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躁动的大叔
- 入库:04.13
“嗯,贵使的建议不错,大伴,去传徐光启徐爱卿前来议事。”朱由检对这事非常看重,即刻吩咐王承恩去传徐光启。
“老奴遵旨!”王承恩领命去了。
王承恩出去之后,陈坚与朱由检就双方合作的一些细节进行了一番沟通,比如在张家口设立货物中转站,陈坚方面从大明采购各种必要的物资等内容。
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徐光启也到了。陈坚特意打量了一下这个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算起来徐光启应该在七十岁左右,现在看来气色真不是太好,毕竟年纪比较大,老年人嘛,多数一般都是这样那样的慢性病缠身,加上其一身所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有就是其弟子孙元化的死对其打击也比较大,导致现在这个样子也就不奇怪了。如果陈坚没有记错的话,徐光启去世应该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陈坚希望让他能做一些其比较感兴趣的事,看能不能让他多活上一段时间。
“臣徐光启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徐光启正儿八经地向朱由检行礼。
“爱卿平身,请坐下说话,大伴,给徐爱卿看座。”
“谢陛下!”徐光启恭敬地行礼就座。
等徐光启坐好之后,朱由检开口道:“朕先来介绍一下,徐爱卿,这位是蒙古使者团的陈大使,陈大使,这位就是我大明的礼部尚书徐光启徐爱卿,大家先认识认识。”
“见过陈大使!”徐光启拱手为礼道。
“晚辈见过徐老先生!”陈坚对徐光启比较尊重,因而以晚辈自居。
“徐爱卿,刚刚陈大使与朕说起南方地区的几种高产作物,像什么土豆、玉米、红薯之类的,且陈大使言道徐爱卿对这些方面也有所涉猎,不知是否真有其事?”
“土豆?玉米?红薯?哦,陛下说的应该是马铃薯、玉蜀黍和甘薯吧?”徐光启是这方面的行家,脑子稍微一转就猜到应该是这几样作物的不同叫法。
“没错,就是这几样作物,先师也曾说起过这几种称呼,土豆、玉米、红薯只是先师的习惯叫法而已。”陈坚补充道。
“原来如此,陛下,这几样作物臣倒是比较了解,也曾经亲自试种过。”
“结果如何?产量能有多高?”既然确有这几种作物,朱由检最关心的就是产量了。
“回陛下,这马铃薯吧,亩产一千斤以上问题不大,玉蜀黍亩产大概在四五百斤,甘薯产量是最高的,亩产可达两三千斤,不过其生长周期比较长,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收获。”徐光启简要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试种情况。
虽然徐光启给出的产量也算不错,但与陈坚所说的还是有比较大的落差,朱由检自然更希望能达到陈坚所说的产量,现在徐光启这个内行也在,正好可以考校陈坚一番,因此朱由检又转向陈坚问道:“陈大使先前所言的这几种作物的产量可比徐爱卿所说的高得多,难道陈大使有什么独门秘法可以提高产量?”既然陈坚的毛衣香皂都是独门秘法搞出来的,或许在这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也说不定。
“回陛下,这个倒没有什么独门秘法,小使觉得徐老先生试种的产量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大抵是因为种植方式不够先进而已,若是按照先师所传授的种植方式,小使以为要达到小使先前所说的产量是没有问题的,待小使与徐老先生讨教一番就清楚了。”
接着陈坚就这几种作物的种植流程与徐光启进行了一番交流,包括育苗方式,施肥时机,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交流,发现徐光启的种植方式还属于传统的种植模式,与陈坚所掌握的种植方式可是有着几百年的差距,产量达不到后世那样的效果再正常不过了。
在与陈坚的交流中,陈坚的那些后世的种植经验让徐光启叹服不已,虽然这些还只停留在理论阶段,但依然让徐光启对这些先进的种植经验充满了期待,同时让徐光启起先对陈坚的那一丝丝怀疑也荡然无存,本以为陈坚这么年轻怎么都不可能在农事方面有什么高深的造诣,但徐光启哪里知道陈坚作为后世的农村孩子,从小接触的都是这方面的东西,加上几百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哪是自己这种还处于摸索阶段的人能比得了的?
“徐爱卿,你对陈大使的想法怎么看?”朱由检对陈坚与徐光启所交流的内容自然是不懂的,只能在两人的交流基本结束之后,才开口问道。
“回陛下,微臣对陈大使在农事方面的见识十分佩服,以微臣来看,若是真按照陈大使所说的方法来种植这些作物,微臣以为或许真能大幅提高这几样作物的产量,此乃我大明之福啊!”
第六十一章 走海路
“好!既然如此,朕就决定在朕的皇庄内进行这几种作物的试种,若是试种成功,就尽快将这几种作物在全大明推广,徐爱卿,搜集种子的事就交给你去办,务必在明年二月之前将这些作物的种子运到,爱卿有没有什么问题?”陈坚说过,错过了开春的时间就要再等一年,朱由检作为年轻人,性子自然比较急,当然不愿意再等上一年,再说浪费一年时间就得耽误多少百姓的性命啊?
“明年二月之前?陛下,微臣恐怕来不及啊!种子倒是好找,微臣的老家就有不少,只是微臣的老家距离京师数千里,由于种子的数量比较多,只能装船走运河,陛下也知道走运河的话,只是从扬州到京师都要至少一两个月,现在就已经快到腊月了,两个月出头的时间根本来不及啊!恕微臣无能为力!”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徐光启岂敢接受?完不成就是欺君,欺君之罪徐光启可承受不起。
“啊?那怎么办?陈大使可有办法?”朱由检挠头道,作为一个连京师都没有出过的人,自然不知道此事的难度有多大,此刻只有求助于陈坚了,因为在开春之前将种子运到可是陈坚说的,既然其曾言对大明各个方面都了如指掌,若是连这事都解决不了,那么就一定是在说大话,那么其先前所说的那些到底有几分可信也就难说了。
“走运河肯定是来不及的,不过徐老先生,为什么一定要走运河呢?据小使所知,徐老先生老家应该是在上海县吧?小使可知道上海县地处海边,若是出黄浦江之后直接出海,从海路到天津应该要不了多久吧?虽然具体要多久小使并不清楚,但二月之前运到京师绝对来得及。”陈坚自信地道,上海到天津的海路距离也就两千公里左右,就算海船只有每小时七八公里的速度,也不过二十多天时间就能到达天津,再从天津走陆路到京师,加起来最多一个月,只要在其他方面不浪费太多时间,完全来得及。
“走海路?朝廷不是禁海么?”走海路或许来得及徐光启也知道,但禁海政策搁在这里,徐光启岂敢自作主张?
“个人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这可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完全可以特事特办嘛,而且处于安全考虑,个人以为还应该下旨令崇明水师派出舰船一路护送才是,陛下以为如何?”当然,这事只能交由朱由检来决定,陈坚只负责给朱由检找借口。
“陈大使所言不错,事关国计民生,当然应该特事特办,朕决定了,就走海路,同时让崇明水师派出舰船护送,爱卿就放心去办吧,其他的不用顾忌。”在朱由检看来,粮食的事比什么都重要,为了办成这个事,怎么做都是可以的,禁海也不会连皇帝也禁了吧?当年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不一样有海禁政策?
“微臣遵旨!”徐光启领命,正打算告退。
“等等,陛下,徐老先生年老体弱,可经不起这样来回折腾,而且这一来一去也不知道会浪费多少时间,误了陛下的大事就不好了,不如就由徐老先生修书一封,让快马将书信与圣旨一道送到上海县,由徐老先生的公子主持这事就行了,陛下以为是否可行?”徐光启七老八十,当下有正值寒冬,真让徐光启跑一趟的话,恐怕不死也去了半条命,那就没意思了,而且据陈坚所知,徐光启的儿子读书可不咋地,走科举的路根本不是那块料,若是此次能为朱由检将这事办妥了,给朱由检留下比较好的印象,说不定今后可以混个小官做做也说不定。
“朕准了,徐爱卿年事已高,朕岂能忍心让爱卿受这长途跋涉之苦?就按陈大使的建议办吧。若是徐公子能将此事办好,朕一定会记得的。”
“谢陛下隆恩!”徐光启叩谢道,为皇帝办事意味着多大的机遇徐光启自然是知道的,陈坚提出这样的建议并被朱由检采纳对自己儿子的前途有多大的帮助徐光启心里自然也明白,因而徐光启对陈坚也增添了一份感激之情。
徐光启领命下去了,至此,陈坚个人的目标也算基本实现,接下来就是具体的操作问题。不过在陈坚看来,要想双方的合作长期稳定地持续下去,大明朝堂的稳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若是仍然像历史上一样内阁成员一直换来换去,说不定哪天某个上来的人有了别的想法,或是想否定前任的政绩,随时都有可能破坏这种合作关系。比如说,如果双方合作关系建立之后,首辅由周延儒换成温体仁,说不定就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倒不是说温体仁本身有多坏,或是有多傻,看不到这种关系给大明带来的好处,但以陈坚对温体仁的了解,知道此人并不是一个太顾全大局的人,多半会在上任后逐渐消除周延儒这个前任对朝局的影响,而周延儒对朝局最大的影响或许就是促成此次双方的合作,那么,这种合作关系就很有可能成为温体仁下手的对象。这样的情况自然不是陈坚希望看到的,因此,让周延儒这个首辅做得久一点自然更利于双方这种合作关系的稳定,所以,陈坚觉得有必要在朱由检面前为周延儒争取一下继续做首辅的机会。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之兴汉 (猪哥老腰) 起点VIP2021-05-25完结221.85万字 2.11万总推荐这是一个从海外荒岛开始创业的种田文。起步是那样的艰难,鲁若...
-
大秦工程兵 (远征士兵) 起点VIP2021-05-27完结111.86万字 9.34万总推荐机械设计专业的沈兵穿越到秦朝。他只想简简单单的活下来,谁曾...