士留下几个条陈,要诸位早做决断,待他回来,还要听诸位御前议政……在下不敢擅动,还请吕相自取。”
一众宰辅无奈,只能压下邪火去看那些条陈,然而,吕好问当先拿起案上第一个纸条,翻过来一看,便觉得头大如斗起来……原来,这第一个纸条上便是‘土断’二字!
其余宰辅上前,也都倒抽了一口冷气,却也各自无话可说。
要知道,土断一词,乃是南朝宋时刘裕的一个政略,主要是指在当时北人南渡背景下的南朝统治区内进行户口重组。而眼下,京西刚遭战乱,流民诸多,非只如此,放在整个靖康以来的大局来看,以淮河秦岭为界,北人南逃的也极多,且短期内,大宋也确实没有收复失地的能力。
那么此时,将南逃北人进行就地安置、编入户口的‘土断’,就显得极为紧要和迫切了。
只不过,话虽如此,这件事情却实在是太过繁杂,几乎牵扯到方方面面,千头万绪之下,来个鬼的‘早做决断’啊?
但偏偏还不可能放下此事不管。
吕好问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将手中这千斤重般的‘土断’纸条交给身后许景衡,复又拿起了第二个纸条,然后又是一阵头大,原来上面写的是‘范琼’二字。
范琼,范琼,这两个字行在实在是太熟悉了,从赵官家登基开始,行在便一直在讨论此人,从南京(后世商丘)议到亳州,从亳州议论到顺昌府(颍州,后世阜阳),又从顺昌府议论到八公山,最后来到南阳,却是再不能拖延了!
不过,好在跟以往总是争论要不要处置此人不同,这一次,大家倒是早有统一认识,那就是一定要杀了他,取襄阳为后手……否则不说东南、荆襄如何有效沟通,只说万一金人南侵,南阳危急之时,官家连个退路都无,那该如何是好?
而赵官家此时留下此人名字,也肯定不是要宰辅们再商议如何处置此人,结合着之前赵官家在方城山下所言,很显然是要大家商议一点辅助性的对策,协助赵官家南下襄阳,铲平此獠。
唯独军国大事,由不得诸位宰执们不严肃以对。
吕好问将这个字条交给了身后的枢密副使汪伯彦,然后继续去翻第三个字条,复又看到了孙默二字,却是早已经麻木,直接将这个字条交给了身后的刘汲。
且说,孙默是之前死在金人刀下的京西南路颍昌府守臣,他的事情跟行在无关,却是京西本地官场的一个重要悬案、疑案、公案。
事情是这样的,金人南侵前,颍昌府通判缺额,当时刘汲便发文书,以一个正在丁忧的唤做裴祖德的人权通判颍昌府事。等到金人南下,作为知府的孙默便赶紧收拢兵马,让裴祖德主持着退到颍昌府最南面的郾城,以做防守,与此同时,他本人却去阳翟接自己家小。对此,裴祖德一面守着郾城,一面弹劾孙默贪生逃遁!
随即,完颜银术可南下,直接在阳翟杀了孙默,却意外的没碰郾城。然后宗泽闻讯,自然是临时保举了裴祖德,让他假直秘阁,知颍昌府。
到此为止,似乎是非区直很明显了,孙默身居高位,却在危急关头顾念家人,裴祖德以通判身份主持大局,明显更高一层……而且裴祖德身上同时有刘汲、宗泽这两个京西说话最管用大佬的保举。
唯独孙默最后到底是选择了殉国而死,而裴祖德却活了下来,大家便也不好再说什么罢了。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就在完颜银术可退出郾城之后,孙默的家人居然带着孙默之前未发出的文书去寻刘汲告状,而按照这封文书所论,裴祖德根本是听别人说金人不会来了,然后拿这个假消息特意去欺骗孙默,哄着对方去的阳翟……那若以此而论,裴祖德便是个两面三刀,甚至是刻意想借刀杀人除掉上司的无耻小人了!
这件事情,同时牵扯到刘汲和宗泽,偏偏一个死了的知府清誉在此,议论很大,裴祖德的官位也一直卡在那里,此番行在议论京西缺额时,更是绕不过这件事……那么解铃需得系铃人,刘汲无可奈何,只能接过这张纸条。
PS:先发一章,大家不要等。
第十四章 南阳(下)
且不提刘汲如何头大,吕好问早已经揭开了第四张纸条,然后打开一看,正是‘关西’二字,登时也不敢怠慢,便将这张纸条递给了宇文虚中。
来到南阳,便是为了关西强兵,而关西与行在隔断了许久,除了长安陷落,整个京兆府要员全部殉国外,那边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还有多少兵马?有没有变成军阀割据的姿态?有没有被金人全取?
这些事情,总得有人去摸清楚,然后做出相应对策与安排……还是那句话,军国大事,必须得有人担负起来。
故此,宇文虚中也没有吭声,便直接接过了这张沉甸甸的纸条。
这时候,吕相公终于揭开第五张,也是最后一张纸条,细细一看,乃是‘军婚’二字,而联想起昔日八公山上赵官家对那些军士的许诺,吕相公哪里还不明白,这是要结合土断梳理流民后,鼓励再嫁,给御营中军的士卒们寻浑家的意思……便赶紧将这张纸条攥在了手里,准备以首相之资亲自来做这件疑难大事。
至于其余四位相公,各自一怔,却也都懒得计较什么。
“每件事情都刻不容缓。”
五人立在空落落的大殿上,一起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吕好问身为陪都首相,义不容辞。“但此时各部、院、寺、监皆缺额严重,所以我以为,做这些事情同时,须得同时填充人事……”
“官家早在蔡州就下旨让各处推介贤能之才了,只是因为道路缘故,尚未抵达,或者干脆尚未接到旨意,便是京西本地的推举,也是银术可退后方才开始的。而行在那些随员,也都大略用来填充京西了。”宇文虚中随口提醒了一句。“此时填充中枢,又能拿什么人来填充?”
吕相公登时无言以对。
就这样,五位相公在蓝珪的注视下,一起又冷了一炷香的场,最后踌躇片刻,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各自先回去,召集自己的幕僚、朋友、学生,还有相熟官吏……反正这活没法自己干,只能扫一扫凑一凑,然后大略拟个条陈,等官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先做个大概汇报再说其他。
相似小说推荐
-
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起点VIP2021-05-25完结84.92万字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明末的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
-
铁血宋徽宗 完结+番外 (文绎) 2021-04-30完结8171 6206 石虎箭馆李广杯安慰奖八连冠·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内家拳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